最生僻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村民無奈紛紛改姓

2020-12-22 有知社

中國的姓氏起源非常的早,因為是在母系氏族時期發起的,所以遠古的很多姓氏,像上古八大姓很多都帶有女字旁就是這個原因。後來發展過程中,這上古八大姓就衍生出了許多姓氏,當然,也有是因為封地或者官位產生的。有一個姓氏就只有三筆,但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讀錯,擁有這個姓氏的人還一度被迫改名換姓。

其實在更遠的中華遠古傳說時代,有一個五氏時代,這裡的氏原本的意思是神祇,跟後來的皇有點像。這五個姓氏就分別是有巢氏,傳說有巢氏是人類原始巢民的發明者,他們教導人們不要住在地上,而是住到房子裡。

第二個就是燧人氏,這是教會鑽木取火的一批人,開始結束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第三個就是伏羲氏了,中華的人文始祖,傳說八卦就是他發明出來的。第四個是女媧氏,女媧負責造人,定婚嫁與生育。最後一個是神農氏,嘗遍百草,還教會人類養禽畜。

而姓則是後來有的,這個只有三筆的姓氏就是彡(xiǎn)姓,又讀作shǎn。這是比較罕見的一個姓氏,是漢朝時候隴西羌人的姓氏。據說彡姓還是從姜姓衍生出來的,彡是姜姓的後人。還有一個叫法是彡姐 xiǎn zǐ,是姓氏的源頭。一般人看見這個字可能都讀不準,他其實跟顯是差不多一個讀音。

隴西郡設置得比較早,在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就設立了。到了彡姓在秦漢時期是西北羌族的一個氏族部落,先後名字有點不一樣,但是基本相似。在最開始的這個是這個氏族部落太過弱小,只能跟著匈奴混。後來秦始皇派大軍把匈奴趕了出去,並修建長城。到了漢武帝時期更是打得匈奴無處可逃,慢慢的這個姓氏的氏族開始融入了漢人之中。

唐末時期,因為戰亂他們曾經進行過遷徙,度過長江之後在湖廣中南部邊緣地帶駐紮。明英宗朱祁鎮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科舉考試的時候曾經就有一個叫彡茂的人。尷尬的是滿朝只有一個叫李賢的人認識這個字,看它的讀音跟陝的讀音一樣,於是皇帝就下令給他改姓。以免太多人不認識他。明清的時候還有一部分的彡姓族人去了菏澤市的高莊村生活,姓氏太過生僻了,大家都不認識。

許多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經常會被問,近代社會以後這個字也依然是屬於生僻字。上戶口的時候也比較麻煩,因為這個姓氏電腦上壓根就沒有。於是他們村姓彡的200個人就集體想要改姓,2003年開始,出生的小孩就把姓氏改了,這樣子免得等他長大再改。2006年,一部分人再次改姓,他們在改的時候大多會選擇跟自己這個姓氏讀音相似的。比如說有些人會改成冼,有些人改成顯,於是派出所就建議,乾脆你們全部改成冼姓吧。發展到現在,彡姓的人應該非常非常少了,時間再久一點可能就永遠沒有這個姓氏了。

參考資料:《萬曆野獲編·異姓》、《漢書·馮奉世傳》、《姓氏考略》

相關焦點

  • 最生僻的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家族無奈只能改姓!
    古時,人類還是處在一個母系社會,姓比較單一,只有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這些姓都是部落女首領的姓氏,一個姓氏就代表著一個血脈,而隨著父系社會的演變,一些姓氏也從上古八大姓逐漸衍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百家姓》當中非常罕見的姓氏,這個姓氏也正對於我國的生僻字,這個姓氏就是爨姓,爨起源與姬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的官吏爨官,他是屬於一個官職的稱謂。
  • 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
    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有姓氏的國家,可以準追溯到上古時期了,當時的人類還是母系社會,姓也是比較單一到了夏商周的時候姓氏之間才有了嚴格的劃分,那個時期的女性地位依然很高,性還是多用於女性,男性姓氏還沒有普遍的傳開,後來到了秦漢時期的時候,男性姓氏才普遍的使用。我國最早出現《百家姓》的時候是在北宋初期,當是百家姓收錄還不是很全。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姓氏,是百家姓中一個非常罕見的姓氏,這個姓氏非常的古老,辦身份證的時候都沒辦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性。
  • 中國有個罕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整個家族被迫改姓
    中國有個罕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整個家族被迫改姓人口南遷與民族大融合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比較大的人口南遷。這三個時間節點,一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二是唐安史之亂後,三是北宋末年,宋徽、欽二宗為金所擒之後。
  • 最罕見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技術無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姓
    文/一度歷史觀V中國是歷史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神農氏、伏羲氏、燧人氏,到了夏商周時期姓氏之間有了嚴格的劃分,氏代表的是一個宗族,而姓多用於女性。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最罕見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技術無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姓。中國的姓氏到了近代已經達到了五千之多,其中單姓為三千多個,而今天我們所講的姓氏就是單姓中的一個——爨姓,爨發音[cuàn]。可能大部分朋友對這個姓氏都較為陌生,甚至都不知道它的讀音。
  • 家長為新生兒辦出生證明,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了...
    家長為新生兒辦出生證明,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了...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來了→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說是將來有利於孩子上學」。事情拖了半年無果,先生無奈到區長留言板留言省衛健委回應稱,按照管理規定,如出現字庫裡沒有的生僻字,可以在出生醫學證明上「新生兒姓名」這個欄目,用手籤的方式籤發,並直言工作人員處理方式太粗暴。如今,孩子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該姓氏也已被加入字庫。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來了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說是將來有利於孩子上學」。 事情拖了半年無果,先生無奈到區長留言板留言 省衛健委回應稱,按照管理規定,如出現字庫裡沒有的生僻字,可以在出生醫學證明上「新生兒姓名」這個欄目,用手籤的方式籤發
  • 畝下面加個心字底,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家長:我太難了!
    他卻為孩子的出生證明煩透了心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他們這個系統沒有辦法識別這個姓氏,建議先生把孩子的姓改了。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 到底是服務為民,還是為了自己方便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省衛健委回應,按照規定,遇生僻字可手寫籤發,直言工作人員工作方式粗暴。如今,孩子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
  • 嬰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家長:我太難了!|這些姓氏你會讀嗎?
    唉不少網友也表示有相同煩惱:FF:我的名字戶口本上就是手寫的,勍字,爸爸說當年去報戶口的時候是一個奶奶受理,發現勍字系統識別不了,想重新取名字來著,那個奶奶沒讓,就給手寫上了GG:我爸媽給我起的名字中 本來是「澔」字 就因為沒打出來 他們就直接打成了「皓這些正在消失的生僻姓氏
  • 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許多女性都羞於說出口,紛紛改姓!
    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許多女性都羞於說出口,紛紛改姓!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上線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千年的時間裡,歷經了多少歲月滄桑才有了現如今多彩的中華文化。在眾多文化特色中,姓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 男子因姓氏過於稀有,40歲依舊無法辦理結婚證,無奈之下要求廢除
    在最開始的時候,姓氏一般是作為識別血脈以及家族的一個符號,在數千年來已經成為了每個中國人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說姓氏一般一旦定下來便不會輕易改變,但是實際上這些姓氏隨著時代發展也在不斷的分化。
  • 我國一個不常見的姓氏,僅僅只有3筆,由於太生僻很多人因此改姓
    ,這是一個大家族的標誌性文化,自中國古代姓氏文化出現之後,其後代的姓氏基本上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普遍比較穩定。隨著時代的推移,姓氏文化逐漸完善,為了更好地方便人們使用,姓氏也隨之增加,現如今,《百家姓》成為了人們確定姓氏的最準確考察資料,然而,在百家姓之外,有許多姓氏都未被納入其中,由於其生疏和不常見的特性,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生僻姓」,這一部分姓氏都是人們未曾聽聞的,甚至還有這樣一個姓,很多人都不知道念什麼,被稱為「最生僻的姓氏」。
  • 德州一村莊近百名村民被集體改姓 想改回卻不能
    9月29日,黃河涯鎮滕莊村的滕君(化名)反映,前些年因為鄉鎮合併,本村的300多名「滕」姓村民中,近百名村民戶口信息出現差錯。姓氏莫名被改致使村民多項業務辦理遭「卡殼」,派出所也無法為村民改過來。  村民:鄉鎮合併近百名村民莫名被改「姓」  滕君稱,自己的姓氏本為水字「滕」,可現在戶口本上卻是馬字「騰」。
  •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我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時期,因此上古八大姓中都包含女字,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在戰國時期,由於宗法制度日去沒落,所以姓氏合二為一,就變成了現代人熟知的姓名了。
  • 男子執意給自己女兒改姓,原因很無奈…
    溫縣人民醫院一名工作人員在受訪時表示,新出生嬰兒一般都隨父母姓,需第三方姓氏時,符合哪個姓氏,要有正當的理由。據姓氏學研究專家、中國百家姓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說,苟姓其實來源於敬,早在南朝梁時,權臣侯景曾建立過一個漢朝,由於敬姓人的姓氏與他的名字同音,應加以避諱,於是便去「文」旁改姓苟。後來,敬姓由於與皇帝的名諱相同,曾遇到過多次改姓現象。
  • 擁有生僻姓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近期,微博上圍觀「生僻姓氏」,比如姓「神」、「懶」、「焉」等。生僻姓氏的人,最怕聽到別人問「您貴姓」,比如蒙古族9個字的姓氏「烏朗漢吉爾莫吉兒敏」,你說完,對方是啥表情?還有姓「別」的人,「人家問姓什麼、我說『別』呀!」你知道「老子」、「孔子」,其實西周時期還有位「別子」!
  • 河南男子執意給親生女兒改姓,原因出乎意料…
    家住焦作溫縣南張羌鎮的苟先生今年39歲,是一名外賣送餐員,他結婚比較晚,大女兒已經6歲,目前二女兒丫丫(化名)剛出生一個多月,中年又喜得千金,可是近段時間,苟先生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管你叫什麼,別人有時候都會親切地稱呼你為「小苟」、「老苟」,說起自己的姓氏,苟先生顯得很無奈。
  • 男子因自己罕見姓氏,結婚證都無法辦理,只能請求政府廢除姓氏
    導語:男子因自己罕見姓氏,結婚證都無法辦理,只能請求政府廢除姓氏每個人出生之後都會有自己的名字,除了有名字之外還有姓氏,中國的姓氏非常的多,甚至還有很多罕見的姓氏,有的姓氏甚至連繫統和電腦都識別不出來,只能通過一些字典還問百家姓查到這個姓氏。
  • 人口普查生僻姓氏現身:姓母姓苦姓半姓鍋
    經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戶政處多方核對無誤,全市確係仍在使用的頻度極低、不常用的「生僻」姓氏共計1577人。姓「母」、姓「苦」、姓「半」、姓「鍋」……  「你姓啥?」「我姓王。」「王啥?」「王飛。」「飛啥?」「飛機」……這是許多地方流傳的兒歌。而其實質也是中華姓氏文化對孩童的啟蒙教育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