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個熱搜刷屏了網絡:
熱搜中提到的進口藥,指的是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一種用來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下面簡稱「SMA」)的藥物。
大家疑惑的點在於,有網友稱,這種藥物在澳大利亞一針僅需280餘元,一時間輿論沸騰,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為大家說說這件事。
一、什麼是SMA,什麼是諾西那生鈉注射液
SMA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變性導致肌無力、肌萎縮的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雖然在概念上,SMA屬於罕見病範疇,但實際上並不罕見,平均每50人中就有一名致病基因攜帶者。而如果夫妻倆都是攜帶者,那麼生下SMA患兒的機率就有有1/4的機率。根據統計,SMA在新生兒中的患病率為1/10000~1/6000,中國約有SMA患兒3萬~5萬人,每年新增1500~2500例左右。
根據臨床表現,SMA由重到輕分為4型。而最為嚴重的SMA I型,即嬰兒型,約佔全部SMA病例的45%。90%的新生兒活不過兩歲,照顧上稍有閃失,就會因為吞咽或呼吸上的困難而死亡,被稱作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殺手。
而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目前大陸唯一一個能治療SMA的藥物,但是它在國內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國內售價697000元,將近70萬,且醫保無法報銷。
二、為何國內國外差價如此之大
那麼為什麼國內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一針將近70萬,而國外只需200多元呢?是「中間商賺差價」嗎?
關於這件事情,國家醫保局也進行了回應:
原來,網友所說的在澳大利亞一針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僅需280多元,的是經過醫保報銷後,需要自費的部分。在市場售價上,並沒有什麼差別:在美國,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售價為12.5萬美元(87萬人民幣),在澳洲,一支也要11萬澳元(55萬人民幣)。
目前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還不在我國醫保範圍內,因此大家無法負擔如此高昂的價格,不過藥企渤健生物稱,公司一直與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積極溝通,呼籲建立多方共付機制,以進一步提升中國SMA患者藥物可及性。
也就是說,隨著醫保制度的不斷完善,這個藥,在未來,可能會納入醫保。不過未來究竟是一年後還是十年後,沒人說得準,目前這個藥還是天價。
三、面對SMA,保險能做些什麼?
保險可以轉移風險,在大病面前,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都能起到很大作用,那麼面對SMA,這兩類險種能派上用場嗎?事實上是可以的。
▲重疾險
雖然SMA是種罕見病,但市面上也有些產品包含了罕見病保障,比如復星聯合的媽咪保貝少兒重疾險,就可以對SMA進行三倍賠付:
如果買了50萬保額的媽咪保貝,孩子得了SMA之後,有機會獲賠150萬保險金,這筆錢可以用於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注射,保障力度還是挺強的。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不是說這個病是遺傳性疾病嗎,真的能賠嗎?
在媽咪保貝的條款中,明確顯示了,這項保障不受免責條款中遺傳性疾病等限制,可以正常賠付:
關於媽咪保貝這款產品,市面上的測評非常多了,上線這麼久一直經久不衰,少兒特疾責任涵蓋病種多、質量高,還不限年齡,保障相當不錯,值得各位家長為孩子選擇。
▲百萬醫療險
雖然與重疾險一樣,醫療險裡對遺傳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等基本上也是免責的,不過也有例外——尊享e生2020。
這款產品首創性的將衛健委等部門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121種罕見病納入保障責任,且0免賠,報銷無門檻。而在罕見病目錄中,就包括SMA:
也就是說,如果不幸得了SMA,住院期間的醫藥費用是可以報銷的。尊享e生系列被稱為「國民醫療險」,2020版是此系列的第15次升級,除了罕見病保障,還多了重疾保險金和住院津貼,質子重離子保障和癌症院外藥也寫進了基礎責任,各個方面表現都還不錯,挺值得入手的
不過,每針70萬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能否報銷,並不一定。因為百萬醫療險能報銷的院外藥通常都是癌症院外藥,如果醫院沒有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可能就無法報銷。
寫在最後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疑難雜症早就不是什麼不治之症了。在大病面前,更多的是「沒錢治」,而不是「治不好」。而保險產品可以為我們提供抵禦大病的底氣,如果能早點完善保障,就可以避免日後被高額的醫藥費用,擋在生命大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