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跨校去選課,照樣能拿學分

2020-12-15 華聲在線

嶽麓山大學科技城大動作來了:推動學分互認、教師互聘、課程互選

湘江邊、嶽麓山下,嶽麓山大學科技城簇擁了20多所高校院所、57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匯聚了40餘名「兩院」院士、10餘萬名科研人員、30餘萬名在校大學生,是全省當之無愧的自主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

如何建設最美大學城、領先科技城、一流創業城,推進大學科技城高質量建設發展?三湘都市報記者9月4日獲悉,省教育廳已出臺《關於推進嶽麓山大學科技城建設和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將在「人才培養和產教融合」等方面,大力推進大科城發展。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京 楊斯涵 實習生 殷淵

學分互認、教師互聘、課程互選

湖南大學的學生可不可以去中南大學上課?可以!學分還可以互認!根據《實施意見》,將推動開展教師互聘、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大科城高校在確保各自教學需求的基礎上,通過互開課程和名師講壇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師互聘工作,最大限度共享各校優勢特色學科專業的教師資源。

在確保本校學生選課需求的前提下,選擇有共性需求的優質精品課程或部分課程富餘學位,供其他高校的學生自主申請選修,在線開放課程實現跨校選修,由學生根據個人需求自主選修。共同建立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制度。學生跨校選修課程,經所在學校審核同意,由課程開設學校進行考核並頒發課程證書或出具課程成績,抄送學生所在學校教務部門進行審核認可。

離崗創業教師,可享在崗人員同等權利

圍繞湖南重點產業導向,推動大科城高校依託本校優勢學科,在大科城建設特色鮮明、科技創新成果突出、產業匹配度高的眾創空間或創新創業基地,引導和支持大學生在大科城創新創業。進一步鼓勵高校教師保留教職離崗創業,對於離崗創業、落戶大科城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可保留人事關係,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考核獎勵、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

大科城高校要建立孵化器培育平臺,鼓勵高校與企業在大科城共建孵化載體,聯合打造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積極鼓勵大科城高校的合作企業、校友企業在大科城建立研發基地、進行科技成果孵化,共同建立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並推動孵化企業從大科城向開發區、產業園區轉移。

依託大科城高校和企業現有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學科群,加強合作交流,推動實現多學科交叉前沿領域重大原創性突破。推動大科城高校和企業的科技創新平臺與儀器設備實現共通互享,將科研設施與儀器的管理和開放共享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進行對接,實時公開科技創新平臺與儀器設備使用狀態,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體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創新平臺體系。在此基礎上,鼓勵和支持高校向大科城創新創業人員開放實驗室、圖書館等資源。

聲音

老師:落實需高校之間協商配合

能去隔壁學校「蹭課」還能拿到學分的消息傳出以後,大科城內眾多高校師生對此充滿期待。記者調查發現,讓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可以跨校選課、學分互認的呼聲由來已久,相關部門甚至還拿出過實施方案,但最後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落實。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歐福永認為,政策要真正實施,還需要高校之間相互協商配合。「各所高校的學生管理制度不同,師資水平也存在差異、課程資源也有差別,不解決這些問題,就很難建立學分互認制度。」

學生:期待課程互選儘快實現

記者也發現,高校的一些「金課」往往已經吸引了很多外校學生前來「蹭課」。比如中南大學徐海老師的《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選修課,不僅備受本校學生關注,還有很多外校學生會慕名前去學習觀摩。中南大學大三學生陳航宇表示,希望各校能開放一些特色課程供外校學生選修。在具體選課時,還需要打造一個網絡選課平臺,方便大家選課。

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鄒玉鳳對「教師互聘」的舉措也很期待。她表示,自己經常會在朋友的帶領下,悄悄去旁聽中南大學名師楊雨教授的課或講座。「如果今後各校的名師都能到相鄰的學校『串門』講課,那我們足不出校就能得到名師大咖的指導了。」

相關焦點

  •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希望有更多跨校選課機會
    不過由於疫情原因,這學期沒能開課,學費也退回了。」李葉說,校際互選課在大一學生中比較受歡迎,「大一專業課不多,大家有更多時間可以上選修課,年級高了,選修課學分一般就修夠了,會在專業課上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調查顯示,71.0%的受訪大學生所在學校開展了與其他學校的課程互選。96.4%受訪大學生希望高校多給學生提供跨校選課的機會。
  • 江西:下學期可跨校選課學分互認
    每年5月前和11月前公布下學期跨校開課計劃省教育廳提出,試點高校應聯合發布以精品課程為核心的課堂教學課程目錄及網絡教學課程資源,所開課程原則上應為優質課程、特色課程或能滿足其他高校學生需要的課程,鼓勵將本校各級精品課程優先列入開課範圍,鼓勵知名教授、省級及以上專家擔任課程主講教師。鼓勵試點高校對符合標準的課程適當提高課酬。
  • 大學生可跨校選課啦 江西14所高校試點學分制改革
    大學生跨校選課,高校之間學分互認,就要來了!我省自2017年開始啟動普通高等學校學分制改革試點,暢通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本校學習與他校學習之間的轉換通道。我省普通高校學分制改革試點正在加快推進。大學生可跨校選課啦 江西14所高校試點十四所試點高校●南昌片區的試點高校為: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
  • @所有大學生!明年起,可跨專業選課,跨校修學分
    鼓勵學生跨學期、跨專業、跨班級選課,跨學校修讀學分;嚴格學業標準,嚴把出口關……11月17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出臺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完全學分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從11月開始,我省在13所高校開展完全學分制改革試點,並2021年8月在全省普通高校全覆蓋。
  • 讓「跨校選課」的改革步伐更快些
    清華規定,學生所選的北大課程學分計入學校文化素質核心課學分。「跨校選課,學分互認」,這是多年來我國高校在談及人才培養改革時,一直提到的重要措施,但持續進行實質性合作辦學的學校並不多。這一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資源,培養複合型人才的措施,值得大力推進。而要做好跨校選課,關鍵在於高校要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課程建設,提高課程的質量和吸引力。
  • @遼寧所有大學生!明年起,可跨專業選課,跨校修學分
    鼓勵學生跨學期、跨專業、跨班級選課,跨學校修讀學分;嚴格學業標準,嚴把出口關……11月17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出臺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完全學分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從11月開始,我省在13所高校開展完全學分制改革試點,並2021年8月在全省普通高校全覆蓋。
  • 「跨校選課」亟當避免門第觀念
    北大提醒學生,清華的成績為等級制,選課同學取得的等級製成績將按轉學分規則由系統自動計入成績單,記為A類通選學分或全校任選學分,成績不計入GPA(平均學分績點)。清華規定,學生所選的北大課程學分計入學校文化素質核心課學分。「跨校選課」,相當於增加了學生可選課程的總量,擴大了課程選擇面。能共享他校的優質課程資源,修讀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好事。
  • 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開課了
    去年,我省正式啟動普通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的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3月14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10日開始,第一批跨校選修課程已經在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景德鎮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同步開課。不少外校學生在華東交通大學上選修課。
  • 3600餘人已經跨校選課成功,這裡面有你嗎?
    自跨校選課系統開放以來,截止到1月16日晚20時,已經有3600餘人次在平臺上進行了選課。我們採訪了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手速最快,第一時間選課成功的四位同學,看看他們怎麼說!↓↓↓@陳小芸:我是看到學校通知知道可以跨校選課的,當時非常驚喜,感覺省教育廳的這項政策真的非常棒!15號早上我全程通過手機來選的課程,沒想到是我們學校最快選課成功的
  • 跨專業選課、跨校修學分、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
    跨學期、跨專業、跨班級選課高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學生跨校修讀學分可以分階段完成學業提前修滿規定學分的學生準予提前畢業……從2020年11月開始,遼寧省將在10所左右高校開展完全學分制改革試點,並於2021年2月底在試點學校全面實施完全學分制改革;從2021年8月開始,在全省普通高校全面推進完全學分制改革。
  • 暨南大學率先開通跨校網上選課系統
    新快報訊(記者 方夷敏 通訊員盧健民鄭爽)記者昨日從暨南大學獲悉,石牌六高校「跨校選課」工作已經開始,與往年學生蜂擁而至,選課人滿為患的局面相比,今年暨南大學的跨校選課就顯得異常「冷清」。原來,暨南大學今年成功開通了跨校學生網上選課系統。
  • 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開課了 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原標題: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開課了  去年,我省正式啟動普通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的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3月14日,記者了解到,10日開始,第一批跨校選修課程已經在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景德鎮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同步開課。
  • 大學生跨校選修課程開課了-江南都市報-中國江西網首頁
    去年,我省正式啟動普通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的14所高校納入試點範圍。    3月14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10日開始,第一批跨校選修課程已經在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景德鎮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同步開課。不少外校學生在華東交通大學上選修課。
  • 廣東學分制改革文件出臺 大學生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
    大學生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  廣東學分制改革文件出臺,相關改革已經在省內部分高校啟動  跨校修讀必修課,科研、競賽可以獎學分,全面學分制、大學提前畢業……這一系列「學霸」們夢寐以求的校園新政,有望短期內在廣東高校實現。
  • 我省10所高校成立「長青聯盟」,學生可跨校選課
    聯盟成立後,根據章程,會從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平臺設備、國際教育等方面展開合作,並且,聯盟成員內可進行學分互認,以及學位互授。聯盟還將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交流活動。在人才培養方面,依託各自優勢特色專業,實現聯盟高校之間相同、相近專業或跨學科專業的聯合培養。學生在聯盟高校通過修讀課程、參加創新實踐活動等取得的學分,經本校審核承認,可以替代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相關學分。
  • 百萬在校大學生手機聽課拿學分
    已有近50萬學生通過「中國式慕課」拿到學分 聯盟理事長、北大副校長高松院士介紹說,經過兩年半的發展,聯盟成員已增加到93家,包括近30所985高校和近70所211高校,這些學校在聯盟運營商智慧樹網所提供的專業服務平臺上,累計開設了聯盟委託運營課程近200門,全國受益學校超過1000所,覆蓋大學生人群1000萬,已有近50萬學生通過聯盟課程獲得了學分
  • 鼓勵跨學期、跨專業、跨校修分 遼寧印發高校完全學分制改革方案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鼓勵學生跨學期、跨專業,甚至跨學校修學分,推進高校間的學分互認……近日,遼寧省教育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完全分制改革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選課觀新變化 超八成大學生選修課不只為學分
    她們準備在學校選課系統開放的瞬間,立即按下「選課」按鈕。  在王禕看來,雖然選不上心儀的課程也能去旁聽,但她總覺得「既上了有意思的課,又能拿到學分」才是最理想的狀態。「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王禕說。  近日,中國青年報校媒聯盟面向全國100餘所高校的532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5.1%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選修課不只為學分,教師授課水平、考試的難易程度、作業量、課程的實用性都成為影響學生選課的重要因素。  46.2%受訪大學生表示選課時更看重教師授課水平  「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為什麼男人有錢就會變壞』。」
  • 江西首批跨校選修課在14所高校啟動 國學課座無虛席
    來自江西省各個高校的約400名大學生濟濟一堂,現場互動熱烈。 黃曉鶴 攝  中新網南昌3月14日電 (夏宇記者王劍)記者14日從江西省教育廳獲悉,江西省第一批跨校選修課程日前在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工程學院、景德鎮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同步開課。2017年秋季,江西省正式啟動普通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和轉換試點工作,在南昌、贛東北、贛南三個片區的14所高校進行試點。
  • 蹭課還能拿學分:華東交大這門課人氣爆棚
    中國青年網南昌3月12日電(通訊員 黃曉鶴)「跨校選修來啦!我終於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她的學校蹭課了。 」  「這堂課真過癮!原來『學而時習之』這麼有深意,經典裡滿滿的是智慧。」……  寒假前,江西省學分制改革14所試點高校跨校選課開始啟動,高校之間學分互認在本學期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