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森林裡的瘴氣是如何出現的?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2020-12-18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瘴氣」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令人「毛骨悚然」,因為我們經常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之中聽到這個詞語,但是「瘴氣」在我們現實生活之中也能看到,主要集中在熱帶原始森林裡,同時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瘴」並非一定就是「氣」,是存在兩種形式,它發作的情形一種是有形的,還有一種是無形的,所以這裡存在誤區,大家一定要分清楚,瘴氣如今在全球範圍之中,大多數的原始森林都有,進入原始森林探險的朋友一定要多多關注。

同時在我國很早就有關於 「瘴氣」的記載,例如在《泊宅編》載之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虔州(今江西贛州)龍崗、安遠二縣有瘴」,所以發現瘴氣的歷史還是比較早,那下面我們詳細來說下瘴氣的一個情況。

「瘴氣」主要化學成分是什麼?如何產生的?

瘴氣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毒氣」,舉個簡單例子來說,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之中,經常看到一些腐爛的動物或者植物,其實能夠聞到的那種味道就是「瘴氣」,而這種氣體是一種有毒氣體,所以大家儘量不要接近這種氣體。

瘴氣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甲烷、硫化氫、氨氣等等,而這些氣體形成之後,在高溫狀態之下也容易瀰漫,在很遠的地方都能夠明顯地聞到,動植物的腐爛味道大家應該也是深有體會,很多人應該也聞到過。

所以一般在動植物腐爛的區域,大家都一定要遠離。我們多次強調也是為了大家安全著想,這個解釋非常的簡單。化學成分和如何產生都很明白,不過我們雖然瘴氣是動植物腐爛所產生的,但是實際上致病的瘴氣大多是由蚊子群飛造成的。蚊子的傳播大家也明白,所攜帶的細菌在科學界應該沒有任何生物能夠比較了,這個是科學界對比古代人對瘴氣認識的一個「反轉」。

當然這裡說到蚊子,我們也可以知道,在地球上,蚊子的種類很多,並且幾乎覆蓋全球所有的區間。所以如今科學界也在想辦法進行「滅蚊」,來減少蚊子對人類的影響,這就是大概的情況,話說回來,這也算是原始森林最毒的氣體了,蚊子都不怕,還能存活,真的是厲害。

瘴氣一般什麼時候較多?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瘴氣的主要形成條件就是氣溫要高,所以夏季很容易形成瘴氣,同時蚊子在夏季形成也非常好,它們能夠隨便在「一潭死水」上進行大規模的蔓延,一隻蚊子可以在一年繁殖7~8代,弄死一隻蚊子,等於消滅800隻「蚊二代」。

可以想像蚊子的數量是有多大,所以至今蚊子也不是什麼保護性的動物,真的是蔓延太強了,當然蚊子也不能過徹底滅絕,徹底滅絕了影響生物鏈的波動,蚊子的天敵很多,少了它們生存還是會受到影響的,這個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的。

所以瘴氣產生的影響很容易在夏季發生,同時在一些多水的池沼地區發生,其實也是跟蚊子存在一定的關係,每當有人出現這些相關性的影響之後,人們就會猜測影響是因為池沼地中的溼熱之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瘴氣」。

所以只是大家不知道瘴氣的形成原理以及後續影響,才誤以為是其他東西所產生的。而對於這些所謂的「氣」沒有能直接被科學家目證,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完全控制和預防,這個就完全要靠自身了。

瘴氣還容易引發不好影響?

確實我們從瘴氣的所含氣體就可以知道,主要的化學成分裡面有甲烷,甲烷是一種非常容易引發火的物質,所以當大量的甲烷堆積起來之後,很容易引發自然災難,同時甲烷本身來說對氣候的影響也較大,會加速地球的溫室效應,所以如今科學界對甲烷的管控也比較強,當然瘴氣裡面所含的甲烷都是自然產生的,人類是無法進行控制的,這個是不一樣。

但是綜合因素來說甲烷出現就是影響,所以這裡說到甲烷我們說得有點多,這是對氣候保護的一種呼籲,如今地球升溫讓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加大了對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這是對地球的一個反向影響。

應該從氣候保護角度出發了,不然未來影響會更大,到時候再想保護地球就沒有多少時間了,這就是大概的情況,瘴氣雖然影響的情況不太大,會囤積在某一個地區,但是瘴氣裡面的物質也會散發影響。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瘴氣不是什麼好物質。總結一下:瘴氣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甲烷、硫化氫、氨氣等等,是一種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毒氣,致病的瘴氣大多是由蚊子群飛造成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原始森林最毒的氣體!蚊子都不怕,還能存活,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瘴氣」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令人「毛骨悚然」,因為我們經常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之中聽到這個詞語,但是「瘴氣」在我們現實生活之中也能看到,主要集中在熱帶原始森林裡
  • 原始森林中的「瘴氣」,究竟是什麼氣體?
    提到瘴氣,我們就會想到南方密集森林中的一種氣體,這種氣體能夠導致人們生病。在過去,朝廷經常會把獲罪官員貶到外地,而被貶往南方的官員往往在當地生活不久,就會「瘴邪入體」,甚至會引發死亡。那這種能引發人們生病,甚至死亡的瘴氣,究竟是什麼氣體呢?
  • 原始森林裡的瘴氣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廣西一直有「瘴鄉」之稱?
    首先,不是所有樹木高大的森林就能叫原始森林,而原始森林中才會產生的瘴氣,與廣西「瘴鄉」中的瘴氣又不是一回事。90後的朋友一定不會仙劍奇俠傳感到陌生,不知道你對劇中充滿瘴氣的仙靈島是否還有印象,那現實生活中的瘴氣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什麼?
  • 原始森林中的瘴氣是怎麼回事?
    「瘴氣」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不陌生,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影視劇中都有提到過,比方說一群人去哪個大山裡尋找寶藏,遇到了所謂的瘴氣。那麼這個瘴氣究竟是什麼東西,為何都要避開它呢?翻開歷史的典籍,許多史書上都有記載「南方有瘴氣」,不過當時沒有「瘴」這個字,是用了其它字來表述瘴氣的意思。
  • 令古人聞之色變的南方瘴氣,究竟是什麼?
    「瘴氣」這一詞彙出現較晚,由「障」字演變而來,最早和疾病聯繫起來是在《淮南子·墬形訓》裡的「障氣多喑,風氣多聾」。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進入嶺南,「障」逐漸向「瘴」字演變。在中國古代,人口主要分布在黃河和長江中下遊,當時的嶺南地區氣候溼熱,降水豐沛,森林茂密,毒蟲猛獸如雲,被人們視為極危險的化外之地,當時士大夫最害怕的就是被貶到嶺南,很多文人都在詩文裡表達了對瘴氣的恐懼,比如白居易的《送客南遷》中寫道「春畬煙勃勃,秋瘴露冥冥」。韓愈在給唐憲宗的表章中寫道「州南近界,漲海連天,毒霧瘴氛,日夕發作」。
  • 地球第一個人是如何出現的,人類又是如何繁殖起來的?
    而地球第一個人按照進化來看,我們就是從「猿」進化而來的,並且是起源於森林古猿,而在猿人類出現之後,才有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人類的說法。根據科學探索的情況來看,人類已知的最早古猿名叫「原上猿」,大約存在於3500萬-3000萬年前,所以是相當的久遠,並且在現代科學之中的一些生物發現,通過DNA的進化序列,也證實了人類在進化過程之中的一環。
  • 2019年第16期【八桂縱覽】瘴氣對明清時期廣西的巨大影響
    「瘴」作為文字的出現比較晚,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尚未收錄該字。它出現在東漢時期,範曄《後漢書》卷24《馬援傳》載:「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又出徵交阯,土多瘴氣」。《後漢書》也因此成為最早記錄瘴氣的正史。
  • 梅雨時節說「瘴氣」:中國最早的地圖炮?
    華夏人起源在今天中國中原一代,對歷史氣象資料的分析顯示上古時期中原一帶的氣候遠比現代溫暖潮溼,黃河流域瘧疾時有發生。對更加南方的長江流域,中原人總是帶有一種陌生的恐懼眼光。「瘴」字在先秦並不存在,當時的人雖然已經相信南方溼熱氣候影響壽命,但是並沒有提煉出「瘴」這個奇特的概念。進入漢朝以後,南方的逐漸開發讓溼熱的影響愈發為人所知。
  • 若爾蓋:在原始森林裡邂逅春天
    但是,在若爾蓋不只有花湖和九曲黃河,在這裡,包座原始森林,一定會顛覆你對若爾蓋草原的印象!包座鄉位於若爾蓋縣城東部,距縣城85公裡,82萬畝森林遮天蔽日,連綿數百公裡,雲杉、冷杉、柏木,古木參天,與黃龍、九寨溝連成一片,融為一體,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與被譽為「童話世界」和「人間瑤池」的九寨溝、黃龍相比有異曲同工之妙。
  • 世界原始森林消失速度加快
    本報訊 據哥斯大黎加新聞網站最近發布的消息,2014年-2016年,全球原始森林面積每年減少9萬平方公裡,幾乎為哥斯大黎加領土的兩倍。一些專家警告,自21世紀以來,世界原始森林的消失速度正在加快。
  • 原始人類是如何建立文明的?
    要知道,在地球上,靈長類動物並不止猿類一種,而且基本上都是同期進化的,為何最終卻偏偏只有人類出現了,其它的靈長類動物卻仍然是低等生命呢?顯然,這看起來並不合乎事物進化的基本規律,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這裡有一個最關鍵的地方就是,猿類進化的過程中,從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是最關鍵的轉折點之一,因為這樣就解放了雙手,這裡原本沒有什麼用處的前肢,也就開始練習著抓取食物,然後嘗試著製作一些工具等等,雙手越來越靈活,自然而然的大腦也就越來越聰明,於是,在200萬年前,地球上最早的人類——能人,才得以出現。
  • 感受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寄存我們無法褪色的鄉愁
    有幸去神農架,感受中國最大的神農架原始森林。一草一木都讓你喜歡,喜歡她恆久不變的陌生感、縱深感。森林是永遠沉默的、無聲的,無法表達它自己,我們的熱愛完全是因為人類遠古故鄉的某種基因。人們居住並耕耘在雲彩之上,那裡的流泉和森林、野花和峽谷,是照耀內心良善與靜泊的光源。神農架原始森林總是以永遠生疏的姿態存在著並拒絕著,森林的鬱閉度是她永遠神秘並讓人敬畏的原因,但她的親切無聲的召喚又是巨大的,無法抗拒的。特別在年歲見長,經受過人情冷暖之後,唯一的親人是森林,森林是可以療傷的,是養人的,是寬厚的,是可安放自己的肉身的,是值得託付和信賴的。
  • 中國遠徵軍緬甸兵敗,經原始森林撤退回國,1.3萬人命喪野人山!
    從雲南騰衝的「滇西抗戰紀念館」回來有些日子了,紀念館裡展示的一些滇西抗戰實物,仍然在腦海裡縈迴不去。比如,本組照片展示的:中國遠徵軍撤回時所經野人山的相關實物。(王子瑞 攝)太平洋戰爭1941年底爆發後,日軍入侵緬甸,企圖切斷國際援華物資賴以通過的滇緬公路。
  • 我國的原始森林還剩下多少?
    因為《中國國家地理》所使用的「完整森林」是指「未受侵擾原始森林景觀」(Intact Forest Landscape, IFL),這個標準更嚴格一些,若按這個標準來算,美國本土的完整森林也蕩然無存了。很多人對原始森林這個概念存在誤解,認為一片林子裡有幾棵百年老樹或參天大樹就是原始森林。
  • 我國天坑秘境,隱藏著「最大的」原始森林,形成至今已6000萬年
    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腳印開始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人跡罕至的地方也開始出現了人類的身影,長期存在的原始森林也很多,都是由人類開發的,在當今世界,要找到那些沒有被人類破壞的原始森林,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在哪裡嗎?
  • 黃巖峽谷——原始森林的博物館
    隨著步履的深入,接踵而至的是越來越碩壯的大樹,我發現:有如定海神針、直插蒼穹的巴東木蓮;有膚色如黃、皮膚如齒粗糙的銀木荷;還有視為林中珍品、存活1300年之久的老甜楮;有生於高山、性較耐寒的漆樹;還有根系發達、富有生命力的喬灌木,巖櫟、考樹、銀杏、伯樂樹、青檀、中華石楠、宜昌潤楠、南方紅豆杉等一大批珍貴樹種,構成了一個原始森林的至高名品。
  • 聯合國稱人類對原始森林破壞創20年以來最低
    環球網實習記者賀娟娟報導,聯合國近日發表一份報告稱,人類對於原始森林的破壞降到了20年以來的最低點,這主要歸功於各個國家開始履行保護環境的承諾。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雖然地球生物的多樣性仍然在急速的下降,幾個地區正接近瀕臨滅絕的「臨界點」,但讓人覺得有希望的是大多數政府都表示要保護自然資源。
  • 中國原始森林僅佔全國森林面積7.59%—新聞—科學網
    3月20日,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相關學術機構合作,
  • 全球幾大原始森林,想去看看嗎?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原始森林充滿了神秘感,很多並不被我們熟知,畢竟潛藏著太多未知的危險。它們卻牽動著探險者躁動不安的心,吸引著他們前往探險。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全球十大原始森林吧。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巴西和秘魯,世界最大的森林,有「地球之肺」之稱。
  •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天坑」裡迷一樣的「不死草」靈藥
    這個地方叫龍摩爺是掛牛頭的森林聖地,極具視覺衝擊力和心靈震撼力,也是遊客必來之地,在當地人眼裡,這裡有山有水、有著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是部族繁衍生息的風水寶地,它也說中國56個少數民族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山地原始部落民族,以豪放、原始的生活方式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