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贛鄱先鋒」願化春泥來護花

2020-09-03 客家新聞網

願化春泥來護花

——記贛州中學第五黨支部書記廖信昆

「昆哥,我拿到錄取通知書了。」「老廖,感謝您三年來的關心幫助。」……近日,贛州中學初三(5)班52名學生全部以高分被中心城區重點高中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學紛紛給班主任廖信昆發來表達感謝的簡訊。

廖信昆是贛州中學初三(5)班班主任、語文老師,還是初三年級組長和學校第五黨支部書記。廖信昆常說,教師是春泥,是傾情的「護花人」。他默默耕耘教壇十九載,譜寫了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的動人篇章。

愛心澆灌潤心靈

沉下心來,撲下身子,了解和關愛班級裡的每一個孩子,是廖信昆一貫的工作態度和作風。

廖信昆班上有一名男生因父母工作比較忙,在八年級時與父母關係緊張,性格有些孤僻,成績起伏大。得知情況後,廖信昆第一時間與他談心,還常常在課間找機會了解他的思想動態、關心他的學習生活,並及時與其父母溝通,幫助學生解開心結;推薦他當科代表,鼓勵他參加班級事務管理,和同學們多交流,感受老師和同學的關心……漸漸地,這名同學開朗了許多。今年中考,這位同學取得了700多分的優異成績,考取了理想的高中。他的父母感激地說:「廖老師真好,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自任教以來,廖信昆在思想上積極引導學生,學習上耐心幫助,生活上關心體貼,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談心。對於單親家庭、留守學生,更是關懷備至,注意從多方面給予溫暖和尊重。有一次,一名女生患急性腸胃炎,而父母又離校很遠,他得知消息後二話不說,自己開車把學生送到醫院,並一直在醫院陪著輸液至次日凌晨。一開始,醫生、護士和其他病人都以為他是女生的家人,後來知道是老師後,無不表示敬佩之情。

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學生們常管他叫「老廖」「昆哥」,親暱的稱呼傳遞著學生對廖信昆的信賴。

趣味教學求實效

從事教育事業多年,廖信昆形成了穩重又不失風趣的教學風格。

廖信昆每帶一屆班級,都大膽運用多種手段,開設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等形式多樣的趣味課程,組織學生閱讀勵志文章、觀看勵志教育視頻,幫助學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更大的思想動力。孩子們在廖老師的教育和影響下,自身的性格不斷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為學習進步打下堅實基礎。集體比賽中,學生們會一起努力,成功了一起開心,失敗了相互開解,性格孤僻的學生漸漸不再封閉自己,與同學、家人的關係都更加融洽。在自己得到改變提升的同時,學生們也更加樂於幫助別人。2016年,廖老師所帶班級被團市委評為「雷鋒班」。

2015年秋季學期,贛州中學有個班調皮的學生較多,班內學習風氣不濃,紀律較差,秩序較亂。廖信昆主動接過了這個「後進班」,然後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成績、家庭情況及優缺點。對於學生中出現的問題,他用心揣摩學生的心理,站在學生角度體會學生的感受。為改變班級現狀,他制定班級目標、制度,上好班會課,每周總結一次,並以書面的形式通知家長,家校形成合力。漸漸地,這個班的紀律、衛生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變。

廖信昆認真教學之餘,還筆耕不輟,先後在《語數外學習》《語文天地》《知識窗》等雜誌上發表教學文章,在全市語文命題比賽、語文教學設計比賽中榮獲一等獎,輔導的學生在各類徵文比賽、演講比賽中獲獎。

踐行初心作先鋒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作為年級組長,廖信昆衝鋒在前,主動積極地抓好各項防疫工作的落實,每日追蹤師生健康情況,及時上報各項數據,為年級老師、學生及家長及時傳遞權威信息。延期開學期間,他認真安排課務,組織老師做好線上直播教學、作業批改等工作;組織班主任、黨員志願者給學生送教材、送資料,組織好居家考試。

為做好復學各項工作,廖信昆提前組織老師進行培訓、演練,安排值守。從晨檢到午檢,從課堂教學到課間管理,從進校到放學,從午餐到午休,他都一絲不苟地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九年級復學安全、穩定、有序。今年,贛州中學實現中考成績的新突破,700分以上人數位列市直中學第一名。

作為第五黨支部書記,廖信昆以「五比五做」(比形象,做堅守忠誠的表率;比學習,做知行統一的表率;比擔當,做主動作為的表率;比業績,做追求卓越的表率;比自律,做清正廉潔的表率)作為黨員教育的重要抓手,助推黨員教師爭先創優。他組織黨員教師多次走進贛縣蓮塘、會昌周田等地的鄉村中學,開展送教活動;做好黨員教師「一對一」幫扶,了解學生家中實際困難,給予幫助;幫學生分析成績,與沉迷遊戲的學生談心等,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在廖信昆的帶領下,第五黨支部連續兩年被評為學校的先進基層黨組織;2019年,支部黨建案例《三優四課五比做,助推黨員爭先鋒》獲得全市教育系統基層黨建工作案例二等獎,廖信昆被市委教育工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邱顯淋 記者曹友春 實習生張斌斌)

相關焦點

  • 新時代贛鄱先鋒(三十六) | 林忠明:黨建創新永遠在路上
    新時代贛鄱先鋒(三十六) | 林忠明:黨建創新永遠在路上 2020-11-16 20: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文明天台】「護花使者」 話「春泥」
    「化作春泥更護花」,天台《春泥報》的創刊如一株小苗,已破土而出,雖稚嫩卻充滿昂揚的生命力,它是聯繫學校、教師、未成年人、家長的溝通橋梁,是天台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是春泥計劃工作的創新舉措。
  • 宜春溫湯「紅店長」李建生入選「新時代贛鄱先鋒」(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湯英報導:近日,江西省委組織部開展「新時代贛鄱先鋒」選樹學活動,宜春溫湯鎮「紅店長」李建生成功入選。  在李建生店內,他製作了一塊「明月山景區黨員先鋒店」的木板,上面有「紅店長」的簡介、獲得榮譽、獎牌,此外,還有顧客評價欄,顧客評價欄內留言內容豐富,有點讚的,也有提意見的,這樣良性的雙向互動促使李建生的餐館效益不斷增加。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李建生認為自己身為一名黨員,應該要有所作為。
  • 化作春泥更護花——餘干春泥小學舉行十周年校慶
    當2018金秋的腳步踏響、信江之濱稻穀飄香、春泥護花、那更是豐碩的希望;難以忘記、春泥學校在奮進的路上、有高瞻遠矚的領導集體在把舵導航,他們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用全部心血凝聚學校的榮光。     難以忘記、十年風雨蒼茫、春泥人上下求索、用愛放飛希望,春泥人辛勤耕耘,換來教育碩果芬芳。 十年風雨兼程,十載春華秋實。憶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風雨話年華;看今朝,風華正茂,更續輝煌展宏圖。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記90後的友愛奉獻志願者祁暢富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是一座革命的紅色聖城,在這裡打響了推翻千年封建統治的第一槍;武漢也是一座頑強奮進的城市,幾千年來一直都煥發著「武漢每天不一樣」的風採和魅力;武漢更是一座充滿愛心的陽光之城,「奉獻,友愛
  • 化作春泥更護花——勵志女孩徐慧琳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徐慧琳同學表示,今後將更加努力學習,將感恩之心化為動力,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才,更好地回報社會。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這首詩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熟悉,但其中的一聯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年以來這14個字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一聯更霸氣。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本《己亥雜詩》共有315首之多,與於1839年前後,當時龔自珍看不習慣清朝的種種惡習,便辭官返鄉。在回家的路上,他每次心有所感,便寫首詩扔入籃筐中,最後一數竟有315首。其中包括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等。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大家好,我是思思,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本文由作者思思聊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作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與近代之交,還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可謂是晚清時期的一個全才。他二十七歲中舉,曾官至禮部主事,後棄官南歸。身在清末鴉片戰爭前期,在朝為官時,龔自珍一直極力主張改革,抵制外國侵略。
  • 「新時代贛鄱先鋒」陳群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學年,打開新夢想……」9月7日,站在石城縣實驗學校開學典禮的大講臺上,學校黨支部書記陳群英熱情洋溢地向臺下的孩子們致辭。幾年來,她把學生作為學校的「招牌」,把老師作為學校的「王牌」,把家庭作為學校的「底牌」,讓師生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社會滿意度。
  • 河北唐山:化作春泥更護花——勵志女孩徐慧琳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徐慧琳同學表示,今後將更加努力學習,將感恩之心化為動力,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才,更好地回報社會。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雖然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但我們總是希望它並且願意相信它來的越晚越好。聽人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男孩蘇明,他非常喜歡一個女孩,她叫茗素。有一天,男孩蘇明和茗素電話聊天,誰知聊著聊著女孩卻因為太困睡著了,但是茗素沒有把電話掛掉,等到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手機還在通話中。
  • 「年度科技先生」、「年度科技先鋒人物」隆重揭曉,致敬改變世界的人
    年度科技先生,是每一年度鈦媒體最重磅、最神秘的科技大獎。 同時,能夠獲得「科技先生」稱號的這位主角,「一定要能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夢」 釘釘CEO無招已經做到了這兩點。 無招在阿里巴巴的內部創業,已成就了商業史上一段佳話。
  • 龔自珍最著名的十句詩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作者用「落紅」(落花)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願意像春泥護花一樣始終關注民眾,心繫國家。這種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一直以來都為人稱頌。
  • 鋁城小學李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李卉老師從學生時代起就熱愛朗讀、演講,參加工作後她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演講比賽,並獲得區級、市級大獎。她帶著學生一起朗讀,從一年級開始就致力於學生語感的訓練,做一個有溫度、有感情的老師。24年來她培養、帶領、推薦學生參加區級、市級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帶領一批又一批孩子愛上了朗誦、主持、演講,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口才極佳的學生如張秀峰、安詩蓓、馮美凡、張欣妍、苗雨晴、王金月、陳景龍等。2019年她的學生葛翊辰代表上街區參加鄭州市「國慶七十周年」中小學演講比賽,獲得一等獎,並獲得500元的購書券。
  • 嶺南寫真:美麗鄉村女教師,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廣東吳川市黃坡鎮唐祿村唐祿中學,有一位抱病工作15年的鄉村女英語老師,為學生的成長化作護花春泥。她的名字叫林萌。  10年來天天為林萌老師看病、配藥的陳觀良醫生6日告訴記者,2002年5月初,病情惡化的林萌從廣州回到家鄉,抱著「賭一把」的心態找他醫治。「當時的情況很糟糕,我對能否治好林萌的病也沒有信心。但她很堅強也很樂觀,不管颳風下雨還是行雷閃電,都沒有耽誤看病。
  • 中興路一號「興CLUB之夜」預見先鋒申活
    中興路一號「興CLUB之夜」預見先鋒申活) 今天,在上海面向2035年建設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標下,上海萬科「興計劃」正式開啟新一輪城市迭代。「百萬方中興城 勾勒摩登國際新區」百年上海,始終新潮。上海萬科以區域內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這一重要文脈為策源地,聯動萬科雅賓利約30萬平方米城市綜合體、周邊城市更新配套共同打造100萬平方米的「中興城」,架構15分鐘國際公共文化生活圈。
  • 2013-2011年國考行測「類比推理」難題(正確率≤60%)解析
    「火炬」和「蠟燭」無論是製作材料還是結構形態都有不大不小的差距,但兩者有一點非常類似,即兩者的「使用功能」非常類似,都是「通過長時間燃燒」來發揮作用。因此,最接近題幹邏輯的詞組必然是二者有一定差距,但「使用功能」非常類似的。
  • 定義ToB新未來,快法務被評為「2020中國ToB行業先鋒力企業」
    「ToB行業頭條」聯手3W集團組織評選發布的《2020中國ToB行業年度榜單·先鋒力榜》,本周正式對外發榜。
  • 科技與潮流的碰撞,大LOGO為新世代「先鋒」給出了答案!
    要知道什麼是「潮流裡的先鋒」,我們首先要追溯「先鋒」的起源。假若要追溯到古代,那就是戰場裡衝鋒陷陣的先鋒官。當然,我們這裡所理解的「先鋒」,是文化藝術上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