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裡面講,原來寫對聯的墨是這麼做出來的!

2020-12-23 扒神聊體育

《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墨水

丹青第十六卷 ──墨

墨是燒煙凝結物質做出來的。取桐油、清油、豬油的油煙燒成的煙做出來的狀況,約佔十分之一;取松煙做成墨的狀況,約佔十分之九。要製造貴重的墨,在我國推薦安徽徽州一帶的人。

有的因為傳載油料的艱難,會派人到荊州、襄州、辰州、浣州等地租屋居住,就近比較便宜,點桐油燒煙制墨再帶回。有一種墨寫在紙上,陽光斜照時,會有紅光,是用紫草汁浸泡沾染燈芯再點燃油燈製成的墨。

寫對聯

燃燒油取煙,每斤的油,可得上等煙一兩多。手腳敏捷快速的,一個人用來管理燈盞兩百多副。如果刮取動作緩慢的話煙就會燒過頭,火燃燒使得想要的物質材料都會喪失了。

其餘平常用的墨,就會先將松樹脂流掉,再砍伐木頭。松樹脂如果有一點點沒流乾淨,那它燒出煙製造的墨,最終在書寫的時候會有殘渣化不開的問題。要流掉松樹脂的方法是,在樹幹根部鑿一個小孔洞,點燈緩慢的燒,這樣樹脂就會緩慢地從孔洞流出了。

墨水

燒松樹煙之前,先將松樹砍成一定尺寸,將竹片條弄彎曲編成圓形屋狀像船上遮雨棚的樣式。接連著做成十多丈,內外與接口處,都要用紙以及草蓆黏糊固定好。每隔幾節,留小孔讓煙冒出,下面掩蓋土砌好磚,先做煙的通道。

燃燒薪木幾天,在放冷後進去掃下刮取。燒松煙,點火燒讓煙通行的順序,是從頭點到尾。靠近煙道尾部一二節的煙叫做「清煙」,是取來加入做好墨的材料;煙道中間幾節的煙叫做「混煙」,取來做時常看到墨的材料;

墨水

如果接近煙道頭部的一二節,只刮掃取下做「煙子」,用來賣給印刷的店家,書法文學家仍然會取來研磨細緻來用;其它部分就用來提供刷漆,在白色物品上塗黑用。

松煙製造的墨,丟入水中浸泡久了的話,細的會浮起來,粗的會沉下去。松煙墨跟膠調和之後,用錘來敲打,根據敲出來量的多少來區分堅脆的程度。至於會加入珍貴材料與刻上金色的字或麝香之類的,就是松煙跟油煙墨才會用,要用多用少就看人自己決定。

墨水

其它還有《墨經》、《墨譜》等書,博學的人可以自己詳看,在這裡只不過粗略記載物質材料與原因罷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天工開物》是百科全書,它到底記載了哪些厲害的東西?
    裡面介紹了許多平常都可以看到的物體製作方法,例如:陶瓷,紡織,製鹽等等,裡面詳細介紹了,現在你去學,有著的東西還是可以做出來的。它還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明朝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社會上各種商業達到,各行各業都迅猛發展。
  • 備戰小論文:《天工開物》
    我在這裡所做的,便是將《天工開物》重新歸置到它原本所處的各種關聯之中。(在我看來)宋應星對於「天工」和「開物」這兩個語彙的使用,意在將自己的文字納入更大的關聯當中,而非簡單地記錄工藝過程。他相信,通過描寫這十八個遴選出來的工藝領域,人們可以從中學到重要的宇宙規制(「天理」),了解這些規制能讓世界進入「治」的狀態中。
  • 《天工開物》:一部造物文化的「大歷史」
    《天工開物》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何《天工開物》會在海外有著如此深遠的影響?在注釋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曹小鷗看來,對於《天工開物》的關注,到目前為止主要集中在農業、工業與科技方面,事實上,貫穿全書的還有另外一條線索,即有關人類造物的記錄和論述。作者認為,在《天工開物》身上,濃縮著中國中古到近代這一階段可靠的物質文化歷史。因此,這是一部真正的「大歷史」。
  • 屬於未來10年的天工開物:生物技術
    張浩千,青年科學家、生物技術創業者,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 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發表了「合成生物學——屬於未來十年的天工開物」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大家好!《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寫的一本有關水利、手工業、農業等的書籍,它是中國從中古時期到近代造物科技的全記錄。著名的科技史研究者李約瑟把它譽為「中國古代的第一奇書」。
  • 通識課堂:天工開物——看人類如何玩轉潮汐現象
    (人機互動,天人合一) 4月27日,第九屆GMIC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大會以「天工開悟,科技復興」為主題,彰顯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藉助網際網路技術進行科技創新,天工開物,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 認識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開發和創造我們的物質財富,從而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是《天工開物》一書告訴我們的道理。
  • 簡單易學的對聯講義丨第三講:一二三四言對聯的平仄
    按律的話倒數第二字應仄,倒數第三字應平,但是因為這麼用的人多,所以我們也認為這個句式是正確的,並為這類句式起了個名字叫「錦鯉翻波」。對句時,還按原來「中平平仄仄」或者「中仄平平平仄仄」,來對「中仄仄平平」或者「中平中仄仄平平」就好。我們看例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 史上最短對聯,只有一個「墨」字,下聯成為絕唱!
    說起對聯,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會了解一些,畢竟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現在雖然已經不寫對聯了,但是現在逢年過節,或者在著名景點都是可以看到對聯的存在。在我國古代對聯幾乎是每個讀書人都會寫的。就像現在的小學生背乘法口訣表一樣。
  • 明代時期《天工開物》,為你講述那時候的磚瓦工藝
    原標題:明代時期《天工開物》,為你講述那時候的磚瓦工藝
  • 一場與眾不同的天工開物節 茅臺醇傳遞什麼營銷新信號?
    ▲茅臺集團老領導季克良、趙書躍、呂雲懷等誦讀《茅臺醇天工開物節序》。  分享中,王幸點讚首屆茅臺醇天工開物節暨2020年茅臺醇品牌年度盛典體現了茅臺醇的品牌格局,自然與人和諧共存契合當下文化回歸,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事情,需要茅臺醇這樣的品牌去做
  • 薛鳳: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就不能不提宋應星和他的《天工開物》
    觀察者網就德國漢學研究近況,以及中國科技史尤其是《天工開物》的歷史地位問題等等,採訪了薛鳳女士(Dagmar Schfer)。】(採訪 觀察者網/ 武守哲)觀察者網:薛鳳女士您好,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採訪您。
  •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看過並且了解過不少對聯吧,大家也許並不是對其很感興趣,不過對聯可謂是一種日常用品了,有趣的對聯會令人願意去鑽研琢磨,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會出現對聯的身影,對聯也稱做楹聯,那麼一副完整的對聯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 腦迴路清奇的AI原來是這麼對對聯的
    《機智過人》中的AI對聯機器人「小薇」  對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春節臨近,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不過這對聯如果是人工智慧對的,你能分辨出來嗎?讓模型學會對句子做分詞,詞性分析,語句理解與中文韻腳的分析。然後進行詞彙聯想,根據規則知識圖譜找到各種匹配的組合,再選一組最合理的組合作為答案。整個過程裡開發人員主要是在參數的選擇、調優和結果的反饋上有幹預,所有的學習都是這個AI程序自動完成的。  一般的AI對聯程序流程為:首先,句子的推理。用戶給出關鍵字,然後系統生成內容。
  • 酒說現場:以「天工開物」為引,看茅臺醇2020怎樣收官和開新局?
    酒說第978篇現場報導  12月23日,首屆「覓知己,籌將來」茅臺醇天工開物節暨2020茅臺醇品牌年度盛典在茅臺集團會議中心和茅臺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  此外,技開公司和茅臺醇作為茅臺集團第四個舉辦年度經銷商會的子公司和子品牌,年度盛典以「覓知己,籌將來」為主題並特別命名為「天工開物節」——酒是造物主的「天工」,也是人類的「開物」,在諸多環節和氛圍營造上,大膽創新年會形式,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好效果。
  • 石大宇:華人應該用「開物」的觀念做設計
    在這麼扭曲的環境下長大,我們找不到認同。我們說自己是中國人沒用,全世界不承認。做臺灣人又不甘心,臺灣只是中國的一個省。在臺灣,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到西方學習。」1986年,石大宇離開臺灣到紐約學珠寶設計。「在美國,希望被接受就要把屬於自身母語系統裡的所有痕跡全部抹乾淨,西方對亞洲人或中國人任何醜化的形象都不可能使其出現在我身上。」找工作時,石大宇發現,美國是有歧視的,尤其對亞洲男性。
  • 天然冰糖原來是這麼來的
    寫這個題目沒有做標題黨的意思,真的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悟。對於冰糖這個物種,我發現自己真真是個小白。以前的那些年裡,從來沒想過冰糖是怎麼做出來的,以為它就是和那些白砂糖一樣,是人工生產出來的,直到近些年在超市裡發現有「天然冰糖」,我一下子就迷茫了,天然……難道,冰糖是像溶洞裡的石灰巖一樣,是天然形成的?於是,本人帶著懷揣著一個小白的心在冰糖世界裡搖晃了一圈。首先說一下冰糖的製作方法。
  • 2016夢幻西遊嘉年華活動:天工開物識靈慧
    天工開物識靈慧活動時間2016年12月6日12:00至2017年1月3日12:00的每天10:00至24:00活動背景三界歷來不乏聰慧之人,奇思妙想延續古今。值此嘉年盛世,一位遊學古人來到三界,以古人之智啟示今人,希望古人的智慧和文明能世代相傳,大唐嘉年盛世福澤綿延。
  • 老公巨資買對聯,老婆生氣來鑑寶,專家:劉墉真跡,墨都是御賜的
    老公巨資買破字,老婆生氣來鑑寶,專家:劉墉真跡,墨都是御賜的!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我們都只在封建社會,人們寫字是用毛筆寫的,不像我們現在用的都是鋼筆。有時候也很佩服古人能用毛筆字寫出那麼漂亮的字跡,現在的我們很難做到。
  • 康熙出對聯「墨」字,下旨眾阿哥出下聯,乾隆說一字,後來成皇帝
    康熙就經常用一樣東西也就是對對聯,來考問阿哥親王們。他們是大清江山的希望,如果想要登上皇位,必定要全方面都具備。於是有一天,康熙在練習書法,想到了一個方法來考驗皇子,就是寫下了十幾個字形不一樣的「墨」字之後便深思了一會,就下令給身邊的太監拿著這些「墨」字務必送到各個親王的府中,讓他們對出下聯。
  • 唐伯虎為掙10兩銀子,竟給茅廁寫了幅對聯,成為絕對至今無人超越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很多人都是因為這句詩才認識的唐伯虎,又或者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別看電影裡的唐伯虎有錢有房還娶得起好幾房太太,真實的唐伯虎可是窮得要賣自己的書畫,還淪落到只為了賺10兩銀子,要給茅房寫對聯的地步。
  • 「天工開物」2019全國工藝美術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邀請展
    「天工開物」2019全國工藝美術 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邀請展【鼻煙壺】 《中國--博古青銅器系列》 張鐵山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秦派」內畫藝術創始人 作為2019上海東方美谷藝術節的重要內容和向新中國70華誕的年終巨獻,「天工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