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心理學》是一部以社會心理學解讀法國大革命的經典之作,也是群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該書被稱為《烏合之眾》的「案例版」,其獨特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猶如一把利刃,劃開法國大革命那撲朔迷離的肌體,引領讀者看清革命的本質。
勒龐顛覆了此前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流行理論,認為理性主義遠不是其主要邏輯。他在書中全面刻畫了法國大革命期間各色人群的心路歷程,深度剖析情感、神秘主義、個人意志與集體意志等因素在大革命中的複雜影響。
足夠的深度和細節使本書充滿說服力,啟發人們對法國大革命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新京報書評周刊旗下活動品牌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漢唐陽光,邀請學者高毅、蕭延中、王奇生、王建勳共同做客文化客廳線上直播間,與你一同共讀《革命心理學》,分享法國大革命中的集體狂熱和背後的社會心理。
| 活動嘉賓 |
高毅,北京大學歷史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史、歐美近代史、世界文明史。著有《法蘭西風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等。
蕭延中,華東師範大學榮休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學基礎理論、中國政治思想史、政治心理學。《革命心理學》導讀作者。著有《巨人的誕生》等。
王奇生,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二十世紀中國革命、中國現代政黨史、中華民國史等。著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等。
王建勳,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法理論、英美憲政史、政治哲學、公共選擇等。
| 你將聽到 |
(1)群眾是如何看待革命的?
(2)法國大革命時期發生作用的心理要素有哪些?
(3)知識分子的民主與大眾的民主有何區別?是什麼讓成千上萬人行動起來步調一致、形同一人?
(4)何以革命前溫文爾雅的法官和律師到革命年代就成了嗜血的殺人惡魔?
(5)在文明的進程中,革故鼎新之舉難道就不能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而非得通過流血的衝突與暴力嗎?
| 參與方式 |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在快手直播間、抖音直播間、微博直播間觀看。本周日18:30,直播正式開始。
快手入口
抖音入口
微博入口
| 參考書目 |
《革命心理學》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譯者:佟德志 劉訓練
版本:漢唐陽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