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下放後,如何接得住? ——地方政府簡政放權巡禮之二

2021-03-03 中國政府網

  隨著地方簡政放權的深入推進,清理、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是重中之重。不僅中央政府率先垂範,大刀闊斧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按照中央要求將原本屬於省級部門的權力逐步下放到基層,發揮基層政府就近管理的優勢,方便企業和百姓辦事。大量權力接踵下沉,基層政府如何接權成為關注焦點。

  權力下放「灰色地帶」蠶食改革紅利


  安徽蕪湖一家中外合資娛樂企業負責人說,過去在地市辦個娛樂場所,不管多遠都要跑到安徽省文化部門去審批,一來一回費時間費精力,現在不用跑了,本地文化部門就可以直接審批,省時省力。

  作為簡政放權的「硬招」之一,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首當其衝。記者在基層採訪了解到,行政權力的取消和下放有效地給企業和社會鬆綁,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以商事制度改革為例,取消註冊登記制後,僅安徽今年1月份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就增長超過40%,形成新一輪創業熱潮。不過,隨著簡政放權深入推進,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的改革紅利在逐漸釋放的同時,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一些暗礁藩籬也逐漸顯現。

  ——明放暗收。地方在強力推進審批領域改革的過程中,一批下放的審批權被中介從政府手中接過。這些具有官方色彩或背景的中介機構,或掛靠在政府主管部門名下,或由政府退休幹部任職,利用行政影響力破壞市場公平。這些被稱為「二政府」的「紅頂中介」,蠶食簡政放權改革紅利。

  ——放權「躲貓貓」。一位政府部門的審批人員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單位有一項廣告審批權,雖然按照相關規定這個審批權可以下放到基層,但上級部門卻遲遲不批准給基層專網審批接口。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權力「想下放也下放不了」。海南省政務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經過前幾輪的改革,容易清理的行政審批事項都已取消下放,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改革觸及部門核心利益,一些部門不太願意放權,存在放權含金量不高、責放權不放等現象。

  ——有人放接不住。一位投資人想在東北某市申請辦一個幼兒園,結果按照規定把材料報上去後卻遲遲等不到回音。後來才發現,由於這一審批事項已經由市民政部門下放到區民政部門,但因區裡從未辦過此類審批,所以工作人員臨時研究文件,遲遲不敢動筆審批。基層幹部告訴記者,隨著權力層層下放,基層政府增加了許多管理事項,人變得越來越忙;但因不熟悉新的管理業務,處理事情有些摸不著頭緒。

  配套政策跟不上導致「權力下放接不住」


  採訪中,不少地方幹部談到,權力下放「接不住、管不好」存在多重原因。

  事權下放了,人沒下來,是基層普遍反映的難點之一。杭州富陽區法制辦執法監督科科長盛穎濤說,現在大量權力下來了,基層的擔子和責任越來越重了。但人員還是最原始的一套機構編制和人馬,要應對新增的大量任務實在力不從心。比如該區城管執法局承接的噪聲、玻璃幕牆和塗料等相關處罰權,但這些噪聲、玻璃幕牆等的處罰標準、採樣設備、專業鑑定人員等都幾乎是空白,讓他們如何來承接和行使好這項權力?

  中部一位地方領導更是直言,長期的計劃經濟和審批經濟,使得體制內養了很多庸人、閒人、懶人,「不讓他們審批,他們幹什麼去?」他認為,權力下放了,這些人卻沒下沉,而基層一直處於人少事多的缺編狀態,這才是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源。「如果說事權取消或下放是簡政放權的突破口,那人事制度改革則是簡政放權成敗的『定音錘』。」

  權力下放不同步、事中事後監管機制不健全也是導致權力下放承接難的原因之一。一位地方建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投資領域中央層面核准的項目數量大量減少,但如果用地、環保、城鄉規劃等管理權限不能同步下放,仍會影響企業的辦事效率,影響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的效果。

  此外,基層事中事後監管機制不全,存在重審批輕監管、監管方式單一等問題也是關鍵。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侯淅珉認為,權力下放後基層如果監管手段傳統、監管措施不力、監管方式缺乏創新,往往就導致市場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比如建築工程質量監管,這項權力下放後,他們就針對基層可能存在的監管手段跟不上專門建立了項目監管平臺,對基層監管實行網上留痕操作,並將企業違規操作上網登記,與企業信用評定關聯,通過這些監管手段的創新,幫助基層把接下去的權力用好管好。

  放管結合、穩步推進確保權力「放得下接得穩」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簡政放權的宗旨不是簡單地減少政府部門工作量,而是要在精簡優化的基礎上提高辦事效率,方便群眾,讓群眾享受到改革紅利。因此,簡政放權一要精簡二要地方能夠承接下來,有些權力也許經過檢驗是可以取消的,但一定要注意工作銜接。簡政放權要從實際出發,該放的放,該管的管。

  安徽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中心的負責人、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親身體驗了簡政放權「割肉」的過程。他所在的中心曾經承擔著畜禽遺傳品種保護場的審批工作,在這一輪簡政放權中,這一審批權被取消代之以備案。他認為,權力取消、下放是好事,但簡政放權也需要科學的把握、對放權之後的管理做出相應的安排,否則放管脫節就可能造成問題。比如嬰幼兒配方奶粉配方審批取消後,這個原本是有一定科技含量且關係兒童健康的行業審查,現在變成了企業隨意掌握的自行審查,造成了一定的行業混亂,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因此,簡政放權方向是對的,但絕不僅僅是數字的減少,更重要的是職能的真正轉變,權力取消和下放後,政府如何更科學的監管將是下一步考驗改革成效的關鍵。

  此外,創新監管手段和能力也是確保權力下放「後遺症」的關鍵,一些地方也做出積極探索。四川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今年開始,佔該省食藥監局審批量近三成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下放到市州。過去四川省過去每年都要受理4000多個與食品生產許可相關的審批,這樣涉及面廣、工作量巨大的審批權下放,市州食藥監局如何「接得住、管得好」?

  對此,該局創新監管方式,將行政許可事項受理、審查和審批「三分離」,嚴格控制審批受理、現場核查、材料報送、決定和證書送達、樣品抽取及許可範圍等環節可能存在的監管漏洞,並通過網絡將食品生產質量安全動態監管信息向社會公開,對企業實行責任溯源,並接受社會監督。

  「簡政放權要在改革中確立放管結合的新思路,一方面實現行政審批和市場監管的分離,另一方面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改革見到真成效,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新華社記者 楊玉華、王暉餘、嶽德亮、吳光於)

相關焦點

  • 權威專家:怎樣理解簡政放權是政府自身的「革命」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開門辦的第一件大事。一年來我國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這意味著,李克強總理已經兌現了「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削減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審批事項」的承諾(註: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共計1700餘項)。6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被取消和下放體現了政府簡政放權的決心,更重要的是對政府管理觀念的轉變。
  • 簡政放權_2016我向政府工作獻一策_中國政府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充實、催人奮進,而且亮點頻頻。比如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將《後漢書》中的「簡除煩苛,禁察非法」添加到政府工作報告中,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充分彰顯了本屆政府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堅強決心,為總理點讚!為本屆政府點讚!
  • 大公網:從大數據看各省如何簡政放權
    基於此,大公網《中國省級政經周報》本期推出特刊:《省長這一年之2014上半年報告》,全面梳理以省長(市長、主席)為班長的省府,如何全面推行本省區域的深化改革戰略、如何順應簡政放權大勢、如何實現經濟轉型換擋等等系列重大話題,記錄中國深化改革頂層設計的省級路徑。】
  • 監管方式創新助力簡政放權——簡政放權新觀察之六
    政府簡政放權持續推進,部門權力清單制度全面啟動,「紅頂中介」與行政機關脫鉤提速、企業登記「一證一號」開始推行……本屆政府成立以來,著力推動簡政放權
  • 國務院關於印發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進一步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 4 擬訂地方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工作手冊,基本完成省級政府工作部門、依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權力清單的公布工作。,開展編制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試點工作。
  • 簡政放權「一放到底」,難在哪
    為此,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為廣大幹部群眾創造幹事創業的寬鬆環境,在今年顯得格外重要。3月中旬,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打造精簡高效政務生態實施方案》,確定按照「應放盡放、減無可減、放無可放」的原則,將省級權力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等重大敏感事項外,全部下放給各設區的市實施。
  • 簡政放權,民心所向國運昌
    「把該放的權力放掉,把該管的事務管好,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在動力,把政府工作重點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李克強總理5月13日的講話,彰顯了政府轉變機構職能的鏗鏘誓言,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契合了民心民意,備受世人關注。
  • 「放管服」改革系列推送二 | 權力下放中改革效能提升的邏輯、難點與路徑優化—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例
    1.爭取試點與權力下放階段: 效率與行動者邏輯影響權力下放的第一階段是中央與地方互相回應的過程,中央釋放政策導向,地方政府積極響應爭取試點,中央與地方在反覆互動和學習中明晰實施方案與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效率邏輯和行動者邏輯作用強烈。
  • 簡政放權4年間,那些多重審批和亂收費現象治理得怎麼樣了
    「快得有點措手不及」的「獲得感」的背後,是從中央到地方大幅壓減行政審批事項、商事制度改革等眾多政策的實施。  國務院累計分9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18項,佔原有審批事項的36%,超額完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三分之一的承諾。多數省份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0%左右,有的達到70%。例如天津市級審批事項減少到282項,累計減少75.1%。
  • 法制日報:以權力清單推進行政組織法
    2015年3月3日中辦、國辦印發《指導意見》,明確了推行地方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的主要任務、原則、程序和時間表。國務院《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提出,研究建立國務院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開展編制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試點工作。
  • 人民時評:曬「權力家底」,釋改革紅利
    公布審批部門、解釋設定依據、明確審批對象……近日,國務院決定向社會公開其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清單,釋放進一步規範「印把子」的強烈信號,劃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清晰路徑,更讓人看到約束權力、簡政放權的堅定決心。新一屆政府成立之初便作出承諾,至少要取消、下放現有行政審批事項的1/3。
  • 任進:以建立權力清單制度為契機 推動行政組織法發展
    2015年3月3日中辦、國辦印發《指導意見》,明確了推行地方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的主要任務、原則、程序和時間表。《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提出,研究建立國務院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開展編制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試點工作。
  • 廣東省長朱小丹:權力越過分集中尋租空間越大
    明確要求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8月22日,廣東即已被確定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省。要做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先做改革的排頭兵。
  • 河北承德雙橋區:82項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下放鎮街
    今年以來,雙橋區政務服務中心根據當地居民切身需求,梳理區級各部門和各鎮街的業務事項清單,將市場準入、民生保障、衛生健康、城鄉建設、企業服務等方面的82項政務服務事項(其中涉及審批服務事項61項、公共服務事項21項)按照直接辦結、審核轉報、賦權下放、延伸受理環節4種模式下放至12個鎮街行政綜合服務中心辦理,其中賦權下放事項為區直有關部門和各鎮、街道行政綜合服務中心同時可辦理
  • 東北人聊東北:促進政府行為的公正性,培養樹立契約精神
    以最大限度減少政府行為的任意性。簡而言之,就是要「把權力裝進位度的籠子裡」。其次,政府行政行為必須在法律的框架下履行職責,建立人民監督機制,在全面對公權力實行約束監督的基礎上,促進政府行為的公正性,為構建地方契約精神樹立良好榜樣。最後,建立決策失誤追究責任制、執法責任制等過錯追究制度,對非規範的政府行為造成國家或公民的損失,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 李克強總理在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會議上的講話(雙語)
    今天的會議是繼今年5月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後又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入動員,對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進行安排部署,把中央的決策落到實處。半年多來,我們保持定力、穩中有為,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同時深處著力、穩中有進,下大力氣推進職能轉變、簡政放權,中央政府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原來以為,通過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激發市場活力要有一個過程,實際上這樣一個強烈的信號發出後,對市場的預期、市場的活力、社會資本的調動,雖然不能說立竿見影,但已初見成效。社會投資和創業熱情迸發,加快改革與調整結構疊加的效果,超出人們的預期。
  • 還有哪些部門對權力戀戀不捨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推出一系列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措施。4年間,那些備受百姓和企業詬病的多重審批和亂收費現象,如今治理得怎麼樣了?  「奇葩證明」被廢止  日前,北京取消調整74項政府部門要求基層開具的各類證明,一些老人領養老金時需要出具的「證明自己還活著」之類的「奇葩證明」被廢止。
  • 加強規範我國社會中介機構和服務監管之研究
    加強規範我國社會中介機構和服務監管之研究 2016年08月01日 08:14 來源:中國行政管理 作者:學會課題組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社區林業:政府權力下放 村民參與式管理
    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堅持「誰建設、誰受益,誰保護、誰獲利」原則,鼓勵村民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注重森林使用者小組和社區森林使用者小組聯合會的建設,注重政府「權力下放」或「分權式管理」,注重村民「參與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