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溫良恭儉讓的由來

2021-01-09 默默耕耘甘做人梯

孔子的一位叫子禽的學生向子貢有些抱怨的嘮叨,你看老師到了哪個諸侯國必會得知該國的政事密聞,是夫子有這個愛好故意打聽還是他國的主政者主動告知的呢?

孔子的高材生也被稱為儒商鼻祖的端木賜(子貢)的回答成了對孔夫子品行的千古評價:「這是因為主政者被老師溫良恭儉讓的高尚品德打動自願傾訴的,怎麼會和喜歡打探小道消息的小人一樣呢」?

溫是外貌,如溫水一般,水已為至柔至善之物,溫水讓人感覺更加親和。所以想要擁有強大的親和力首先具有溫水的特性,這對當今性格修養也有深刻啟示。

良,與善同義,安柔不苟謂之良,指心善。恭為敬肅,儉為節約,《易象傳》中提到,君子以儉德避難,僅從字面講則為令當今浮華社會清醒一劑猛藥。

讓則為溫良恭儉在行為上的體現,《左傳》說「讓」冠於眾多禮節禮儀之守,千千揖讓把利益推給別人,孔子如此可親可敬之人自然讓人君視為尊長,親人,所以王充在《論衡.知實》引用此文,具有孔子溫良恭儉讓德行高尚的人會被別人當做親人依附,對人品的信任已經超越血緣親情,哪怕貴為君主也熱衷對孔夫子講出自己知心話,但外人看來像是孔子有意求之。

吳嘉賓的《論語說》中如此闡述:主政者自己治理國政的秘密肯定不想被外人知曉,更何況是別國人臣呢?而具備溫良恭儉讓品德的人如孔子絕對不會幹預別國朝政,所以孔子到了別國,不僅不招致人君絲毫的懷疑猜忌,反被視作為自己指明方向的聖人,所以怎能不把自己的困惑和盤託收呢?

而德行不足的人,以求聞人之政,則會其身將之不保……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什麼是溫良恭儉讓
    修身養性:什麼是溫良恭儉讓  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
  • 五德之美: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和子貢為孔子的弟子,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有一天,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
  • 論語經典成語故事之二十四:溫良恭儉讓
    溫良恭儉讓指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五種美德。這是儒家倡導的待人接物準則。出自《論語·學而篇》:「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溫良恭儉讓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近義詞有:溫良儉讓、溫良恭儉,溫良恭儉讓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爭性。溫良恭儉讓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溫良恭儉讓(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成語釋義: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
  • 閒思論語之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通譯:子禽問子貢問:夫子到了這些諸侯國,一定會去了解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是夫子向他們提出了請求呢?還是他們向夫子提出了請求呢?子貢回答說:老師品德高尚,所以才能迎得別人的敬重,向他問政。老師請求,大概也與別人請求是不一樣的吧?
  • 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劉又辛指出,「這段話的特點是虛詞特別多,於、是、也、其、之、與、以、其諸、乎,共享了20個虛詞,末句『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共15個字,虛詞竟有8個。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虛詞是漢語語法的一個特點。
  • 陳丹青:溫良恭儉讓的臺灣
    很簡單,用大陸的說法,即「五講四美」,引祖宗的古語,就是溫、良、恭、儉、讓。      臺灣人情好,我早就領教的,但那時定居紐約,不以為珍貴,而今居住北京近八年,忽然置身臺北,可就處處看得稀罕,然而難描述。
  • 儒家五德「溫良恭儉讓」,君子待人接物的準則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這段話的意思是:子禹問孔子的學生子貢:「為什麼夫子(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這是求人家告訴他的呢?還是別人主動說給他聽的呢?」子貢回答說:「夫子以溫、良、恭、儉、讓的品德和態度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說給他聽,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
  • 要求妻子「溫良恭儉讓」的郭濤:你可知這5字後有更重要的一句話
    筆者感興趣的,倒是他用來要求妻子的「5字箴言」:溫良恭儉讓。郭濤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在孝敬老人、養育子女這些方面,我的愛人絕對具有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女性和母親的美德,連我爸媽都豎大拇指:能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我衡量女性有五字標準:溫、良、恭、節、讓。這五個字小燃全都做到了。
  • 所謂君子之風,就是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子禽向子貢問道,夫子每次到一個國家,必定要了解那個國家的政事,是要求了解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道:夫子是靠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些態度獲得的,夫子了解各國政事,與別人了解各國政事有不同之處吧?
  • 郭濤:你知道「溫良恭儉讓」後,還有一句「忠孝勇恭廉」嗎
    他衡量女性有五字標準:溫、良、恭、儉、讓他說自己的妻子全都做到了。她的妻子要做什麼呢?從早到晚,送孩子上學、幫父母做事、陪孩子寫作業、哄孩子睡覺排得滿滿的,還要分攤郭濤的雜事。這不是就是家裡的全職保姆+司機+出納嗎?
  • 女人需要溫良恭儉讓?
    而且還表達女演員容易給男人戴綠帽,表示不會找女演員結婚,因為女演員愛慕虛榮容易情緒化,女人需要溫良恭儉讓。有的網友表示:公眾人物下次出版書籍需要提高門檻。也不要隨便就給自己立人設。不知道以前和郭濤合作過的女演員在他的一席話出來之後會怎麼想,畢竟在他心中女演員身份尷尬、也很討厭、愛慕虛榮、也很情緒化。
  • 郭濤認為女人要「溫良恭儉讓」,看到李燃,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郭濤認為女人要「溫良恭儉讓」,看到李燃,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近日,郭濤的新書《父親的力量》引來熱議,原本以為是一本教育孩子的書,但是萬萬沒想到,郭濤卻因這本說毀了自己的好男人形象。本以為郭濤像書中說的那樣找到了一個「溫良恭儉讓」的老婆,但是,近日,郭濤老婆也被網友找到了之前在公共場合吸菸、指著孩子罵的照片。不得不說,這就是郭濤認為的「溫良恭儉讓」?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孩子在這種家庭中也是不幸的。
  • 金匱讀書會:在「溫良恭儉讓」中找到成長、教育、經商、為人處世的...
    10月13日下午,在鄭州萬書房書店,百餘位讀者匯聚一堂,企業主、創業者、大學老師等,共同聆聽一場傳統文化中有關「溫良恭儉讓」的「不讀書的讀書會」!這是繼9月10日《書香再起,門第回歸,你我相豫》主題論壇後,金匱讀書會第二次與鄭州的讀者朋友們見面。
  • 體驗「溫良恭儉讓」的日本
    溫良恭儉讓  在異國的土地上行走,並沒有多少驚豔,卻無法不注意到許多的細節。  剛到入境口,即有文質彬彬的中年人上前,導引我們排到外國人入境的隊伍,讓被日本字搞懵的我們有了方向;在交叉路口,常遇到穿制服的年輕人道歉攔住我們等車輛過去,或者攔住車輛微笑鞠躬做手勢請我們過去。
  • 論語|《學而篇》第十講: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說:「孔老師去到一個國家,就會知道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事情是他自己求得的呢?還是各個國家的國君主動以自己國家的政事諮詢,親口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來取得他們的信任。他老人家參與政事的方式,大概與別人不同吧!
  • 施明德批蔡英文:放縱底下人開罵 裝出溫良恭儉讓
    他4日在「立法院」出席記者會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蔡英文2016選舉形勢大好,但卻不做決定、不管事、放縱底下的人開罵,還「裝出溫良恭儉讓」。據報導,施明德的負數票觀點引起廣泛討論,支持與反對者都有,比例相差不遠。
  • 當「Dama」正式成為英語單詞,溫良恭儉讓是否成為了笑話?
    許多人說我們中華大國是禮儀之邦,自古所講究的溫良恭儉讓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但是往往這種美德卻在國人身上很少見到。如今「Dama」這個詞兒已經成為了公認的英語單詞,但是這個詞值得國人驕傲嗎?作為大爺大媽的孩子們,現在社會當中的頂梁柱,我們在約束不了其他人的時候,是否可以對自己的父母進行好的勸解呢?
  • 鄒靜之:我是老派的人 喜歡溫良恭儉讓(2)
    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喜歡中國古代溫良恭儉讓那種氛圍,如果問我想和什麼人在什麼環境下了此一生,那麼,我希望是山清水秀,人和善,彬彬有禮。其實,又有誰不願意這樣呢?鄒靜之答問問:你所說的「痛苦的質量」指什麼?答:丟了個半導體就瘋了這不是痛苦,痛苦是對生命和時間層面的感悟。
  • 郭濤自曝曾打女友耳光,衡量女性的標準是「溫良恭儉讓」
    之後又表示,自己評判女性的標準只有五個字「溫良恭儉讓」,而這幾個字李燃全都做到了。李燃也透露,郭濤對自己的誇讚就是「集中國女性傳統美德之大成」。對於郭濤的說法, 網友們吐槽不止,有網友直接表示他是不是大清穿越過來的,也有網友稱他將這些內容寫進書裡,還帶有炫耀的意味,代表著他的思維已經根深蒂固,完全沒有反思過這種想法和做法是否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