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綠皮火車的餐車吃飯價高嗎?

2020-12-22 史後自會長眠

乘綠皮火車,到了晚餐時間,售貨員推小車過來賣盒飯、餃子。對面小夥子買了一盒餃子,只要15元。但他很快說:太少了,只有9個,而且很小。

問他味道如何?答:一般般。

然後決定去餐車吃,看看餐車價格如何?飯菜好吃嗎?已經有六年沒坐這種綠皮火車,有十年沒在綠皮火車餐車上吃過飯了。

餐車正常營業,見我過來,有兩個人遠遠就喊「是吃飯嗎?是套餐還是單點?」聽說我要單點就給我報菜名,最後選了芹菜炒土豆絲和炒幹豆腐兩個素菜,都是35元一盤。

之後又點了一罐啤酒,10元;一碗米飯,5元。

飯菜馬上就端來了,服務員說米飯不夠還可以盛,管飽。但是菜是事先炒好的,不太熱,或者說是不涼。

大師傅又給我端來一碗湯,或者說是一碗燉菜,這個不要錢。最後我一共花了85元。

這素菜很適合我的口味,除了不熱有點不如意,其實挺好吃的,而送的燉菜也好吃,結果我又加了一次米飯,但菜還是剩了一半,這是兩人餐啊……

同他們閒聊,感覺什麼都不好幹,現在旅客少,消費低,與收入是直接掛鈎的,感覺他們服務很好,很熱情,走時又邀請我早上來吃早餐……

相關焦點

  • 坐綠皮火車去爬泰山,餐車和頂峰各吃一餐,看看哪兒的飯菜更實在
    1990年我第一次去泰山,是坐的綠皮火車,所以三十年後我再次選擇坐綠皮火車,這樣可以找回一些當年的影子和感覺,我想壓縮這三十年的時光空間,儘量把兩次泰山行做的相似一些。列車途中有一個晚餐,我決定到餐車去吃。這些年很少坐綠皮火車,現在的綠皮車也是越來越少了,很多小站,因為沒有停車,基本都取消了客運功能。
  • 《二毛的老菜譜》第10期:在綠皮火車的年代,餐車上都吃些什麼?
    口述/二毛整理/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在中國美食(菜譜)文獻展上,有一類是「鐵路上的美食」,更準確說是「綠皮火車上的美食」。我過去坐的綠皮火車所吃的東西,感覺和這些菜譜所載截然不同。因為過去條件艱苦,一般人沒有機會去餐車吃飯。那些年代,服務人員在火車車廂中賣吃的,一般拿著自製的擴音器,走過來走過去地喊「香菸啤酒礦泉水」。因為沒有錢去餐車,我們都自備乾糧,有時幾個朋友會一起帶著滷菜,用塑料壺或軍用水壺裝一些酒,讓在火車上特別是度過一通宵有一種快活,也讓時間有些消遣。
  • 一場綠皮火車上的舌尖宴遇,開啟許昌人對夏天的憧憬……
    止步在繁華的都市叢林把綠色不乏單調的落得自在不問雅俗風月喝著談天論地的酒幻想著沿途風物都入底片讓不動的火車把生活歸於正軌的吃喝才是嚮往的生活在天寶路與清潩河畔有這樣一節綠皮火車>藏匿在天寶路清潩河愛情主題公園中它曾經穿梭連接著漢口與哈爾濱的故事途徑許昌火車站承載著無數的思念與動人的情誼「九號餐車」火車主題餐廳在許昌打造了一個可以寄託情結找尋回憶的地方整節車廂都可以包桌、朋友聚會並根據需求制定party場景當人們都坐在綠皮火車裡吃飯
  • 河南許昌:「火車」餐車開進愛情主題公園 食客車上就餐別有風味
    時光總是匆匆,如今交通出行方式多種多樣,綠皮火車也已經悄然走出人們的視線,但小時候印象中嘟嘟的汽笛聲,火車上擁擠的人群與嘈雜的叫賣聲,那些場景 將成為一代人心裡永恆的記憶。在河南許昌,現在依然保留著一些火車軌道,有80%的許昌人還記得曾經的綠皮火車,但是有99%的人都不知道,這裡還有一個你所不知道的秘密基地。在天寶路與清潩河畔,有這樣一節綠皮火車,藏匿在天寶路清潩河愛情主題公園中,它曾經穿梭連接著漢口與哈爾濱的故事,途徑許昌火車站,承載著無數的思念與動人的情誼。如今改成9號餐車,吸引眾多食客前來就餐。
  • 八十年代綠皮火車,車廂內的影像記憶
    【餐車車廂】長途旅客列車通常編掛有餐車,位置在臥鋪車廂、硬座車廂之間。餐車分為廚房、儲藏室、餐廳三部分。餐廳內設置活動餐桌十二個 ,雙面4人式餐椅十把 ,單面雙人式餐椅四把。餐車車廂定員是四十八人。餐車車廂的頂板、飾帶板等,材質多為(白色)玻璃鋼板。
  • 乘「綠皮火車」從天津到蘇州,體驗木心先生的「從前慢」
    多種交通方式比較後,選擇了1461次,北京到上海的綠皮火車。乘坐區間:天津西站—蘇州。乘坐時間:下午13:46—次日5:43旅途時長:15小時57分。大概二十年前,那時是綠皮火車暢行的時代。每個寒假、暑假、甚至節日,都在鐵軌上滑行而過。畢業之後,隨著時間成本越來越寶貴,便漸漸疏遠了綠皮火車。此次相見,竟是久違的親切。因為臨時訂票,臥鋪已經沒有了,有幸硬座還有餘票。
  • 綠皮火車變食堂是個好創意
    2016年3月17日,在濟南建築大學校園內,大學生食堂吃飯每天「趕火車」,一派熱鬧場面成為校園的獨特景觀。據了解,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不少學生稱,每天伴隨著音樂,與同學一同在火車上吃飯,真是一種享受。
  • 綠皮火車改造成「火車餐廳」變廢為寶
    2016年3月17日,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 綠皮車曾是中國鐵路客運的主力,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綠皮車是中國鐵路20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國旅客列車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 懷念70年代的餐車盒飯,至今記憶猶新
    懷念70年代的餐車盒飯,至今記憶猶新隨著時代的發展啊,中國的鐵路運輸真是突飛猛進,從六七十年代的綠皮車,到了空調火車,再到動車和高鐵,火車經歷了4次革新,邁出了一大步,為人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之改變的還有火車餐和盒飯。最早的「火車餐」是什麼樣?
  • 綠皮火車「新形態」,「綠巨人」復興號火車將亮相,wifi是標配
    對多種交通工具一般外出旅行最常坐的就是火車了。曾經的火車是綠皮火車速度也是非常慢的,不過能夠沿途觀賞美麗的風景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火車也在更新換代有了新的形態。隨著火車的建造我們國家出現了高鐵在速度上遠超於老式的綠皮火車,而且相對價格也要比飛機票便宜很多,更多的人為了節省時間會選擇乘坐高鐵。
  • 許昌這家開在火車裡的餐廳已到站,食客們請抓緊時間上車……
    時光總是匆匆如今交通出行方式多種多樣綠皮火車也已經悄然走出人們的視線但小時候印象中嘟嘟的汽笛聲火車上擁擠的人群與嘈雜的叫賣聲那些場景 將成為一代人心裡永恆的記憶在許昌現在依然保留著一些火車軌道有80%的許昌人還記得曾經的綠皮火車但是有99%的人都不知道這裡還有一個你所不知道的
  • 【綠皮火車專題之四】古往今來,那些與火車有關的片段
    火車是個小社會,拍了40年火車上中國人的王福春說,他經常在車上和小偷不期而遇,倆人鬼鬼祟祟在車裡溜來溜去互看對方是小偷,感覺遇上了同行。火車是一種文化符號,出生在鐵西區的周雲蓬,這年16歲,失明七年的他瞞著家人獨自踏上開往大城市的火車,天津、北京……火車把他帶往全國各地,他也成了一名流浪歌手。多年之後,一本歌遊記合集《綠皮火車》算是這些年天涯海角歲月的見證。
  • 為什麼坐火車很少人去餐車吃飯?乘客說出來了這三點原因,很現實
    火車是我國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全國大多數城市都通了火車,很多人選擇坐火車的原因就是因為火車便宜。火車的速度比大巴車快多了,但是很多時候沒有大巴車先到達目的地,就是因為火車基本上遇到站就要停,很耽誤時間。
  • 王唯唯:綠皮火車
    那個年代,沒有動車,只有綠皮火車。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綠色外觀,曾經是中國鐵路旅客列車最具代表性的塗裝樣式,俗稱「綠皮火車」。那年,我21歲,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車。火車是早晨5點48分發車。站在站臺上,看著火車遠遠駛來,貌似緩慢,到了近前,巨大的轟鳴聲把地面震得瑟瑟顫抖,我本能地嚇了一跳,連退了幾步。
  • K4181和6268,穿越大興安嶺的綠皮火車
    退去秋日彩林的多彩,11月的 東北 風大雪少,這場旅行看了 中國 最美火車站 阿爾山 ,邂逅草原上最美夕陽,看到了鄂溫克人的馴鹿,但是最最想分享的是關於兩端綠皮火車的故事,路過的城鎮,火車晃蕩的 大興安嶺 。
  • 火車的餐車即使空著也不讓給人坐?專業人員說出了原因,無法反駁
    由於這兩年高鐵的流行,很多人都漸漸從坐火車轉向了坐高鐵,可是,火車的客流量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少,每到節假日的時候,都可以看到車站人滿為患的情況。然而,坐過火車的小夥伴都知道,在火車上專門有一節車廂是供乘客吃飯的,我們稱它為餐車。這節車廂雖然不大,可是也能容下幾十個人了,不過,在一般的情況下是不允許乘客去這節車廂的。除非你買了火車上的飯盒或者需要到那邊用餐,否者你就是要站幾個小時才到目的地也不會讓你過去坐一分鐘。
  • 為什麼坐火車沒人去餐車吃飯?乘客說出3點原因,很現實
    說到火車,很多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在中國,不管哪座城市,都可以坐火車直達,最近國家興建高鐵站,讓享受高鐵出行成為了每個人的權利,不過座火車必然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吃飯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路途比較遠的列車,很有可能一日三餐都在火車上,火車也非常人性,都設立一個專門的車廂作為餐車,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
  • 綠皮火車換新裝,「綠巨人」復興號超長火車將亮相,wifi是標配
    在以前的時候,人們要跨省出行的時候,都需要搭乘綠皮火車,而那一節節的綠色車廂,裝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勤勞的人,更是他們對未來的美好希望。雖然在那時,火車上環境跟現在的高鐵比起來,沒那麼好,但是他們卻很知足,因為能花這麼低的價錢,就能去很遠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人們出行都不再願意搭乘綠皮火車了,雖然它價錢低,但是速度實在太慢了,而且裡面的環境也比較糟糕。
  • 剛剛,電影《綠皮火車》正式開機
    5月8日,由黔東南州州委宣傳部牽頭、州演藝(集團)公司組織實施製作和拍攝的電影《綠皮火車》在凱裡舉行開機儀式。「不忘初心」是我們做人做事之根本,也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綠皮火車》以一個小人物英雄主義的覺醒,也是他回歸初心,找回最純粹自己的心路歷程為主線,來講述身邊的故事,講述黔東南州脫貧攻堅的故事,講述中國故事。
  • 「山茶花」遠去的綠皮火車
    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綠皮火車。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被車廂裡的擁擠、嘈雜、令人窒息的氣味破壞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