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小論文:《天工開物》

2021-02-19 高中歷史直通車

【題目】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對《天工開物》的各種解讀是一個非常引人入勝、非常重要的題目。那些奉19世紀歐洲科學革命為圭臬(物的準則和法度)的學者,力圖在中國歷史中找到可堪與歐洲對等的個案,找到歐洲的鏡像。因此,在一些學者眼裡,這本著作之存在,是中國人有志於工藝知識、技術和實用手段的一個有力證明。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宋應星之後沒有學者沿著他的路數、用他開創的包羅萬象的方法來了解工藝知識,這恰好足以說明中國人在思想層面上對實用事物和技術缺少興趣;或者,他們將這本書看作一個文明的標誌,而這文明中的發明和創造能力都正在趨於衰落。

我在這裡所做的,便是將《天工開物》重新歸置到它原本所處的各種關聯之中。(在我看來)宋應星對於「天工」和「開物」這兩個語彙的使用,意在將自己的文字納入更大的關聯當中,而非簡單地記錄工藝過程。他相信,通過描寫這十八個遴選出來的工藝領域,人們可以從中學到重要的宇宙規制(「天理」),了解這些規制能讓世界進入「治」的狀態中。

——摘自【德】薛鳳《工開萬物一—17世紀中國的知識與技術》

根據材料,圍繞學者對《天工開物》的認識提取其中一個觀點,並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說明。(12分)

(要求:觀點明確,邏輯嚴謹,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 

示例1:觀點:《天工開物》重視實用科技,帶有近代科學革命的特徵。(2分)說明:明代中晚期,中國在經濟、科技領域出現了帶有若干近代化因素的萌芽。如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市民工商階層的興起以及「經世致用」思潮的產生及外來科技的傳入,都促使傳統科技向近代科技轉化。《天工開物》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中國工藝百科全書」。可見,《天工開物》重視實用科技,帶有近代科學革命的特徵。(10分)

示例2:觀點:《天工開物》表明中國人在思想層面上對實用事物和技術缺少興趣。(或:《天工開物》表明中華文明中的古代科技發明和創造能力趨於衰弱。)(2分)說明:古代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小農經濟具有封閉性和分散性,對科技發展與推廣的作用有限;高度的君主專制制度不利於培養科技發展的自由的社會氛圍;儒家思想長期佔據統治地位,束縛人們思想;宋應星之後沒有學者沿著他的方法來了解工藝知識。這一切恰好說明中國人在思想層面上對實用事物和技術缺少興趣。(或這一切恰好說明中華文明中的古代科技發明和創造能力趨於衰弱)(10分)

示例3:觀點:應該將《天工開物》重新歸置到它原本所處的各種關聯之中進行認識(2分)

說明:明朝時期,中國古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比較發達;政治腐敗、階級矛盾激化;宋明理學影響中國人的思想觀念,這為宋應星創作《天工開物》提供社會條件。宋應星希望通過寫作《天工開物》來探尋「天理」,實現「修齊治平」的政治理想和抱負,而不僅僅是致力於科學革命。所以,要準確理解宋應星及其《天工開物》,應將其重新歸置到它原本所處的經濟、政治和思想等各種關聯之中,才能得出科學合理的評價。(10分)

示例4:觀點:對《天工開物》存在多種認識,都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說明:《天工開物》儘管帶有近代歐洲科學革命的某些特徵,但其科技成果與研究方法總體上仍是傳統科技的典型代表,缺乏科學原理的探究與實驗科學的突破,因而產生中國人「有志於」科技或「缺少興趣」、創造能力「趨於衰落」等認識。《天工開物》又是中國學者宋應星在程朱理學居於主導地位、晚明政治黑暗等時代背景下完成的著述,按當時中國科技文化發展的特定環境來看,《天工開物》代表了晚明士大夫對「修齊治平」政治理想的獨特探索,而不是致力於科學革命的產物。

由此可見,學者對《天工開物》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主要源於評價標準的不同。

對同一事物認識存在多種差異因素,如所處時代、所持立場、秉持史觀以及佔有的史料等,都能影響對事物的評價。我們要儘可能客觀全面地對事物做出科學的評價。(10分)

相關焦點

  • 《天工開物》:一部造物文化的「大歷史」
    按照歷史記載,《天工開物》成書於明末,與它同時期的還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以及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但與後兩者不同,《天工開物》最初的聲譽卻來自於海外,尤其是受到日本和歐洲學術界的推崇。據目前不完全統計,《天工開物》一書在全世界已有十多個版本發行,其中外國的居多,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典籍的發行中並不多見。 為何會出現如此現象呢?
  • 為什麼說《天工開物》是百科全書,它到底記載了哪些厲害的東西?
    這時候需要各種技術來支撐產業的發展,但對於前人留下來的技術太過零散,分散的太大,不能全面推廣,它需要一本百科全書般的書刊做全面推廣,於是宋應星收集,開拓,整理,添加等製作出《天工開物》。它的出現,給當時的資本主義打了一劑強心劑,造就了一批沿海巨商,他們充分利用這些技術,發展起來。
  • 通識課堂:天工開物——看人類如何玩轉潮汐現象
    (人機互動,天人合一) 4月27日,第九屆GMIC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以「天工開悟,科技復興」為主題,彰顯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藉助網際網路技術進行科技創新,天工開物,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 認識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開發和創造我們的物質財富,從而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是《天工開物》一書告訴我們的道理。
  • 一場與眾不同的天工開物節 茅臺醇傳遞什麼營銷新信號?
    ▲茅臺集團老領導季克良、趙書躍、呂雲懷等誦讀《茅臺醇天工開物節序》。  「天工開物,因愛而醇」,這次盛典的全新文化創意契合了茅臺集團對於子公司提升品牌的要求。▲「覓知己,籌將來」首屆茅臺醇天工開物節暨2020茅臺醇品牌年度盛典現場。
  • 明代時期《天工開物》,為你講述那時候的磚瓦工藝
    原標題:明代時期《天工開物》,為你講述那時候的磚瓦工藝
  • 2016夢幻西遊嘉年華活動:天工開物識靈慧
    天工開物識靈慧活動時間2016年12月6日12:00至2017年1月3日12:00的每天10:00至24:00活動背景三界歷來不乏聰慧之人,奇思妙想延續古今。值此嘉年盛世,一位遊學古人來到三界,以古人之智啟示今人,希望古人的智慧和文明能世代相傳,大唐嘉年盛世福澤綿延。
  • 酒說現場:以「天工開物」為引,看茅臺醇2020怎樣收官和開新局?
    酒說第978篇現場報導  12月23日,首屆「覓知己,籌將來」茅臺醇天工開物節暨2020茅臺醇品牌年度盛典在茅臺集團會議中心和茅臺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  此外,技開公司和茅臺醇作為茅臺集團第四個舉辦年度經銷商會的子公司和子品牌,年度盛典以「覓知己,籌將來」為主題並特別命名為「天工開物節」——酒是造物主的「天工」,也是人類的「開物」,在諸多環節和氛圍營造上,大膽創新年會形式,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好效果。
  • 薛鳳: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就不能不提宋應星和他的《天工開物》
    觀察者網就德國漢學研究近況,以及中國科技史尤其是《天工開物》的歷史地位問題等等,採訪了薛鳳女士(Dagmar Schfer)。】(採訪 觀察者網/ 武守哲)觀察者網:薛鳳女士您好,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採訪您。
  • 「天工開物」2019全國工藝美術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邀請展
    「天工開物」2019全國工藝美術 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邀請展【鼻煙壺】 《中國--博古青銅器系列》 張鐵山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秦派」內畫藝術創始人 作為2019上海東方美谷藝術節的重要內容和向新中國70華誕的年終巨獻,「天工開物
  • 屬於未來10年的天工開物:生物技術
    張浩千,青年科學家、生物技術創業者,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 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發表了「合成生物學——屬於未來十年的天工開物」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大家好!《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寫的一本有關水利、手工業、農業等的書籍,它是中國從中古時期到近代造物科技的全記錄。著名的科技史研究者李約瑟把它譽為「中國古代的第一奇書」。
  • 《天工開物》裡面講,原來寫對聯的墨是這麼做出來的!
    《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松樹脂如果有一點點沒流乾淨,那它燒出煙製造的墨,最終在書寫的時候會有殘渣化不開的問題。要流掉松樹脂的方法是,在樹幹根部鑿一個小孔洞,點燈緩慢的燒,這樣樹脂就會緩慢地從孔洞流出了。
  • 助力產業創新升級,百度天工物聯網亮相2020百度雲智峰會
    作為百度智能物聯網業務的承載,百度天工物聯網展示了鴻鵠語音晶片、語音模組、語音開發板、離線模組語音交互組件等基於百度領先的Deep Peak、Deep CNN語音喚醒技術的系列硬體產品和VR黨建、VR雲展會,分享了AIOT在智慧城市場景下的數據智能、視覺智能、語音智能等方向的最新智能應用,及作為感知中臺賦能城市治理及產業創新的典型案例。
  • 龍聯「天工開物——一花一世界」課程活動來啦!
    ——陶行知每一個孩子對大自然都有天然的好奇與熱愛,為了更好地認識豐富多彩的大自然, 提高社區青少年對大自然植物的認識,11月22日下午2:30,由龍聯社區黨委、龍聯社區居委會、龍聯社區工作站主辦的「天工開物——一花一世界」課程活動在龍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多功能活動室展開了第一次課。
  • 江西工程學院:發掘天工文化精髓,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天工開物》誕生於新餘,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圍繞《天工開物》而生成的天工文化,創新意識、工匠精神和生態思想是其精要所在。作為坐落在天工文化發源地的應用型高校,江西工程學院積極發掘天工文化精髓,提升了與天工文化的契合度,促進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 天工開物:錘鍛 燔石 膏液 殺青 你個土鱉是不是不知道什麼意思
    用砒石做為農藥,這是中國農業技術史中的一大發明,正是《天工開物》把這項發明正式記錄下來。宋應星為我們提供了採煤技術的可貴資料。他按煤的塊度和火焰等物理性狀及用途將煤分為明煤、碎煤、末煤等類,在當時是較為先進的分類。在談到挖煤後,宋應星還談到了「煤氣」。
  • 我的俠客天工錘怎麼用 天工錘使用技巧
    我的俠客天工錘怎麼用?我的俠客天工錘使用技巧有哪些?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清楚,那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我們來看看天工錘有什麼作用,大家可以用天工錘來修復裝備的裂痕,如果你現在有一個六孔裝備,除了有裂痕以外其他的屬性都很不錯,如果不用會非常可惜,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天工錘來進行修復。
  • 百度天工喚醒萬物!AI+安全加持 智能物聯網現身2020雲智峰會
    會上,百度副總裁馬傑與百度智能雲物聯網相關業務負責人及多位來自產業界的嘉賓一道,共同探討和分享了百度在物聯網領域的最新進展及百度天工物聯網平臺在眾多重要場景的實際應用案例。在演講中,戴宣正式發布了物聯網邊雲融合平臺的獨立部署版本——百度天工物聯網邊雲融合專有平臺,其採用與公有雲相同的架構,支持物理機、虛擬機和容器部署,並提供雲平臺版、邊雲融合版及存儲版三個版本以靈活滿足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 石大宇:華人應該用「開物」的觀念做設計
    明朝宋應星著有《天工開物》。何謂天工開物?蠶吃了桑葉後吐絲成繭是自然規律,這是「天工」。而把這個行為逆轉過來,把絲抽出來,用人的智慧編織成布匹,就是「開物」。整個過程不是忤逆自然,而是順應自然,這是真正面向未來的、環保的概念。「開物不是造物。西方用科技『創造』出塑料後,永遠沒辦法降解,對環境影響非常大。我覺得有必要告訴全世界的華人,要用『開物』的觀念去做設計。」
  • 萬家樂天工白玉燃氣熱水器深度評測
    在設計語言的運用上,天工白玉十分簡潔,機身是一整塊流線型全面屏,按鍵也只有開/關機、升溫、降溫3個。當用戶開關機時,天工白玉的無邊界全面屏上就會顯示出超大的「HELL0」和「GOODBYE」字樣,這種互動設計讓人感覺十分溫暖。
  • 《天工》期刊,徐州相連
    2013年12月,王建新社長為創辦《天工》來徐州,與我說起工藝美術類的專業期刊,可以服務於當代工藝美術行業以及玉石雕刻手藝人,可以展示創作大師的風採和優秀的作品,有助於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天工》於2014年12月創刊面世。全彩印刷,明麗清新,以傳播工藝美術文化為核心,知識性、可讀性並重,追求時尚儒雅、高端大氣的風格。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創辦的為數不多的藝術類期刊。承蒙出版社厚愛聘我任《天工》副總編,倍感榮幸。冬去春來,時間真快!轉眼《天工》已經走過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