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789年,法國本土爆發了法國大革命,這不僅是一次反對波旁王朝的戰爭,也是一場反抗君主制制度的革命。這場偉大的革命使得原本大權在握的貴族和教士受到了來自法國民眾的衝擊,三權分立、天賦人權等民主思想被廣泛傳播,是世界史上影響最廣泛的反封建的資本主義革命之一。然而,隨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本該保持下去的民主制度卻遭到了阻攔。建國不到十年,政權就幾經易手。1795年,拿破崙·波拿馬發動了霧月政變,將法國的政權握於手中,進行軍事獨裁統治。1804年,拿破崙權傾一時,建立起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將法國重新帶入了君主專制的社會裡。本文討論君主制被剷除後的法國,羅伯斯比爾領導的國民公會,關於霧月政變前後的拿破崙和督政府,以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滅亡和君主專制制度的復闢。
熱月政變前後的法國社會
法國大革命後期,思想激進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雅各賓派」,成為了大革命中的首要政治團體。雅各賓派的成員多數為資產階級的小業主,以羅伯斯比爾為主腦,也有小部分大資產階級。但由於成員內部訴求不同,團體有大量撕裂的力量紛爭。1793年,由歐洲各國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成立,要求封建專制制度在法國重新確立。法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制國家「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粉碎了第一次反法同盟,雅各賓派威望大增,政權也因此得到了鞏固。但自1793年推翻君主制後,雅各賓派便在國內實行恐怖統治。雖然他們出臺政策沒收了貴族的土地,歸還農民,但並沒有顧及最底層人民群眾的利益,在工農要求基本利益時,雅各賓派選擇了殘酷地鎮壓他們;下令逮捕大量政治犯,將一大批國內反對派以及雅各賓派中的分裂勢力送上了斷頭臺;控制經濟,對所有基本物資實行價格管控。後世稱這段時間為美德共和國時期,「政治罪行的定義十分廣泛,任何人都沒有安全感」。
這樣的「大恐怖」時期沒有持續多久,雅各賓派內部出現的分裂現象讓反對派有了制裁羅伯斯比爾的機會。1794年7月,本來由羅伯斯比爾掌控的國民公會出現騷亂,公會內部突然倒戈,批准逮捕了羅伯斯比爾一派的議員。逮捕不久後,羅伯斯比爾與其支持者便被送上了斷頭臺。之所以稱這場政變為「熱月政變」,是由於其發生在共和曆的八月(熱月)。熱月政變後,熱月黨人取代雅各賓派成為了國家的掌權人,他們代表著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並通過恢復資產主義方式的自由經濟、釋放政治嫌疑犯等措施來穩定法國社會,法國的政局由此穩定了下來。
熱月黨人的統治與拿破崙的崛起
熱月黨人接手雅各賓派後,首先的措施便是鞏固大革命留下來的成果。熱月黨人一邊殘酷地鎮壓著兩次的無套褲漢運動(「無套褲漢」引申義為革命者,成員多數為平民,要求實行直接民主制),一邊挫敗了雅各賓派的反抗和保王黨的武裝進犯,並在1795年制定了新的憲法,用督政府取代了原本的國民公會。然而,這些措施並不能保持國家政局的長期穩定,督政府內部軟弱無能、貪汙腐敗行為日益漸增。這時,國內的保王黨勢力與反對帝制的歐洲封建勢力再次活躍起來,督政府為了政局的平衡,發掘了曾挫敗保王黨的軍事界新星拿破侖·波拿馬,任命他為「義大利軍總司令」,負責粉碎奧地利帝國從北意而來的入侵。這位年僅26歲的司令很快就將勝利的消息帶給了國內,還籤訂了停戰協議,使得督政府在國外勢力方面的壓力大大減小。
1797年和1798年,保王黨和雅各賓派在選舉時先後佔據多數席位,然而督政府違背憲法精神,直接不承認選舉的有效性,漸漸在督政府內部實行獨裁政治,引起民眾的不滿。而另一方面,在國外戰場不斷取勝的拿破崙卻得到了群眾的喜愛和支持。眼見軍政力量逐漸抬頭,督政府決定將他派遣到國外,命令他繼續同歐洲封建勢力作戰。這樣的政策反而使得拿破崙在國內的威望逐漸擴大,贏得人民支持的同時也吸引了保王黨的注意。1798年,拿破崙司令奉命遠徵埃及,歐洲各國看準時機,乘此機會組建了第二次的反法同盟。於此同時,法國國內人心惶惶,象徵著最高權威的督政府早已失去了微信。
霧月政變與拿破崙的獨裁政治
1799年,國內局勢愈發緊張,保王黨勢力增大,意識到這一切的拿破崙悄悄離開遠徵隊伍,從北非率領少數的隨行人員趕往法國國內。回到國內的拿破崙受到群眾的熱情歡迎,受到鼓動的他立馬去尋求國內大資本家的支持,並調控巴黎的軍隊。11月9日,拿破崙成功地控制住了政府內部,經督政府之手接管了國內政權。這場民心所向的「霧月政變」,是一場在督政府的無能與民眾的支持下進行的政治變革。霧月政變後,法國議會被拿破崙解散,控制了國家的全部政權的他自稱是法國的「第一執政」,並在此後對法國進行了長達十五年的軍事獨裁政治,甚至讓君主制重新回歸了法國。
拿破崙接手法國大政以後,儘管國內有呼聲要求恢復帝制,但他並沒有急於加冕為王,而是參與了在一系列事務上的改革,頒布著名的《拿破崙法典》。這部民法典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拿破崙在政界最突出的貢獻,更是人類的文明時代最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法典,還對後來的資本主義國家政法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在他統治期間建立的國民教育制度也被保存到了現在。拿破崙對法國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挫敗第二次反法同盟後,他在國內的勢力達到鼎盛時期,這時的他就算選擇登基為帝,也沒有在已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內引起強烈反對。1804年,拿破崙在群眾的支持下成為了「拿破崙一世」,法國從共和制重新變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
結語:雖然大革命以後不到二十年,法國又成為了專制國家,但大革命的成果卻被永久地保存在了法國,它對人們的思想起到了徹底的解放,使得民主制在法國國土上生根發芽,不僅在國內資產階級的發展和崛起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還影響到了歐洲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但是,雅各賓派建立的國民公會、熱月黨人建立的督政府、拿破崙軍事獨裁統治的失敗,都是由於國內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的弱小。比起早已聲名遠揚的民主思想,資本主義在國內的發展並沒有很強大,甚至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群體內部的分裂對峙和保王黨的不斷反撲。一大批人被送上斷頭臺,革命成為了「血腥的革命」。所幸國內的紛爭並沒有打破法國成為世界強國、參與國際爭霸的未來,大革命後的法國經歷了數次的共和制與帝制的替換,但最終還是以資本主義民主制的形式存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