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法院「保護生態環境,抵制白色汙染」活動倡議書

2020-12-23 澎湃新聞

南樂縣法院「保護生態環境,抵制白色汙染」活動倡議書

2020-06-06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全縣廣大職工同志們和社會各界群眾:

今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期盼。在「六·五」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和諧穩定,在全縣營造綠色健康、文明宜居的美好生活環境,南樂縣法院發出如下倡議:

1.在餐桌上拒絕使用不環保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一次性餐具雖然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但當溫度達到65度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請大家拒絕使用不環保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改用綠色環保的陶瓷、不鏽鋼、環保型一次性餐具。

2.在辦公室和家裡不再使用不環保的一次性塑膠袋

我國目前的一次性塑膠袋自然降解時間長達200400年,傳統的填埋和焚燒處理,會造成嚴重的土壤環境、地下水環境汙染和空氣汙染,請大家在辦公和生活中儘量使用生物質可降解塑膠袋。

3.在外出和旅行中不再使用不環保的一次性塑料製品

一次性塑料製品進入水體會長期釋放大量的酸性鹼性有機物,嚴重汙染水體;在露天自然放置時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和產生自燃,成為火災誘因;一次性塑料製品被畜禽動物特別是水生動物誤食,在消化道無法消化,導致大量死亡,破壞當地自然生態,建議大家文明出行,養成綠色、低碳出行的消費理念,把南樂的健康生態形象帶到旅途。

4.在購物時儘量自備環保購物袋或者選擇生物質塑膠袋

環保購物袋為布質,生物質可降解塑膠袋可在半年內自然降解,它們更有利於保護我們家園的環保衛生。您購物前多一份準備,將會讓我們的家園多一分美麗和衛生。

5.多在朋友和家人面前推薦生物質塑料薄膜

傳統的塑料薄膜不易分解,進入生壤環境後還會產生大量酸性鹼性有機物,選成土壤汙染,影響農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減產,且隨著時間推移影響越來越大。在您的朋友圈和農民親屬中,請多講解傳播塑料薄膜的危害,生物質塑料薄膜的益處,引導農民朋友多在農業生產中採用生物質塑料薄膜。讓我們的土地越來越肥沃,而不是越來越貧瘠,也讓我們南樂的農產品更加甜美可口。

6.多宣傳生物質塑料的益處

我縣目前推廣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製品:屬於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大類中的聚乳酸(PVC),以澱粉等天然生物質為基礎,使用性能優良,廢棄後可被天然環境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終無機化而成為自然界中碳素循環的一個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無害化)。

為了南樂的天更藍、水更綠,為了家園越來越宜居,生活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這與我們的生態環保意識和文明行為密不可分。望大家行動起束,為了創建綠色生態新南樂盡一份、出份力。

南樂縣人民法院

2020年6月4日

原標題:《南樂縣法院「保護生態環境,抵制白色汙染」活動倡議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向「白色汙染」宣戰 南樂在河南省先出臺「禁塑令」
    如何應對「白色汙染」,仍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從「限塑」到「禁塑」,這一次,南樂縣成了河南省第一個「吃螃蟹」的地方,南樂的底氣在哪兒?能否執行到底?有環保人士認為,南樂縣就像一個試驗田,倘若成功,或將成為河南省推行全面「禁塑」的樣板。
  • 三亞市教育系統「保護生態環境,從禁塑開始」主題教育活動正式啟動
    12月15日上午9:00,市教育局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在市九小報告廳成功舉辦「保護生態環境,從禁塑開始」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寧,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王玉宏出席活動。此次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從禁塑開始」主題教育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開展活動,加強全市教育系統禁塑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禁塑意識,杜絕白色汙染,養成拒絕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良好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助力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 汙染環境、濫伐林木……黃山發布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該院判決:被告人葉某林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被告人葉某濤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被告人湯某健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被告人查某華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隨案移送的蘋果手機一部予以沒收,依法扣押冶煉原材料50.14噸予以沒收,由扣押機關依法處理
  •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保護生態環境,司法有力量!| 2020記者看法院
    這是2020年最高法環境日主題。印象中,這已是最高法第四年在「六五環境日」前後召開生態環境領域新聞發布會了。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最高法不斷推進黃河流域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注入司法保護之強音。這一年,最難忘的要屬參加最高法「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宣傳活動了。
  • 保護生態環境 倡導文明新風
    「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活動的通知》,並在京召開全國「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電話會議,對開展這項活動進行了動員和部署。一個多月以來,各地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通知》和會議精神,圍繞植樹綠化、清理白色垃圾、治理大氣汙染和水源汙染四項重點工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果,發展態勢很好。但是由於保護生態環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這項活動還在起步階段,發展也不平衡,所以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加大力度,務求取得扎紮實實的工作成效。
  •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讓良好生態環境...
    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部署安排。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歷史機遇。李幹傑表示,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深入推進,宏觀經濟環境更加有利。此外,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和積累,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和人才基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紅利逐步釋放,為生態環境保護增添了強大動力,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已經進入了不欠新帳多還舊帳的階段。
  •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一、海洋環境汙染損害的涵義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一條第四款規定,海洋環境汙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其中包括河口灣,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魚和海洋的其他正當用途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損壞海水使用質量和減損環境優美等有害影響。該定義己成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的「海洋環境汙染」的定義。
  • 最高法: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 王旭光  (2019年3月2日)  各位專家、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來介紹今天發布的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這次發布的十個典型案例側重於生態環境保護,涉及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汙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加強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的生態環境治理,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建設美麗鄉村,推動企業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實現保障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相協調,加大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維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等領域,涵蓋大氣、水
  • 遼寧大石橋:環保執行再行動 關停環境汙染企業-中國法院網
    ,8月20日,遼寧省大石橋市人民法院組織開展本年度第二次環保專項集中執行行動,本次行動由大石橋法院副院長張宇帶隊開展,由執行局局長陳繼生組織精幹力量對大石橋市南樓經濟開發區轄區內的汙染企業予以強制關停。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同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存在許多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責任落實不到位;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仍然突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城鄉區域統籌不夠,新老環境問題交織,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凸顯,重汙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問題時有發生。
  •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建立汙染地塊聯動監管機制,將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用地規劃和供地管理,嚴格控制用地準入,強化暫不開發汙染地塊的風險管控。2020年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嚴格土壤汙染重點行業企業搬遷改造過程中拆除活動的環境監管。(二)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
  • 珠江源北盤江流域環境資源保護司法協作會在曲靖召開
    保護生態文明,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建立加強司法協作機制,依法打擊破壞珠江源北盤江流域環境資源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妥善審理各類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支持行政機關履行環境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雲貴兩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打造「大珠江源」綠色名片,雲貴兩省跨區域司法協作機制勢在必行。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上接02版)推動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發展,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推進社會化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採用直接投資、投資補助、運營補貼等方式,規範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對政府實施的環境績效合同服務項目,公共財政支付水平同治理績效掛鈎。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
  • 聚焦環境資源審判一體化,示範區法院共建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機制
    10月16日下午,由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主辦、青浦區人民法院承辦、吳江區人民法院、嘉善縣人民法院協辦,以「綠色發展——環資審判一體化」為主題的第八期「創新工場」活動,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舉行。
  • 生態環境部:我國汙染排放和生態保護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
    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十三五」這五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
  • 資陽市安嶽生態環境局開展了環境保護開放日活動
    6月4日下午,資陽市安嶽生態環境局開展了環境保護開放日活動。本次環境保護開放日活動邀請縣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及群眾代表,現場參觀了安嶽縣天然氣淨化廠、通賢鎮汙水處理廠、長河源大橋環境治理工作、鴻星爾克安嶽製鞋廠區等,面對面了解汙染物產生情況、場鎮生活汙水產生、收集、處理基本情況、汙染治理工藝及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等,有效提升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營造全縣上下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環保的良好氛圍。
  •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全文)
    4.被告人馬忠望等非法採礦案民事案件5.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訴中化重慶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6.重慶市南川區林業局訴李成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糾紛案7.張理春訴豐都縣三撫林場合同糾紛案8.張海波訴重慶隆鑫銳智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噪聲汙染責任糾紛案
  • 濂溪區法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5月14日掛牌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羅豔華、尹玉超攝影報導:5月14日上午,九江市濂溪區人民法院在濂溪區森林公安局馬祖山派出所舉行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掛牌儀式,九江中院審委會專職委員柯為民,濂溪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彭青松,濂溪區政府副區長陳典勤,濂溪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林及濂溪區檢察院、濂溪區林業局、濂溪區森林公安局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
  •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解讀《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
    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解讀《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下面我就這一《實施意見》進行解讀。  一、制定背景及原則  5月18日-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做重要講話,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重大安排部署。
  • 公益有我|「環保生活 自袋出行」倡議書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塑膠袋雖然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我們卻很少知道,塑膠袋的自然降解時間在200年以上。「白色汙染」成為當前和今後影響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大汙染危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