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葉,有幾個常見的問題,「茶葉在製作前需要清洗嗎?如果不清洗會有病菌嗎?」這類關於衛生的問題的很多,大家也很好奇。
茶葉作為農作物,生長在天然的環境中,難免會落上些髒東西,蔬菜、水果等農作物通常會經過清洗,或者自己洗漱,但茶葉卻不能清洗,採摘完畢後當天便開始製作,成茶後直接飲用。
茶葉為什麼不清洗?
一、不能洗:
剛採摘完的茶葉當天便開始製作,所有茶種的第一步都是攤晾,均勻的攤晾在室內,散發熱量,降低茶葉溫度,並降低少許茶葉的含水量,攤晾這樣可以保持茶葉的新鮮程度, 如果堆在一起,內部溫度高,茶葉會很快蔫掉,甚至出現發酵。
而清洗後的鮮葉或者淋雨後鮮葉,不可馬上進去製作環節,這樣的茶葉含水量過高,會嚴重影響到品質。這樣的原料製作出的茶不僅香氣低沉,滋味也會有少許苦澀。
原料含水量多,會增高製作工藝中茶葉的破碎率,這結果自然導致茶葉的成條率或者叫成形率降低,茶葉會帶有青氣,衝泡後有苦澀滋味也正常,算是次茶吧。
二、不用洗:
不必擔心茶葉有病菌等危害,茶葉在製作工藝中要經過多道高溫操作的步驟,如炒制、乾燥等。細菌無法存活,所以只要製作工藝正常,茶葉沒有問題,如果是後期存放受潮發黴,細菌繁殖,這時可要注意了,該扔就扔。
曾有朋友提問,茶葉有蟲子,鳥糞這些怎麼辦?想想也是蠻可怕的。但大家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是因為鮮茶葉在採摘都是純手工採摘,茶農會先過濾掉一遍壞茶葉,髒茶葉。其次在製作工藝中有專門的揀剔一道工序,制茶師會手工將雜質、茶渣揀出,或者使用茶漏等工具。
有時茶友們會在茶葉表面上看到一些小黑點,不必多想,這些小黑斑、小黑點是茶葉在茶青時沒有及時翻動,或者是溫度過高導致的燒傷,不是髒東西。
隨著發展,各種機器的出現,現在也有了新的製作工藝,不斷顛覆傳統製作,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大家對於衛生問題越來越重視,一些茶商開始嘗試並研發清洗和脫水機器。下圖為設計草圖。
如果設計成功,不僅可以清洗茶葉,減少汙染,還可以保持茶葉的新鮮,提高成茶質量。
所以,茶葉雖然沒有經過清洗,但是不會有問題,大家不必擔心,倒是很期待以後的製作工藝更加衛生成熟,努力為大家貢上好茶。
對了,大家不妨衝泡茶葉時先行「洗茶」,將第一泡倒掉。雖然真實去汙效果並不顯著,不過心理上的安慰倒是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