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正式啟動普通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的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3月14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10日開始,第一批跨校選修課程已經在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景德鎮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同步開課。
不少外校學生在華東交通大學上選修課。
14所高校納入學分制改革試點
●南昌片區有9所: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南昌工程學院;
●贛東北片區有2所: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學院;
●贛南片區有3所:江西理工大學、贛南醫學院、贛南師範大學。
華東交大一堂國學課有300多名外校學生
3月10日,在華東交通大學,該校孔目湖書院山長尹建維給學生講授了一堂精彩的《國學經典導讀》。課堂上除了華東交通大學的學生外,還有南昌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等6所高校的300餘名學生。
江西農業大學學生姚敏一直喜歡國學,實施跨校選課制度後,她第一個就選報了華東交通大學的國學課程。聽了老師的精彩講授後,姚敏感到收穫滿滿:「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特色,開設的課程都是各個學校的精品課程,我覺得跨校選修可以拓寬我們大學生的視野,希望今後有更豐富的課程供我們選擇。」
尹建維說,在大學裡,優秀教師的時間一般都很緊張,跨校選修可以讓不同學校的學生集中起來聽課,讓更多的學生受益,這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南昌工程學院張海娜老師的《水土保持概論》是該校的「王牌」課程。在3月10日的課堂上,來自南昌大學、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理工大學以及南昌航空大學等學校的51名學生和本校35名學生在認真聽講。
看到這些來自外校的學生,張老師坦言自己很激動:「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有相關專業的,也有純粹因為興趣而來的,由於學生的專業背景不一樣,我的課程設計也會不同,對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跨校上課要講規矩 缺課1/3不能參加考試
學生跨校選課,高校在學分認定上是否會降低要求?不會的!
根據《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方案》,學生若選擇課堂教學課程,則按開課高校教學計劃要求,憑聽課證到開課高校指定地點學習,並參加該課程的所有教學活動。學習期間,學生應遵守開課高校的規章制度,按時聽課、完成作業,經考核及格後方可獲得相應學分。課堂教學課程缺課累計達到總學時的三分之一者,取消參加該課程的考試資格。對於考核不及格課程,課堂教學課程由開課學校決定是否同意補考,網絡教學課程則不允許補考。
有高校鼓勵名師開講 課時費按兩倍計算
「我們要求試點高校所開課程是優質課程、特色課程或能滿足其他高校學生需要的課程,鼓勵知名教授、省級及以上專家擔任課程主講教師,鼓勵試點高校對符合標準的課程適當提高課酬。」省教育廳高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查看試點高校課程表發現,除部分網絡課程外,大部分課程都安排在周末進行,這樣一來,學生們跨校選課和本校的課程在時間上不會有衝突。
南昌工程學院副校長汪勝前表示,該校開放的兩門課程《水文化概論》和《水土保持概論》,都是該校的強勢專業,接下來,該校將繼續建設一批優質共享課程。
華東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汪琳媛說,「我們學校鼓勵教師建設優質課程,優選了一批特色優質課程對外校學生開放,獎勵開課教師每門課程5000元,課時費按兩倍計算。」
14所高校納入試點 今後改革範圍將擴大
省教育廳副廳長汪立夏表示,實施學分制改革,對學生是利好,對教師是機會,對學校是展示,對於完善人才成長「立交橋」具有重要意義。
儘管目前我省只有14所高校納入學分制改革試點,但今後改革範圍肯定要擴大。汪立夏表示,我省首先在普通高校之間實行學分制改革試點,是為今後全面推進各類高等學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與成人高校)之間實行學分轉換積累經驗。
文/圖 黃曉鶴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廖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