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華山下三秦門戶老腔嘹亮,大刀面香辣迷胡戲頌清廉

2020-12-22 華陰市電視臺

華陰,東連晉豫,西接隴蜀,這座2300多年的古老城市自古就是關中要塞、通衢要衝,三秦門戶。

春秋時期,晉國在華山腳下設立城邑,山北水南謂之陰,華陰歷史上的第一座縣城陰晉便誕生了。

公元前332年,魏國將陰晉獻於秦國,秦惠文王將陰晉改為寧秦,取「寧靖秦疆」之意。

這塊發現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秦磚殘塊上,帶有「寧秦」戳記,印證了華陰的歷史足跡。

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因地處華山之北,寧秦改稱為華陰,後經多番更名,華陰縣名延續至今。

1990年,華陰撤縣設市。

自古華山一條路

又西六十裡,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

----《山海經》

這是《山海經》對華山的記載。華山山頂諸峰,陡峭挺直,猶如花瓣凌空怒放,外圍山峰如層層花瓣環繞,宛如永不衰敗的蓮花,華山因此得名。

傳說,黃帝和堯、舜都曾祭祀過華山,夏商周三代對華山更是「一歲三禱」。

秦朝建立後,祭祀山川,崇尚山靈的官方儀式達到頂峰,秦始皇將華山列為國家級祭祀的名山。從此,華山集神權和皇權於一身。

因為險峻,華山在唐代以前少有人登臨祭拜。隨著道教在唐朝的興盛,道士們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陰老腔一聲吼

華陰老腔起源於老腔皮影戲,最初只是泉店村張家先祖為謀生創作的家族戲,演出時,老腔為皮影戲做幕後伴唱。關中大地皮影戲眾多,不過雙泉村的皮影戲卻有著獨特的唱法。

據民間傳說,這裡曾經是一個軍事糧倉所在地,漕運直通都城長安。行船時,為了動作齊整,帶頭船工一邊喊著船工號子,一邊用木塊敲擊船幫,這就是老腔的由來。

眾人幫腔滿臺吼,驚木一擊泣鬼神。

2016年,春晚舞臺上的華陰老腔因為獨一無二的爆發力,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人們稱它為「中國古老的搖滾樂」。

2018年9月,華陰老腔登上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盪氣迴腸的《絲路回聲》讓各國首領感受到了八百裡秦川的豪邁。

一出迷胡戲頌清廉

華陰是迷胡戲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的迷胡戲,常以風土人情、傳聞軼事作為主體內容,深受西北地區百姓喜愛。

2008年,古老的華陰迷胡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華陰劇團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不斷推出新戲。《楊震拒金》是劇團的新嘗試。

楊震以廉潔留名青史。年少便博覽群書的楊震,因通曉經籍,被稱為關西孔子。他窮究學典,設館授徒,入仕後,官至司徒、太尉。因為官剛正清廉,史稱「清白吏」。

史書記載,楊震為官途中,經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前來看望楊震,並送上金十斤。

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麼不知道老朋友呢?」

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

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

楊震也因此被後人稱為「四知先生」。

弘農楊氏,從此將德高望重的楊震奉為開基之祖,楊門子孫都在衣服上繡有「四知」字樣,嚴守家訓,做到清正廉潔。

一碗華陰大刀面

來到華陰的遊客都會吃一碗華陰大刀面。麵條由鍘刃切就,因此得名。

盛入老碗的大刀面,澆上事先調好的油炸面醬、豆腐、粉條臊子,再調入醋、鹽、辣子油,端上桌來,麵條泛黃,湯水透紅。

遊客們一碗下肚,滿頭熱汗,鼻耳暢通,仿佛華山登頂,酣暢淋漓。

華陰大刀面有著傳奇的來歷。

明代《華麓飲食志》記載,唐代一個叫孟華山的華陰廚師,跟隨郭子義東進潼關討賊,行軍途中只有麵粉,加之天降雨水,孟華山用雨和團,門板為案,槍桿擀麵,鍘刀為刃,因陋就簡的大刀面就此誕生。

「擀成紙,切成線,下到鍋裡蓮花轉」。開鍋即熟的大刀面,還未端上桌,食客臉上滿足的表情,早已傳遞出對醇正面香的期待。

一群「最危險的掃雪人」

古往今來,華山的歷險探勝者絡繹不絕。而華山的工作人員就是登山者的「守護神」,新一代的華山人用堅守和認真,守護著遊人的安全。

長空棧道位於華山南峰東側山腰,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賀志真所築,歷700餘年滄桑,是華山險中之險。

2018年1月份,一段「最危險的掃雪人」視頻刷屏了各大社交媒體。降雪時節,幾名工作人員在長空棧道上,搭著保險繩索,清掃積雪,而萬丈深淵就在身側。

默默無聞的長空棧道工作人員一夜成名。他們被稱為「最危險的掃雪人」。

2018年11月11日,「絲綢之路」中國·渭南華山國際登山節在華陰市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餘名選手齊聚華山腳下。

古柏行

魏長城遺址

古柏行、華山古鎮、魏長城遺址文化公園、老腔故裡的建立,西嶽廟步行街的修葺,將華山的道教文化、武俠文化、楊氏文化和老腔文化融為了一體。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相關焦點

  • 華陰迷胡木偶戲《智取華山》劇本大研討
    4月26日,由中共華陰市委宣傳部、華陰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華陰市東路迷胡藝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紅色經典大型歷史紀實劇·華陰迷胡木偶戲《智取華山》劇本研討會在市圖書館舉行
  • 華陰老腔一聲喊 文化自信釀活力
    在調研之前,同學們開展了紮實的文獻綜述工作,觀看了大量老腔表演視頻。同學們表示:「我們都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調研華陰老腔都很期盼。2016年春晚讓全國觀眾知道了華陰老腔,華陰老腔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文化建設下的一個典型縮影。因此我們想通過調研華陰老腔,來探索新時代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關中老腔皮影戲,主要班社和代表性傳承人,與雙泉村的淵源!
    老腔皮影戲的主要班社及代表性傳承人,老腔皮影戲的根據地是華山腳下華陰市的雙泉村。雙泉村之名是20世紀50年代因其村北口有兩眼泉水而得,原名西泉店。這兩眼泉早已乾枯,不過村裡現在還有一眼常年流水的清泉。據老腔藝人講,張家老腔皮影已傳了許多代,出了一些頗有名氣的班社和藝人。
  • 老腔+古琴+交響樂 明晚奏響華山之巔
    在華山西峰舉辦音樂會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各界強烈反響。200餘位西安交響樂團及合唱團的成員將登臨華山,演奏一場專業級別的音樂會。除了要保證音樂家們安全登上華山之外,還需要運送大量的樂器,考慮在山頂如何搭建舞臺、專業的燈光以及直播設備等等。為此,整個樂團和合唱團也做了大量的調整和努力,採取了和以往演出截然不同的安排和擺位,以期讓音樂會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 張菊玲等六人榮獲華陰迷胡精英傳承人
    張菊玲等六人榮獲華陰迷胡精英傳承人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5-06-08 07:53:25
  • 來華山,華陰這些美食不要錯過哦!
    這些小吃可能會令你驚喜交加,不僅讓你的味蕾絕佳享受,更能使你的華山旅行記憶多一份風土人情。華山多民間小吃,既有陝西的特色美食,鍋盔、牛羊肉泡漠等名吃,又有華山特色小吃,大刀面、涼粉等,景區周邊有很多的餐館、酒店,就餐是非常方便的。
  • 老腔+古琴+交響樂共同登臨華山 西安交響樂團將在空絕萬丈處奏絕響
    華山西峰之險,曾令無數登山者望而生畏,但西安225位音樂家,將登臨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西峰,在峭壁雲海中鬥樂——7月4日晚,省委宣傳部、渭南市政府、華陰市政府、XSO西安交響樂團主辦的華山之巔.雲海音樂會將以線上形式在華山西峰登場,這堪稱一次交響樂數百年發展史的創舉與絕響,絕對是一場聽覺和視覺雙重震撼的盛宴。
  • 【冰點特稿】:老腔
    這便是華陰老腔。     人影比皮影精彩     他們表演的原本就是他們的生活。曾有採風者到華陰一個村裡的戲班子座談。聊著聊著,大家就抄起樂器,唱了起來。正熱鬧時,一個婆姨推門進來,推搡了一下自己的男人,「該去吃飯了」。男人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二胡就走。
  • 華山不僅山美,山下的景色也毫不遜色
    華山,「奇拔峻秀」馳名海內外,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它是億萬年前地殼運動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個偉大創造。下面為大家列舉幾處華山腳下的小景點城市文化公園這是華陰城市文化公園一角,城市文化公園位於華陰市太華南路貴妃路西邊。
  • 華山腳下將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
    活動將在渭南非遺具有代表性的《華陰老腔一聲喊》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聲腔中拉開帷幕。黃河流域九省區相聚在五嶽之首華山,一起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活動將在渭南非遺具有代表性的《華陰老腔一聲喊》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聲腔中拉開帷幕,同時還有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帶來的舞蹈《雪域歡歌》、山西桌子戲《面對黃河一聲吼》等精彩節目,九省(區)齊聚渭南,必將給渭南人民帶來一場非遺文化盛宴。
  • 特寫:香港青少年「遇見」千年老腔皮影戲
    新華社西安7月17日電(記者 蔡馨逸)臺上,5位年近八旬的華陰老腔藝人拉開表演架勢一聲吼;臺下,20位來自香港和北京的中學生紛紛舉起相機,將這傳承千年的民俗藝術「定格」。老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戲曲之一,起源於西漢時期,原是陝西華山地區糧倉守軍自娛自樂的一種說唱形式,被當地農民模仿和繼承下來。由於歷史久遠、唱腔獨特,老腔被稱為「戲曲活化石」「黃土地上的搖滾樂」。表演時,樂器演奏聲、跺地聲、砸凳聲與藝人們縱情的嘶吼聲混合,聲勢浩大猶如千軍萬馬。
  • 楊文哲|華山尋根探險印象
    、其它物品費盡千辛萬苦向上運送,往返一次須一天的功夫,挑夫的工價費用昂貴由來已久,因而造成山頂上的日用品價錢水漲船高,眾所周知,山頂上水比金貴,其它的日用品極為奇缺,價格也比山下貴了2-3倍。從古到今,就有"天下楊氏出華陰"之說;華陰是中華楊姓的根脈地,華陰有中華楊氏重生地,華陰有仙峪楊氏避難處,華陰有中華楊氏第一村,華陰有中華楊氏祖瑩地,華陰有:「四知文化」的聖祖地:楊震公祠(廟);每年4月12-15日,楊氏後裔們都會聚集在華陰參加屬於他們的節日。
  • 行走黃河 | 一條河改變一座城 華陰打造「景觀河」留住「山下客」
    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6月6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跟隨「行走三秦大地 建設美麗陝西」走進黃河生態調研團來到華陰、潼關。一條河對於一座城市、一個地區有多重要,記者在此次探訪中找到了答案。長澗河流域治理帶動旅遊業發展 致力於「華山下留客」記者了解到,之前的長澗河河道老舊,河堤破損,騎電動車很難通行,一下雨根本沒法走路,是一個市民不願意去的地方。
  • 華陰小城丨打卡不一樣的華山
    遠離繁忙城市的喧囂 回歸大自然的靜謐 在山光水色間徜徉 打卡不一樣的華山--華陰小城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華陰小城來華山就屹立於小城華陰,可能由於華山聞名中外,所以周圍對外的高鐵站、火車站、汽車站都署了華山名,許多人山上論劍山下玩,卻仍對華陰小城留在不太清晰的記憶裡。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座美麗的山水名城——華陰,一座有山有水有人家,富容多個「大景」的小城。
  • 華山論劍獻「醉美」音樂 鳳凰傳奇亮相嗨爆全場
    為紀念西鳳酒建廠六十周年以及華山論劍西鳳酒十周年,8月20日晚,主題為「鳳凰沖天日 華山論劍時」的演唱會在西安盛大開唱。更有額爾古納、安與騎兵、烏拉圖雅、劉大成、陸海濤、郭濤等明星同臺獻唱,為古城帶來一臺「超級版星光大道」,壓軸登場的「內地第一天團」鳳凰傳奇更掀起全場跟唱跟舞的「大狂歡」,熱力爆棚。
  • 文旅新場景|這場華山之巔的演出,太震撼!
    是的,你沒看錯華山之巔的音樂會你還沒看?快點擊下方小程序觀看演出回放中華之華,源於華山。隋唐以來,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1200餘篇,摩崖石刻多達千餘處。一如武俠小說中高手雲集的「華山論劍」,此次音樂會也可謂是高手過招,音樂家們用音樂作為自己獨特的「武器」,用音符摩擦出火花,為觀眾們帶來一場現代版的「華山論樂」。伴隨著令無數人淚目的《我的祖國》,西安交響樂團和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共同呈現的雲海音樂會在華山之巔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