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魚是一種美食,是用禾花魚為原料,中國舌尖上美食

2020-12-17 社會生活大論壇

醃魚是一款侗家美食,是用禾花魚為原料,出現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4集《時間的味道》裡。是貴州黔東南侗族苗族特有的地方性代表美食。

做魚之前怎樣醃魚:

1、做魚之前怎樣醃魚

做魚之前,買回來的活魚,放了血再烹調,吃起來才更加鮮嫩、不腥。放血的方法很簡單,您只要將魚鰓下橫拉一刀,控一下血就可以了。然後您再去鰓、去鱗、開膛去內臟。放了血的活魚,可清蒸、課醋椒,無論怎麼做,都沒有一點點腥懷味。活魚或剛死的魚,都不是食用的最佳時間,需要等魚僵硬狀態,其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沒有分解產生胺基酸,而胺基酸是鮮味的主要成分。

魚是家庭中的重要副食品,味道鮮美。但如果做不好不會帶有腥味。人們常用姜來去腥,但注意烹製魚時如果過早地放入生薑,魚體浸出液中的蛋白質會阻礙生薑的除腥作用。如果等到魚中的蛋白質凝固了在添加生薑,就可以達到徹底去腥的目的。也就是說要先把魚烹煮一會再放姜,其效果特別好。不妨請您試試。不小心把苦膽弄破了這是常見的事。膽汁汙染了魚肉,使魚肉帶有苦味,很不好吃。

2、魚的營養價值

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的功效。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胺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魚適宜的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者可常食。慢性病者不宜多食。都知道該給正在身體發育期的幼兒多吃魚,但給孩子吃什麼魚,卻應該講究講究。這三個家庭的小孩年齡為15個月至2歲之間,他們每天都給孩子吃魚粥,結果發現,這些孩子體內汞水平高出正常水平的5倍,避免給孩子吃大型掠食性魚類包括鯊魚、旗魚、金鯖魚、方頭魚等,就是因為它們汞含量較高。如果是罐頭裝的可以每周吃1~2次,新鮮的金槍魚則每周不要超過1次。

魚的做法:

1、酸菜魚,在切好的魚肉內調入所以醃魚材料,用手輕輕抓勻,醃製15分鐘。鍋內倒入比炒菜稍多的油燒至7成熱,然後放入1半的花椒和幹辣椒段嗆鍋,待香味出來後再放入八角、大蒜、生薑和泡椒和切好的酸菜一起翻炒。加入約1升的清水然後放入魚片燙熟後即可熄火。

2、啤酒魚,魚洗乾淨、切塊,煎到兩面金黃即可。蒜、姜、辣椒、腐乳用油爆香,再放醬油,接著倒入啤酒,待啤酒煮沸之後,把魚放入,煮15分鐘,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辣椒圈和番茄,煮熟,即可。

3、糖醋魚塊,草魚斜刀片成薄塊,調入料酒醃製20分鐘。雞蛋磕入碗中,加入幹澱粉,攪打成蛋糊。鍋中入油炸魚塊後,鍋內留少許油,放入薑絲煸炒幾下,依次加入醋、綿白糖、番茄醬、鹽和40ml清水,攪動幾下,再調入溼澱粉,用鏟子沿一個方向攪動,調成糖醋汁。

怎麼買到新鮮魚:

1、新鮮的魚鰓蓋緊閉,魚鰓色澤鮮紅,有的還帶血,無粘液和汙物,無異味。

2、新鮮的魚眼光潔明亮,略呈凸狀,完美無遮蓋。不新鮮的魚眼灰暗無光,甚至還蒙上一層糊狀厚膜或汙垢物,使眼球模糊不清,並呈凹狀。腐敗變質的眼球破裂移位。

3、新鮮魚鰭的表皮緊貼鰭的鰭條,完好無損,色澤光亮。不新鮮魚鰭表皮色澤減退,且有破裂現象。腐敗變質的表皮剝脫,鰭條散開。

4、新鮮魚表皮有光澤,鱗片完整,緊貼魚身,鱗層鮮明,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有厚粘液。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液體粘手,且有臭味。

5、新鮮魚肉組織緊密,肉質堅實,用手按彈性明顯,手鬆開被按處的凹陷處久久難以平復,手能使肉與骨脫離。

醃魚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當地公認的珍味,含有人工無法合成的胺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等,具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醃製10年以上的醃魚還可以治腸炎、止瀉,特別是病後或產後食欲不振,吃醃魚能增強食慾,振奮精神。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之苗家醃魚,沒想到這竟是苗家姑娘的嫁妝
    《舌尖上的中國》之苗家醃魚,沒想到這竟是苗家姑娘的嫁妝,你吃過沒,說到中國的美食是非常多的,而有人就把這中國各地的特色美食都拍成了《舌尖上的中國》,這部中國美食紀錄片播出之後,更是受到很多中國吃貨的喜歡。
  • 禾花魚肥米飄香
    ——蘇仙區菜嶺村第五屆「禾花魚米」美食文化節開幕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8日訊(何慶輝 李川)8月28日上午,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菜嶺村「戶幫戶、親幫親」助推精準脫貧暨第五屆高山「禾花魚米」美食文化節開幕。
  • 舌尖上的中國之杭州特色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之杭州特色美食自古「民以食為天」是人們最為樸素的理念,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杭州的特色美食吧!東坡肉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又名紅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差異,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 舌尖上的侗鄉美味_貴州黎平侗族特色美食大合輯
    餐桌上最常見的待客美食血紅、牛癟、醃魚、醃肉、烤魚以及各種季節小吃,今天要介紹最全面的侗族特色美食。很多人沒聽說過【侗族醃肉】醃肉也叫酸肉,和醃魚的做法相似,同樣粘上醃巴,辣椒粉,由糯米發酵,醃肉需要大量的豬肉,因此通常在過年殺豬時才會醃製。
  • 還原市井生活 感受「舌尖上的禾味」——嘉興南門頭美食廣場中秋開市
    南門頭立足嘉興本土,匯聚尋常巷陌的佳餚美味,還原獨具風情的市井民俗,將為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打造獨具江南文化特色的禾味印象體驗地。  禾味聚集 感受老底子味道  如今,一段美好的旅程,既要用腳步丈量美景,也要用舌尖品嘗美食。而聚集了眾多嘉興老底子味道的南門頭,有望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親身感受江南飲食文化的魅力。
  • 跟著舌尖上的中國品美食,秒變美食品鑑家!
    『舌尖』走過了三季,需要提升和改變,所以選擇了和以往不同的角度,不單單去講述美食,也去講一些傳統。」2月19日晚8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CCTV亮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舌尖3」分集導演黃鶴,此刻的他還在機房裡忙碌。一別三年的美食紀錄片牽動了大量「舌尖」鐵粉的心,而電視機前守候的他們也沒有失望。
  • 《從農場到餐桌》本期精彩看點:帶您尋味原生態「禾花魚」
    《從農場到餐桌》本期精彩看點:帶您尋味原生態「禾花魚」 2020-07-05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安徒生故鄉,舌尖上的丹麥童話美食之旅,有美食,也有黑暗料理!
    安徒生故鄉,舌尖上的丹麥童話美食之旅,有美食,也有黑暗料理!丹麥盛產海鮮,各類美食也大多採用了海鮮為原料製作而成。丹麥人注重菜餚的香、脆,喜愛製作出多樣化的菜式,口味較重,愛微酸帶甜味,有點類似上海人的口味。在主食方面,以麵包為主。
  • 「舌尖上的中國」提到哪些美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製圖/師春雷  《舌尖上的中國2》今晚就要播出最後一集,視覺大餐之旅暫告一段路,但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不會停步。我們統計了在「舌尖2」中的所有美食發現,浙江的食物被提到次數最多、其次是四川、新疆和廣東。
  • 我用黃油把舌尖上的美食又做了一遍
    大家還記得爆火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舌尖上的中國》嗎?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紀錄片,裡面播出的內容全都是主持人去探訪中國各地隱藏美食的過程,當然也為我們展現了很多各有特色的美食,有的讓人食慾大開,有的讓人毛骨悚然,也有的讓人垂涎三尺,而每種美食的背後,都必然存在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 舌尖上的中國——安徽特色美食,你家鄉有什麼特色美食?
    毛豆腐是安徽徽州一代很著名的一種特色小吃,因為發酵的過程發生了奇特變化而長出了類似「毛」的長長的菌絲,所以叫做毛豆腐。真是因為有了這些菌絲才造就了毛豆腐奇特無比的鮮味,徽州毛豆腐做法很多,但是最好的吃法還是油煎,所以到安徽一定要嘗嘗毛豆腐。
  • 來東莞必吃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是記憶的味道,看看你吃過幾種?
    當地三禾宴的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禾蟲,禾花雀,禾花鯉為原料,分別用不同的烹飪方式精製而成。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飄香,稻穀金黃時,禾蟲,禾花鯉,禾雀這三種以禾花和稻穀為食物的小動物,都會長得肥胖鮮嫩。每當到這個時候,當地民眾就會把它們抓來精心烹飪,之後擺上宴席,用來招待親朋好友,味道無比鮮美,別有一番滋味。
  • 東莞最地道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味道鮮美,來看看你都吃過幾種?
    當地三禾宴的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禾蟲,禾花雀,禾花鯉為原料,分別用不同的烹飪方式精製而成。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飄香,稻穀金黃時,禾蟲,禾花鯉,禾雀這三種以禾花和稻穀為食物的小動物,都會長得肥胖鮮嫩。每當到這個時候,當地民眾就會把它們抓來精心烹飪,之後擺上宴席,用來招待親朋好友,味道無比鮮美,別有一番滋味。
  • 湖南郴州禾花魚,故事溢流在希望的田野
    &nbsp&nbsp&nbsp&nbsp正是瞅準了「禾花魚米」的商機,2016年,公司與蘇仙區良田鎮菜嶺村合作打造「中國禾花魚米第一村」,並與村民籤訂協議,以每公斤高於普通稻田谷1-1.2元的價格,收購村裡所有的「禾花魚米」稻穀。王偉表示,公司明年將向全市高山禾花魚養殖區全面鋪開稻穀收購。
  • 舌尖上的中國——舟山美食篇
    因此優越區位,形成中國著名漁場——舟山漁場。自古以來因漁業資源豐富而聞名,地處東海。浙江、江蘇、福建和上海等地漁民將其作為捕魚打撈傳統作業區域。漁場內共有海洋生物1163種,按類別分:有浮遊植物91種、浮遊動物103種、底棲動物480種、底棲植物131種、遊泳動物358種。以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和墨魚(烏賊)4大家魚為主要漁產(四大經濟魚類)。
  • 如果要拍《舌尖上的遼寧》,遼寧的哪些美食能上榜?
    舌尖上的中國引爆了大眾美食圈,如果要拍《舌尖上的遼寧》,遼寧的哪些美食能上榜?我們細數一下遼寧的美食,文字及圖片為遼瀋美食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遼瀋美食編輯。耳熟能詳的小吃咱先不提,專門找點不一樣的。 先看看《舌尖上的中國》曾經收錄過的遼寧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第四集《家常》播出後,盤錦蒲筍被炒火啦,一入龍門,身價百倍,蒲筍清熱利血,它只能依靠野外生長人工採摘的鮮蒲筍,不僅是美味佳蔬,而且是食療良藥。每年五六月是鮮蒲筍的季節,其他季節可以吃幹蒲筍燉肉,瀋陽遼河渡口的新鮮蒲筍炒肉已經一盤難求。
  • 浙江美食推薦之「舌尖上的杭州」,最不能錯過的杭州5大美食
    浙江杭州不僅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更有著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一直以來,杭州有著「天堂美食之府」、「魚米之鄉」、等美譽,由此可見那裡的美食資源肯定甚是豐富,今兒小編就給大家安利一下去到杭州必吃的幾樣美食,浙江美食推薦之「舌尖上的杭州」,最不能錯過的杭州5大美食。
  • 品味舌尖上的中國 學習美食英文名稱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記錄中國美食的紀錄片,片中提及的美食來自中國大江南北,都是各地人們喜愛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分為七個篇章來進行記錄,分別是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每個篇章中都有符合篇章主題的美食介紹,你想不想知道這些美食的英文名稱,加深對美食的了解?
  • 舌尖上的保健品?舌尖上的電商?舌尖上還剩下什麼?
    《舌尖上的中國3》自播出開始就出現了歷史概念不清,食材混淆的弊病,生態意識倒行逆施,更流露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反智傾向,人們不禁疑問,這究竟是舌尖上的三無產品?舌尖上的保健品?還是舌尖上的糟粕?舌尖1為什麼好看,因為表面上是寫食物,其實是食物的鄉愁。比如第一季中,醃魚、臘肉等普通的家庭故事讓人看到了美食的情感寄託,第二季中,國際大廚做泡菜也讓人看到了飲食文化從也能夠高端回歸質樸的寓意。
  • 舌尖上的中國正版手遊餐廳美食秀 麻辣珍館
    在《舌尖上的中國》正版手遊的夢幻美食島中,玩家可以建造許多充滿地域特色的美食餐廳。上周,小編帶各位探訪了以「北京烤鴨」為特色菜的老鴨匯餐廳。今天,我們來滿足一下「重」口味的小吃貨們,去探訪一家以「辣」為主的餐廳,名曰——麻辣珍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