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無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金句(連載60)

2020-12-13 郝老師談教育

911.今天的中國,社會分層還沒有最終形成,教育分層還遠著呢,所以這是一個大好的時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認知,而超越自己的階層。

912.教育的差異,會讓貧富差異定格,甚至加劇。

913.尊重,是真愛,更是真正學習發生的前提和基礎。放手是真正學習的保障。

914.教育無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讓學習者感知不到學習,感知不到被教育的情形下,在他們自己喜聞樂見的玩的行為背後完成了學習的過程。

915.一個人一旦發現或者選擇了正確的東西,就一定要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堅持自己的想法,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916.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是有一定社會目的性的,也就是被社會需要。

917.把孩子當成什麼人,他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實中,真的不是孩子不行,是父母從心底就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行,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錨定。

918.當父母心心念念只想著教孩子怎麼投機取巧、爭名奪利時,孩子們通常連一份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沒有。

919.父母大多只是規劃孩子與自己的關係,很少規劃孩子與世界和他人的關係。

920.只要目標可行,那麼,失敗只是暫時的;只要不被失敗左右,對成功抱有堅定的信心,就總會有成功之時。

相關焦點

  •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有心而無痕
    教育專家朱旭東說:教育的美妙境界就是有心而無痕。而母親無疑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母親,你的三觀,你的素養,你的言行會無聲無痕地傳達給了你的孩子。你的格局,你的眼界和心胸,智慧和品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你孩子的未來。日本小說家山本有三曾說,女人變成母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種差事,是任何女人都做得了的事,但是要當好母親可就不容易了。
  • 【教學風採】教育如劍道無痕
    無痕的教育沒有口若懸河,沒有正襟危坐,沒有訓斥責備,只有觸動感激、心有靈犀、快樂成長。它既是一種教育方式,還是一種育人技巧,更是一種教育的美學哲學境界。本期,我們一起來談談教育的無痕之境,意在讓諸位教育者明白:教育需要無痕,這不止是一種對境界的嚮往。這也是一種規律,一種原則和方法;這更是一種技巧,一種藝術和智慧。
  • 也談教育的最高境界
    今天聽到一篇文章《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感到作者談的也挺好。他以一個美國學者,在中國某大學講課說的一個故事開篇,引證印度泰戈爾的話,和日本學者的言論,認為學習最高境界是生命的氣息要使人向善。我們看一下這篇文章裡,教育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在這篇文章裡作者說是要有人性的靈魂的教育,要有道德情感。合著前面提到的要有生命氣息的使人向善。這些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也贊同作者的觀點,只是感到有些亂。我想說教育要向外學習沒有錯,但我們更應該反躬自省,向內學習,向我們的傳統文化學習。談到教育我還是回到我們中國人給予最高讚譽的萬世師表的孔子。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魏書生 | 文【教育拾貝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那麼,問題來了——老師怎麼培養孩子自我學習、教育的能力?家長又應該怎樣配合學校,激發孩子自育自學的能力呢?趕緊看看魏書生老師怎麼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和長處,教育就是要將這些優點和長處守住守住再守住,強化強化再強化。02. 你覺得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不妨試試這個辦法你覺得孩子上課不注意聽?那你試試這個方法——同學們,你們現在用一分鐘時間抄寫課文《×××》中的第二段,看你們能寫幾個字。一分鐘到了,停!
  • 家庭教育就是無痕的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家庭教育就是無痕的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 教育可以無痕,何必操刀弄斧
    不過我想到劉雨,我準備讓它承載更多的教育意義,於是我引用了其代表作——《採桑度》「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的兩句詩讓學生分析:師:你們是文科學生,這「蠶生」是什麼意思?生:(興奮議論)蠶生絲。絲——思。是寫愛情的。師:哦。那寫愛情為什麼不直接說,卻偏偏要說「蠶生」呢?生:這樣寫含蓄、高雅、富有情趣。
  • 追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學習者內心的自我對話
    追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學習者內心的自我對話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文立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學習者內心的自我對話。學習是傾聽,學習是串聯,學習是反芻。我一直渴望外出學習,渴望領略教育大家們的卓越風採,渴望他們帶來的思想、智慧上的碰撞和升華。七月流火,杭州之行,我的這份渴望更加熾熱。也許是年歲漸長的緣故,我深知學習不僅要有如火的渴望,更應具備理性的思考。
  • 教育的最高境界: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蒙臺梭利教育做到了
    蒙臺梭利教育有一個非常顯著的教學特點,那就是「不教的教育」,也就是沒有傳統教學概念中的集體課堂。蒙臺梭利博士推崇「追隨孩子」的基本原則,認為蒙氏教育法可以讓孩子實現「自我教育」。即通過教具給予孩子一定的刺激,由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帶領孩子進入反覆操作練習的境界,進而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成長。至此,我們也就清楚了,蒙臺梭利教育,正是讓孩子們通過教具的操作來實現自我教育。
  • 教育無痕/伊遜倦客
    教育無痕,看似不是教育的教育,卻能在學生內心深處泛起漣漪。
  • 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之重 教育,不僅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無限尊重。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學生自學自育,一線教師:專家說的是正確的廢話
    最近,一位專家說了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最高境界最是讓學生自學自育」,在教師中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他在他所寫的文章《教育的最高境界最是讓學生自學自育》中是這樣說的: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和長處,教育就是要將這些優點和長處守住守住再守住,強化強化再強化。
  • 魏書生「育人」核心理念:「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周麗梅 廖秀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也走過了不平凡的70年。70年裡,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師資隊伍逐漸壯大、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基礎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我國進入了教育發展的新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過一些待解難題:如教師隊伍質量仍待提高,城鄉教育差距等。
  • 教育的最高境界:喚醒孩子覺察本自具足的內在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喚醒孩子覺察本自具足的內在力韓愈在《師說》裡講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人成才,教學大綱上也明確提出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德智力全面發展。這裡的的「傳道」、「成才」、「德」,都是「道」,把教育的首要目標都放在"傳道"上。但是在現代教育的實際中,應試教育的影響,好多家長拔苗助長,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學校都是把教育的主要精力投放在授業解惑上,而忽略了傳道的重要性。
  • 未察覺的被引導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以身作則
    ,不讓孩子感受到被操控、被引導的感覺,這種教育還無疑是最高境界裡的智慧。不想你的說教成為屢次無用的教育,一定要從孩子的素養開始著手,讓孩子眼中有人、心中有愛。總體上來說,讓孩子感覺不到被引導的教育,才是父母更應該配合的新式育兒法,也是說孩子的教育不需要被操控,而是需要自主性的發揮能量展現。那麼,教育或避免孩子太自私父母該如何避開正面引導,讓孩子的自主能力展示出來?
  • 雷夫的教育境界【未來教育家】
    在這些故事背後,讓我感觸頗深的是一種叫「境界」的東西。它猶如闌珊夜色中的一盞燈火,溫暖而璀璨。我認為,雷夫老師至少有五重境界。雷夫說,他並沒有超越常人之處,做的工作和其他教師們是相同的。失敗和睡眠不足也都是家常便飯。他經常一大清早醒來,就開始為了一個無法被妥善照顧的孩子而煩惱不已。他在家裡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在學校如何教育自己的學生。他是一個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人。
  • 我的教育故事 | 「懷柔」政策,讓教育無痕
    一年級的孩子雖然知道自己是小學生了,但仍然擺脫不了幼兒期的稚嫩。教師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知道學生想什麼,期待什麼,教育只有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使學生愛上學校,愛上學習。當然,對學生的了解與尊重,並不是意味著對學生的放任。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感動——「沒人管博士」和他的智勇教育
    這位「沒人管博士」創立了上海智勇教育,致力於對青少年的創新教育。他說,「沒人管博士」最初起自於「MRGUAN」,後來被學生們演化為「沒人管」了。關大勇喜歡這個暱稱,因為「沒人管博士」蘊含的自由、開放的精神,與智勇教育倡導的教育理念非常契合。 簡而言之,與致力於應試教育的社會教育培訓機構不同,智勇教育倡導的是青少年素質創新教育。
  • 教育無痕 勞動育人——聚焦慈谿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踐行勞動教育
    原標題:教育無痕 勞動育人——聚焦慈谿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踐行勞動教育小班的小朋友自己按需取餐,整理餐桌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要強化學生勞動觀念。這是《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的要求。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方法很簡單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這句話被全世界的教育專家引用,它說的是,"填鴨式教育"不是最好的教育,它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學習的能力。只有點燃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培養他主動學習,主動汲取知識的熱情,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