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的這個暑假,更顯得彌足珍貴,剛剛中考過後的孩子們馬上又被父母們送進各種「銜接班」。但銜接班的質量稂莠不齊,據筆者了解大部分銜接班都是在預習新高一的知識,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和不同的學科,該如何去補齊短板然後再銜接新知識才是學生和家長應該考慮的重點。
與初中時相比較,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就體現出了各個學科對學生綜合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深度要求」,這種要求使得很大一部分學生感到不適應,其中落差最明顯的一科就是英語這一學科,第一次月考就使相當一部分中考時的「尖子生」紛紛落馬,下面分析一下原因:
上初中時由於大部分學生都是走讀生,每天的作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家長們督促完成的,等上了高中以後開始住校學習,在擺脫了家長們的監督之後,如果再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段時間之後,成績大幅度下滑已成必然。尤其是像英語這種學科,每天的單詞記憶幾乎全靠自覺完成,再加上詞彙量的突然增加,對每一個新高一的同學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初中時的英語學習,其句型主要以簡單句和少數複合句為主,語句比較簡單明了。升了高中之後,語句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一篇閱讀理解不僅有著各種複合句,而且非謂語動詞等各種複雜的修飾手法開始大量出現,疑難句逐漸增多,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開始感到困難和不適應。
與初中時相比,由於高中英語分值的突然增加,同學們開始每天面對那種「清明上河圖」似英語試卷,並且這種強化訓練絲毫也不能鬆懈,否則經過一次月考或者期中考試,成績差的馬上會讓你「懷疑人生」。
應對措施:
一、利用這個假期對整個初中詞彙梳理一遍,把所有不熟悉的全挑出來,記在筆記本上,因為這些初中詞彙大多都是寫作詞彙,新高考對英語寫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高考寫作共40分,分為應用文寫作和故事續寫兩部分),做到胸有成竹。
二、加強寫作訓練,在熟練應用五大基本句型的基礎上,學會用複合句和非謂語動詞等高級句型,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
三、加強定時閱讀訓練,提高閱讀速度、質量和技巧。
四、及時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英語知識的積累過程是漫長而又辛苦的,只有經過了這種「量變」的過程才會有成績上最終的「質變」。
這裡是英語嚮導肖老師,更多精彩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