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

2020-12-11 號外小濤說歷史

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

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

中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有姓氏的國家,可以準追溯到上古時期了,當時的人類還是母系社會,姓也是比較單一,都是一些部落首領的姓氏,後來父系社會的演變,一些姓氏才慢慢的演變出來。到了夏商周的時候姓氏之間才有了嚴格的劃分,那個時期的女性地位依然很高,性還是多用於女性,男性姓氏還沒有普遍的傳開,後來到了秦漢時期的時候,男性姓氏才普遍的使用。

我國最早出現《百家姓》的時候是在北宋初期,當是百家姓收錄還不是很全。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姓氏,是百家姓中一個非常罕見的姓氏,這個姓氏非常的古老,辦身份證的時候都沒辦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性。這個姓氏是我國的生僻字,這個姓氏就是爨(cuan)性,這個字大家肯定都非常的陌生。

這個姓氏起源也姬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周朝時期,是一個官職的稱謂。爨最早是燒火做飯的意思,爨在周朝時期是給王室成員製做膳食的灶官,掌管這廚房炊火的一個小官職,所以這些官吏的後代就把先祖的官吏做為了姓氏。在我國東晉時期有一個叫爨琛的人在我國雲南建立了爨氏政權,在這裡稱霸,但還是曾認東晉這些政權為主要的政權,是屬其轄管的,後來到隋朝的時候,內地混亂影響到了爨氏家族的統治。

據說爨氏政權的統治竟然長達400多年,爨氏家族的人曾認擔任過好多朝廷的大官。因為他們所屬的地區偏遠,當時在中原建立的王朝鞭長莫及,所以致使爨氏家族逐漸的發展壯大。當年在爨氏家族統治的時候,中原戰亂不斷,很多的難民到了雲南避難,帶去了中原的文化和雲南的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爨氏文化。後來到唐玄宗的時候下詔滅掉爨氏家族,才結束了爨氏政權的統治。

曾經輝煌一時的爨族隨著政權的消失,這個家族慢慢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後來有的人們為了避禍改掉了姓氏,有的人嫌這個字太過繁瑣,該成了其他的姓氏。在後來到了現代剛開始實施身份證管理的時候,那個時候的電腦錄入沒有那麼的全面,這個爨字太過生僻沒有被錄入到電腦之中,導致他們出門沒有身份證。

所以這個家族後人就被迫把自己的姓氏改掉。但是還有一些老年人拒絕改掉姓氏,說這個姓氏在難也是自己的祖宗留下來的,改掉的話是對祖宗的大不敬,所以把這個姓氏保留了下來。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一些生僻字也被收錄了,原來姓爨的人,有些人想改回祖性,畢竟這他們的根源。

相關焦點

  • 最生僻的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家族無奈只能改姓!
    《百家姓》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北宋初期,當時的《百家姓》收錄名字並不是特別的全,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這些姓氏都是來源於上古八大姓。爨在周朝是王室成員製作膳食的灶官,掌管廚房的炊火的一個官職,在官吏爨官的後代就用了先祖的官職作為姓氏,後來王室內亂,爨姓的後人大多數都是在廚房做事,一些後宮妃子為了權奪,就收買他們。
  • 中國有個罕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整個家族被迫改姓
    中國有個罕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整個家族被迫改姓人口南遷與民族大融合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比較大的人口南遷。這三個時間節點,一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二是唐安史之亂後,三是北宋末年,宋徽、欽二宗為金所擒之後。
  • 最罕見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技術無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姓
    文/一度歷史觀V中國是歷史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神農氏、伏羲氏、燧人氏,到了夏商周時期姓氏之間有了嚴格的劃分,氏代表的是一個宗族,而姓多用於女性。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最罕見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技術無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姓。中國的姓氏到了近代已經達到了五千之多,其中單姓為三千多個,而今天我們所講的姓氏就是單姓中的一個——爨姓,爨發音[cuàn]。可能大部分朋友對這個姓氏都較為陌生,甚至都不知道它的讀音。
  • 最生僻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村民無奈紛紛改姓
    中國的姓氏起源非常的早,因為是在母系氏族時期發起的,所以遠古的很多姓氏,像上古八大姓很多都帶有女字旁就是這個原因。後來發展過程中,這上古八大姓就衍生出了許多姓氏,當然,也有是因為封地或者官位產生的。有一個姓氏就只有三筆,但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讀錯,擁有這個姓氏的人還一度被迫改名換姓。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 到底是服務為民,還是為了自己方便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省衛健委回應,按照規定,遇生僻字可手寫籤發,直言工作人員工作方式粗暴。如今,孩子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
  • 嬰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家長:我太難了!|這些姓氏你會讀嗎?
    唉不少網友也表示有相同煩惱:FF:我的名字戶口本上就是手寫的,勍字,爸爸說當年去報戶口的時候是一個奶奶受理,發現勍字系統識別不了,想重新取名字來著,那個奶奶沒讓,就給手寫上了GG:我爸媽給我起的名字中 本來是「澔」字 就因為沒打出來 他們就直接打成了「皓這些正在消失的生僻姓氏
  • 我國一個不常見的姓氏,僅僅只有3筆,由於太生僻很多人因此改姓
    ,這是一個大家族的標誌性文化,自中國古代姓氏文化出現之後,其後代的姓氏基本上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普遍比較穩定。隨著時代的推移,姓氏文化逐漸完善,為了更好地方便人們使用,姓氏也隨之增加,現如今,《百家姓》成為了人們確定姓氏的最準確考察資料,然而,在百家姓之外,有許多姓氏都未被納入其中,由於其生疏和不常見的特性,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生僻姓」,這一部分姓氏都是人們未曾聽聞的,甚至還有這樣一個姓,很多人都不知道念什麼,被稱為「最生僻的姓氏」。
  • 這三個被認為是日本的姓氏,其實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百家姓
    中國姓氏除了百家姓以外,還有很多生僻的姓氏,以及一些常見的複姓,比如諸葛、東方、慕容、皇甫、上官等複姓。
  • 家長為新生兒辦出生證明,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了...
    家長為新生兒辦出生證明,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了...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
  • 擁有生僻姓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近期,微博上圍觀「生僻姓氏」,比如姓「神」、「懶」、「焉」等。生僻姓氏的人,最怕聽到別人問「您貴姓」,比如蒙古族9個字的姓氏「烏朗漢吉爾莫吉兒敏」,你說完,對方是啥表情?還有姓「別」的人,「人家問姓什麼、我說『別』呀!」你知道「老子」、「孔子」,其實西周時期還有位「別子」!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來了→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說是將來有利於孩子上學」。如今,孩子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該姓氏也已被加入字庫。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明確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勸人改姓者,你們自己會隨意給自己孩子改姓嗎?需要注意的是,公民取任何名字並不是不受約束。公民行使姓名權除依照前述法律規定外,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來了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說是將來有利於孩子上學」。 如今,孩子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該姓氏也已被加入字庫。 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明確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勸人改姓者,你們自己會隨意給自己孩子改姓嗎?
  • 中國生僻姓氏,常被誤當成日本人~
    除了百家姓以外,中國還有很多生僻的姓氏,以及一些複姓,比如慕容、諸葛、東方、皇甫、夏侯、上官等等複姓。
  • 聊聊「百家姓」改姓那些事兒
    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這是一句老話,「好漢都這樣!」不對,千萬不要以為,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是爺爺奶奶或者爹媽給的,就不能改,不是這樣的。在歷史和現實當中,改姓的情況相當普遍。有自願的,有被迫的,有榮耀的,有悲哀的。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幾則改姓的故事。第一, 因為避禍、避仇改姓。
  • 中國姓氏發源地 百家姓佔據的比例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是眾多姓氏的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起,海內外華人的「尋根」熱情始終不減,無論身在何方,先祖所在地永遠是最值得膜拜的地方,令人魂牽夢繞。  每個人一出生就傳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代號,也是血緣關係的符號。你了解這個跟隨自己一生的符號嗎?它的本義是什麼?主要發源地是哪兒?
  • 中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本人都讀不出口,大多數人都偷偷改姓!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證明這個姓氏是多麼的重要。這個姓氏也是歷史長久,和文化歷史同樣源遠流長。大家都曉得,國外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後,在中國恰恰和國外相反,是姓在前,名在後,所以可見中國人更注重家族傳承,而這個姓氏就能將你家族表現出來。
  • 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許多女性都羞於說出口,紛紛改姓!
    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許多女性都羞於說出口,紛紛改姓!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上線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千年的時間裡,歷經了多少歲月滄桑才有了現如今多彩的中華文化。在眾多文化特色中,姓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 中國最害羞的一個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為此不少女性都偷偷改姓
    在我國古代很久之前就有了新式,剛開始姓氏的出現,只是為了分別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不同,以及對人員的區分,但現實形成之後,一個姓氏的部落後臺就會一直傳承下去,並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在秦漢以后姓氏才合為一體,在百家姓當中就收錄了500多個姓氏,但是這也僅僅只是一個大概,也就是說還存在著很多沒有統計進來的姓氏。而小編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最害羞的一個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為此不少女性都偷偷改姓!你們可知道這個姓氏是叫什麼?其實這個姓氏就是睪,對於這個字,相信很多人都是認識的。
  • 中國最簡單一個姓氏,只有三筆,沒幾個人能讀對,不信試試看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大國,而百家姓更是一部關於中文姓氏的作品,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它對於中國姓氏文化傳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在百家姓裡面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姓氏,只要短短三筆,卻沒有幾個人能夠讀對,不信你可以試試看。
  • 它是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
    一個人的姓氏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情感。我們的大多數人的姓氏都是跟著父輩一個姓,有時會有一些少數人因為種種原因跟著自己的母親姓。當一個人確定了固定的姓氏之後,就不會輕易的改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