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開明英文讀本》的版權官司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開明書店見世界書局不予理會,便請自己的法律顧問袁希濂,從法律角度,起草函件,對世界書局提出嚴正警告,要求他們停止發行英文讀本,並賠償損失。世界書局老闆沈知方接到來函,仍不以為意,他只把這封信交給「英文讀本」編寫人林漢達,讓他個人負責解決。

  林漢達便向自己的頂頭上司,世界書局編輯所長範雲六求助。範雲六一片好心,為林漢達寫了一封介紹信,希望他能與「開明」老闆章錫琛談談解決方法。因範與章原來都在商務印書館幹過,有些交情,介紹信就寫得較為直接:「貴處營業非常發展,甚佩甚佩。茲啟者,鄙局出版『標準英語』,聞與貴處出版『開明英語』有相似之嫌疑,刻由鄙處原編輯人員林漢達君來聲明一切,希望免除誤會……」

  林漢達見到章錫琛後,章有和解之意。可這事還牽涉編寫者,所以章錫琛便讓林漢達直接與林語堂聯繫相商。林漢達尋找兩次,林語堂加以推拒,未見到面。無奈之下,林漢達只好於7月29日,留下一張名片,並在背後略微轉述自己的意思:「語堂先生,今為和平解決英語讀本,討教如何修改,以便答覆三條辦法,請於下午四時半在府上一敘,望勿外出。」

  名片背面所言三條辦法,是林語堂提出世界書局英文教材的應修改部分。即一、文句抄襲者;二、一篇中雷同之數處者;三、編排中形式故意模仿者。後來林漢達見到林語堂,林語堂對自己所提三條的依據一一予以指出。林漢達回去反映給世界書局後,書局以為,如此修改下去,那該課本就幾乎沒法存在,便想以拖的法子,試圖將此事抵賴過去。當然,對於開明書店律師的來函交涉,世界書局也委託律師,給予回應。在他們的復函中,只承認課本第三冊上,有一首詩系從林語堂所編教材直接錄取,其他部分,辯稱「不謀而合」,或「智者所見略同」云云,進行敷衍。

  世界書局的這些行為,顯然不能令開明書店滿意。開明書店便將世界書局抄襲自己書店教材之事,捅到報界,試圖以此施加壓力。世界書局不甘示弱,他們也在報刊上,刊登律師代表書局向開明書店發出「警告」啟事:「此據當事人世界書局聲稱,本書局出版之『標準英語讀本』與開明書店出版之『英文讀本』,完全不同,絕無抄襲情事……該書店……忽登報散布文字,淆惑聽聞,公然毀損本書局名譽,實屬有意妨礙本書局營業。除請貴律師等,代為依法救濟外,並請登報警告該書店等語,委任前來為此代為登報警告……」

  世界書局不僅不對自己教材進行修訂,反而言之鑿鑿,對開明書店給予一番「警告」,這一舉動叫開明書店十分惱火。為有力回應世界書局,開明書店隨即將世界書局編輯所長範雲六致章錫琛的介紹函,林漢達致章錫琛的來函,林漢達在留林語堂名片後的文字等等,一一照相製版,以「世界書局承認《標準英語讀本》抄襲《開明英文讀本》之鐵證」這樣的顯著標題,在多家大報的頭版刊出。

  三

  世界書局當時在上海,實力排在「商務」、「中華」之後,居於第三。比起開明書店,力量顯然強大。見到開明書店刊出往來信件作為「抄襲」證據做法,便藉機擴大影響,以事關「誹謗」,將開明書店告上租界的特區地方法院。為了保證控訴成功,世界書局老闆沈知方以重金(據傳為三千兩銀子)為林漢達聘請了當時上海著名女律師鄭毓秀。這位鄭律師,在留洋期間,與此時擔任司法部長的王寵惠頗有交誼。之後在上海灘,因為法官都不願意開罪王寵惠,故鄭毓秀打的官司幾乎場場勝訴。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種說法並非妄傳。在案子第一庭開審時,雖然手頭有有力證據,可因為法官有所偏袒原告,代表開明書店出庭的袁希濂律師,幾乎沒有申辯的餘地。回到書店,他大為憤怒,直叫著:這案子沒辦法,辦不了!毫無把握,敬謝不敏!……

  面對這般情形,開明書店感到無奈又可笑。他們雖在商海,可到底還是文人。無可奈何之際,他們便花錢,在多家報紙上,刊出一則舊時代的「笑話」:「艾子宿於逆旅,晨興,亡其狐裘。艾子大索於逆旅,得諸一旅客之篋。客曰:『是子物乎?餘偶假焉耳,非竊也。願以返諸子。』艾子曰:『爾既自承竊吾裘,吾將愬諸有司。』客曰:『餘不既言非竊乎?何措詞之荒謬,事實之不符也!餘返子之裘,為顧全同舍睦誼,免傷和氣耳。誣人以竊,毀損餘之名譽信用,子罪大矣!吾將愬諸有司。』」

  笑話署名:「開明書店錄自《世界奇談》」。笑話中的小偷,反過來要因名譽受損狀告受害人,這不跟世界書局與開明書店此時的情形相同嗎?這則「笑話」,連續在報紙上刊載幾天。相信在圈子中間,笑話的寓意是一目了然。正因此,這則「笑話」後來也成了開明書店「誹謗罪」成立的證據之一。

  說實在的,雖然當時「開明」手裡有著世界書局抄襲的證據,可司法不公,政治黑暗,自己仍沒有充分勝算。對於世界書局的訴告,開明書店還弄得頗為緊張。因為假如「誹謗罪」成立,要求賠償起來,「開明」這樣剛有些起色的小書店是吃不消的。沒法子,老闆章錫琛一方面仍在報紙上發文進行辯證,希望獲得輿論支持,一方面與林語堂一起,將兩部教材的雷同、相似、抄襲之處,加以對照說明,送交南京教育部鑑定(教育部之前曾為開明書店所編英文教材發過執照),希望能保障著作權。

  正在此時,世界書局的英文課本也送到了教育部,由編審處審查。雙方意見到此,弄得編審處也形成了兩派。有人認為林漢達的書也有特點;對抄襲一說,有人認為,這些資料均為外文,大家都可以引錄。爭執不下,只能採取投票表決。結果,多數認為世界書局課本確有抄襲,冒效開明書店課本的地方,於是決定對世界書局版的《標準英文讀本》不予審定,並禁止發行。

  教育部審查結果下發之後,由上海市教育局轉令開明書店。此時正值上海特區地方法院對「世界」、「開明」的訟案判決之時。見到教育部審查結果,法院當然不能判開明書店在報上宣傳世界書局抄襲為誣枉,只好在判詞中,列舉一,開明書店文章裡有「以後編輯圖書,務望多聘通人,慎重將事」,這是指斥對方之編輯皆為不通的「公然侵慢之辭」;二,在報上登載「笑話」,將對方「譬諸竊盜」,「應構成侮辱罪」,判處罰金三十元。

  此後幾日,在幾家大報的頭版,他們登出以「開明書店為英文讀本訟案答垂詢諸君並謝各界」為名的一組內容。首先,刊登出特區地方法院的「刑事判決書」;其次,再登出包含有教育部審查結果的上海市教育局給開明書店的「訓令」;第三,對在這次訴訟過程中,各界人士關心支持表達感謝!表面看去,開明書店被判「公然侮辱人罪」,甚至被判處罰金三十元,可明顯能看出,這只是象徵性的處罰,最重要的,卻是世界書局抄襲、冒效開明書店教材事實成立。這不僅讓世界書局事實上輸了官司,因為他們課本被判「停止發行」,還大大輸了原先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譽。

  這一番折騰之後,許多已經採用了世界書局《標準英語讀本》的學校,紛紛要求該書局退書還款,甚至還殃及該書局的其他相關書籍,這樣的多重打擊結果可想而知。而在另一方的開明書店,因為官司的實際勝利,經報紙的宣傳,等於為自己所出林語堂教材打了難得的廣告。從此之後,《開明英文讀本》銷路直線上升,連老資格的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的同類教材,也望塵莫及。

  這樣的官司結果,是世界書局這樣注重信譽的老店吃不消的。沒有辦法,他們只好請教育部次長劉大白到上海來代為疏通。劉大白與開明書店的夏丏尊曾是浙江第一師範的同事,又是「開明」老闆章錫琛的同鄉,各方當然得買他的面子。調停結果,世界書局同意賠償開明書店的損失,並把《標準英語讀本》紙型交開明書店銷毀。為了向外界表明雙方已經和解,兩家書店聯合在報刊上發表了一個「緊要聲明」:「竊開明書店與世界書局因英文讀本交涉一案,茲經友人調處,雙方均已諒解,恢復同業情感,特此聲明。」

  該「聲明」在幾家大報連續刊登三天,並採取一天「開明書店」打頭,一天「世界書局」打頭的方式,表達雙方的諒解和誠意。這樣的結局,對於從事文化業界的工作者,應當是很恰當的。事情終於解決,生意還需繼續,為了不在舊事上過於糾纏,影響各自發展,這種和解聲明,起碼在形式上,可以看做是一個合適的句號。

  這場訴訟公案,對於當事人,也都有不同的收穫和教訓。林語堂所編的這套《開明英文讀本》三冊,從此更為風行,陸續發行二十多年,他個人所獲版稅數十萬元;開明書店因為這套書,也大大獲利,漸漸發展成為上海商界不可小覷的大書店。《標準英語讀本》的編者林漢達,在這件事上當然頗受挫折,可是,他也更加發憤地讀起書來。這樣看來,先前的著作權訴訟案,並沒有影響一個青年的正常努力發展,或者他從此中汲取教訓,使教訓成為他生活道路上的助推力也未可知。

  穆易

相關焦點

  • 林語堂《開明英文讀本》引版權官司
    穆易  一  1928至1929年間,一套三冊裝幀講究,圖文並茂,適合中學生學習的《開明英文讀本》陸續問世。該「讀本」由已在文壇頗有聲譽的林語堂編寫,其中插圖,是擅長兒童畫的豐子愷所繪。由於讀本編寫確有特色,較先前社會流行的教材更勝一籌,很短時間,這套《開明英文讀本》便為全國許多學校採用作為課本,一時風靡。
  • 林語堂先生和他的《開明英文讀本》
    《開明英文讀本》是林語堂先生為中國人量身定製的英語教材,此教材一出,不僅救活了一家書店——開明書局(當時正處於破產邊緣),而且為林語堂先生賺了一大筆銀子。最惹人注意的是,這套教材的橫空出世,很快就導致當時市面上其他的入門英語教材近乎絕跡。
  • 林語堂為何與賽珍珠絕交(組圖)
    吸金達人是怎樣煉成的  林語堂生於傳教士家庭,英語好於中文,1924年留學回國後,寫過一些雜文,見周越然編《模範英文讀本》盈利多,便求孫伏園幫他牽線,恰開明書局想出英文教材,原來找的作者方光燾又抽不出時間。  英國人曾說,從清末到民國,只有兩個中國人寫的英文文章最地道,一是辜鴻銘,一是林語堂。林語堂寫文章常用中英文各謄一份,分兩處發表。
  • 大家治學(15)楊仁敬 林語堂: 我國早期英語教學的開拓者——紀念林語堂誕辰120周年
    1928年8月,開明書店推出林語堂編著的《開明第一英文讀本》。1929年又出版了林語堂的《開明英文讀本》(三冊)和《開明英文文法》(上下冊)。1930年至1931年出版了《英文文學讀本》(共二冊)等。經當時教育部核准,《開明英文讀本》作為初中課本,《英文文學讀本》作為高中教材,《開明英文文法》則作為大學專用課本。這些教材各類學校使用得很多,影響遍及全國。
  • 識途|林語堂推崇的英語學習法
    林語堂首創把英文的humor翻譯成「幽默」,把中文的「啼笑皆非」翻譯成「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至今仍為許多人所津津樂道。1930年代,林語堂編著之《開明英文讀本》由上海開明書局出版,成為全中國各中學通用之教材,暢銷20年。 臺北林語堂故居藏有許多林語堂的書信文稿、藏書著作、照片檔案及相關數據。
  • 「幽默大師」——林語堂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總編輯,發表獨幕悲喜劇《子見南子》,並出版《開明英文讀本》。1929年,任中研院史學特約研究員,及上海東吳大學法律學院英文教授。1930年,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於上海成立,林語堂為發起人之一。1931年,任中研院西文編輯主任,及史語所兼任研究員。1932年創辦《論語》半月刊,以「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為編寫範圍與態度(翌年提出),提倡幽默文學。
  • 林語堂的上海歲月:從Nobody到Somebody
    在三十年代上海,林語堂曾先後擔任中研院英文秘書、東吳大學英語教授、英文《中國評論》周報「小評論」專欄主筆、上海自由普世派俱樂部主席、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宣傳主任、《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主編、英文《天下》編輯、《西風》顧問編輯。
  • 《開明少年國語讀本 》作者:葉聖陶
    下載連結在文末,書拿走,底部四連發(轉發、收藏、點讚、在看)走一波喲~《民國經典啟蒙讀物:開明少年國語讀本》這套小學國語讀本的內容以兒童生活為中心,涉及方方面面。今日推薦:《開明少年國語讀本 》Download Free PDF Ebooks Online超級好用的找書網站:https://bestebookdownload.com/
  •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林語堂
    該校外籍教師的思想觀點和生活態度,使他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林語堂以後的思想發展和生活道路,發生了很大作用。       1916年秋,林語堂以第二名的成績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由校方薦舉到北京清華學校任英文教員,併兼授聖經課。此後的三年中,林語堂主要從事教學工作,偶爾也在當時的《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一些關於漢字研究的文章。
  • 國學大師林語堂的英語學習要訣《英文學習法》(二)
    林語堂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著有《京華煙雲》等長篇小說文化著作以及英文著作。面對眾說紛紜的英語學習理念,林語堂先生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們不妨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 林語堂、胡適、張學良,民國才子英語哪家強?
    今天再一起來看一下,這些民國才子的英文水平又如何。在民國那個國家多難,民生凋敝的時代,卻大師雲集,學術昌明,湧現出胡適、林語堂等一大批博曉古今、學貫中西的學者。胡 適1938年,胡適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
  • 最珍貴原聲‖林語堂英文談話錄音!(1分33秒起林語堂開始說話)
    讀者:Mooncity:林語堂先生的原聲英語訪談,讀過他用英文寫的《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開明英語語法》等等數本著作,對他的英文造詣以及學貫中西的學識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段錄音是美國NBC廣播電臺1941年錄製的節目非常清晰,討論民主問題,林先生的聲音很年輕,語音標準,用詞精準,流暢而富有邏輯。也可以看出當時的上海聖約翰大學英文系是名不虛傳的。
  • 林語堂名篇《英文學習法》,學英語必讀!
    何時中國才能再出幾個林語堂?有點奇怪,知乎上知道林語堂先生的人好像不多,大家好像更願意相信大V的英語學習方法。作為林語堂的粉絲, 我樂意推廣他的真知灼見。但到目前為止,識貨的人好像不多。這是為什麼???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 林語堂生活達人四海為家
    1923年林語堂回到北京,到北京大學任英語教授,家安小雅寶胡同39號。「20年代是大革命時期,林語堂在這一時期是贊成和想要革命的。而他的很多英美派同事是不贊成的。所以,1926年,林語堂不得不回到廈門避難。」在廈門,林語堂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但廈大也鬧學潮,不是避難之處,林語堂索性奔赴大革命的中心武漢。
  • 他是另類文學巨匠,腳踏東西兩岸文化,創建最牛民國時期英文教材
    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民國奇人,叫林語堂,他的另類,與眾不同!林語堂在西方文化的薰陶下長大,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他與魯迅不同,雖然同樣是留學歸來,但他沒有像「叛逆者」一樣看到當時中國的黑暗,而是以一個海外遊子的身份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回國後的林語堂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先後任職於北京大學和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 林語堂和蘇東坡的「humor」
    林語堂把「humor」 譯為「幽默」,一直沿用至今。他創造了基調高亢、語言詼諧、諷喻犀利的「語絲體」散文,而本人也被稱為「幽默大師」。他的文字半雅半俗,亦莊亦諧,往往以一種超脫與悠閒的心境來旁觀世情,睿智通透又天真有趣。讓人讀起來很舒服,甚至是快樂。
  • 林語堂的英文詞彙記憶法和學習觀點
    林語堂家庭照他的《生活的藝術》高踞華爾街最暢銷英文書排行榜達數十年至今。林語堂(1895-1976), 現代文學家、翻譯家、語言學家、教育家。一生出版英文著作36種,中文集3種。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北京大學英文系教授、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
  • 精品課程林語堂英文寫作的文化張力開課啦
    周勁松老師通過引述外國人對於林語堂的評價,給我們立體地展示了林語堂在世界上的文學地位。「林語堂英文寫作的文化張力」精品課程開始了它的旅程。首先周勁松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課程規劃,共分為四講,並希望通過這四講,同學們對於林語堂能夠經歷三個階段的變化:近----進----敬,分別通過文本實現「近」,通過解析人格魅力達到「進」,通過發現林語堂的眼光、內心世界以及其所處時代的先進性和局限性質變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