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至24日,第14屆中國鳥類學大會暨第12屆海峽兩岸鳥類學術研討會在陝西省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主辦,陝西師範大學、陝西省動物研究所、陝西省動物學會等單位承辦。會前還舉辦了由中國青年鳥類學者參加的「第十三屆全國鳥類學研究生翠鳥論壇」。
本屆會議是一次盛大的學術盛宴,匯聚了國內外鳥類學的專家前輩,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鄭光美,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名譽理事長劉廼發,中國動物學會靈長類學分會理事長、陝西省科學院副院長李保國,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理事長丁平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堪薩斯大學的國際著名鳥類學家Andrew T. Peterson教授為代表的國外鳥類學者受邀參會。此外,參加本屆大會的還有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青年科學家,研究生,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部門以及機場代表等500餘人齊聚西安古城,圍繞「鳥類的行為、生態適應與演化」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和探討。
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雁雲主持了大會開幕式。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理事長丁平致辭並做了大會報告「千島湖森林鳥類多樣性的時空格局」。
丁平教授致辭並做大會報告
攝影/海風
會議開幕式 攝影/葉元興
本屆鳥類學大會採用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共設7個特邀大會報告,2個青年大會報告,10個專題報告,19個研究生英文報告,64個口頭報告,1個圓桌討論會,同時展出了86個牆報,並安排了外國學者與研究生學術座談會,涉及到鳥類行為,鳥類運動與棲息地,瀕危鳥類保護,鳥類分布與譜系地理,鳥類繁殖生態學,鳥類群落功能與譜系多樣性,鳥類與環境,鳥類適應性等鳥類研究的不同方向。其中,鳥類的遷徙與保護,鳥擊防範專題備受矚目。
本屆大會中涉及到的鳥類遷徙報告及牆報佔很大比例,鳥類的遷徙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1.鳥類遷徙路線和中途停歇地的研究:全國鳥類環志中心錢法文先生和復旦大學的馬志軍教授主持了鳥類遷徙專題報告會場。錢法文先生講解了白鶴的遷徙路線和中途停歇地的研究,介紹了白鶴對4種中途停歇地的利用;馬志軍教授介紹了鳥類遷徙的發展進程,對比了研究鳥類遷徙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指出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為追蹤鳥類遷徙活動翻開新的篇章,鳥類遷徙的研究正值「黃金時期」;北京林業大學的郭玉民教授分享了基於衛星跟蹤的7種鶴類遷徙研究,發現不同鶴類遷徙路線大相逕庭,分享了亞成體和成體鳥類遷徙的不同策略,亞成體傾向邊飛邊覓食,中途停歇地較多,遷徙路線個體差異大,成體的遷徙路線則相對固定,提出亞成體是種群擴散的動力。北京林業大學的雷佳琳匯報了4種在中國越冬雁類的12條遷徙路線,時間分配和重要停歇地空缺分析。
錢法文先生講解白鶴遷徙的衛星跟蹤及保護
攝影/海風
馬志軍教授講解鳥類遷徙的研究進展
攝影/海風
2.鳥類遷徙與禽流感的傳播,中科院動物所的李來興教授講解了鳥類遷徙與禽流感的傳播,發生特點,結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大爆發時期分析候鳥攜帶禽流感的因素。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的劉東平分享了大天鵝遷徙和禽流感傳播的案例,初步證實大天鵝能夠攜帶病毒進行長距離傳播。
3.候鳥的遷徙策略研究:德國馬普研究所的程雅暢博士分享了歐洲地區白鸛的生存率及遷徙對策。
4.候鳥的運動和棲息地研究:涉及到候鳥運動模式的分析,食物資源對候鳥的影響,夜間遷徙候鳥趨光性的影響因素,越冬候鳥棲息地及活動規律變化等方面。
5.瀕危候鳥的監測及保護: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的張國鋼先生講解了我國黑臉琵鷺繁殖種群數量變化與移動模式分析,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分享了中華鳳頭燕鷗的種群恢復及保護網絡的構建,北京林業大學的丁長青教授分享了青頭潛鴨的保護現狀和保護行動計劃等。
本屆鳥類學會議不僅分享了卓越的鳥類學研究成果,同時還關注人類社會發展與鳥類之間的關係,探討了城市環境下鳥類的行為特點,環境噪聲,大氣汙染對鳥類的影響,鳥類對城市化環境的適應,以及鳥擊對航空安全的威脅和防範。特別設定了針對中國民航機場鳥擊防範的圓桌專題會議。
朱磊博士主持了這次會議,來自山東師範大學的賽道建先生分析了中國民用機場鳥擊防範的現狀和預防措施,結合民航飛行規律講解了鳥擊事件發生的危險時空階段,創新地提出了飛行階段鳥類活動的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評估,指出應當對潛在危險引起重視。來自重慶江北機場鳥防部的李曉娟分享了江北機場的鳥情分布,鳥擊特點,及鳥擊防範體系,並提出了針對遷徙季節鳥擊高發原因的三種猜測,指出夜間鳥擊事件比例相對較高,是鳥擊防範的關鍵時期。
與會代表就機場鳥擊防範的難點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來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張志強老師從機場責任區的劃分,鳥擊事件和鳥擊事故症候的區分,鳥類生態位等方面,指出應用衛星跟蹤器進行個體跟蹤掌握遷徙候鳥的動態信息。北京中科羅賓雷達技術有限公司的代表也在會上做了發言,提出鳥擊防範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監測難的問題,應用羅賓探鳥雷達可以解決低可見度下的鳥類探測,實現24小時實時監測,自動分類鳥類目標,並通過麥當勞案例介紹指出應用探鳥雷達獲取的大量數據分析機場鳥情的分布熱點區,為機場周邊生境的治理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賽道建先生講解中國民航鳥撞
防範現狀與趨勢 攝影/海風
李曉娟介紹重慶機場的鳥情和
鳥擊防範體系 攝影/海風
鳥擊防範圓桌會議代表發言
攝影/葉元興
學術會議日程安排充實,與會代表就自己感興趣的學術問題展開了充分的探討。2017年9月24日,大會正式落下帷幕。來自浙江大學的丁平教授主持了閉幕式並宣讀了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第九屆理事會選舉結果:包新康等56人當選為理事,於曉平等21人當選為常務理事;周放當選為名譽理事長,中科院動物所雷富民教授當選為理事長,張正旺等7人當選為副理事長;張雁雲當選為秘書長。大會評選出鄭作新青年科學獎、中國鳥類學研究生學術新人獎、翠鳥論壇獎、優秀英文報告獎、中國鳥類基礎研究獎等獲獎者,並在閉幕式上進行頒獎。北京師範大學的張正旺教授對這屆會議作了學術總結,指出這次會議成果展示形式多樣,首次設立的研究生英文報告會場,並增設了與國外專家近距離交流的座談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展示的研究成果突破了描述性,轉入理論層次的探索,目前的研究方法和設備與國際接軌,湧現了新的一批優秀的青年學者,是一次學術的盛宴,並對中國鳥類學的發展作了展望,最後提出第15屆鳥會在長春再聚的期望。
張正旺教授在閉幕式上致辭
攝影/海風
編輯:海風
科學觀鳥 尊重自然
1如何聯繫中國觀鳥會? beijingbws@126.com 134363804432如何成為中國觀鳥會會員? 請填寫如下表格後發送到觀鳥會郵箱 http://pan.baidu.com/s/1nty2iSh3如何成為中國觀鳥會志願者? 請填寫如下表格後發送到觀鳥會郵箱 http://pan.baidu.com/s/1c0xy8fQ4如何獲得中國觀鳥會會刊? 聯繫電話:134363804435如何了解中國觀鳥會活動?請登錄中國觀鳥網站 http://www.cbw.org.cn6如何下載中國觀鳥會往期會刊?http://www.cbw.org.cn/bbwsb.jsp7如何分享本消息?點右上角圖標,【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8如何訂閱「中國觀鳥微信平臺」的文章?點擊題目下方「中國觀鳥」或右上角圖標,查看公眾號,進行關注。或直接長按二維碼快速關注。9如何給"中國觀鳥微信平臺"投稿?投稿郵箱:tougao@cbw.org.cn 聯繫電話:13552595235歡迎讀者點擊右下方「寫留言」
感謝您留下讀後感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