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2021-01-07 青瞳視角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預計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目前,空間站項目已經按照研製計劃順利完成總體大綱規定的全部測試環節。

在飛船系統方面,神舟十二號飛船已完成回收著陸分系統的總裝工作。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團隊以載人航天最高研製標準開展工作,確保航天員首次從我國空間站安全返回,保證空間站工程任務順利實施。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負責長徵二號F、長徵七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根據計劃,長徵二號F、長徵七號、長徵五號B三型運載火箭將分別承擔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和空間站核心艙發射任務。目前,三型火箭總裝測試工作正在北京、天津兩地有序開展。

行星探測方面,按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俗稱「剎車」減速,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衛星,為著陸火星做準備。當「天問一號」抵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總飛行裡程將達到4.7億公裡。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長二F/長七/長五B火箭都來了
    剛剛進入2021年,我國就公布了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計劃:空間站、載人飛行、長徵火箭、火星探測……空間站與飛船——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2021-2022年間預計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兩個實驗艙、四艘載人飛船、四艘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將發射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
  • 嫦娥五號歸來,「胖五」又將迎來新任務,吹響中國空間站集結號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歸來,世界各國再度將目光聚焦中國。作為目前全球航天領域的探索先鋒,我國在航天事業戰略上循序漸進,一系列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推進。據悉,此前完成發射「嫦娥五號」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又迎來了新任務。明年,它將把我國下一代空間站核心艙「天和」送入太空。
  • 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啟動,計劃時間表出爐
    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啟動!; 年底,空間站核心艙和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場合練和首飛任務準備工作; 2020年前後,中國空間站核心艙計劃發射; 2022年,空間站全站預計建成並投入運營。
  • 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啟動 計劃時間表出爐
    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啟動!這是兩會期間中國航天領域傳來的有一個好消息。7月,天宮二號受控離軌;年底,空間站核心艙和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場合練和首飛任務準備工作;2020年前後,中國空間站核心艙計劃發射;2022年,空間站全站預計建成並投入運營
  • 長五B運載火箭首飛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拉開序幕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B火箭)首飛任務圓滿成功,迎來了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開門紅」,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也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空間站建造進入實質階段,長五B火箭加入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長五B火箭是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它的首飛對後續空間站建造來說至關重要。
  • 我國目前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核心艙運抵文昌,中國空間站任務拉開序幕
    據觀察者網1月20日的報導稱,日前,我國目前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先後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據了解,此次運抵文昌的空間站核心艙以及新一代載人試驗飛船,將分別參與長徵五號B 運載火箭的首飛任務,但在此之前兩者之間還需一段時間的合練測試,讓彼此之間各方面的功能配合緊密,事實上,此次空間站核心艙和載人飛船與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次配合,也就意味著中國空間站任務正式拉開序幕。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可靠性試車成功 上半年發射空間站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可靠性試車成功 上半年發射空間站2021-01-09 09:53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近日,央視新聞報導稱,長徵五號 B 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了型號可靠性試車,進一步驗證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的能力,為長徵五號
  • 揭秘中國空間站:長啥樣?怎麼建?
    2020年5月5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太空軌道。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飛行任務,期盼已久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終於拉開。
  • 揭秘中國空間站(深度觀察)
    2020年5月5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太空軌道。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飛行任務,期盼已久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終於拉開。
  •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標誌著我國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武平表示,天宮二號安排了一批體現科學前沿和戰略高技術發展方向的科學與應用任務。這其中,空間冷原子鐘實驗、伽瑪暴偏振探測、空地量子密鑰分配試驗是天宮二號14個應用和試驗項目中的3個重點項目。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表示,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戰略現正處於第二步第二階段。天宮二號發射成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才能相繼進入太空。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 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長徵五號B的整流罩長度達20.5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火箭整流罩,相比之下,長徵五號的整流罩長約12.3米。之所以有這樣的不同,是因為長徵五號B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的大型衛星及飛船,例如載人空間站的核心艙和實驗艙等,需要有足夠大的載荷空間和強勁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中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揭秘中國空間站丨「三室兩廳還帶儲藏間」 誰來住?
    這也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飛行任務,期盼已久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終於拉開。上世紀90年代開始啟動的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規劃了「三步走」戰略。從發射載人飛船將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艙、發射空間實驗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隨著空間站工程全面展開,中國正式邁入了「空間站時代」。
  • 石豪:長徵五號B發射成功,我國深空探測有了一顆定心丸
    中國空間站的核心艙「天和」,是長度16.6米、直徑4.2米、重達22.5噸的龐然大物,能夠支持3名航天員長期駐留,是空間站的「中軍帳」。其尺寸和質量超過了以往我國火箭運載能力的極限。天和核心艙模型 |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火箭是手段,太空飛行器是目的。沒有手段就達不成目的,沒有火箭,空間站只能是地面上的模型。所以,長徵五號B帶著20米的整流罩來了。
  • 「天宮」核心艙首亮相 「嫦娥四號」演示登月
    大洋網訊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國際航展」)11月6日~8日為專業觀眾日,9日~11日為公眾日。中國航展分10個展館,10大軍工企業首次大規模參展,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集體亮相,如航空裝備方面的AC系列直升機、民用大飛機CR929樣機等,航天領域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仍未上天的「空間站核心艙」和「嫦娥四號」探測器等。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步計劃公布 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
    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胖五」家族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那麼,長五B與它的大哥長五有哪些不同?它們後續又將如何分工呢? 中國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在5日晚的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稱,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已將載荷組合體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 新知問答|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有什麼區別?
    天空實驗室任務周期內,蘇聯恰好處在禮炮2號無法使用、宇宙-557剛剛失敗、禮炮3號尚未發射的階段。在政治和軍事壓力下,蘇聯官方提出了更新一代大型空間站的任務,第三代空間站於1976年開始論證,正是和平號空間站的前身。
  • 中國空間站2022年將完成在軌建造計劃!各航段名字有驚喜
    為此,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其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 長五失敗原因或於年底查清 將致探月等任務推遲
    資料圖:長徵五號科技日報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付毅飛)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25日在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上表示,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的原因仍在調查中,或將在年底徹底查清這次失利將影響到我國嫦娥五號、四號以及空間站的任務計劃。長徵五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但在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 如何看待長五B首飛任務,一艙返回失敗,一船成功著陸?
    5月5日,中國首款一級直接入軌火箭——長五B成功首飛,搭載兩樣重器:一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一艙(中國首個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回頭再看,今年上半年長七甲、長三乙一個月內兩度發射告敗,先是3月長徵七號甲火箭首次試飛失敗,緊接著4月發射印尼 PALAPA-N1 的長三乙第三級火箭又發生異常,火箭與衛星墜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