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爆火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舌尖上的中國》嗎?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紀錄片,裡面播出的內容全都是主持人去探訪中國各地隱藏美食的過程,當然也為我們展現了很多各有特色的美食,有的讓人食慾大開,有的讓人毛骨悚然,也有的讓人垂涎三尺,而每種美食的背後,都必然存在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看完《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大自然的每種東西都是可以作為食材的,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青草。結合著「舌尖」裡的介紹,發現有些菜式,用黃油烹飪,會更加可口和匹配!
第一道菜為:香煎三文魚
食材:黃油、三文魚
做法:鑄鐵鍋燒超級熱,調最小火,放入一丁點黃油,馬上放入三文魚,皮朝下,煎一分鐘。每一面都煎一分鐘,最後把每一塊魚皮也兩面各再煎一分鐘,就可以吃了!魚皮又脆又香。
既然是香煎三文魚,那麼魚和油可不能少,魚是三文魚,而油則要使用優秀的黃油,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留下魚的鮮味,所以這款淡味黃油是最為適合這道菜的。
第二道菜為:香煎豆腐
食材:黃油、豬肉末、水豆腐、辣椒
做法:將豆腐洗淨,切成1cm的厚片,青蒜苗洗淨去根切成斜片,朝天椒斜切成片。熱鍋中加入黃油,油溫5成熱後,放入豆腐塊。用中火煎至兩面金黃,撈出備用,鍋中留少許底油,燒熱後放入肉末和朝天椒迅速炒散,待肉變色後加入料酒翻炒,將豆腐放入鍋中,加入生抽、白糖和少許清水翻炒均勻,最後加入青蒜和鹽翻炒片刻即可出鍋。
這道香煎豆腐,要把握的是豆腐的入味,如果豆腐入不了味的話,這道菜其實也算是失敗了,而這種入味不僅要把握好豆腐的火候,也要選擇好黃油的味道,而鹹味黃油,最適合的用在烹飪那些難入味的食物,所以很適合用在這道香煎豆腐上。
第三道菜為:黃油肉絲炒麵
食材:黃油、裡脊肉、白菜、麵條
做法:裡脊切成細絲,圓白菜切成細絲,洋蔥切絲。熱鍋加黃油,燒熱後加入肉絲翻炒斷生,加入麵條,加入生抽,老抽,翻炒均勻即可享用。喜歡的也可以加一點蠔油,會更鮮美。
這道黃油肉絲炒麵吃的就是面配其食材的味道,而這所用的黃油自然就要選擇原味了,最本真的黃油做出來的麵條會更加美味,也會更大程度的把食材的味道融入麵條之中,美味至極。
經過一番炒菜實戰,我們發現用黃油炒菜真的會比用一般的油炒菜更好!而這個好處是分為兩點的:其一是豐富的營養元素,黃油裡富含維生素A與維生素D,維生素A是生長發育必不可缺的元素,而維生素D則有利於骨骼中的鈣元素吸收;其二則是脂肪含量更高,其好處在於炒出來的菜會加的香一些,有著刺激食慾的作用。
大家是不是有點好奇黃油是什麼?剛剛一門心思想著菜卻忘了給大家介紹黃油了。黃油,又名奶油,是一種用牛奶加工出來的固態油脂,它含有的營養非常豐富,一般都是用於製作西式餐點。
雖然說用黃油炒菜會有很多的好處,但這個好處也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的,那就是黃油的優劣。而這種優劣是有辦法分辨出來的,只要看黃油的基礎指標上的脂肪含量是否大於80%就行了,只有大於80%的黃油才是純正的黃油,因為黃油的脂肪含量越高就代表著它含有的營養成分越高。
想必大家也發現了,剛才給大家推薦菜品的時候,裡面所採用的幾款黃油都是安佳的,因為他們家的黃油是百分之百源自牛奶的,而且含有的乳脂含量更是高達82.9%,其中的營養元素更是多達十四種,更是沒有任何香精、色素等添加,而且很多五星級酒店都在使用,所以大力推薦給大家使用。
最後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黃油雖然可口,可炒菜可抹塗在麵包上,但每天的黃油攝入量不宜過多,最好控制在25克左右,因為一天的黃油量攝入過多的話會很容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肥胖症,所以人體每天攝入的營養足夠就好,千萬不要貪多而導致營養過剩,從而長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