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
孩子是最敏感的,請不要輕易否定我們的孩子!因為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輕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人是會改變的,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一切皆有可能。
1、家長的「否定」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1)首先不自信,家長一再的否定孩子,孩子的心理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這種自我懷疑很容易讓孩子缺乏自信心,遇事就會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這樣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孩子的世界,源於父母給他的人生信條。當他的世界都在給他支持和信任的時候,孩子才能開啟無限可能的人生,因為成功和自信,也是可以習得的。有時候,最傷害孩子的,恰恰是這些來自父母有意無意的否定,不經意間已經否定了孩子的努力。有些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並因此逐漸的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2)其次自卑,家長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對孩子太過嚴厲,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不要讓孩子失去了對所做事情的興趣,學習的興趣比學習分數更重要。不考慮孩子的心智發展水平,揠苗助長。過高的學習目標,過多的否定和負面暗示,孩子無法承受,不知道怎麼學,越學越覺得自己失敗。
過早的知識傳授,超出孩子的認知水平,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成長,反而降低了學習興趣。總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即使再優秀也會自卑。父母的否定,會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父母的否定,有著貫穿歲月的「殺傷力」。總是生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自卑、沒主見、缺乏行動力。大人長期的否定,打擊了孩子嘗試的熱情和欲望。於是父母越是否定,孩子越容易活成父母否定的那個樣子。
當孩子接收到的都是「自己很笨、不行」的信息,久而久之會產生自卑感,自卑越多便越開始自我懷疑,自信也就蕩然無存了。孩子也就習慣性的認為自己很笨、不行。
(3)再次膽小,家長的否定很容易造成孩子膽子變小,遇到困難就變得畏畏縮縮。如果家長多鼓勵鼓勵孩子,那麼孩子的膽子也會變得大一些,孩子自然就會變得開朗活潑。
戈培爾說:「謊言說過一千遍就成為真理」。當你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孩子的努力,當你一次又一次的和孩子重複:你不行,你不懂,不可以,你怎麼這麼笨……的時候,這就會變成了孩子的人生信條。
2、父母不該對孩子講的禁語名單
總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內心有多苦?中國的父母,尤其喜歡否定、打擊孩子,並把這項「技能」運用地爐火純青。
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否定孩子的能力:「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否定孩子的想法:「就你這成績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否定孩子的選擇:「你那工作有什麼好的,還是當老師最好。」
否定孩子整個人:「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總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內心有多苦?一回家就覺得特別壓抑,家成了自己最不想待的地方。
「你不懂……」
「一看就知道你不行!」
「你怎麼這麼沒有用!」
「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你怎麼這麼傻?」
「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啊?」
「你這種孩子誰會喜歡啊?」
「真是無可救藥!」
「你這樣的孩子,當初就不該生下來。」
「我怎麼會生下你,真是活受罪啊。」
「真是冤家啊!」
「你還吃什麼飯哪!」
因為這些話都會給孩子內心帶來極大的傷害,而這儼然是另一種虐待,不只是身體上的虐待才叫虐待。可是,事情已經這樣了,你說再多批判孩子人格的話也無濟於事。板上釘釘的事並不是通過你的抱怨就能改變的。其實,這些話對孩子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真的可能把孩子變成傻子,從而把他推向無可救藥的深淵。
「怎麼連這個也不懂?」
「你到底知道什麼?」
聽到這樣的回答,孩子會真的認為自己無能。而從父母那裡體會到的被瞧不起的滋味,會讓孩子陷入被孤立的茫然之中。所以,當孩子問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總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打發孩子。如果父母也有不懂的地方,就要直接告訴孩子自己也不懂,然後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你問這個幹嗎?」
「有工夫問這個,不如去學習」
這類的話來刺傷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被其他人無視的感覺真的很糟糕,這一點無論是對大人來說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樣的。而且,孩子的內心很脆弱,他們還不能像大人一樣很好地調試自己。當他們被外人,尤其是被父母無視時,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內心受到很大打擊。所以,父母講話時一定要格外注意。
「年紀小小的,你懂什麼」。
當然,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像大人那麼複雜,但孩子的感情也非常豐富。即便是剛出生的襁褓中的嬰兒也會表達自己最基本的情緒(幸福、憤怒、傷心、驚訝、恐懼、厭惡);滿周歲後,幼兒就會用幾個簡單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了;到兩三歲後,孩子就能察覺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了;一進幼兒園,孩子就開始理解混合情緒了,即在一件事中同時感受到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所以,請不要一味地用年齡小為理由去無視孩子,而是應該嘗試著在情緒交流方面,和孩子進行更為積極的互動。
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的去否定一個小孩子的夢想,不要去輕易否定一個小孩子的價值。因為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的,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看到許多家長時不時地責備自己的孩子。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家庭的孩子作比較,總是會因為某件小事情去否定他們。其實這樣子做,對小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如果你總是給他傳輸一種「你很笨、不聰明」的想法的話。他們的內心會慢慢的接受這種暗示,從而內心會認為自己不夠別人聰明,自己很笨。從而導致沒有自信,認為自己真的很笨,不如別人,認為自己沒用。久而久之,就接受了自己是不聰明的這個事實,也就沒有努力的動力。這樣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他的一生。所以,不要輕易的否定一個小孩子,我們需要正面的教育,用愛去引導,並非批評式教育。所以,多關愛和鼓勵孩子。
「你不可以有那種感覺」
記住,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覺。孩子有權利擁有自己的情感,也有權表達自己的情感,父母不該對孩子說「你不可以有那種感覺」,我們的反應應該是「我很難過你這麼想,因為我的感覺是……」
孩子的意見也許會和我們不同,有時很難判斷哪一方的意見比較合理,但當我們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時,孩子也會更尊敬我們。
所以,在學習路上,需要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幫助她們共同尋找,做有成就感的事情。當孩子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時,就要鼓勵說:你的看法有道理。
3、家長應該怎麼去做?
為什麼家長會輕易「否定」孩子的努力?怕孩子驕傲,對孩子報有太高的期望,對孩子太嚴格。所以家長們不要在輕易的否定孩子了,孩子很注意父母對自己的看法。
家長該如何正確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真誠的誇獎,物質上的獎勵,學會讚美欣賞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欣賞,是潛移默化到孩子成長的每一步中去的,看似不經意的鼓勵,帶給孩子卻是深遠的影響。
我們作為父母怎樣才是真正地欣賞孩子呢?了解孩子的特點,多一句誇獎的語言,溝通一定要走心,要真誠,應該給孩子愛和無條件的接納。我們有理由相信,學會欣賞,學會鼓勵,孩子會成長地更優秀。父母的肯定,是孩子一生的動力。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哪怕成年後,還是如此。要知道,父母給孩子的那份信任彌足珍貴,能把童年裡那些自卑的影子擊退,讓孩子溫暖地長大。
父母真的需要善于欣賞孩子,要做個有心人。孩子的智力生長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到時候一定有各種奇妙的表現。要欣賞,要鼓勵,要按照自然的規律,作為一個有心人去幫助他,去推動他,這樣效果要好得多。有些家長的問題就在這裡,他們對於自然的生長視而不見,一定要人為規定一套方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結果肯定是南轅北轍、事倍功半。
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多鼓勵孩子,少批評,鼓勵達到多於80%,批評少於20%。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有愛和睦的家庭氛圍,孩子才會活潑自信有安全感的。少說不,不說你不行,不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屬於「孤本」。以別人家的孩子為榜樣,孩子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喜歡別人。
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良好家庭氛圍的構建,首先要從父母的情緒管理做起。不要讓「心情式育兒」毀了孩子,前一秒還和顏悅色的父母,轉眼就大吼大叫,成為孩子身邊的「不定時炸彈」,這種情緒化的氛圍更容易影響孩子,缺乏對情緒的把控能力。從而,孩子學到的正是情緒多變,甚至「以暴制暴」。給孩子真正的愛,應是內心的滋養,而不是單純的物質給予。母親溫柔的撫慰是愛的滋養,父親堅定的支持也是愛的滋養。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持久而穩定的。
總之,「傻、呆、笨、壞」,在孩子的心中是最嚴厲的判決,不要輕易給孩子定義標籤,這樣會使他們的心靈世界也會變得一片灰暗。愛迪生小時候被老師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親一直在鼓勵他,說他會成功,終於,愛迪生成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質培養更為重要。對一個孩子來說,家長的否定對孩子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希望各位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多看看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請您開心快樂的引導,少一些責罵,多一些正能量的話語,每一次鼓勵都會影響孩子一生!記住:莊稼苗的茁壯成長一定要順其自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