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選譯:中華最古老的鍊氣養心法門

2020-12-20 青衫文齋

《管子》選譯:中華最古老的鍊氣養心法門 | 文 青衫文齋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鳴,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各成其說,《管子》一書就是各學派的言論彙編,內容博大精深。《管子》一書以黃老道家為主,既提出以法治國的具體方案,又重視道德教育的基礎作用,原為86篇,至唐又亡佚10篇,今本存76篇,包括《心術上》、《心術下》、《白心》、《內業》、《水地》、《形勢》、《宙合》、《樞言》、《九守》、《正》、《形勢解》、《版法解》、《勢》等卷。該書首次提出了精氣為萬物本原的樸素唯物主義「精氣說」﹐認為萬物、人都產生於精氣。精氣是一種精細的氣,說「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精也者,氣之精者也」。

原文選句: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選自《樞言》)

參考譯文:有氣便能生存, 無氣就會死亡,能生存的是因為有氣。

原文選句: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選自《心術》)

參考譯文:去掉嗜欲,「神」 就能進入身體;嗜欲掃除乾淨了,「神」來了,就會在體內停留。大家歷來認為「氣入身來謂之身,神去離形謂之死」,從古至今,先天一氣為命之本。

文中的「神」,在《管子》中認為是有物質屬性的「精氣」。「舍」,館舍,比喻身體。「不潔」,比喻邪情亂欲。

原文選句: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肢堅固,可以為精舍。精也者,氣之精者也。(選自《內業》)

參考譯文:能夠公正,能夠安靜,然後才能留住精氣。把精氣存留在身心,耳目就會聰明,四肢就會堅固,這樣身體就可以作為「精」的住所。所謂「精」就是氣中的精華。道家認為,精分為兩種,一種是後天充養的五穀之精,一種是先天本原的元精。元精受之於天地宇宙,是萬物的基質,得之而生,持之而壯,與天地同步相存。

原文選句:形不正,德不來;中不靜,心不治。正形,攝德,天地仁義,則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極,照乎萬物,中守不忒,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選自《內業》)

參考譯文:行為不端正,「德」就不會到來;身體不安靜,心就得不到治理。端正行為,引持道德,象天地那樣仁義,「德」就會自然而然地到來。就會有高度的智慧,就會清楚地照察萬物,心就會有所遵循而不發生差錯。不要讓外物擾亂感官,不要讓感官擾亂內心,這就叫做內有所得。文中的「形」,同「行」,指人的行為。「德」,是道在某一點上的停留。人和物都得到「精」和「氣」的一部分,然後才能生存。道和德的關係是全體和部分的關係,本質相同。

文中的「德」,指體道修身以至成功之意。「淫然」,指自然而然之意。

原文選句: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為泉源,浩然和平,以為氣淵。淵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乃能窮天地,被四海;中無惑意,外無邪菑;心全於中,形全於外,不逢天菑,不遇人害,謂之聖人。(選自《內業》)

參考譯文:「精」存在於體內,就會自然生長,表現在形體外面,就是態度安詳,皮膚光潤,藏在內部就是不竭的泉源,它浩大和平,是氣的淵海。淵海不乾涸,四肢才能堅強;泉源不枯竭,九竅才能暢通。這樣就能窮盡天地,遍及四海。心中沒有迷亂的意念,外面沒有邪惡的災禍;心能保全在內,形能保全在外,不會遭受天災,不會遇到人禍,這樣的人就叫做聖人,達到了超凡之境。

《管子》中談到養心要具備「四心」狀態:善心,「凡道無所,善心安愛。」定心,「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肢強固,可以為精舍。」全心,「心全於中,形全於外,不逢天災,不遇人害。」大心,「大心而敢,寬氣而廣,其形安而不移。」運用自我身心調攝,使精神內守而保持膽魄寧靜,並派遣消除不良精神刺激。心中無物,念頭不起,保持內心對現實事物的淡泊,清除各種欲望雜念,保養心神,使之自然清淨。

相關焦點

  • 修行入門,鍊氣修真初步法門!
    經常會有道友來想我問詢關於修行的基本法門,其實之前也發了很多,今天再發一篇很務實的法門,希望大家可以珍惜這份因緣。有這麼一句俗語:「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錢,什麼都有,但不能有病。」這句話很實在!道教還認為,道化生萬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氣所化生的,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氣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於「萬物之師長」的位置,為「理萬物之長」。也就是說,人負有管理和愛護萬物的職責,人的行為要符合「天道」,人應該「助天生物」、「助地養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與自然更加和諧。「道貴中和」的生態倫理。道教從「道法自然」的整體出發,十分重視人對環境的依賴關係。
  • 乾坤鍊氣法
    內鍊氣,外練形。內形於外,外成於內,人乃純陰,全憑此一息陽氣而活潑生機也。乾坤鍊氣法,乃武當松溪拳宗內功築基法之一,與乾坤鍊形法相得益彰。乾為男
  • 靜坐講黃庭:女冠修真,鍊形成仙
    推薦語:網上收集的文章分享給大家,黃庭經主要講到服氣和調養五臟之氣煉質成仙的法門--睿仙子【前言】太陰鍊形是一種女子服氣煉丹的高級法門,如果能堅持修煉,則會出現返老還童的異象,使女子恢復青春,精氣飽滿,最後和男子一樣結成金丹,飛升成仙。
  • 密宗法門與蓮花生大士
    密法的各種修持法門在根本宗旨和目的上面和大乘教法並無不同之處,只是形式和方式有區別。密宗法門講究氣,脈,明點的修法。氣是內氣,脈是經脈,明點是指脈上一些特定的部位。接近於現代內分泌系統的一些腺體的位置。密宗的修法大都保留在《無上瑜伽部》一書中。密宗把佛法簡單分為九乘教法,即外密三乘,內密三乘,無上密三乘,稱為九乘教法。
  •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因此,夏季養生重在養心。人的情緒,也會「中暑」[原文]夏三月,使志無怒,使氣得洩,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如此暑氣才能得到很好的宣洩,這是夏季養生的法門。[解讀]暑氣為夏季的主氣。《黃帝內經》認為,暑為陽邪。暑氣侵入人體,表現為多汗傷津、唇乾口燥、身倦乏力、懶言氣短等。隨著氣溫進一步升高,達到35 ℃以上,人體就會出現煩躁、易怒、記憶力下降等症狀。
  • 佛教音樂也是一種修行法門
    佛教稱八萬四千法門,只要能慈悲濟世,利樂有情,解脫生死之苦海,皆是方便。佛教音樂在普度眾生方面,有著眾多的優勢。佛教從印度流傳到中國,最古宣傳弘揚的方法,只是翻譯佛經。後來,聰明的古德覺得只是靠佛經的翻譯流通,不能夠使佛教在廣大的群眾中推廣和普及。因此,又多採用了弘化的方法:一是經文的朗誦,二是梵唄的歌唱,三是經文演繹成通俗的故事。
  • 做人工呼吸 可以用氣管子打氣嗎?
    看著醫生給醫用假人做心肺復甦,一位小營員好奇地問:「人工呼吸時,可以用氣管子打氣嗎?」王勃示範後,有一位小營員舉手問:「做人工呼吸時,可以用氣管子打氣嗎?」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王勃笑著答:「只能用簡易輔助呼吸氣囊,不能用氣管子打氣。」回答完畢後,小營員爭先恐後地進行急救操作實驗。 華商報記者 王蓓
  • 美媒:中華文明憑什麼是最古老文明,埃及或羅馬文明難道不古老?
    我是:中外歷史觀作者筆名:周行天下最近有位外國網友有一個問題非常疑惑,困擾了許久,他提問到:為什麼中國的中華文明會被認定為世界最古老文明,而不是古羅馬或者埃及文明?,這個問題非常好,相信不管是外國朋友還是中國朋友,關於此問題的答案也可能會模稜兩可,不能確定回答。
  • 養心的含義,你知道多少含義,請安靜的讀完這篇文章!
    養生首先要養心。養心貴在靜心,靜心的至高境界是樂心。養心務必要養德,德高才能神凝氣定。養心重在養神,養神說到底是淨化人的靈魂。如果你的靈魂始終是美麗的,那你就擁有了「不老之藥」。養心貴在靜心。情緒乃一身之主,一個人如果終日思前想後、欲望不止,難免會百病叢生,說不良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一點也不會過分。要消除不良情緒,重要辦法之一,就是要學會靜心。心靜才能氣順,氣順才能健身。靜心的最佳途徑是煉心,靜心的至高境界是樂心。
  • 《敲爻歌》:氣若行,真火煉,莫使玄珠離寶殿
    陰陽生反覆嘛,出自呂祖《百字碑》,就是督脈有氣上去又從任脈下來,好像後邊陽經之氣上去,又變成陰經之氣下降,陰經之氣走到會陰,又順著長強上升,到頭頂又往下降,這個就是直接的水火既濟啊。「奪得乾坤造化權」,造,製造,化,變化,乾坤,天地,天地生養萬物。
  • 內丹實際上是對人體精、氣、神三大要素的修煉!
    清淨孤修派中實際上不外胎息法門、止觀法門、存思法門、鍊氣法門、採日月精華法門、辟穀法門等,都是古仙行之有效的老法子。實際上唐代以前的古人,功法樸拙,更易開發人體潛能,得道成仙的人更多。後世丹法繁文縟節疊床架屋,得訣離,修習更難。丹家明白返樸歸真的道理,才能抓住要害,破解各門類丹法秘訣。陰陽雙修派中有栽接法門、採補法門、合法門、感應法門等,也不難尋流溯源,揭開其中的隱秘。
  • 夏季「養心」為主~暑、熱、溼、氣 做好這四點,養生其實很容易
    心主一身大陽,夏季陽氣最盛,因此夏季是養護心陽的最好時機,心血管病患者如果能夠順應中醫的養生觀點進行養護心臟,將能有效保護自己的陽氣,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而炎熱的天氣,人們心神容易受擾動而不安,出現心神不寧,心跳加快,不利於養心。此時,首先要心靜,靜則生陰,陰陽協調才能保養心臟。那究竟怎麼養心才是最科學的呢?
  • 養生需先養心,養心重在養德
    □記者李曉敏通訊員楚萌    3月30日,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金世明用通俗的語言、實際案例為鄭州讀者做了一場「中醫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智慧與方法——衣、食、住、行與春季養生」的精彩講座。
  • 觀世音菩薩法門與六字大明咒修持之匯集
    他說:「在最早最古老的時候,一個了不起的聖人傳的,我們這個民族的子子孫孫,代代都知 道。」由此可證明我們中國人所信仰的觀世音菩薩,確是久遠劫來,盡虛空,遍法界,以千百億化身在各個世界廣度眾生,利樂有情。
  • 氣 功 名 詞 (42)
    氣 功 名 詞 選 解鳴 天 鼓動功。見《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養性書》曰:齒宜朝暮叩以會神。.若存念至真,叩中央齒,名曰鳴天鼓」。指叩門齒。功效:明目,治目病,養心安神。和 合 四 象氣功學術語。四名象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青龍於藏為肝,開竅於目,藏魂;白虎於藏為肺,開竅於鼻,藏魄;朱雀於藏為心,開竅於舌,藏神;玄武於藏為腎,開竅於耳,藏精。和合指精神魂魄諧調於中央。
  • 《老子》簡譯·第十九至二十七章
    而超越文本閾限形成原創性解讀的人很少;學習《老子》的人不少,而長期研讀用生命參悟修行的人不多;講解《老子》的人有之,而知行合一修身踐行並弘道的人少之又少;一位有傳奇人生經歷與文化擔當的夢貞先生,特立獨行,遊走於商界與文化之間,不偏不倚,以弘道為宗,不追名求利,持正念與大願,修身證道,正己化人,為中華文化與聖賢絕學正名
  • 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了解嗎?
    養心即是養神養心的目的是養神的觀點傳統而悠久,但是說法比較隱晦,主要集中在道家修性秘籍當中,在中醫引入其內容直至清代才完整呈現,明確提出養心即是養神的觀點,並將養心作為養生的主要手段來促進人健康長壽,養心的地位得到明確,並且將心-神-性做了一體化串聯,使得其可更立體化應用。
  • 我們為什麼要修學藥師法門以及如何修學藥師法門
    印光大師說,藥師法門是能夠讓我們離苦得樂的無上妙法。大家今天來聽講藥師法門,是不是跟平時修的西方淨土法門矛盾了?不要擔心。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藥師法門是「禪教律淨之總持法門」。意思是說,藥師法門和西方淨土法門一樣,總攝禪、教、律、淨,也是一個無比殊勝高妙的法門。所以他說:「故受持者,或生淨琉璃世界,或生極樂世界。待至豁破凡情,圓成聖智,則直契寂光,東西俱泯,而復東西曆然。
  • 2018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模擬題及答案:古老的中華文化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四六級模擬試題>六級模擬>正文2018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模擬題及答案:古老的中華文化 2018-05-31 13:55 來源:
  • 學佛路上,修行人需警惕11種盲修瞎煉!
    不懂佛理還學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煉。有人總結了11種盲修瞎煉的情況,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正知正見就是學佛修行的方向目的,方向目的不明確,就會走邪路,果不正,因就不正。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眾生了脫生死,不是為了治病,更不是為了名利。有人認為積德行善就是學佛修行,其實積德行善只是佛教的世間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