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範大學:急救知識技能納入公共選修課程

2020-12-14 央廣網

  央廣網長沙3月3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周瑾容 梁輝)「同學,同學,聽得到嗎?」3月2日晚,湖南師範大學公共選修課《第一目擊者現場急救》在該校至善樓110教室開課。來自湖南省人民醫院「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急救團隊的專家為該校110名非醫學專業學生講授理論知識,並現場教授急救技能。這是校院合作,為提高學生在遇到突發意外傷害和急危重疾病發生時的自救互救能力,降低學生群體的非正常死亡率、減少傷殘率的有益創舉。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和3000名大學生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就有40 多名學生死於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意外等安全事故。在發達國家,急救能力的培訓非常普及,法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為其總人口的40%;德國高達80%;在美國,僅接受過心肺復甦技術培訓的人數就相當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我國的現狀是,據中國紅十字會的統計,截至2016年,全國培訓合格的救護員約3000萬名,尚不足全國總人口的3%。

  同樣,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急救知識教育缺位,大學生接受急救培訓的只有15.8%,且大多數為醫學類學生。缺乏急救意識及快速有效的現場救護能力,當學生們面對意外災害發生時往往驚慌失措、束手無策,錯過事發後的黃金搶救時機,而失去鮮活靚麗的生命,或留下伴隨終生的傷殘。

  教育部正在修訂的《普通高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已將心肺復甦、創傷救護等院前急救技能作為大學生健康教育重要內容納入其中。在非醫學專業的普通高校開設急救課程,普及急救知識,培訓急救技能,提高學生在遇到突發意外傷害和急危重疾病發生時的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第一目擊者」的現場救護能力,降低學生群體的非正常死亡率、減少傷殘率、提高生命存活率十分必要。對構建平安校園,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也符合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要求。

  然而,目前湖南絕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沒有為非醫學專業學生開設現場急救相關課程。此次,湖南師範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師範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省內高校率先開設現場急救公共課程《第一目擊者現場急救》,為我省作出了良好的示範。

  在3月2日晚的開課儀式上,全國知名急救專家、湖南師範大學校長助理、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湖南省急救醫學研究所所長祝益民教授帶領由天心閣、馬王堆兩院區急診醫學科、急救研究所、應急醫學部、120急救中心醫務人員組成的授課團隊為同學們授課。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黎大志及教務處、醫學院、臨床醫學院有關領導出席開課儀式。祝益民院長介紹了由他倡導主持的醫院「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急救科普活動的初衷和在國內產生的較大影響。近年,醫院共計開展80餘場急救培訓,上萬人通過活動有了初步的急救意識,掌握了心肺復甦和創傷救護基本技能。

  理論課後,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急診醫學研究室主任韓小彤教授講授心肺復甦的作用和要點。急診科醫生在人體模型上示範心肺復甦操作步驟,學生代表上臺進行心肺復甦操作演練。

  此次在師大開設《第一目擊者現場急救》公共選修課,目的在於系統、規範地培訓大學生的現場急救知識和技能,使大學生在成長為所學專業優秀人才的同時,也成為現場救護的出色「第一目擊者」。《第一目擊者現場急救》開課通知一經發布,全校同學踴躍報名,由於場地等原因,首批僅招錄110人。經過32個課時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後可獲2學分,並可獲得湖南省急救醫學研究所頒發的急救證書。據悉,作為湖南師範大學課程交流單位,湖南大學也有意開設這一課程。

  「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就會遇到突發情況」,歷史文化學院大二女生孫麗婉回憶,在兩年前的高中畢業聚餐時,同桌一位男生突然栽倒在餐桌上,臉色發紫,情況十分危急。大家懷疑該同學應該是被食物嗆入呼吸道,立即打電話向一位從事醫務工作的同學家長求救,然後根據這名家長的指示採取急救措施,最終幫助男生成功脫險。「從這件事情感受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所以特意選了這門課。」孫麗婉表示,希望通過現場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使自己具備一定的現場急救能力,遇到突發情況時不僅有救人的熱情,還有救人的本事,真正做到自救、他救、互救。

相關焦點

  • 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課程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據教育部官網,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其中,將心肺復甦、創傷救護等院前急救技能作為大學生健康教育重要內容,明確規定要樹立安全避險意識,掌握常見突發事件和傷害的應急處置方法,提高自救與互救能力。
  • 從娃娃抓起,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
    其中,90%的心臟性猝死人數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區域,如果旁邊有人能及時使用AED進行急救,患者的存活率將提升11倍。如此現實背景,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近年來呼籲加強中小學生的急救知識培訓的聲音並不少。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多位代表委員呼籲推進急救知識普及教育。
  • 包紮、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中小學考試,亟待建立考核標準
    而負責培訓孩子們的,是於2015年成立的公共急救服務商——辰邦急救。其中,90%的心臟性猝死人數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區域,如果旁邊有人能及時使用AED進行急救,患者的存活率將提升11倍。如此現實背景,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近年來呼籲加強中小學生的急救知識培訓的聲音並不少。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多位代表委員呼籲推進急救知識普及教育。例如,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師範大學教授謝資清建議,在全社會特別是大中學生群體中加強急救知識的普及和培訓。
  • 山東高校將開設公共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 納入學分管理
    齊魯網4月27日訊省教育廳今天發布《山東省高等學校美育工作評價方案》,提出高校應將公共藝術課程作為限定性選修課程納入各專業教學計劃,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並納入學分管理。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按照方案,鼓勵高校根據本校學科建設、所在地域等教育資源的優勢以及教師的特長和研究成果,開設各種具有特色的藝術選修課程或系列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需求。為保證公共藝術課程的開設和教學質量,高校應設立專門的公共藝術課程管理部門和教學機構。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應佔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其中專職教師人數應佔藝術教師總數的50%。
  • 湖南大學將與中南大學、湖南師大互開通識選修課程
    、湖南師範大學籤訂《關於互開通識選修課程(文化素質課)的框架協議》,從2016年1月開始啟動實施。協議旨在加強校校間優質資源共享,建立完善校際課程互選、教師互聘制度,探索構建學校間協同育人模式,豐富該校通識教育選修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
  • ...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網友熱議:我覺得海姆立克急救法...
    虎撲10月12日訊 近日,教育部指出要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教育部:#將心肺復甦急救納入學校健康教育#】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將心肺復甦、創傷救護等院前急救技能作為大學生健康教育重要內容。
  • 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如何落地
    近日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下稱《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   全民普及急救知識,湖南省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湖南省中小學生目前急救知識培訓現狀如何?接下來怎樣更好地落實《健康中國行動》?
  • 教育部:將這些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基礎教育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
  • 湖大與中南大學、湖南師大互開通識選修課程
    高校教師跨校開課 湖大與中南大學、湖南師大互開通識選修課程 華聲在線-湖南日報1月14日訊(記者 左丹 通訊員 曾歡歡)湖南大學教師將在中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分別開設2門通識選修課程,與此同時,中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的教師也將在湖南大學開設5門通識選修課程
  • 西北師範大學公共選修課「創新創業講壇」開講
    西北師範大學公共選修課「創新創業講壇」開講  近日,甘肅省大學生創業大講堂暨西北師範大學公選課「創新創業講壇」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開講。  甘肅省就業服務局創業科科長張薦,甘肅國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龐敏,甘肅省中和集團董事長洪濤,2015年「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獲得者、西北師範大學化工學院莫尊理教授等四位嘉賓,為300餘名選修「創新創業講壇」的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參賽團隊成員講解了就業扶植政策、分析了當前的創業環境、暢談了創新創業的思考與實踐、介紹了「創新創業講壇」的課程特色及教學方式。
  •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新京報快訊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相關答覆如下: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 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開課了 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原標題: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開課了  去年,我省正式啟動普通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的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3月14日,記者了解到,10日開始,第一批跨校選修課程已經在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景德鎮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同步開課。
  • 健康中國(湖南)行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在長沙啟動
    醫護人員向孩子們講解預防氣管異物的相關知識。孩子們對著氣管異物展上展出的標本驚嘆連連。紅網長沙5月11日訊(時刻新聞記者洪雷通訊員王五紅姚家琦)「小朋友們,在人體心跳呼吸停止後的4分鐘內進行急救,可以挽救生命!」在聽到專家講授後,孩子們驚嘆連連。5月11下午,「健康中國(湖南)行急救知識進校園—雨花區中小學生示範演練活動」在長沙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正式啟動。
  • 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將納入健康教育--山西青年報2020年10月13日13版...
    記者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將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2019年7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
  • 給湖大碩博研究生當「導師」——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
    11月30日,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科普進校園活動。56名湖南大學碩博研究生走進120急救培訓中心,通過VR體驗、仿真練習等方式,對課堂學習的急救知識與技能進行練習與鞏固。據湖南大學校醫院院長彭欣輝介紹,將急救知識列入學校選修課,對於增強大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自救與互救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前不久校運會上,校醫通過現場心肺復甦及AED除顫,成功挽救老師生命的事情,在學校引起了熱烈反響,大家學習急救知識的熱情高漲。碩士研究生張峰潤講述了他在本次培訓中的收穫。
  • 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將啟動研究生課程互選學分互認
    長沙晚報8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三校學生互選課程、學分互認,這一大家關心的創新舉措正在加速變成現實。 各校應在每年6月、12月前制定下學期校際互選課程開課計劃,包括課程名稱、教學內容、教學計劃、主講教師、學時、學分、人數容量等內容,並上傳至省學分互認平臺予以公布。 「《方案》出臺,意味著我有機會去聽湖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更多優秀老師的課,感受不一樣的學術氛圍,有利於滿足我們自身多元化、持續化的發展需求。」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校園急救再升級
    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CPR)納入教育內容。這標誌著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裡程碑式進步。如何更高效地組織急救培訓? 定製課程 讓青少年學好「救命課」「有人倒地不醒怎麼辦?」「心肺復甦按哪裡?」「AED怎麼用?」這些常見的問題,在魚躍德國普美康的校園急救培訓課都能得到解答和練習。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魚躍醫療積極投身中國急救建設。
  • 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將納入學校教育內容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開發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把學習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開課了
    去年,我省正式啟動普通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的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3月14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10日開始,第一批跨校選修課程已經在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景德鎮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同步開課。不少外校學生在華東交通大學上選修課。
  • 健康醫學院引進首個兒童院前急救課程 上海先試先行
    東方網12月22日消息:社會和家庭對兒童健康的關注不斷提高,然而隨著全面開放二孩政策落地,上海迪士尼等公共娛樂場所增加,兒童醫療資源的不足將越發突出。日前,由美國兒科學會編寫的《兒童院前急救模擬課程》被引進上海落戶上海健康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