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研究

2020-12-13 華商網

  一、耐力訓練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代謝訓練的比例

  運動員在進行混合代謝供能耐力訓練時,需要注意有氧、無氧代謝訓練的有效結合,在長時間的騎行條件下,需要注意改變平均速度和不同速度之間的騎行速度等問題,保證運動員身體機能對不同代謝供能進行持續的運動,將其發展為混合物代謝耐力。想要提高運動員的混合代謝供能速度耐力,需要對其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合理的訓練安排。

  


  2、速度耐力的提高速度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速度的提高,需要從乳酸能速度和磷酸能速度兩個方面進行提高,達到改善自身速度耐力的需求。運動員維持自身的運動能力,需要身體內部的糖酵解為無氧運動提供能量,換而言之,有氧代謝耐力與混合代謝共同形成運動員速度耐力,使其提升。對運動員進行速度耐力的提升時,需要注意用科學的方式制定有計劃的有氧代謝的耐力配比,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運動員的運動潛力,對運動員的耐力專項訓練的效果也有明顯的提高。日常訓練時,運動員的缺氧程度和比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為達到運動訓練接近比賽時的各項身體機能,所以可以在日常訓練中,可通過糖酵解功能的方式將運動距離進行延長,以此來實現運動員可以進行高速度的運動。

  3、無氧閾控制力度

  對運動員進行有氧代謝供能耐力的訓練時,主要是通過控制無氧閾值速度來進行的,比如長時間騎行、長跑、長時間遊泳等,他們都是通過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來實現有氧代謝供能耐力的訓練目的,多數是採用逐漸增加訓練負荷量的形式來達到訓練效果提高的目的,相關數據顯示,隨著運動員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無氧閾值也會隨之不斷提高,所以對運動員進行無氧閾值定期的階段性測試是比較重要的,以其測試結果來調整運動員有氧代謝供能的訓練速度,可以有效的實現各階段的耐力訓練效果。

  


  二、提高耐力的訓練方法

  


  1、間隔式訓練法

  在自行車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時,教練員可以對其訓練時間進行嚴格的時間把控,按照間隔式訓練法,開展耐力訓練。當運動員訓練時,每隔1~10mim對其進行加強度訓練,就是運動員在保持勻速的運動狀態下,以1~10mim為單位,將其運動的速度與強度進行加強,這樣可以讓運動員有一個相對平穩的緩衝期,來逐漸適應各強度下的運動速度。耐力素質是優秀運動員必備的條件,可以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疲勞感,此種運動訓練方法能夠讓氧氣進入身體後,轉變為乳酸之前就將其快速的輸送至身體的肌肉組織中去,對提升運動員身體的無氧運動時的耐力速度有極大的幫助,可以讓其發揮自身潛能。

  2、爬山法

  運動員的耐力訓練方法比較多樣,其中爬山法也可以很好的訓練運動員的耐力,此方法通過利用山地的自然條件,要自行車運動員用最大的運動速比和極低的轉動數進行爬山訓練,對運動員的耐力提高非常有效。而且此項訓練方法還可以調動運動員不常用的肌肉,對其身體常用的肌肉也有加強韌勁的作用。自行車運動員在進行山地騎行的過程中,對其耐力的考驗更加嚴峻,不僅僅是鍛鍊其耐力速度,更能提高其心理耐力素質,對其耐力水平的提高比較全面。

  3、速度訓練

  作為一種競技型比賽,運動員不僅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同時還需要注重其速度的提升,因為速度也是影響競技型比賽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所以,運動員需要在日常的訓練中不斷提高其耐力水平和自身速度,為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做堅實的基礎保障。運動速度作為高水平速度耐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運動員的運動速度,首先要提高其速度耐力訓練時的訓練力度,結合其它相關因素對運動員進行綜合性訓練,調節好運動員各方面的發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耐力水平。同時需要注意,在對運動員進行耐力提升時,切忌生搬硬套,必須結合每位運動員的實際身體情況與專業技能水平,進行合理的方案制定。據相關研究表明,運動員在進行速度提升訓練時,將運動員的乳酸能速度進行有效的提升,能夠提高磷酸能的速度,而磷酸能能夠保證運動員在參加訓練時的狀態。

  4、注意力的訓練

  自行車運動定期開展山地自行車訓練對其培養自身的注意力有比較好的效果,因為山地的地形地勢較為複雜,運動員想安全通過就必須集中注意力,但是在實際訓練與比賽中想要完全的實現注意力的集中相對比較困難,所以需要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中注重這方面的常規訓練,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時,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來調節訓練強度,當騎行時間達到半個小時,可以進行短時間加強練習,但要保證騎行時速始終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視自身情況合理的安排休息。

  

  5、比賽模式下的訓練

  由於自行車比賽是根據相關大賽時間來進行的,所以運動員多數時間都是在進行日常的訓練,為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水平,也為方便定期對運動員的訓練結果進行比對分析,所以可以在日常的訓練中加入與比賽時期訓練方式相同的訓練項目,以此來作為衡量運動員實際訓練水平的標準。包括基礎訓練和強度訓練兩個方面都可以採取此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運動員有警醒作用,增強其好勝心,以最好的狀態來對待訓練,對自己的實際訓練情況加以正視。比賽訓練法可以幫助運動員建立正確的目標,從裝備、戰術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安排,提升其訓練效果。運動員在此狀態下進行訓練,其心理極限與生理極限都將得到極大的挑戰,對其自身的承受力也是一種提高。

  自行車運動項目是一項對運動員身體體能與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其中的耐力要求更為嚴格,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有效的訓練,努力提升自身的身體機能,全面掌握訓練內容,合理應用訓練中的各項方法,爭取在競技比賽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教練員在對運動員進行日常訓練時,需要時刻注意其心理、身體等各方面的情況,為運動員的訓練提供優良的條件。


編輯:李琦

相關焦點

  • 顛覆你對耐力訓練的認知:真正適合大眾跑者的訓練是這樣的
    從目前世界優秀耐力項目運動員的訓練來看,大強度的速度和競賽耐力訓練在整個耐力訓練負荷中的比例不超出10%。高強度訓練對跑者的機體會產生很大刺激,而這種刺激有時是對身體有害的,根據國外研究顯示,運動員以85%-90%最大攝氧量連續訓練或比賽2個小時後,機體內約7-9%的線粒體(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會遭到破壞,如果完全恢復需要40-60天的時間。
  • 運動實踐中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優化策略河北省體育局第十二期...
    香港體育學院單車部總教練沈金康就《運動實踐中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優化策略》進行專題授課。沈金康在近四個半小時的授課中,以實際訓練的案例與詳實的數據相結合,通過高原訓練及塞罕壩壩上1500-1600米海拔對運動訓練的影響,不同運動項目對不同素質的要求,深入解釋了在運動實踐中提高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的訓練方法和手段
  • 學好這6種基本訓練方法,耐力訓練很輕鬆
    耐力意味著對抗疲勞的能力,即能在儘可能長的時間內保持最佳負荷強度的能力。也表明身體在承受負荷之後迅速恢復的能力。耐力訓練不僅對健康跑者和馬拉松跑者很重要,對其它有氧運動如遊泳,騎自行車等都有重要意義。耐力訓練的6種基本訓練方法1.體能恢復訓練通過極慢速耐久跑和輔助訓練來恢復體能的訓練方法。慢速跑時跑步訓練中很有意義的一種跑步方式。
  • 運動表現:訓練運動員的8個理由
    運動訓練計劃的設計應引起適應性改變,最終改善性能,這包括以最佳形式和頻率選擇適當的刺激。通過將運動員安排在結構化的計劃中,教練可以系統地解決和發展運動和個人表現所必需的多種適應方法,無論是運動模式技術,改善長度-張力關係,增強運動員的速度,力量,力量或耐力,或改善運動員的身體成分。
  • 非洲中長跑運動員「兩極化」訓練模式
    所以,乳酸閾強度就像一個「門檻」,也被很多跑友稱為「乳酸門檻跑」,是一種耐力訓練的經典方法。20世紀70年代末期,Kindermann等人對人體運動時能量代謝從有氧到無氧的轉化過程進行的研究。他們的實驗表明,受試者在進行了2~3個月、每周4~5天,訓練強度維持在乳酸適應區間之後,有氧耐力水平、乳酸閾速度出現顯著提高。這種「乳酸閾訓練法」逐漸成為耐力訓練的經典方法。
  • 現代運動訓練理論熱點研究 - 國家體育總局
    根據我們的調查,訓練理論的老化和滯後,束縛了教練員的訓練思路,阻礙了訓練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影響了運動成績的提高。目前,我國大部分體能項目落後於世界水平或長期無法達到世界頂尖水平,與上述原因不無關係。  為此,本課題準備結合近年體育基礎學科在運動訓練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我國訓練的實際,從運動訓練學的角度,對當代訓練理論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
  • 耐力訓練的6種基本訓練方法,是馬拉松訓練的重要方法
    耐力是身體的抗疲勞能力以及在承受負荷之後迅速恢復的能力。耐力訓練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培養跑步者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承受負荷的能力,在較長跑程內維持恆定速度的能力,以及通過更高效地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的能力。耐力訓練中有6種方法適用於馬拉松訓練,按照這些方法訓練可以增強跑步者的長跑能力並提高其速度。
  • 體能訓練:改善心肺耐力的漸進模式!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體能訓練:改善心肺耐力的漸進模式!  如何通過運動改善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許多人誤以為心肺功能的訓練就是有氧訓練,所以總是進行著中等強度超長時間的訓練,但體能狀況就遲遲無法前進,這是為什麼呢?
  • 青少年田徑運動員踝關節力量訓練的五種方法
    800m跑已被 教科書列為以速度耐力為特點的短跑,在比賽中,運 動員腳穿跑鞋,主要用前腳掌蹬地、發力。種種實例 足以說明踝關節力量的重要地位。 青少年運動員可塑性 強,系統訓練較短,注重長時間、系統性踝關節力量 的訓練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作者在教學實踐中 總結出前腳掌勻速跑、後退跑、三種跳躍練習、穿跑鞋練習及赤腳練習等五種訓練方法,為提高青少年 田徑運動員踝關節力量提供一定參考。
  • 跑馬拉松的人為什麼耐力這麼好?其實有個妙招適合日常訓練
    有趣的是,一項關於馬拉松比賽的研究表明,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傾向於參加馬拉松比賽。而年齡在60-69歲之間的人群參與度還在不斷的增長,儘管在進行馬拉松訓練時不需要遵循特定的訓練表,但想要完成比賽還是需要經過一些訓練的,應對這一挑戰的有效訓練方法之一就是騎自行車。
  • 想增加爆發力和耐力,應該如何訓練?
    那麼想增加爆發力,我們該如何訓練呢?我們已經知道了爆發力就是速度與力量的集合,那麼要增加爆發力,就是要提高速度和增加力量了。力量訓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深蹲,硬拉等等,這些都可以有效地增加力量。而速度訓練,一般選擇練習跳躍,或者丟實心球,這些動作都可以提高訓練的速度。具體我們可以在一周裡選擇一天來進行力量訓練,然後再選擇一天進行速度訓練。如此交替。爆發力說完了,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耐力。耐力是對進行某活動的耐久能力。
  • 耐力是長跑者最需要的素質,如何提升長跑耐力?
    導讀:耐力對跑者來講是最重要的一項素質和能力,一個短跑運動員跑的很快,是因為他具有爆發力,但是短跑運動員未必具有優秀的長跑能力,因為爆發力和耐力是兩回事,爆發力無法替代耐力,而長跑能力是由耐力決定的。那麼對跑步的朋友來講,如何來提升耐力呢?提升耐力方法一,腿部力量訓練從肌肉的層面看,爆發力和快肌纖維有關,而耐力和慢肌纖維有關,有短跑天賦的人快肌纖維的比重比常人大,而有長跑天賦的人慢肌纖維的比重比常人大,這就是為什麼短跑運動員未必擅長長跑的原因。
  • 提高足球耐力的7種有效方法
    美麗的比賽這是足球愛好者的最愛,它也是最「體力消耗」的遊戲之一,在踢足球的時候,你需要非常高的耐力來保持比賽的進行,無論你是職業足球運動員還是周末的足球運動員,你都需要增強你的耐力來做好這項運動。特定的練習,心血管運動每天至少進行30 - 50分鐘的心血管運動或有氧運動,它會通過大量增加你的有氧能力來提高你的耐力,以重量為基礎的循環訓練可以幫助你發展肌肉力量,從而提高你的耐力,在一個賽道的10到20個站中,每個站鍛鍊1分鐘就足夠了,已經發現力量訓練,尤其是負重的力量訓練可以顯著增加足球運動員的能量和彈性,有規律地在運動前後伸展身體
  • 避免「Bobblehead效應」力量訓練可以幫助足球運動員
    在保持運動員健康方面,「力量訓練起著巨大的作用,」羅格斯大學的運動生理學家肖恩·阿倫特說。「你真的提供了支撐肌肉組織。」他注意到健壯的肌肉和肌腱可以穩定關節,最大限度地減少疼痛扭傷或撕裂的風險。他的研究小組與羅格斯女子足球隊合作,為球隊的訓練方案增加了持續的舉重。結果立竿見影:一個賽季後,球隊的傷病率與前幾年相比下降了70%。
  • 加速恢復、提高耐力?一次性帶你看清牛初乳補劑要點
    不過,本研究中沒有運動挑戰,受試者只是進行正常訓練。對腸道通透性的基線測試發現,初乳組75%的參與者腸道通透性增加。補充牛初乳後,其滲透性值明顯低於基線水平,且在正常範圍內。與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相比,後者的滲透性沒有顯著降低。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補充初乳是安全的,是降低運動員腸道通透性的有效方法,同時也增加了其升高的風險。
  • 體測800/1000米,耐力不足的訓練小技巧!
    學生體測不得不考800/1000米;考理想的工作單位,不得不跑800/1000米……這個項目主要是測試耐力素質,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肌肉耐力的。對於沒有耐力,爆發力也不好的人來說,到底該怎麼練呢?
  • 高強度運動耐力:生物能學和評估方法的最新進展
    3MT為體能訓練專業人員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評估運動員對高強度體能訓練的耐受能力。關鍵詞:無氧能力;臨界功率;乳酸;耗氧量;磷酸肌酸背景在體育比賽中,爆發力的定義是相對於時間所做的總功,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功,就有更大的爆發力。生物能學包括研究力學功的基本化學流程。
  • 七彩雲南格蘭芬多馬龍諸葛南山自行車訓練基地掛牌
    七彩雲南格蘭芬多馬龍諸葛南山自行車訓練基地由七彩雲南格蘭芬多自行車俱樂部與曲靖市馬龍區教育體育局共建,是七彩雲南格蘭芬多俱樂部在全省的第二個戶外自行車運動訓練基地。近期,七彩雲南格蘭芬多新平磨盤山自行車訓練基地和七彩雲南格蘭芬多馬龍諸葛南山自行車訓練基地相繼掛牌,是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品牌文化深入推廣的一個全新嘗試和探索。
  • Strava&史丹福大學:疫情如何影響職業運動員?
    在自行車領域,東京奧運和巴黎-魯貝被取消,而UCI世錦賽的東道主從瑞士臨時改為義大利,直到比賽前夕才得到主辦方確認。然而,除比賽之外,疫情還造成了遠為深刻的影響:在這殘酷無情的一年,許多人必須重新考慮他們的職業前景和人生規劃。在具有挑戰性的時代背景下,手握7000萬用戶數據的Strava聯手史丹福大學發表了一項分析疫情如何影響職業運動員的研究。
  • 運動員的體測,不是健身房的全能考核|GymSquare
    比如有變向跳投時的速度素質,攻守轉換下的耐力素質,以及持球對抗、籃底拼搶的力量素質等。當然,也有更多權威學者,就中國競技體育體能訓練現狀,提出建議。同樣在去年,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生導師李春雷,發表《我國體能訓練反思與奧運會備戰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