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內,線下傳統企業以店鋪形式佔據著市場的主體地位,小店、雜貨店、百貨、商場,都是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他們有的可能只是微小企業,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遍布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尤其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線下傳統企業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難題,面臨著在劫難逃的「關店潮」。
2016年,馬雲第一次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這一概念。什麼是新零售?新零售的到來,為何會給線下傳統企業帶來如此大的重創?
新零售就是企業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線上線下場景無縫融合對接,以不斷的優化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為核心目標。
1、「新」消費群體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進步,曾經的60後、70後漸漸退休,生活在網絡高速發展時代的90後、00後成了消費主體。習慣網購的他們追求超前消費,這樣的消費習慣,滋生出巨大的買方市場,為新零售提供肥沃的土壤。
2、「新」消費場景
打通線上線下,讓線上銷售有實體門店的用戶體驗,讓實體店連通線上信息與物流,這樣的融合才是新零售發展的強大引力。
3、「新」技術革新
在大數據環境的依託下,通過充分搜集、分析歷史消費數據,捕捉人們消費偏好的動態變化和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消費數據。這為廠商、賣家提供了勝算率高、利潤率高的可能。
傳統零售業又該如何轉型社交新零售?
1、整合自身資源,了解未來行業發展方向
社交新零售是基於人際關係展開的分享式零售模式,在線上擴大覆蓋範圍,以便獲取更多的用戶。在這種情況下,要做的就是先整理自己手中的資源,了解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不同的人群擁有差異化的選擇,要綜合考慮手中的資源以及當下行業的發展前景,再去做選品、建立新品牌等前期工作。
2、全方位宣傳,提升品牌知名度
想吸引更多創業者加入,就必須要做好全方位宣傳造勢。一些連鎖線下實體店只在周圍人群中擁有知名度,無法觸及到更多人,所以,我們要將自身品牌、產品甚至是創始人的相關信息發布在網絡上,讓更多人了解我們。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的注意力被嚴重的碎片化,如何利用這短暫的碎片時間吸引到更多用戶,讓靈活的社交新零售成為了新的風向標。
越來越多的傳統零售商轉型社交新零售,這是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趨勢,更是無法阻擋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