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罕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整個家族被迫改姓

2020-12-22 小春說歷史

中國有個罕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整個家族被迫改姓

人口南遷與民族大融合

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比較大的人口南遷。這三個時間節點,一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二是唐安史之亂後,三是北宋末年,宋徽、欽二宗為金所擒之後。這三次大的人口遷徙均因避亂而起,而主要原因都與當時北方民族的南下有關。

「衣冠南渡」在史學界特指西晉永嘉之亂後,大批士家大族和庶民百姓隨晉元帝渡江南遷,這是中原人口、政權和文化的首次大規模南遷。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不僅表現在北方民族南下,還表現在漢人南遷後與南方諸族的融合、發展。

西晉惠帝時,發生八王之亂,北方各族趁中原內亂之機,紛紛入侵。公元311年,前趙政權攻破洛陽,挖掘陵墓,焚毀宮殿,西晉皇室、大臣、百姓三萬餘人被殺,晉皇室遺族南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政權,大批臣民在此前後南遷,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中國歷史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隨著漢人陸續遷入西南地區,他們與西南夷各族的融合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西南夷

西南夷是對今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非漢民族的總稱。

總體來說,「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裹結。無大侯王,如汶川、漢嘉夷也」。

——這部分人秦漢時曰氐,晉時曰夷。大體來說,認為西南夷的很大部分人講藏緬語族語言是沒有問題的。他們中很多與今天的藏族、彝族、白族、羌族等民族存在淵源關係。

——「叟」是西南夷語言中指稱人群的詞彙,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區,從北到南都有大量名為「叟」的群體。據《華陽國志》記載,今四川西昌附近有「斯叟」,雲南滇池地區有「夷叟」。

從東漢末到兩晉期間,西南夷各族在歷史發展中,出現了兩種比較的大的勢力,一種稱為「夷帥」,一種稱為「大姓」。

夷帥,又稱「叟帥」,基本指的是西南夷諸族中的世襲貴族首領。

「大姓」一般來說是漢族移民中的統治階層,是秦漢以後陸續進入西南地區的漢族官吏、商人和遺民中分化出來的。

「夷帥」與「大姓」兩者有一定的區別,但是越到後面越不明顯。

西漢以後,隨著移民屯墾政策的實施,不少軍屯和民屯中的將士在西南地區安家落戶,與當地土著居民接觸、融合,其中不少人成為雄踞一方的豪族大姓。

「大姓」由於管理屯政,掌握大量土地,庇護有不少夷、漢流民,這些人成為他們的私人武裝,平時為「大姓」耕田服役,戰時為兵。「大姓」還有專營鹽、鐵的權利,為其政治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大姓」——爨(cuàn)

《華陽國志》記載的南中大姓事跡就有數百起之多,其中又以爨、孟、雍等在歷史上較為著名。

爨姓在公元5世紀末控制了雲南大部分地區。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孟獲就是孟氏大姓,在南中的勢力僅次於爨姓。

三國時期,不少南中大姓意圖利用中原紛爭的機會壯大勢力。蜀國丞相諸葛亮曾經南徵討伐南中大姓,對大姓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但是諸葛亮實行的「南撫夷越」的政策,主要還是利用大姓穩定蜀漢的統治。

爨姓、孟姓等大姓都到蜀國為官,反而使得大姓不斷發展壯大。西晉政權幾次想廢除南中大姓的統治,均以失敗告終。大姓與大姓,大姓與西晉政權之間的爭奪不斷。

東晉初年,晉政權在南中的統治徹底失敗,南中的爨姓稱強,逐漸控制南中的大部分地區。

公元746年,也就是大唐天寶年間的南寧州石頭城,今天的雲南曲靖。有著治滇五百餘年歷史的爨姓大族被南詔皮羅閣所滅,二十多萬戶爨姓之家被迫大遷徙,剩下的或者避居鄉野,或移居海外,元氣大傷,從此永無再興之日。

被迫改姓

當時爨姓家族為避免被趕盡殺絕,改掉了自己的姓氏,後來一些的家族成員也嫌這個姓氏書寫費勁,於是改成了其他的姓氏。

在如今的北京,還有一個爨底下村,就是爨姓家族的人所建。村莊原名「爨」,村民將「爨」分解為興字頭、林字腰、大字底下把火燒,象徵村落驅寒保暖的願望。爨」字筆畫太多,所以,即使有了口訣,人們大概還是覺得難寫。於是,現在好多人一般都將「爨底下村」寫作「川底下村」。

到了近代實施身份證管理,每人都要辦理自己的身份證件,但當時的電腦文字輸入並沒有如今先進,打不出「爨」字,同時發現在偏遠的一些地區有一群人都姓「爨」,因沒辦法識別,於是就被迫改掉了姓氏。

不過很多人認為,姓氏記載的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背後有些深刻的文化記憶,改掉姓氏實在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最罕見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技術無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姓
    文/一度歷史觀V中國是歷史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神農氏、伏羲氏、燧人氏,到了夏商周時期姓氏之間有了嚴格的劃分,氏代表的是一個宗族,而姓多用於女性。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最罕見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技術無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姓。中國的姓氏到了近代已經達到了五千之多,其中單姓為三千多個,而今天我們所講的姓氏就是單姓中的一個——爨姓,爨發音[cuàn]。可能大部分朋友對這個姓氏都較為陌生,甚至都不知道它的讀音。
  • 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
    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有姓氏的國家,可以準追溯到上古時期了,當時的人類還是母系社會,姓也是比較單一到了夏商周的時候姓氏之間才有了嚴格的劃分,那個時期的女性地位依然很高,性還是多用於女性,男性姓氏還沒有普遍的傳開,後來到了秦漢時期的時候,男性姓氏才普遍的使用。我國最早出現《百家姓》的時候是在北宋初期,當是百家姓收錄還不是很全。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姓氏,是百家姓中一個非常罕見的姓氏,這個姓氏非常的古老,辦身份證的時候都沒辦法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性。
  • 最生僻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村民無奈紛紛改姓
    中國的姓氏起源非常的早,因為是在母系氏族時期發起的,所以遠古的很多姓氏,像上古八大姓很多都帶有女字旁就是這個原因。後來發展過程中,這上古八大姓就衍生出了許多姓氏,當然,也有是因為封地或者官位產生的。有一個姓氏就只有三筆,但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讀錯,擁有這個姓氏的人還一度被迫改名換姓。
  • 最生僻的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家族無奈只能改姓!
    《百家姓》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北宋初期,當時的《百家姓》收錄名字並不是特別的全,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這些姓氏都是來源於上古八大姓。夏商周是最早了三個朝代,但是在這三個朝代當中女性的地位依舊很高,男姓還沒有普遍傳開,到了秦漢時期,男性的姓氏才開始被廣泛使用,而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當中,由上古八大姓氏演變出來的姓氏是非常多的。就連《百家姓》當中也不一定全部記錄了。
  • 家長為新生兒辦出生證明,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了...
    家長為新生兒辦出生證明,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了...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這引發了網友熱議@天空skyray:本來就應該出臺相應的措施,讓人家改名說說還行,改姓就過分啦@依子宸:這種生僻字也是非常罕見,應該保留!何況還是姓,就更應該保留!
  • 男子因自己罕見姓氏,結婚證都無法辦理,只能請求政府廢除姓氏
    導語:男子因自己罕見姓氏,結婚證都無法辦理,只能請求政府廢除姓氏每個人出生之後都會有自己的名字,除了有名字之外還有姓氏,中國的姓氏非常的多,甚至還有很多罕見的姓氏,有的姓氏甚至連繫統和電腦都識別不出來,只能通過一些字典還問百家姓查到這個姓氏。
  • 嬰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家長:我太難了!|這些姓氏你會讀嗎?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在辦理孩子出生證明的道路上碰盡了所有壁(xí)先生表示因為自己的姓氏比較特別是一畝地的「畝」下面加個心字底在孩子出生後的4月15日他來到甘州區婦幼保健院辦理出生證明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他們這個系統沒有辦法識別這個姓氏
  • 史上最罕見的六個姓氏,「油鹽醬醋茶」都是姓氏,來找找有沒有你的...
    姓氏是中華特有的文化傳統,從姓氏之中,能看出一個人的家族傳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能接觸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姓,比如「但」、「老」、「操」姓等,如果追溯來看,有些雖然稀奇,但卻是根正苗紅的炎黃子孫。目前,我國有7000多個姓氏在使用。接下來,就給大家聊聊史上最罕見的六個姓氏,看看你知道幾個!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尋源》在我國歷史傳統文化當中,姓氏具有格外特殊的意義。整個中華民族所有姓氏當中,常見的姓氏多是單字,另外雙字的複姓也有不少。此外,在《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我們可以看到,還有些三字、四字甚至是九字的姓氏。當然,這些多字姓氏因為太過少見的緣故,幾乎不為人知。
  • 畝下面加個心字底,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家長:我太難了!
    他卻為孩子的出生證明煩透了心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xí)先生表示,自己的姓氏比較特別,是一畝地的「畝」下面加個心字底。在孩子出生後,他來到甘州區婦幼保健院辦理出生證明。
  • 有種「隨母姓」叫姓氏罕見,寶媽因姓氏珍貴,奪得孩子的冠姓權
    得知這個名字的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不少人聽到第五月這個名字的時候都以為這是個網名。 其實像這種因為姓氏特殊而讓孩子隨母姓的例子其實也不少。畢竟保護罕見姓氏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 通通改姓黃!讓人驕傲的姓氏!
    上古音黃、王相同,今天我國仍有一些地方黃、王不分。《輿地紀勝》卷一百二十八:「閩州越地……皆蛇種,有王姓,謂林、黃等是其裔。」可知古老閩越王姓中有一部分是因音讀混淆而改姓黃。又據《幼學堂文稿》卷四《黃忠桓公墓碑》記載:明朝末年著名抗清英雄黃得功,安徽合肥人,本姓王,後改姓黃,遷開原衛,封靖南王,後以身殉國。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來了→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說是將來有利於孩子上學」。如今,孩子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該姓氏也已被加入字庫。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明確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勸人改姓者,你們自己會隨意給自己孩子改姓嗎?需要注意的是,公民取任何名字並不是不受約束。公民行使姓名權除依照前述法律規定外,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新生兒因姓氏生僻被勸改姓?官方回應來了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甘肅張掖,(xí)先生投訴稱,兒子在辦理出生證明時,由于姓氏生僻,系統無法識別,甘州區婦幼保健院建議孩子改姓,「說是將來有利於孩子上學」。 如今,孩子已經拿到了出生證明,該姓氏也已被加入字庫。 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明確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勸人改姓者,你們自己會隨意給自己孩子改姓嗎?
  • 我國有哪些古怪罕見的姓氏?看完驚呆了!
    東周邾國君把第二個兒子友封在郳。後代就用封邑名「郳」,作為自己的姓氏。戰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郳氏子孫為了避仇,就去掉邑字旁,改為兒氏。戰國時期有辯士兒說(樂),西漢時期有兒寬。 《姓氏考略》稱音「紫」,如今讀作姐妹的姐。
  • 離婚後單方為孩子改姓辦戶口法院判違法,擅改子女姓氏不可為
    一般來說,子女出生後,父母會商量好孩子的姓氏,還會起一個有美好寓意的名字。我國婚姻法也有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但有些夫妻離婚後,一方取得孩子的撫養權後,就會考慮為孩子改姓,有的還付諸了實施。
  •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為什么姓氏的分布有如此明顯的區域差別?這些當地大姓是如何在各地嶄露頭角,攻城掠池的?當然,這和姓氏的起源地區不同相關。每個姓氏都有祖先的傳說,至今,姓氏總數尚無精確統計,其數量有說是4000多的,也有說是5730的,甚至有認為超過10000個的。一個個考證其起源發展的傳說、歷史難以操作,也並不能解釋總體的現象。中國姓氏總量的絕大多數為罕見姓氏。
  • 十二生肖十二種動物,全是姓氏(下)
    馬姓馬姓是十二生肖姓氏中,人數最多的姓氏,約1200萬人,有多種源頭說法。1、源自嬴姓,出自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後趙奢的封地馬服,屬於以居邑名為氏。2、源於官位,如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馬質,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3、改自漢朝大司徒馬矢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改姓為氏。4、源於回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姓。
  • 它是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
    一個人的姓氏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情感。我們的大多數人的姓氏都是跟著父輩一個姓,有時會有一些少數人因為種種原因跟著自己的母親姓。當一個人確定了固定的姓氏之後,就不會輕易的改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
  •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大象公會
    為什么姓氏的分布有如此明顯的區域差別?這些當地大姓是如何在各地嶄露頭角,攻城掠池的?當然,這和姓氏的起源地區不同相關。每個姓氏都有祖先的傳說,至今,姓氏總數尚無精確統計,其數量有說是4000多的,也有說是5730的,甚至有認為超過10000個的。一個個考證其起源發展的傳說、歷史難以操作,也並不能解釋總體的現象。中國姓氏總量的絕大多數為罕見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