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後的法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政局的激蕩變化

2020-12-19 小小小談歷史

導語:1789年,法國本土爆發了法國大革命,這不僅是一次反對波旁王朝的戰爭,也是一場反抗君主制制度的革命。這場偉大的革命使得原本大權在握的貴族和教士受到了來自法國民眾的衝擊,三權分立、天賦人權等民主思想被廣泛傳播,是世界史上影響最廣泛的反封建的資本主義革命之一。然而,隨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本該保持下去的民主制度卻遭到了阻攔。建國不到十年政權就幾經易手。1795年,拿破崙·波拿馬發動了霧月政變,將法國的政權握於手中,進行軍事獨裁統治。1804年,拿破崙權傾一時,建立起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將法國重新帶入了君主專制的社會裡。本文討論君主制被剷除後的法國,羅伯斯比爾領導的國民公會,關於霧月政變前後的拿破崙和督政府,以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滅亡和君主專制制度的復闢

代表著法國大革命開端的三級會議

熱月政變前後的法國社會

法國大革命後期思想激進的資產階級革命——「雅各賓派」,成為了大革命中的首要政治團體。雅各賓派的成員多數為資產階級的小業主,以羅伯斯比爾為主腦,也有小部分大資產階級。但由於成員內部訴求不同,團體有大量撕裂的力量紛爭。1793年,由歐洲各國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成立,要求封建專制制度在法國重新確立。法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制國家「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粉碎了第一次反法同盟,雅各賓派威望大增,政權也因此得到了鞏固。1793年推翻君主制後,雅各賓派便在國內實行恐怖統治。雖然他們出臺政策沒收了貴族的土地,歸還農民,但並沒有顧及最底層人民群眾的利益,在工農要求基本利益時,雅各賓派選擇了殘酷地鎮壓他們;下令逮捕大量政治犯,將一大批國內反對派以及雅各賓派中的分裂勢力送上了斷頭臺;控制經濟,對所有基本物資實行價格管控。後世稱這段時間為美德共和國時期,「政治罪行的定義十分廣泛,任何人都沒有安全感」

這樣的「大恐怖」時期沒有持續多久,雅各賓派內部出現的分裂現象讓反對派有了制裁羅伯斯比爾的機會。17947月,本來由羅伯斯比爾掌控國民公會出現騷亂,公會內部突然倒戈批准逮捕了羅伯斯比爾一派的議員。逮捕不久後,羅伯斯比爾與其支持者便被送上了斷頭臺之所以稱這場政變為「熱月政變」,是由於其發生在共和曆的八月(熱月)。熱月政變後,熱月黨人取代雅各賓派成為了國家的掌權人,他們代表著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並通過恢復資產主義方式的自由經濟、釋放政治嫌疑犯等措施來穩定法國社會,法國的政局由此穩定了下來。

羅伯斯比爾
雅各賓派
熱月政變中失控的國民公會

熱月黨人的統治與拿破崙的崛起

熱月黨人接手雅各賓派後,首先的措施便是鞏固大革命留下來的成果。熱月黨人一邊殘酷地鎮壓著兩次的無套褲漢運動(「無套褲漢」引申義為革命者,成員多數為平民,要求實行直接民主制),一邊挫敗了雅各賓派的反抗和保王黨的武裝進犯,並在1795年制定了新的憲法,用督政府取代了原本的國民公會。然而,這些措施並不能保持國家政局的長期穩定,督政府內部軟弱無能、貪汙腐敗行為日益漸增。這時,國內的保王黨勢力與反對帝制的歐洲封建勢力再次活躍起來督政府為了政局的平衡,發掘挫敗保王黨的軍事界新星拿破·波拿馬,任命他為「義大利軍總司令」,負責粉碎奧地利帝國從北意而的入侵。這位年僅26歲的司令很快就將勝利的消息帶給了國內,還籤訂了停戰協議,使得督政府在國外勢力方面的壓力大大減小。

1797年和1798年,保王黨和雅各賓派在選舉時先後佔據多數席位,然而督政府違背憲法精神,直接不承認選舉的有效性,漸漸在督政府內部實行獨裁政治,引起民眾的不滿。而另一方面,在國外戰場不斷取勝的拿破崙卻得到了群眾的喜愛和支持。眼見軍政力量逐漸抬頭,督政府決定將他派遣到國外,命令他繼續同歐洲封建勢力作戰。這樣的政策反而使得拿破崙在國內的威望逐漸擴大,贏得人民支持的同時也吸引了保王黨的注意。1798年,拿破崙司令奉命遠徵埃及,歐洲各國看準時機,乘此機會組建了第二次的反法同盟。於此同時,法國國內人心惶惶,象徵著最高權威的督政府早已失去了微信。

北意戰場上年輕司令的拿破崙·波拿馬

霧月政變與拿破崙的獨裁政治

1799年,國內局勢愈發緊張,保王黨勢力增大,意識到這一切的拿破崙悄悄離開遠徵隊伍,從北非率領少數的隨行人員趕往法國國內。回到國內的拿破崙受到群眾的熱情歡迎,受到鼓動的他立馬去尋求國內大資本家的支持,並調控巴黎的軍隊。119,拿破崙成功地控制住政府內部經督政府之手接管了國內政權。這場民心所向的「霧月政變」一場督政府的無能與民眾的支持下進行的政治變革。霧月政變後,法國議會被拿破崙解散,控制了國家的全部政權的他自稱是法國的「第一執政」,並在此後對法國進行了長達十五年的軍事獨裁政治,甚至讓君主制重新回歸了法國。

拿破崙接手法國大政以後,儘管國內有呼聲要求恢復帝制,但他並沒有急於加冕為王,而是參與了在一系列事務上的改革,頒布著名的《拿破崙法典》。這部民法典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拿破崙在政界最突出的貢獻,更是人類的文明時代最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法典,還對後來的資本主義國家政法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在他統治期間建立的國民教育制度也被保存到了現在。拿破崙對法國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挫敗第二次反法同盟後,他在國內的勢力達到鼎盛時期,這時的他就算選擇登基為帝,也沒有在已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內引起強烈反對。1804年,拿破崙在群眾的支持下成為了「拿破崙一世」,法國從共和制重新變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

霧月政變
1804年,拿破崙的加冕典禮
成為皇帝的拿破崙

結語:雖然大革命以後不到二十年,法國又成為了專制國家,但大革命的成果卻被永久地保存在了法國,它對人們的思想起到了徹底的解放,使得民主制在法國國土上生根發芽,不僅在國內資產階級的發展和崛起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還影響到了歐洲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但是,雅各賓派建立的國民公會、熱月黨人建立的督政府、拿破崙軍事獨裁統治的失敗,都是由於國內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的弱小比起早已聲名遠揚的民主思想,資本主義在國內的發展並沒有很強大,甚至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群體內部分裂對峙和保王黨的不斷反撲。一大批人被送上斷頭臺,革命成為了「血腥的革命」。所幸國內的紛爭並沒有打破法國成為世界強國、參與國際爭霸的未來,大革命後的法國經歷了數次的共和制與帝制的替換,但最終還是以資本主義民主制的形式存續了下來。

相關焦點

  • 法國總統候選人梅朗雄:來一場大革命 開創法蘭西第六共和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法國《巴黎人報》、《世界報》等3月18日報導,法國左派總統大選候選人梅朗雄(Mélenchon) 在巴黎公社成立紀念3月18日舉行了大型集會,前來參加集會的群眾多達13萬人。在一個小時的演講中,梅朗雄呼籲民眾來一場徹底摧毀舊體制的大革命,迎接法蘭西第六共和國的誕生。
  • 法國語言政策中民族性的體現:從高盧羅馬時期到法國大革命
    法國語言政策中民族性的體現:從高盧羅馬時期到法國大革命 吳瑤 【摘要】法國語言政策一直強調國家幹預,面對強勢語言英語和英美文化的衝擊,法國採取了各種措施來維護法語的純潔性。
  • 從法蘭西民族的「大國夢」看法國的外交形象
    大革命給法國人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精神武器,也強化了他們對人類的使命感,使他們在擺脫了宗教庇護後,依然把自己視為上帝的使者。法國的革命者相信,哪裡有壓迫和非正義,他們就應把法國大革命的原則推廣到哪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法國大多數社會主義者放棄了國際主義而倒向「保衛袓國」的神聖同盟。
  • 法國大革命造就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其率先拉開了歐洲反對王權的民主化進程,震驚了當時還普遍採用君主制的西方世界。而在這場震驚世界的革命中,有一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後世著名的戰神拿破崙,法蘭西人的皇帝。然而法國大革命造就了拿破崙,那沒有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 反思法國大革命
    這本書就是19世紀的法國學者亞歷克西·託克維爾的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2012年11月30日,新任中紀委書記王歧山在座談會上向專家們推薦:「我們現在很多的學者看的是後資本主義時期的書,應該看一下前期的東西,希望大家看一下《舊制度與大革命》。」
  • 九上歷史第20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 知識點+同步習題+教案
    在法國大革命的過程中,一度把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A.巴黎民眾攻佔巴士底獄B.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C.雅各賓派掌握國家大權D.拿破崙發動政變5.毛澤東認為:「西洋史應特別留心法國大革命。」——《雙城記》《雙城記》描寫的是法國大革命前後發生在巴黎和倫敦的故事,它展現了法國大革命在歷史上的進步性,同時也反映出法國大革命的進程是激進的,很多無辜的人受到傷害。歷史真如《雙城記》描述的那樣紛繁複雜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9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去探尋它的真相,看看法國大革命究竟是一場怎樣的革命?它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 黃仁宇|論法國大革命
    事之不成,誠然令替國王、王后同情的人扼腕不已,即歷史家內心也不免忖測:若是天假其緣,使路易平安抵達邊境,以後局勢將起何種變化?可是這種空想不僅無益,反而可能產生錯覺。以後的事實證明,當日法國的問題,已不是加強或甚至改革國家之高層機構所能解決,在這情形之下,國王之力量已是微乎其微。法國大革命有其幕後之基本原因,其成分既複雜又磅礴,當時無人能掌握局面。
  • 林恩·亨特:法國大革命的遺產依舊影響著今天
    法國大革命就屬於這樣的時刻。託克維爾讚頌大革命「引發法國革命中偉大行為的熱情、勇氣和愛國情操的來源。如此景觀雖然短暫,卻是無可比擬的壯觀」,卻也哀嘆革命後的法國依舊在革命的激流中掙扎,新的民主往往意味著另一輪的專制。歷史學者對於大革命的種種研究、以及不同面向的呈現,也成為法蘭西民族共同的民族記憶與認同的源泉。歷史學家溝通著過去與現代,但是彼此呈現的歷史記憶卻經常大相逕庭。
  • 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國名源於中世紀前期的法蘭克王國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國名源於中世紀前期的法蘭克王國。自從法蘭克王國分裂後,西部法蘭克王國沿用其名稱並演變為法蘭西。「法蘭西」(France)這一稱呼最早出現於11世紀的《羅蘭之歌》中。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漢字文化圈中,中國稱其為法蘭西,簡稱法國。
  • 法蘭西精神的代表,試駕「法國總統座駕」DS7
    法蘭西是一個有著自己特色的國家,它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封建的卡佩王朝的建立到法國大革命建立共和國,法國似乎總是能快人一步,並且長期擔當著歐陸的霸主。近代以來法國的耀眼光芒暗淡了不少,可仍然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國家。
  • 原創┃ 反思法國大革命
    這本書就是19世紀的法國學者亞歷克西·託克維爾的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2012年11月30日,新任中紀委書記王歧山在座談會上向專家們推薦:「我們現在很多的學者看的是後資本主義時期的書,應該看一下前期的東西,希望大家看一下《舊制度與大革命》。」
  • 法國為什麼又被稱作《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5年一次的法國大選,是法國各種政治勢力和民間思潮充分對決的大舞臺,也是了解法式民主制度的機會。
  • 都爆發過大革命,為何英國王室得到保留,而法國波旁王室被推翻
    但這兩場革命給英國和法國帶來的影響卻是極其深遠的,在大革命爆發後,英國政治體制不斷變革,最終卻保留君主制。法國政治體制也不斷變革,但最終成為共和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克倫威爾上臺後還搞起了獨裁,英吉利共和國名存實亡。等到斯圖亞特王朝復闢和光榮革命後,英國資產階級和王室達成了妥協,英國君主制被保留下來。
  • 神聖羅馬帝國法國大革命捅了神羅的命根子
    18世紀中葉,普魯士、奧地利在腓特烈二世和瑪麗婭.特蕾莎母子的帶領下,先後進行了軍事政治經濟文教全方位改革。這些年頭,世界上其他地方,更是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不,撇開早就君主立憲的英國不談,大老遠的北美洲,一群殖民者後代起來造反,在1783年打跑英國佬,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 二次封鎖,馬克龍:「持續封城一個月」,法國浪漫且變革的國家
    現代社會變革的策源地--法國近期法國教師被斬首的事件發生後,馬克龍強烈表示,要加強社會整治。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事件會發生在法國?法國近年來遊行、罷工、打砸、黃馬甲等等事件層出不窮,法國到底怎麼了?
  • 滅頂之災|寒流之下的糧食歉收,逼出了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直接原因,乃是現實的吃飯問題,1788-1789年異常寒冷的天氣造成糧食歉收,農業減產導致工業蕭條,再導致貿易停頓,溫飽線邊緣掙扎的民眾走上街頭,拉開了大革命的序幕。在氣候等種植條件上,法國是西歐最優良的小麥產區,上帝給了法蘭西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壤,卻沒有給法蘭西通暢的河道,以便運輸。大部分穀物由車馬陸運,成本很高,超過幾公裡,利潤就沒了。一個村莊產糧再多,消費市場也不會擴大,農民懶得改進耕種技術。直到1840年法國保持男耕女織的原始模式,生產效率停滯在一個世紀前的水平。鐵路發明應用後,農業才獲得根本性的變化。
  • 試論波旁王朝復闢與法蘭西第二帝國的衰敗
    在歷經狂風暴雨的大革命時期與縱橫捭闔的拿破崙帝國之後,古老的波旁王朝似乎早應退出歷史舞臺,但1812年拿破崙遠徵冰天雪地的俄國失敗後,歐洲諸強組成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大舉進攻法國。在封建盟友支持下,波旁王朝重獲生機。1813年10月,拿破崙在萊比錫會戰中潰敗,反法聯軍湧入法國並佔領巴黎。戰敗的法蘭西將面臨何種命運?
  • 觀點 | 高毅:法國大革命對現代政治的影響
    就是因為時代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那麼經過幾百年的持續的發展,法國的平民等級,尤其是平民的上層資產階級,在經濟實力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了,已經有了力量向貴族等級,向貴族特權說"不"了。那麼這樣一來,一場異常激進的革命也就在所難免。而人民大眾一旦被動員起來,一旦衝上了政治舞臺,這個革命也就小不了了。
  • ...民談法國大革命與知識分子史,關於 19 世紀最珍貴的遺產|訪談錄
    法國大革命從來沒有『結束』。它取得的成就與勝利和它的欺騙與暴行一樣造就了它獨特性。全世界在 1789 年後都能感受到大革命的迴響——革命仍然與我們同在。」「『恐怖』是法國大革命史研究當中的核心問題。誇張一點地說,如果不同史學流派對大革命有不同看法,實際上最後均可歸結為該如何來看待它?也就是對『恐怖統治』的合理性、必要性該如何闡釋?」
  • 英國大憲章和法國大革命
    其實簡單來說,對大多數人來說,只需要知道兩件事: 英國大憲章和法國大革命,就是英法兩國的思想最偉大的實踐和樣板,是英法兩國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今天,依然沒有失去她們的意義。大憲章創造了法治這樣一個我們現在天天在說的概念美國獨立宣言及美國憲法,甚至各州的憲法都包含有大憲章的思想。可以說, 她們是英國大憲章的繼承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