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合適的枕頭,可以讓枕在上面的頸部線條柔和舒適,頭部下陷的尺寸在3cm以內。
編輯:邱寫寫
從古至今,我國民間都有給新生兒送老虎枕的習俗,寓意「高枕無憂」,表達對未來的美好祝福。
然而從實用性上來說,一隻高高的枕頭,往往會導致寶寶頸部曲線過於曲折,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漾奶、嗆咳。
寶寶多大才能用枕頭呢?至少也要等到頸部的脊椎彎曲出現,聽聽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吧。
琴蘭生娃後剛滿一個月,家裡來了不少客人來慶祝滿月宴、探望琴蘭母子,烏泱泱站了一屋子,有的人送來嬰兒玩具,有的人送來雞蛋,還有人送來手工的老虎枕。
小傢伙對玩具嗤之以鼻,倒是對小枕頭興趣十足,忍不住偏過頭去盯著枕頭看,還露出無意識的微笑來。
家裡婆婆覺得這孩子聰明,就把小枕頭遞了過來,想要給孩子「高枕」。琴蘭趕緊制止:「枕頭等以後大了再枕,現在孩子小,老虎還鎮不住呢!」
等到客人走後,琴蘭對婆婆解釋說:「月子裡嬰兒沒有脊椎彎曲,用枕頭太早容易漾奶,對脊椎發育也不好。這東西就是圖個吉祥,沒啥實用性的。」
有些習俗雖然從古流傳至今,但卻未必是對娃身體有益的,老虎枕就是這麼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
從側面看一個成人的脊柱,可以看到明顯的四個彎曲,分別為向前凸出的頸曲、腰曲,以及向後凸出的胸曲和骶曲。
再看一看嬰兒的脊椎,胎兒時期是個「C」形,出生後則是自然伸直的,沒有任何彎曲,當寶寶平躺、側躺在床上,頭部、頸部和身體剛好在一條直線上。
最早的頸曲要從3月齡才開始出現,在此之前,小傢伙們真的不需要枕頭,有了枕頭反而礙事兒。
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是,1歲前避免在嬰兒床上放置枕頭、圍巾、柔軟的玩具等,以避免發生蒙被窒息,是出於生命安全的角度考慮的。
對於具體幾歲用枕頭這個問題,美國兒科學會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建議。國內專家的建議是,1歲以後可以給寶寶用枕頭。
老虎枕雖然不能當枕頭,不過這般色彩鮮明的玩偶,用來當做玩具逗娃,是最合適不過了。
枕頭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寶寶終有需要枕頭的一天,如何選擇才適合呢?
1)高度適合
一個高度合適的枕頭,需要具備這些條件:
建議最初的枕頭選擇3cm高度,隨寶寶年齡增長來更換,到學齡期的枕頭高度,大約在6~9cm。
千萬別急於求成,給寶寶一個成人的枕頭,從小用到大,這是不符合寶寶脊椎發育歷程的。
2)尺寸大小
枕頭太大不舒服,枕頭太小又容易睡「丟」,選擇大小適中的枕頭,也是很有必要的。隨著寶寶頭部和身體逐漸長大,枕頭的大小也要跟著適應和變化。
建議選擇寬度與寶寶頭部長度相近、長度與寶寶肩膀寬度相近(略大於肩膀)的尺寸,避免寶寶一個翻身,就找不到枕頭了。
3)質地軟硬
太軟的枕頭可能會引起蒙被窒息,太硬的枕頭卻容易睡出扁頭、偏頭。清朝年間就有給嬰兒睡扁頭的習俗,故意用書本、硬枕頭,來給寶寶打造梳辮子的扁頭。
現在看來,這樣的頭型已經不適合目前的審美習慣了,因此給寶寶選擇軟硬適中的枕頭很重要。
① 枕頭硬度標準以寶寶頸部貼合為參考,頭部的下陷範圍最好在3cm以內。
② 內容物不建議選擇穀物、菊花、決明子之類的植物,容易發潮、發黴,而且不易清洗,建議選擇純棉、木棉、記憶棉等彈性較好的枕芯。
③ 枕套的選擇也以純棉材質為準,用淺色系的枕套是最好的,不僅染料相對安全,還可以及時發現哪裡髒了,進行清洗和更換。
小島今日話題:你給娃用枕頭了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