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格局,就看他閒下來的樣子

2020-12-27 騰訊網

你最近閒下來了嗎?我相信有80%的人會回答:「Yes。」疫情之下,生活如同被按了暫停鍵,「閒」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

有人曾說:「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人是否優秀,那麼就看看他閒下來的樣子。」近日,一位在方艙醫院讀書的年輕人在網絡上走紅。病床上,他手捧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專心研讀,全然沒有發現記者的鏡頭。當這張照片傳到社交網絡之後,「讀書哥」立馬「出圈」,就連該書作者——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也在推特上轉發了這條新聞。病毒來襲,無所事事的空虛和閒居在家的焦慮佔據著國人的心。但總有一些人,能在灰暗的日子裡散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護佑著自己,更激勵著他人。比如這位「讀書哥」。當我們還在為如何打發閒暇的時間而煩惱時,「讀書哥」卻用行動告訴我們:閒暇時候,是最好的增值期。疫情期間,即使身體被隔離了,心也不該被隔離。一個人活在世上,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空虛和無物。當你愜意地躺在沙發上,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漫無目的地刷著微博、抖音、B站、知乎時,你以為你在消磨時間,其實是時間在消磨著你:消去你的鬥志,磨掉你的銳氣,最後還給你一個120多斤的肉體和萎靡不振的靈魂。更糟糕的是,當你終日無所事事、虛度光陰時,有的人卻在讀書、寫作、健身、學習烹飪,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也不斷拉開了與你的差距。《我的前半生》裡有句臺詞:人呀,不能太閒,得有事做,既能排憂解悶,關鍵時刻,還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不至於沒了依靠就倒下,走不動路。以前總覺得閒來無事是最大的幸福。最近卻突然明白了:太閒,並不是一個人的福氣。

好的人生,不能太閒

《菜根譚》裡有句話:「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誠然如此。當我們終日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時,就很容易胡思亂想,漸漸地,內心的雜念潛滋暗長,人就會漸漸變得敏感、焦慮、無所適從,最後,痛苦不已。前段時間,一個多年未見的好友突然發了一條朋友圈:「諸事不順,煩。」我問她怎麼了。她告訴我說,自己畢業後進了一家企業,雖然收入不多,但工作很清閒。大多數時候,她的日常就是上班的時候在辦公室玩玩手機,等下班了就回家打打遊戲。我不解,問:「這不是挺好的嗎?」她嘆了口氣,說:「剛開始還覺得挺舒服的,但日子久了,各種糟心事就來了」。原來,由於工作太清閒,她有事沒事就去找男朋友閒聊,對方沒空回,她就患得患失,覺得男友不愛自己了;她所在的那個部門,大家都沒事做,就天天在辦公室裡各種無事生非、上演現實版宮鬥大戲;她閨密最近跳槽到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整天忙得見不到人影,她又覺得對方是在刻意疏遠自己……最後她跟我大吐苦水:「我最近真的諸事不順,好煩呀。」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她說:「你這啊,根本就是閒得發慌。多找點事做,就沒有時間和心力想這些亂七八糟的瑣事了。」《勸民》詩云:「不見閒人精力長,但見勞人筋骨實。」人啊,總要讓自己有點事情做,才不會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胡思亂想、去患得患失、去糾結不清。正如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說的那樣:「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世上本無事,閒人自擾之。

人太閒,就容易胡思亂想:男友明明在為你們的未來打拼,結果你一腦補,一出移情別戀的大戲就拉開了帷幕;同事好心指出你工作中的一個小失誤,結果你閒得無聊,非覺著人家是在故意打壓你;閨密已經忙到腳不沾地了,結果你百無聊賴下的一通亂想,友誼的巨輪就已在你的腦海中說翻就翻;有個詞叫「無事生非」。太閒,真的會毀掉一個人。人生上半場太閒,下半場就會被嫌。我勸你:別太閒,用心去生活,讓自己有事可幹,找到自己的痛點,去解決、去提升;別太閒,用身體去行動,讓自己真正忙起來,找到自己的興趣,去開拓、去嘗試。好的人生,不能太閒。什麼是好的人生?不給剪不斷、理還亂的閒愁閒緒留時間,就是好的人生。

忙,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知乎上有個問題: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是什麼?其中有個高贊答案是:「讓他一直閒著。」深以為然。一個人一直閒著,多出來的精力和時間無處安放,就只能開始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和反覆咀嚼生活的瑣屑與無味,以此來打發漫漫時光。越想越複雜,越咀嚼越傷感,最後,仿佛全世界都在與你為敵。然後你說,自己不開心,自己很痛苦。但是,與其說你活得痛苦,倒不如說,你太閒了。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卡耐基說過:「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藥。」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的時候總覺得累,祈禱可以不用上班,閒下來好好睡個覺。然而,真的十天半個月地放假在家,天天睡懶覺、看電視、打遊戲、吃東西……過不了幾天,整個人就像散了架一樣,覺得放假比工作更累。著名漫畫家方成先生89歲時,身體還十分硬朗。一位澳大利亞漫畫家向他討教養生之道,方老只說了一個字:「忙」。後來,他又為自己作了一幅自畫像,題字就是:「生活一向很平常,騎車畫畫寫文章。養生就靠一個字:忙。」誠然如此。

忙,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如果你過得不開心,如果你看不到未來的方向,如果你想改變現狀,那麼,就給自己找點兒事做,讓自己忙起來吧:去讀書、去健身、去旅遊;去努力、去奮鬥、去改變。好好經營自己、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用忙去打敗疲乏與焦慮,也治癒陳年的無聊。當你變得優秀的時候,你會發現:煩惱都已消失不見,而快樂卻在接踵而來。為什麼有的人曾經是人群裡的佼佼者,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卻逐漸泯然於眾人了呢?為什麼有的人起點很高,卻始終難以突破自我,變得越來越平庸了呢?歸根到底,是因為格局太小。金碧輝煌的物質文明,如陀螺般高速旋轉。時代,每一天都在快速變化著,極少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到三年、五年後世界是什麼樣子、需要怎樣的人才。但我們可以確定一點,如果你始終堅持不懈地學習和成長,積極地擁抱改變,在閒暇的時間裡好好經營自己、提升自己,那麼你一定不會被時代拋在身後。而無論是學習和成長,還是改變和提升,都是在重塑你的格局。曾國藩有這樣一句名言:「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是啊,做人,往往贏在格局大,輸在格局小。人生下半場,其實拼的就是格局。而一個人的格局,就藏在他閒下來的時光裡。你是選擇忙裡偷閒,利用閒暇時間去讀書、健身、旅遊,去努力、去奮鬥,用自律改變自己、增值自己呢?還是選擇吃了玩、玩了睡、睡了吃,在沙發與被窩之間閒到無聊,任憑時間消磨自己呢?

一切都在於你的選擇。

董卿說:「我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失去前行的勇氣。」誠然如此。請別讓閒時的安逸埋葬了你的未來。往後餘生,願我們在閒暇時候都能關閉「吃了玩,玩了睡,睡了吃」的循環模式,打開「自律、改變、增值」的強化功能,提升人生的格局。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未來過的好還是壞,看他閒下來做什麼就可以了
    決定一個人未來過得好或者壞,要看他閒下來做什麼!我不僅認同這句話,而且視這句話為真理!以娛樂圈演藝明星為例彭于晏是我非常喜歡的明星,之所以喜歡他,除了他出色的演技外還有他自律的生活!彭于晏常常能為了演好一個角色,常常到了入迷的地步。有一部他主演的電影叫做《破風》為了能演好這個角色,他特意去練習了自行車,成為了一個專業的自行車手。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層次
    小時候媽媽一直教育我說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層次,格局大了,眼界提高了,整個人生就會完全不一樣。小時候的我不太懂這些事情,媽媽口中的「格局」啊,「層次」啊在我聽起來跟天書一樣,只知道懵懵懂懂地點點頭。
  •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決定一個人的格局
    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所以說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出自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有人說格局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那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一個人的格局呢?我個人認為:一個人從小的成長環境對其格局的形成至關重要,或者用現在的流行詞叫「原生家庭」,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決定一個人的格局。
  • 判斷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因為什麼事情生氣
    在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煩心事,這時候每個人處理煩心事的方法和內心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想要判斷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因為什麼事情生氣。1.格局來源什麼是格局?格局就是一個人的氣魄、思想,在對人對物對事上的對待方法,格局又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何謂大格局?
  • 一個人的視野高度,決定了他看到事物的樣子
    信仰就是一個臺階,在此基礎上看問題,就能突破見識、時空和偏見的束縛,做到真正的客觀、真實、不偏不倚。一個人的視野高度,決定了他看到事物的樣子。有巴菲特黃金搭檔之稱的查理·芒格,曾經講述自己收集了一百多個思維模型,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深刻地看清事物的真實面貌。
  • 格局有大有小,判斷一個人的格局關鍵看這裡!
    飛深圳出差,有兩個字映入了腦海中,格局!如果一個人沒有開口、尚未行動,只憑目測和感覺是很難判斷出其格局大小的,比如飛機上的乘務員、空姐,倘若以貌取人反應出來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這顆心。單從收入方面來說,服務於相對高端的人群,薪金水平自然也相對高一些,這看上去似乎和格局搭不上邊兒,但總要找到一個切入點才能從中發現一些端倪。
  •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就看他生氣的樣子
    生氣的背後,不僅體現一個人情緒控制的能力,也體現了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在一家公司實習,我的領導是個不過三十歲的高學歷男子,他年輕有為,唯獨發脾氣時,難以溝通。這樣下來,不僅更容易看清工作方向,也提升了工作效率,領導發脾氣的次數,也開始逐漸減少。
  • 一個人的格局大小,決定著他的未來
    生活中我們常用一個人的格局大小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乃至他的成就。那麼格局到底是什麼?有格局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對一個人評判始終離不開做人和做事兩個方面,但無論是哪個方面,歸根到底都免不了要與人相處。換言之,從一個人與人相處時的態度和智慧,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大小。
  • 一個人最好的「風水」,就是他的格局和修養!
    相信你一定會明白一個人好的格局與修養真的是在與人為善的過程中,一點點積累而來的。楊董,是一個億萬級別的富豪,這樣資產雄厚的實力,他在很多方面不太會自卑吧?今天這個事只是他個人的私事,而且全程只有一個人知道,不能說是作秀吧?他的企業、公司以及投資項目佔據全省龍頭,他是市委省委的座上賓,不會沒有歸屬感吧?
  • 閒不下來,是你不快樂的原因
    閒不下來的人,竟然會主動製造痛苦。一、閒不下來的人,容易身陷囹圄蔣勳老師曾說:「忙則心亡。」閒不下來的人,總是試圖用各種各樣的事情把生活填滿:他們忙著刷朋友圈,生怕錯過朋友的動態;忙著學習各種新技能,不管對自己有沒有用。他們總讓自己忙到不需要思考。
  • 學會讓自己閒下來擺脫窮忙享受生活
    其實,並非如此,越是賺錢多的,反而會懂得讓自己閒下來。否則那賺的不是錢,而是給醫院打工。我大姐夫的大哥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當時對老二(我大姐夫)的感觸還是非常大的,據說有很大改觀,懂得讓自己閒下來了。雖然,最終賺得的真不少,深圳幾套房,但最後都是別人的。
  • 一個人的格局,只要看他怎麼掙錢和花錢
    這篇文章,我特別想和大家探討一個話題——有些所謂厲害的人,都在和你說做人要有格局,這樣才能成大事。 好像挺有道理的,但是你問他,什麼才是格局呢? 他就開始陷入思索,支支吾吾了,「額,格局就是要大氣吧,要想得長遠吧,就是不計較吧。」
  • 精力旺盛,永遠閒不下來的三大星座!
    在十二大星座當中,也是有三個星座,閒不下來,喜歡各種折騰! Top3射手座 射手座對於自由的追求,是超過大部人想像的!不管是工作還是感情中,他們因為自由,放棄過很多。在戀愛中,射手如果感到束縛,會非常不自在,為此會選擇分手。
  • 心靈夜悟|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看他在無人時的樣子
    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看他在無人時的樣子04:57來自廈門日報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看他在無人時的樣子作者 /李思圓前段時間我出去旅行,因為出行的人太多,高速路上幾乎是嚴重堵車。不知你是否發現,一個人真實的人品,並不是看他在有約束時,有多守規矩,恰恰要看他在沒人懲罰和監督時,是否還能堅守最基本的底線和原則。有時,我們看一個人真實的人品,也不是看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的表現,恰恰要看他在沒人了解和熟悉的地方,是否還能保持最基本的素質和修養。有個網友,曾講過一件事。
  • 一個人格局大不大,看這四點
    來源:格上理財格局決定高度,高度決定結局,你的人生會是什麼樣,與你在為人處世時的表現有很大關係。我們常說那個張三有格局,李四這個人格局太小,以此來評斷一個人的性情乃至他取得的成就。那麼「格局」到底是什麼,有格局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對一個人的評判,始終離不開做人、做事兩個方面,而不管是哪方面,其實都少不了與人相處。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這個人的層次和結局,如何提高一個人的格局
    這就是一個企業的格局,華為能做到這麼大不是沒有道理的。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為人處世,就怕胸中沒有大格局,走一步算一步,畏手畏腳,目光超不過腳步,終究難有所成。只有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才能做到更大。一個人的心有多大,成就才可能有多高。
  • 閒,並非福氣(精闢)
    有人說,想要看一個人是否優秀,那就看他閒下來做什麼。這世上有人忙裡偷閒,利用坐車和排隊的間隙,讀書,思考,寫作,也有人終日無所事事,虛度光陰。閒,並不是一個人的福氣。相反,廢掉一個人,就讓他閒下來。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 一個人是否成功,就看他和家人相處的樣子
    周國平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中寫道:一個人事業再輝煌,在社會上成就再大,如果不能與家人和睦相處,甚至完全沒有時間和家人相處,家則不能稱為家,這樣的人生就是有根本缺陷的。一個人最高級的炫富,是家庭和睦。
  • 馬雲: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他的格局,4個方法幫你提升格局
    站在這樣的格局和層面上,我們就會知道諸葛亮是故意放走曹操,同時還讓關羽欠他一個人情,一箭雙鵰。諸葛亮是一個真正有大格局的人。你看,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世界,不同格局的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二、 格局的作用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閒死他
    只聽說過把人累死,沒聽說過把人閒瘋吧,其實閒下來最容易使人崩潰。連續上班幾年,近來感覺有些累,計劃給自己放個大假,再整裝出發,於是屁顛屁顛向領導遞交辭呈,最後的結果是,老闆批准休假1個月,之後來再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