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黔東南州州委宣傳部牽頭、州演藝(集團)公司組織實施製作和拍攝的電影《綠皮火車》在凱裡舉行開機儀式。
「不忘初心」是我們做人做事之根本,也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綠皮火車》以一個小人物英雄主義的覺醒,也是他回歸初心,找回最純粹自己的心路歷程為主線,來講述身邊的故事,講述黔東南州脫貧攻堅的故事,講述中國故事。
開機儀式上,《綠皮火車》電影總導演章思鋒對在電影前期籌備工作上給予的大力支持的參與影片籌拍和攝製工作的單位及相關人員表示感謝。「接下來,我們會帶領我們的團隊把這部影片努力拍好,一定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助力扶貧事業的發展。」青年導演章思鋒曾創作《特殊對手》、《幹將莫邪》、《斯德哥爾摩戀人》等主流價值影視作品,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隨後,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胡國珍發表講話。她首先代表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向出席儀式的各位領導、來賓,全體演職人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感謝。對電影《綠皮火車》做了充分的肯定,她表示,希望黔東南州文化產業繼續秉承以觀念創新為原動力,以內容創新為推動力,也媒介創新為加速器。在現有文化產業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開發,挖掘和打造一批符合本地民族文化特色的高質量原創文藝作品和項目。她希望全體演職人員精誠協作,將《綠皮火車》這部電影打造成為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脫貧攻堅經典之作,並祝願電影《綠皮火車》攝製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最後,相關領導及主創團隊上臺共同揭開攝影機上紅布,黔東南州委常委、黔東南州委宣傳部部長、黔東南州委統戰部部長、電影總策劃潘玉鳳宣布電影《綠皮火車》正式開機。
據悉,電影《綠皮火車》是以多次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報導點讚的,行駛在貴陽至玉屏之間的5639號列車為原型,講述了主人公在列車上的經歷,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帶領大家走向小康之路,實現美好生活的故事。在創作方面既具創新卻又不失真實性,使該片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加有血有肉,更有深度,格局更大。
電影於5月8日正式開機,全程在黔東南州內進行拍攝取景,將於今年9月宣發,10月中旬通過院線、網絡發行與廣大觀眾見面。
電影故事簡介:
在廣州創業失敗的商人吳遠,回到家鄉貴州凱裡躲債,與果農楊代山相遇他壓價收購楊代山的水果,再高價販賣謀利。沒想到楊代山為了出事的弟弟籌錢,無奈欺騙吳遠,水果以次充好,令吳遠蒙受損失。但吳遠也從楊代山的事件中發現了當地交通不便,果蔬資源難以外銷的現狀。他和楊代山不打不相識,兩人決心利用當地每天來回的綠皮火車和山區低價果蔬資源,在綠皮火車沿線建立起生產、運輸、銷售一體的果蔬加工品產業鏈,並打造一個「小仙妹妹」的少數民族網紅形象為品牌代言,藉此鹹魚翻身。
在吳遠和楊代山建立產業鏈的過程中,他們結識了聰明現實的苗族女孩阿娜、機靈諂媚的養魚散戶於多、面冷心熱的列車長老胡、天真熱情的解放軍戰士周承陽跟苗醫村長潘仁華等人。他們每個人都出於各種原因對吳遠的產業鏈懷抱著深深的希望,吳遠也被金錢和成功衝昏了頭腦,覺得自己是帶領群眾脫貧的救世主。然而吳遠只重利益的行為卻使他遭受了多重危機,身邊的人也因此受到傷害。吳遠在付出慘痛代價後認識到他一味追逐私人利益,實際上是無形中在傷害家鄉傷害他在意的朋友,於是他洗心革面,決心要真正為家鄉做一番脫貧改造。
當吳遠為自己的脫貧計劃尋求火車沿線的鄉親支持時,鄉親們卻充滿疑慮,令吳遠十分沮喪。此時,他們的火車遭遇了暴雨塌方。吳遠等人被困在雨中,索性得到周承陽等解放軍戰士的捨身救援,才得以逃離。吳遠深受震動,也最終堅定了自己心中排除萬難,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念。
吳遠由逃離家鄉,到一味利用家鄉資源謀利,再到最後奉獻家鄉的轉變,是個小人物英雄主義的覺醒,也是他回歸初心,找回最純粹自己的心路歷程。綠皮火車見證了吳遠和朋友們的改變、歸宿,每個人都在成長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最終吳遠也帶著綠皮火車的沿線群眾們一同脫貧致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文圖/潘歡歡 楊秀福
編輯 侯川川/編審 李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