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學給我的!
像我這個滾出學校的肯定不能報了,但是你以為那些堅持在教育一線的代課老師就行了?
1.你見過哪所學校的年段長,教研組長之類,是代課老師?
你見過哪個縣市的學科帶頭人是代課老師?
2.指導學生參賽——真相是:這麼多年,編內老師拿我班級的學生出去參賽,獎金獎狀,各種榮譽都是他的!
2018年我去參加他們編內老師的下水文比賽,那是我們教導叫我去湊數的。全場下來,他們都是一等獎,只有我一個二等獎——什麼意思你自己理解!
這種世道之下,代課老師拿什麼證據證明自己指導的學生得過獎?
那真的只剩下第3條了,當過兩年班主任!問題是,你拿什麼證明這一點?
綜上所述,一些招聘簡章,簡直是在考你閱讀理解的!
剛才有人說,有一所中學,95%都是合同聘用制老師【也就是代課老師】,所以《這一些》都有。
我剛才想了一下,如果一個學校95%都是代課老師,年段長和教研組長,這些倒是有可能是代課老師!但是像學科帶頭人這種名額,不可能給代課老師!
95%都是代課老師的學校,就好比六個年級6個班的農村校,除了校長和教導以外全是代課老師!窮成這樣的學校了,他都會把唯一的編內老師,拿去教畢業班——尤其小學老師都要求全才,你不是語數英老師也得會教語數英。
自己學校裡面,畢業班的老師尚且這樣安排!再想想,我當初這個下水文比賽只是學區自己玩的,第1名都不能給代課老師——就更別說縣市兩級的學科帶頭人名額了!
……
體制內的單位,到哪都有體制內的特點,或多或少而已!
就比如說,不管學校的編內資源窮到哪個程度了,都會把這些資源集中在畢業班,哪怕所謂的「資源」是畢業第1年就考進編制的新老師!他不管你教學經驗,他只管你編制!
再比如下水文比賽,代課老師完全沒資格參加,好不容易去一次,也是湊數的。最終毫無懸念,代課老師只能第2名——他不管你寫作質量,照樣管你編制!
……
所以你說這種招考,真正能去報名的代課老師有多少?
即便95%代課老師的學校:年段長不過6個,少總一個【少先隊總輔導員,而且中學好像沒有這個職位】,可能教研組長還多一點,一個學科一個……
這還是規模大一點的學校!小型的學校呢?六個年級6個班,有必要設年段長嗎?
於是,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大一點的學校呢,編內老師大把的有,所有職位全是他們的,輪不到你代課老師!小一點的學校呢?人事結構不會這麼花花綠綠的,又是年段長,又是教研組長……到頭來,照樣沒你代課老師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