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胎兒到青春期,各年齡段如何劃分,需要注意什麼?父母須知

2020-12-14 嘟嘟寶貝

孕育生命,撫育一個孩子長大,對父母來說,既是一個辛苦又快樂的過程,也是重大的責任,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父母,成為父母、做好父母,需要不斷學習,學習育兒知識,掌握孩子各階段的特點,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到,是成熟、負責的父母應該做到的。

我們今天就來學學,一個人,從胎兒期到青春期,各個年齡階段怎麼劃分,有什麼特點,父母需要注意什麼?從而做到心中有數,有所為有所不為。

從受孕到發育逐漸成熟的青春期,孩子的年齡階段劃分為7個時期。

1、胎兒期。

胎兒期是指從受精完成到胎兒分娩出生,是生命從無到有的過程。

胎兒期共280天,40個孕周,分為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

孕早期:0-12周,這個階段是人體各系統器官形成的時期,孕媽應該補充葉酸,禁菸禁酒,不要隨意用藥,避免胎兒畸形。

孕中期:13-28周,是器官增大,各功能發育的階段,到28周胎兒的肺泡會形成。這個階段孕媽的肚子迅速增大,胎兒開始活動,孕媽要注意補充營養,給胎兒提供發育所需的充足營養。

孕晚期:29-40周,胎兒肌肉發育、脂肪積累,為出生適應外界環境做準備,孕媽應該在孕中期的基礎上繼續增加營養,並關注胎兒的活動和胎心經,37周足月後,需關注見紅、破水、宮縮等臨產信號。

2、新生兒期,出生產28天。

嚴格來說,新生兒期指胎兒從母體中娩出、臍帶結紮到出生後的28天。

在這個階段,因為剛剛脫離溫暖安全的媽媽的子宮獨立生存,新生兒的非常脆弱,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還不完善,所以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尤其是出生7天之內。

新生兒期要注意房間的溫度和溼度,關注新生兒的餵養和睡眠等狀態,注意睡眠保持仰臥睡姿,新生兒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

3、嬰兒期,嬰兒期是指從出生到滿人1周歲。

嬰兒是一個人發育最迅速的時期,也是自身免疫建立的時期,因為從母體帶來的被動免疫逐漸消失,而自身的主動免疫不足,所以容易生病。

父母要注意嬰兒的運動、語言、認知、情感與社交等能力的發展,並幫助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4、幼兒期,從1周歲-3周歲。

這個階段孩子的體格發育開始減慢,因為學會走路,活動範圍擴大,智力發育快速,語言能力逐漸完善,是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可開始外語啟蒙。

1歲後隨著活動範圍擴大,意外傷害增加,所以要時刻關注,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家中的環境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安全,同時也要有利於孩子的探索。

1歲開始,孩子的主食從奶類過渡到普通食物,大部分成年人能吃的食物孩子也能吃,但要注意飲食清淡,搭配合理。

5、學齡前期,3周歲到入學前。

這個階段體格發育穩步增長,智力發育日益完善,運動能力發育良好,孩子的模仿能力強,並且對什麼都好奇,個性也逐漸形成。這個階段免疫性的疾病開始出現。

這個階段要注意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6、學齡期,從6、7歲入小學到青春期。

這個階段體格發育穩步增長,除生殖系統外,其他器官發育已經接近成年人,智力發育也逐步成熟,是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時期。

7、青春期。女孩11、12歲至17、18歲,男孩13、14歲至18-20歲。

青春期男女性別特徵出現,生殖功能也基本發育成熟,到青春期結束時,一般身高也會停止生長。

這個階段是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生殖系統發育成熟,生理上已經發育成熟了,但是心理上不成熟,而且控制能力尚不成熟,情緒、情感及日常行為等容易出現問題,也會出現我們熟知的「叛逆期」,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注意交流溝通的方式,注意引導。

當然,我們今天所說,是一個大概的情況,每個階段,還有很多細節問題,做父母,永遠學無止境。

相關焦點

  • 各年齡段的人喝什麼牛奶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牛奶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向大家分享這篇經驗,讓大家知道什麼年齡段喝什麼牛奶。嬰兒期(0-3周月)還在 0-3周月的寶寶,請選擇嬰兒專用的奶粉,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奶粉最好選一樣的,不要經常給孩子換奶粉。
  • 春節倒計時2個月,送孩子什麼新年禮物好?要注意劃分年齡段
    其實,給孩子送禮物也有講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送的禮物也不同。 春節倒計時2個月,送孩子什麼新年禮物好?要注意劃分年齡段 0-3歲:送禮重點在大人 3歲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送禮往往是讓大人開心感激,主要目的還是促進成年人之間的友誼和感情,應該選擇一些具有祝福意義,或者適合孩子身份的禮物。
  • 難以啟齒的兒童「性」教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父母如何應對?
    「性」這個話題一直在我們的文化中諱莫如深,尤其是父母對子女談性,更是尷尬不已,但是性同樣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迴避的最底層的本能需要,迴避問題只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待到悲劇釀成,早已悔之晚矣。究竟如何對孩子進行恰如其分的性教育?性教育從什麼時候可以展開,以什麼的方式進行?這些都是懸在各位家長頭上的問題。
  • 與青春期和解,想成為權威型父母要做這8點才能與孩子保持親密
    這本書為我們呈現了青春期所特有的正面的,可引導的,可控的一面。他提供的建議以事實為依據,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所需要的陪伴者,為孩子提供恰當的,有原則的愛。我覺得此書在年齡段上的劃分向前,向後擴展了幾年的時間,從12到18歲延伸為10到25歲,並分為青少年早期10到13歲,青少年中期14到18歲以及青少年晚期和成年的過渡期19到25歲。
  • 父母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與異性交往?學了你就賺到了!
    為了能正確引導孩子與異性交往,又避免孩子早戀,做父母的先要去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孩子青春期的發育分為四個階段,特點如下當我們了解了孩子青春期發育特點之後,接下來我們又該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與異性交往?
  • 從胎兒到成人一共分多少個時期,每期的特點是什麼,要注意什麼,
    1.胎兒期從受精卵形成到小兒出生為止,共40周。母親妊娠期間如受外界不利因素影響,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流產、畸形或宮內發育不良等。因此,在此期應加強孕母保健,預防遺傳性疾病與胎兒先天畸形,保證充足營養及良好的生活環境,預防感染,儘可能避免妊娠期合併症。2.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開始至28天之前。按年齡劃分,此期包含在嬰兒期內。
  • 從胎兒到成人一共分多少個時期,每期的特點是什麼,要注意什麼
    1.胎兒期從受精卵形成到小兒出生為止,共40周。母親妊娠期間如受外界不利因素影響,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流產、畸形或宮內發育不良等。因此,在此期應加強孕母保健,預防遺傳性疾病與胎兒先天畸形,保證充足營養及良好的生活環境,預防感染,儘可能避免妊娠期合併症。2.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開始至28天之前。按年齡劃分,此期包含在嬰兒期內。此期在生長發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特殊性,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 當孩子發出這個信號時,父母們注意,孩子的青春期到了
    青春期是每個家庭都非常警惕的特殊時期;當一個孩子在14-20歲的時候,他的青春期就開始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很容易叛逆,對抗、遊戲、厭學、早戀,這時候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是在坐過山車,實際上這與孩子生理髮育加快,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過強有關。家長在這個階段就要開始做好調整,青春期是孩子與父母的共同成長,孩子焦慮父母也焦慮,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這些特徵就要注意了。
  • 當男孩進入青春期時,父母應該注意這些時刻
    一、心理的變化青春期孩子的身體和心理變化可能會發生明顯變化。從心理上講,男孩子們對女孩感到好奇,不願與女孩交流,這時候,父母應該引導他們正確思考,避免孩子變得很敏感。二、自尊心會變強在青春期,男孩比大多數女孩擁有更高的自尊心。
  • 專家告訴您,各年齡段的孩子迫切需要什麼
    3歲前的孩子需要依戀,家長應該及時地滿足其生理需要;3-12歲的孩子需要規矩,家長應該堅定地對其說「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選擇權,家長應該耐心地將其當作朋友......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接觸大量案例,經過多年的偵查實踐發現:人在成年後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育方式密切相關,「眼裡有什麼心裡就有什麼」。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 什麼是胎兒頸部透明膜檢查?如何科學解讀,備孕的寶媽須知
    很多準寶媽從寶寶懷孕後,就開始系列的體檢和檢查,從而保證寶寶健康,其中一種孕早期而關鍵常規的檢查,就是胎兒的胎兒頸部透明膜檢查,但是這項檢查對很多準寶媽寶爸來講,可能一頭霧水,導致有什麼意義?今天幫大家分享一下。
  • 專家告訴您,各年齡段的孩子迫切需要什麼
    3歲前的孩子需要依戀,家長應該及時地滿足其生理需要;3-12歲的孩子需要規矩,家長應該堅定地對其說「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選擇權,家長應該耐心地將其當作朋友.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接觸大量案例,經過多年的偵查實踐發現:人在成年後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育方式密切相關,「眼裡有什麼心裡就有什麼」。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 女孩進入青春期,父母這幾種行為要不得,你需要制定規則
    文|好孕姐家有女兒,當女兒進入青春期前後,有不少父母可能就會想著女兒已經長大了,她們各方面的事情基本上也都懂了,這時候自己也可以輕鬆一些,鬆口氣,過過自己的舒坦日子,有時難免就會太放縱孩子,而造成的影響有時候也是很沉重的。
  • 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家長需要學會這5招
    如何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相信這道難題,讓不少父母感到苦惱。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感到如臨大敵。有句話說:人格決定命運。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一生。作為父母,想真正了解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了解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懂得如何和孩子打交道。這並不是天生就會的能力,而是需要不斷學習。
  • 家裡有青春期的男孩,需要注意什麼?
    看著兒子整天玩手機,我和他媽媽都覺得應該做點什麼。我們從網上查詢如何解決孩子玩手機的問題,查著查著就查到了青春期教育。我跟孩子媽媽一溝通,明白原來是青春期到了。我因工作關係成月不在家,只有媽媽能和孩子正常交流。孩子媽媽遇到孩子問青春期的事情,也有些尷尬,就偷偷打電話問我。
  • 妊娠12周之前的新生命,稱為「胚胎」還是「胎兒」?如何劃分?
    妊娠12周之前的新生命,稱為「胚胎」還是「胎兒」?如何劃分?確定懷孕之後,每位孕媽都會很激動,尤其是第一胎的孕媽,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檢查,需要注意什麼,自己就處於焦急的等待當中,其實懷孕之後不要太過緊張,要保持心情愉快,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胎兒發育。懷孕之後該做哪些檢查呢?
  • 青春期父母焦慮大盤點,如何解除焦慮,順利度過青春期?
    導讀:青春期父母焦慮大盤點,如何解除焦慮,順利度過青春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對於青春期男孩,父母的教育,需注意三個問題
    很多男孩的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男孩到了青春期,就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開始跟父母頂嘴,對父母的教育不再言聽計從。面對「叛逆」的男孩,讓父母感到身心俱疲。這個時候,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很關鍵,如果父母還把男孩當作小孩子看待,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引起男孩的更加叛逆,有可能讓男孩走向危險的道路。對於青春期男孩,父母的教育,需要注意這三個問題。一、不要對男孩使用武力。
  • 《青春期成長教練》性激素刺激讓青春期情緒波動
    >男孩在青春期睪丸素分泌的量,是正常成年男性分泌量的12到18倍非常多。所以當你了解孩子因為激素刺激產生的情緒波動,你就知道青春期階段是人一生當中最危險的一個年齡段。因為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波動太明顯,同時他的理性腦又不能夠管理他,特別容易步入極端化。同時他又要面對著那麼多的心理矛盾衝突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能夠被理解,不能被接納,不能被尊重,不能被支持。
  • 哪些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進行力量訓練?應該注意什麼?
    哪些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進行力量訓練?應該注意什麼?其中,最具典型的錯誤認識就是力量訓練存在很高的損傷風險,會導致青春期前的兒童和青少年發生運動損傷,影響發育。 事實上關於力量訓練與兒童青少年的關係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參與力量訓練的損傷風險很低。絕大部分公開發表的研究表明,沒有大面積的臨床受傷報告。雖然這些訓練計劃會使用不同的訓練方式,但只要遵循適當的訓練指導並提供監督,力量訓練的風險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