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父母都認為,孩子從小就應該好好讀書,如果學習成績不好,無論有多麼美好的願望都是沒有用的。當孩子說:「我長大以後想要當明星」「我長大以後後想要當科學家」或是「我長大以後想要成為一名太空人」的時候,父母如果立即說:「你連這麼簡單的知識都不會,你還想當什麼科學家、太空人,你還是別做夢了。」父母也許當時只是隨口一說,但是孩子就會信以為真,於是,他們的自信心就這樣被一句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脫口而出的話徹底的摧毀了。
其實,父母們應該知道,孩子在小時候表現得好或壞並不能反映出他長大後所創造的成就大小。當然並不是說,孩子不好好學習也無所謂,父母無須教導,而是說父母不要隨意的否定孩子,要用正確的觀念指引孩子,讓孩子保持自信、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朝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畢卡索小時候經常一個人坐著發呆,他的同學問他一加二等於幾,他也不回答,於是被同學譏諷為」傻子」。畢加素的老師更是認為這個孩子智商有問題,根本不具備學習的能力。因此經常在他父母面前說這個學生如何的差勁,這讓畢加素的母親感覺顏面無存。但是畢卡索卻在其他的方面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總是能夠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就作出一幅讓人耳目一新的畫作。面對越來越猛烈的嘲諷,畢卡索心中充滿了陰霾,他變得越來越不愛與他人說話,整天總是低著頭,成了一個孤僻的孩子。所幸的是,畢卡索的父親堂是一個畫家,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他的父親表現得與他母親不同的態度。他從來不會用鄙視的眼光去評判自己的孩子,他相信畢卡索有獨特之處,只不過沒有被發現而已。他會賞識與認可畢卡索,而且一直堅持的認為,畢卡索在學習成績上表現得不好,但是可以發展繪畫方面的特長。畢卡索那個時候年齡雖然還小,但是從父親的言行舉止中感受到了父親的認可與賞識。
每天畢卡索父親會送他去上學,他想兒子雖然讀書不好,但是不能丟了繪畫天賦。他把兒子帶到了教室,把鴿子標本當作臨摹的東西放在桌子上,還親手把帶來的畫筆交給兒子,鼓勵他作畫。在父親的支持下,畢卡索每天都會堅持繪畫,因為他覺得在文化課上不曾有過的快樂在繪畫中他都找了回來。只要有紙和筆,他就會畫畫。而父親是畢卡索最堅強的依靠,父親不會粗暴地對待他,也不會否定他的想法,只要畢卡索願意畫畫,父親會一直支持。因此畢卡索找到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堅持不懈,最終獲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如果當時畢卡索被老師和同學稱為「傻子」的時候,他的父親沒有站出來認可兒子的才華,可能從此以後,畢卡索會一直生活在憂鬱之中,以致錯失了自己的繪畫天賦。但是父親發現了畢卡索優於常人的一面,並給予認可和激勵,幫他樹立自信,助他渡過難關,小畢卡索才能掃除心理上的陰霾,在繪畫的世界中暢遊,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
每個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龍,但是好的期盼也要與現實情況相結合。不要只懂得讓孩子埋頭苦讀,而忽視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特長。不要只把眼光放到課本和作業上,看見孩子沒有讀書或是沒有及時完成作業就說出一些打擊性的話傷害孩子的自尊。父母以為否定孩子不切實際的幻想是一種激勵,卻不知道這樣做法只會阻斷孩子對美好未來的暢想,令他整天生活在氣餒與自卑之中。
父母們可以好好想想,如果你的孩子連自己的未來都不知道是什麼,他的學習怎麼會好呢?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夢想,或許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真正接觸到社會,不知道社會的艱難險阻,不知道夢想可能與未來的現實相差太遠。但是作為父母,不應該輕易的用一兩句話就將孩子心中的希望澆滅。俗話說凡事皆有可能,誰又敢一口咬定這一天真的不會到來呢。一個人的未來是很難預料的,父母不要隨意斷言。不要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就否定孩子的想法,而去讓孩子接受父母的安排。
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必定會經歷艱難險阻,但不應該怕孩子受傷就給他們設定好一條父母 自認為安全的路線,然後讓他們按著這條路線去生活、去成長。父母要相信,每一條路線都有其獨特的風景,只有讓孩子去嘗試,他們才能欣賞到。
不要過早否定孩子的夢想,不要輕易給孩子的想法下結論,因為你會把你的消極情緒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失去判斷自身情況的能力。如果父母一直否定孩子,孩子會在潛意識中認同父母的想法,繼而吸收更多的負能量,那會使他畏縮不前。
孩子畢竟是孩子,比較懵懂無知。父母應該用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賞識和認同。即使孩子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夠好,父母也要充當孩子堅強的後盾,在後方支持和保護他們。當孩子聽到父母的一句「去做吧,你一定可以",相信即使前進的道路布滿荊棘,他們也能勇敢戰勝一切挑戰,自信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