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7月+8月硬核摘抄100句,需要列印版的家長可以翻到文末看領取方式哦~
如果還想要其它年級或者學科資料的家長們,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老師索取哦~
7月
1、一名湖北農民工留言給東莞圖書館: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不忘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民工。
2、短視頻雖短,但監管不能「短」,平臺責任更不能「短」。
3、生命是不能被略過的重點,一定有人敢選最難的那條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的前面。
4、要注重為貧困地區的學校和家庭提供優質圖書資源,在解決好「營養午餐」的基礎上,關注「精神正餐」的問題。
5、當很多年輕人都提前邁入「5G時代」了,還有很多老人仿佛還停留在「無G時代」,苦苦追趕。科技發展的本意是添彩而不是添堵。
6、能從「隱秘的角落」變得「乘風破浪」,走紅的關鍵在於作品所具有的現實關照性。世事百態,生活是最好的劇本,真實是最好的演員。
7、國家安全根基牢固,社會大局穩定,才能為解決經濟民生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創造良好環境、贏得更大空間。
8、從沒有一寸高鐵到高鐵裡程世界最長,從時速350公裡的高鐵時代,到今天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帶來「磁浮時代」的全新想像,中國鐵路在不斷提速、不斷超越中,書寫著讓世界驚嘆的奇蹟。
9、針尖大的窟窿能透過鬥大的風,再小流程瑕疵、制度漏洞也可能養肥風險的「灰犀牛」,說不定哪天就撞上「黑天鵝」。
10、「家門口就業幸福感更強」「小康就是打電話不用再跑到山頂找信號」「幸福就是村裡通快遞,直播能帶貨」……幸福的日子千姿百態,致富的道路各有不同。
11、沒有老師的諄諄教誨、耳提面命,課堂就容易失去溫度,也就難以讓教育真正滋潤到每一個心靈。
12、「我救了一代人,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張桂梅這句話戳中很多人的淚點。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好,這個樸素的希望是一個老師的自白,又何嘗不是我們這個古老國家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
13、黃大發,帶領村民歷時36年在懸崖絕壁上開鑿一條「生命」渠,改變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水過不去,拿命來鋪」,這是一名老黨員為人民許下的誓言。
14、祖國是本書,只有真誠閱讀才能找到摯愛的理由,而這早已融入到人們的血液裡,成為一種本能。
15、眾志成城的磅礴偉力,守護著千萬名考生的健康和夢想。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天降大任,註定不凡。
16、除了洪水,此前受到疫情影響,推遲開學、居家複習、線上答疑,口罩、消毒液、一米線、測溫計,這些都將成為他們生命中獨特的備考記憶。
17、畢業是求學路上必經的驛站,畢業致辭就是中轉進入社會前最後一刻的路引,倒映著上一段時光的心路歷程,滿載著下一段旅途的美好祝願。
18、情深意切又洞察明見,思接當下又燭照未來,既是真言,也是箴言。
19、不用活成我們想像中的樣子,我們這一代人的想像力不足以想像你們的未來。
20、清華大學校長言語思辨:在面對選擇時,要追尋意義,不因名利熙攘而困擾;要堅守價值,不因境遇改變而動搖。
21、察勢者智,馭勢者贏。拒絕輕描淡寫,篤信風雨無阻。
22、說到底,吃播吃什麼、怎麼吃或許重要,但能持續撩動心弦的是那份樸素的飲食之趣,最能與屏外觀眾共鳴的是那份對食物的熱愛以及所秉持的健康飲食理念。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從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觀念,變革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華民族充滿著變革精神。
24、下好化危為機「先手棋」、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阻則窮,通則富,一條路足以穿越貧窮通向富裕。
25、主播的網上人格與線下身份南轅北轍,又如何讓人相信看到的商品與買到的貨品童叟無欺?直播銷售員、商家與直播平臺,事實上構成了一條覆蓋售前、售中與售後的商業閉環。
26、有人說,好劇能將繁複的現實抽絲剝繭,擷取出值得關注的瞬間,看一集卻感受百味人生。同樣是面對鏡頭、服務於稀缺的注意力,好的帶貨主播也應能在商品的滄海中遴選出精美一粟,為生產者分憂,讓消費者無憂,實現誠信經營、供銷兩旺的局面。這,才是我們值得追的直播經濟。
27、不斷上升的曲線背後,是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落實,是耕地和生態紅線的堅守,是水利化、農機化、科技化、標準化等措施的實施,是良種、良法、良機、良田的結合。
28、環保本身就是積少成多的過程,「我行我塑」的現象應當得到遏止。
29、與水患同生共存、鬥智鬥勇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沉澱治水智慧、涵養民族性格的歷史。
30、從大街上一眼望去的「藍灰黑」,到如今的「中國潮牌」驚豔世界,從「你一間,我一間,筒子樓裡冒黑煙」,到「小高層,電梯房,城鄉廣廈千萬間」……
31、文化在旅遊中找到路,旅遊在文化中尋到魂。
32、說實話,勸人多喝水、喝熱水本無可厚非。只不過當百益無害的「多喝熱水」成為應對不適的口頭禪、百搭一切的安慰劑,這樣的勸慰未免缺乏針對性,也就難怪有人調侃這樣的說法「不夠走心」「太敷衍」了。
33、中餐以熱食為主、中藥講究砂鍋煎服、圍爐烹雪煮茗茶的人間雅興,「喝點熱的」成為一種小小的儀式感,留存在集體無意識當中。
34、比起成功學,我們更該學習「失敗學」。苦熬不如苦幹,蠻幹不如巧幹。
35、全面小康不是簡單量的增加,而是深層次質的提高;不是單純數字趕超,而是深刻社會進步。
36、豈有大海懼風雨?中國人仰人鼻息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37、在碎片化成為常態、注意力格外稀缺的今天,中國工匠們精益求精的堅守常能觸動我們的心弦。
38、桃李惡言,下自無蹊。
39、儘管會出現一些回頭浪,儘管會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40、過去種地靠經驗,現在種地看數據,徹底告別看天吃飯,這就是「金扁擔」的力量,這就是藏糧於技的力量。
41、山峰在與風的對話中一點點把巖石變成砂礫,河流又一點點地在入海口沉澱下自遠方搬運而來的泥沙。時間中發生的改變,一個個人、一件件事,同樣如此。
42、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大海之大就在於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
43、肩並肩坐在一起,是人類最美的姿態。
44、拿路上的「交警」來說,網友心疼他們風雨中是「澆警」、烈日下是「焦警」……
45、我們想要的絕非是在「寂靜的春天」裡追思詩與遠方的田園,而是自然野趣俯拾皆是的都市新生活。
46、既不殘忍暴戾地對待動物,也不是毫無原則地保護生靈,既不屈從於人類中心的傲慢,也不盲目於動物權利的鼓譟,嘗試在與它們相處之前先了解並熟悉它們。
47、愛國從不是空泛的,深厚的愛國情、高遠的強國志,落腳點在於務實的報國行。
48、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
49、端穩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關鍵在農民,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50、高考是激烈的,也是公平的。說它激烈,是因為作為一場高度標準化的活動,高考追求區分度、講求信效度,整齊劃一到只認分數。說它公平,是因為作為一場允許你參加「復活賽」的考試,它允許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參與這場公平的選拔。
8月
1、北鬥一號衛星總指揮李祖洪曾說,「北鬥的研製,是中國人自己幹出來的。『巨人』對我們技術封鎖,不讓我們站在肩膀上,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為巨人。」
2、北鬥26年,寫下彎道超車的方法論:方法論之一:充分運用新型舉國體制,實現科技發展的「協同創新」;方法論之二:後發者與先發者語境不同,要敢於走自己的路;方法論之三:趕超者天然面對擠壓,要能夠夾縫中求生存;方法論之四:核心技術必須自己攻關,既學會利用開放優勢,也要敢於自主攻關。
3、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
4、那些把香港視作「籌碼」之人,只會在意把玩的「手感」和「觀感」,誰會在乎面臨病毒威脅的香港市民的「痛感」?
5、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生萬象,幕後為王」主題海報,傳遞出這一屆電影節傳承經典、致敬幕後、追夢未來的主旨,好評如潮。
6、爭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用的爭論。能否以冷靜的觀點探討促進百花齊放,而不是各執一詞互不讓步,將成為平面設計為美好生活賦彩的關鍵。
7、「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理想信念的確立,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而不是一時的衝動,需要純潔的目的、樸素的感情,更需要有深厚的信仰作支撐。
8、小事不小,善莫大焉。只要每個人都能向上向善,我們就能推動人們循著善的循環、愛的漣漪,將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9、我的生活我的城,何時才能全場景智慧「解鎖」?望向未來的人們,對於「智慧城市」的期待,並不滿足於簡單拼接各類應用、各種技術的「小聰明」,而是嚮往更高層面的泛在化、融合化「大智慧」。
10、在泥沙俱下的評論中,一些人並未觸及自己日常經驗之外的世界,試圖用自己的經驗之談甚至一廂情願對鍾芳蓉指指點點。可是他們忘記了,在每一個稚嫩心靈的天平上,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夢想。
11、十八九歲的年齡,正是「做夢」的時候。年輕人對於夢想,常常有兩種不切實際的姿態。有時是只盯著白月光、紅玫瑰,卻看不到現實的荊棘。一旦受挫,有的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淪為市儈主義的俗人,將精緻利己作為人生準則。
12、「富腦袋」和「富口袋」一樣重要。
13、無論是金庸創造的武俠江湖、劉慈欣筆下的三體宇宙,還是託爾金的中土世界、漫威宇宙的英雄譜系、冰與火之歌的維斯特洛大陸七大王國,在這些巨著抑或成系列的漫畫及電影中,都有著新鮮的時空維度、可延伸的故事體系、複雜的人物關係,並遵循一套邏輯自洽的運轉規則。
14、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凝結著無數人接續奮鬥的心血,飽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本色,刷新了科技強國的「中國速度」,展現了自主創新的「中國精度」,彰顯了開放包容的「中國氣度」。
15、人們常說,三流的企業做產品,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標準,誰把住了標準的關口,誰就能掌握競爭主動權。
16、我們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崇文重教、詩禮傳家、實業報國的優良傳統,用文化潤澤美、用道德涵養美、用治理保障美。
17、「光碟」不僅是一句口號,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等於白抓。
18、藏鮮花、送種子、會唱歌,時光轉盤、風琴折頁、五面立體……大學錄取通知書別出心裁的設計、各具特色的創意,展現著校園文化底蘊、傳遞著對新生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待,
19、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20、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治理鋪張浪費。
21、如果把科技創新的過程比作「發現之旅」,那麼對於顛覆性創新而言,探尋的就是「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22、近年來,我國頻頻向創新高地發起衝鋒。「天河」創造超算紀錄,「墨子」領跑量子科技,「北鬥」完成全球組網,5G賦能百業千行……
23、仔細端詳這些「經驗之談」會發現,主觀臆斷居多、系統分析少見;擁有科學依據的寥寥、大而化之的言論不少。有歷史學者跨界講財富管理,少不了方鑿圓枘;將企業巨頭的成功濃縮於幾個故事,也未免牽強附會。
24、過去是無疫狀態、「晴天」環境,可以放開手腳幹活,今後是常疫狀態、「雨天」環境,必須「一手撐傘,一手幹活」。
25、習慣之初如蛛絲,習慣之成如繩索。
26、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勞,進而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和勞動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道理,所以盡己所能減少浪費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27、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28、法國作家法朗士在《樂圖之花》中曾有過這樣一段論述:「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是魔靈的手指,它只撥動我們腦纖維的琴弦和靈魂的音板,而激發出來的聲音卻與我們的心靈相關」。
29、而反觀一些影視劇,反面角色的行為動機缺失,甚至「為惡而惡」,最後「被撕」大快人心,完全淪為了推動劇情、設置爽點的「工具人」,這樣的人物形象,容易招罵,也容易成為網絡炒作、惡意營銷的「底料」和素材。
30、把難以取捨的「二選一」變成互利共贏的「一加一」。
31、一把木凳,百萬粉絲,過億播放,「阿木爺爺」做木工,「這輩子就把這件事情幹好、幹細緻就行了」,道出了「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的匠心。
32、困難在疊加,任務更加繁重,只有保持定力、凝心聚力、排除萬難,統籌推進戰「疫」、戰「汛」和戰「貧」,才能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33、離開時的原因千萬,離開後的光景萬千。從此不見父母老去,故鄉只剩寒暑,再無春秋。
34、這世界上的人為什麼大部分都喜歡真花,不愛塑膠花呢?因為真花會萎落,令人感到親切。
3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中國擺脫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境地,讓人民徹底告別了「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的命運。
36、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不讓一個人掉隊」的精準脫貧,從「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反腐敗鬥爭,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生態文明建設。
37、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38、以寬廣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以寬容的態度對待新生事物,以進取的精神培育新生事物,那些「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就能得到滋養、向陽生長,終成「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美景象。
39、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40、歸根結底,無論是硬舉措還是軟約束,都需建立在與顧客的價值共振、情感共鳴上,以人性化、可操作性強的措施凝聚共識,激發合力,形成長效。
41、從同一扇窗戶看出去,眼睛向上是天空,眼睛向下是大地。世界呈現什麼模樣,往往取決於你的視角。
42、一個精神燦爛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園。這樣的燦爛,源自生活的態度。
43、一臺手機濃縮了收音機、電視機、錄像機、閱讀器的所有功能,按道理是「萬法歸一」,但身邊的物品卻還在「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般的裂變式增加。
44、中國睡獅已醒,「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45、《查醫生援鄂日記》封面上的一句話啟人思考:「這世上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人都在發一份光,然後螢火匯成星河。」
46、是自上而下地推廣高雅藝術,還是自下而上、聚焦個體感受、記錄時代節拍地貼近平凡生活?兩條路徑,看似內容不同,方向殊異,實則互相補位,歸於一途。
47、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48、農產品做優了就是公信力,做細了就是吸引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
49、傳播學者梅羅維茨在《空間感的失落》一書中提出,電子媒介使各種信息混雜在一起,從而模糊了原本物理隔離的社會情境,人們隨之要做出行為調整以更好地扮演社會角色。
50、一位英雄就是一個標杆,一群英雄就是一片高原。
需要【7月+8月硬核摘抄100句】完整版列印版的家長請看獲取方式:
1.關注+轉發+收藏本文
2.私信發送:7月+8月硬核摘抄100句0915
如果還想要其他年級或者學科資料的家長們,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