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沙漠 教育的綠洲

2021-02-25 浦東赴美教師講習團

洛杉磯以東約200公裡處,是一大片沙漠地帶。這裡乾燥無雨、陽光猛烈。多年前人們循著綠洲,找到了豐富的地下水源。漸漸地,人們移居到此,逐漸形成了Palm Desert、Indio、Coachella、La Quinta等城市群。這些城市裡的學校組成了沙漠沙子學區(Desert Sand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簡稱DSUSD)。

得益於當地發達的旅遊業、休閒度假業,學區教育經費充足。在2017~2018年度裡,共有319,662,281元用於學區內31所不同學校裡的發展,其中包括26,913名學生和約2,700餘名教職員工的開銷。在學區教育中心(District Education Center,簡稱DEC)的領導下,整個學區的文本資料印刷、教學用品供給、學生餐的供應等集中採購、存儲和發放,既節約經費又提高效率,體現出成熟的教育管理水平。

沙漠沙子學區秉持Relationships、Respect、Inclusion、Innovation、Teamwork、Equity、Service、Excellence和Kindness的九大教育理念,極其重視教師培訓,保證將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理論推廣到基層並執行到位。因此在DSUSD,我們的跟崗學習從參加學區教師教練(Coach)的集中培訓開始。

在短短三天內,我們參加了兩次針對教師教練(Coach)的培訓,主題是Coaching Core Value、Student-Central Coach以及BTSA培訓。三場培訓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培訓師們對美國教育界提倡的教學策略的運用,簡直達到了深入骨髓、爐火純青的程度。Charlene、Kim和Mark在暑期集訓期間傳遞給我們的「思考Think——配對Pair——分享Share(TPS)」、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SCORE、Parkinglot等教學策略都被使用。我們深刻感受到,這裡的教師本身就是在先進教育理念下浸潤的,他們可以影響更多的教師和學生。

時間:美國太平洋時間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

目的地:棕櫚沙漠高中(Palm Desert High School)、約翰格蘭初中(John Glenn Middle School)

內容:尋覓教學策略

在學區的組織安排下,我們沙漠沙子10人分別前往跟崗學校,開始課堂觀察。在觀課過程中,我們觀察到教師使用了許多培訓中提及的策略

沙漠沙子學區的三位高中教師與棕櫚沙漠高中的校長合影

這裡的老師廣泛使用多媒體、網絡等教育技術資源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如在棕櫚沙漠高中的美國歷史課堂中,老師會帶領學生在Google Classroom上完成任務,有的是查閱資料完成答題,有的是當堂測試獲取反饋。

在一節高二年級的英語閱讀課上,基於文本證據的閱讀和分析理解,老師頻繁地使用在線網絡小工具(如StudySync、quizzizz)測驗、反饋和解釋。學生使用Chrome Book學習由教師傳送的文本信息、設計的問題、詳盡的解釋等。在約翰格蘭初中的西班牙語課上,老師通過手機端平臺可以即時評估學生的課堂表現,家長可以通過平臺獲取相關信息。

每節課都是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 centered),老師留給學生們足夠的時間去自主學習和思考,學生的思辨能力能夠得到充足發展。

例如,在約翰格蘭初中的一節歷史課上,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歷史文本資料,指出自己對某一事件的觀點(Point),然後找出相關證據(Evidence),去解釋(Explain),做總結(Link)。在一節科學課上,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對月相成因的探究。在一節西班牙語課上,學生也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練習。如果不能跟隨大部隊的腳步,學生可以前往小教室繼續完成。在棕櫚沙漠高中的英語課上,大部分學生可以跟著老師的節奏聆聽、朗讀、思考、回答、質疑、表達觀點等。

這裡的課堂上,教師廣泛使用小組合作、TPS策略。大多數教室的桌椅都是以小組方式排列的。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首先會介紹了今天的上課日程和目標以及作業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拋出問題之後,都會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討論、分享。

比如,在約翰格蘭初中的一節科學課上,老師在既有小組的情況下,又按照一定的方法重新分組,新組成員一起完成「月相成因探究」。組內3人分別手持手電筒、桌球和不拿任何物品,分別代表太陽、月亮、地球上的觀察者。作為觀察者,重點觀察桌球表面黑影的變化。觀察結束後,學生需要把月相成因示意圖畫在筆記本上。在此期間,學生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並不斷地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收穫與感悟。

沙漠沙子學區的三位初中教師在約翰·格倫初中的研修合影

在跟崗過程中,學區為我們安排了走進校園、走進教室、聽課隨訪以及其他參訪活動。這對我們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很有幫助,尤其是參觀美麗的Sunnylands莊園,讓人印象最深刻。這裡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會面的地方。在莊園裡留有一張主席和總統同坐交談的長凳。這是中美國兩國友誼的見證,使得我們所有老師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沙漠沙子的教師作為赴美六期的成員,有幸能追隨習主席的腳步到此參觀、學習,我們倍感榮幸並在莊園的留言簿上留言、籤名,以表達願意延續中美友誼的願望。我們雖身在沙漠,但心系教育,情牽祖國!

撰稿:唐明、劉季青、葉婷、許嶽軍、史新強

攝影:沙漠沙子學區

編輯:白云云 史新強

審核:唐明

相關焦點

  •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2019-07-02 18:36:4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威龍有機:沙漠裡的綠洲奇蹟
    據了解,該產品的葡萄原料來自於「沙漠裡的綠洲奇蹟」——威龍甘肅沙漠綠洲有機葡萄莊園。  北緯38度,是有機釀酒葡萄種植無與倫比的獨特地理位置,著名的葡萄酒產區法國波爾多梅多克、義大利託斯卡納、美國加州納帕山谷等地區都位於此緯度,這也讓甘肅武威成為了國內有機葡萄釀製的天堂。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沙漠中美麗的綠洲,全球幾大壯觀的沙漠綠洲,一起來看看
    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 巴哈利亞綠洲 全球10大最壯觀的沙漠綠洲 巴哈利亞綠洲距離埃及首都開羅500公裡,這麼經典的地方,有機會要來看看。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法拉弗拉綠洲 法拉弗拉綠洲也許是埃及最小的綠洲,但卻有著埃及最著名的一項景觀,可以嘗試遊覽一下,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 為什麼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中,會出現植被茂密的「綠洲」?
    以上就是綠洲的科學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綠洲通常出現在廣闊的沙漠地區,在荒蕪的沙漠中出現的小範圍綠色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就稱為「綠洲」,這是一種自然地理環境「地方性分異」地體現。沙漠綠洲沙漠是荒漠自然帶的一種,地球陸地表面由於水分條件的差異,從溼潤、半溼潤地區,到半乾旱、乾旱地區,陸地自然帶從森林自然帶,逐步過渡到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從而體現陸地自然帶的地帶性分異,這種由水分控制的陸地自然帶分異規律,通常被稱為「乾濕度地帶性分異」。一般來說,森林植被多分布在溼潤地區,草原植被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而荒漠多分布在乾旱地區。
  • 問答 |為什麼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中,會出現植被茂密的「綠洲」?
    綠洲通常是指在大尺度的荒漠自然帶背景基礎上,出現以小尺度範圍,具有相當規模的生物群落為基礎,構成能夠相對穩定維持的、而且具有明顯小氣候效應的異質生態景觀。以上就是綠洲的科學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綠洲通常出現在廣闊的沙漠地區,在荒蕪的沙漠中出現的小範圍綠色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就稱為「綠洲」,這是一種自然地理環境「地方性分異」的體現。
  • 沙漠中的綠洲非常難得一見,莫扎比綠洲上榜,一起來看看吧
    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莫扎比綠洲 莫扎比綠洲位於撒哈拉沙漠北部,這裡的美景令人神往,你也是這樣想的嗎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加波羅恩綠洲 加波羅恩是一個以一片大型淡水湖為基礎的綠洲,這裡確實是個休閒的好地方,值得前去遊覽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思瓦綠洲 思瓦綠洲位於埃及境內,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準噶爾盆地裡的沙漠綠洲在蒙古幾大支之一的漠西蒙古兩大汗國中的準噶爾汗國沒有入駐準噶爾盆地之前,準噶爾盆地只是廣袤的西域大地上被天山和阿爾泰山環抱的一塊腹地。在這塊腹地的中心也有一處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這樣一條建議,如果把海水運送到沙漠,增加沙漠地區的溼度,促進空氣流通,增加降雨量,久而久之沙漠會不會變成一片綠洲?  首先我們要知道沙漠是如何形成的,除了人為活動之外,最重要的是受到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在地球板塊運動的過程當中,讓環境發生了微妙變化,沙漠就是在這一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只不過人類活動的出現加劇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而已,在陸地上,生物出現之前,地球上的沙漠就已經存在了。
  • 如果沙漠都漸漸地變成了綠洲,對地區生態環境有什麼影響?
    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地形、氣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這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首先體現在,某一區域中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某些區域之所以沙漠廣布,分布荒漠自然帶,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氣候乾旱,地表水缺乏,植被難以生長。
  • 問答 |如果沙漠都漸漸地變成了綠洲,對地球的生態有什麼影響?
    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地形、氣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這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首先體現在,某一區域中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某些區域之所以沙漠廣布,分布荒漠自然帶,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氣候乾旱,地表水缺乏,植被難以生長。
  • 沙漠裡也有綠洲,來看看阿塔卡馬沙漠遊客中心
    Emilio Marín&Juan Carlos López,Desert Interpretation Center,外景,2015年 felipe fontecilla2015年竣工的阿塔卡馬沙漠遊客中心,位於極度乾旱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
  • 對亞沙漠變綠洲的感想
    其中最了不起的是使這塊亞沙漠變綠洲的壯舉。他們能將廣袤的亞沙漠經營成農業大州,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蹟。  我說此地為亞沙漠,是基於三點考慮:其一,沙中尚有土,還不是純沙漠;其二,沙中有卵石,有別於沙漠;其三,緊靠的南邊便是沙漠,鄰近於沙漠。  洛杉磯原來就是一個風沙肆虐的世界,年降雨量僅有300毫米左右。無論其土質還是降雨狀況,均比我省的呂梁地區還要惡劣。
  • 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如果改造成綠洲,會對氣候有什麼影響
    沙漠是自然界中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而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建的南部,面積達到了33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江蘇省那麼大,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年蒸發量3000mm左右,平時風力達5-6級,這樣的環境,變成草原可能性不是很大,假設能變成草原,我國西部邊緣從此再也沒有沙漠,會對我國氣候主要產生兩方面的影響。
  • 有庫布齊、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經驗,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據統計,全球十大沙漠的面積總和達到了1778萬平方公裡,這比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還多出了68萬平方公裡,可想這是一個怎樣嚴峻的現狀。對於我國來說,荒漠化總面積為128萬多平方公裡,想想我國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荒漠化面積就佔了整個陸地面積13.29%,而我國最大的沙漠非新疆境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莫屬了。
  • 敢把沙漠變綠洲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古浪縣八步沙林場視察,並與林場職工一起開溝壓沙,強調要弘揚「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激勵人們投身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鬥。
  • 尋找沙漠和綠洲的「最大公約數」
    在朋友圈發下這條狀態時,吳向榮已經在沙漠裡種樹14年。  這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的阿拉善,2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裡分布著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這三大沙漠,土地荒漠化面積高達93.5%。每逢春天,沙塵暴常突襲而至。  吳向榮和他的團隊就住在騰格里沙漠東緣。
  • 長江的水流入到沙漠,沙漠會變成綠洲嗎?一起來看專家的說法
    地球上72%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了,人類僅僅只生活了28%的面積,似乎看起來可以給人類居住的地方挺多的,但其實人類只佔據了地球上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這裡面很多面積還是不能居住的,比如說高山峽谷、大壩,還有一些原始森林,而最重要的就是沙漠了,沙漠佔據了我們人類可以居住的1/3的面積,如果說沙漠能夠變為綠洲的話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巾幗力量:愛是沙漠中的綠洲
    愛是沙漠中的綠洲 愛是溫柔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