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當今社會多如牛毛,一抓一大把,一點都不稀奇,但只有九歲的大學生,又該如何評價呢。這樣的大學生被稱之為「神童」,雖然只有九歲,但她的天賦讓她踏足了高考的戰場,並且一戰成名,成功考取了大學,這樣的神童操作真是讓人羨慕,要知道,九歲的小編還在讀二年級,對大學處於懵懂狀態,那麼,這樣一個傳奇的神童為什麼可以這麼厲害,又或者說,這樣一個大學生有什麼神奇之處。
張易文,出生於河南商丘。長相文靜,帶著一副近視眼鏡,鑲了牙套,每次看見她總是面帶微笑,身為神童的她也只是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按理說,這樣的一個平凡小女孩應該是在家陪小夥伴嬉戲的時候,為什麼突然就一躍成為大學生了呢?
據相關調查發現,還在4歲的她便一直在家學習,從未去過學校,究其原因——她的父親,張易文父親是一個開設學生培訓班的老師,在他看來,自己的一對一培訓比學校的班級教育要勝千百倍,這也直接導致張易文未曾踏入充滿童真的小學生活。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巨大的交際圈,如果想要在這個社會生存,與別人的交際是必不可少的,一味的封閉式學習只會讓這個孩子變得越發內向,害怕與他人說話。
在父親的嚴格監督下,張易文每天努力學習,用了短短5年的時間便自學完高中的理科課程。2016年6月,張易文9歲,1.3米的身高,瘦小的身材,她的出現讓考生和考生家長驚嘆不已。第一次參加高考,雖然成績不太理想,但第二年張易文再次出現在高考場上,以352分的成績被商丘工學院錄取,自我國高考恢復以來,她可以算得上是最年輕的高考考生。
在這個時候,許多人也許會說,才考了352分,好像也不怎麼樣,但我們回過頭來想一下,她只有10歲,正常的高考生是18歲,而且大家都需要經過初中、高中,甚至單獨找家教培訓等,這樣形成一個對比的話,她的過人之處便展現得一目了然了。這個時候有網友提出問題,10歲便可以考352分,再努力學習幾年,考一個一流本科學院不好嗎,為什麼要上商丘工學院這種專科學院呢?
眾所周知,「父親」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在張易文父親的堅持下,她只能乖乖地去往專科學校,三年的大學生活非常平淡,雖然年齡的差距讓她在學校顯得格格不入,但中途也未曾發生過什麼重大變故,只是拿到大學畢業證的她只有13歲,在我國勞動法中,僱工合同的籤訂需要當事人已經成年,也就是說,現在的她只是畢業了,並沒有勞動能力,屬於童工級別。無奈之下,張易文回到父親的培訓機構參加工作。
現在的張易文怎麼樣了呢?
一位只有13歲的老師,是一種什麼感覺呢,許多參加培訓的學生表示:她作為一名老師,上課質量不敢隨意評價,但她許多時候出現批改作業錯誤,還遲到,大多時候無精打採,每每如此便會被扣除工資,到最後到手一個月只有千元左右。試問,現在的1000元好像不太夠生活的吧。
記者對於此等現象也曾經做出過採訪:對於未來的人生發展有什麼規劃嗎?張易文的父親簡述道:先積累兩年教師經驗,等她與社會正常接軌後再考取更高學歷,隨後選擇一個熱門專業學習、深造。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從古至今,神童翻車的例子比比皆是,無一不是從小的奇葩經歷搞到平凡餘生,作為一個教育機構的教師更應該明白,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對的。
在許多人看來,這個女孩的命運本應該是一片光明的,但他的父親太過於急功近利,連最為基本的普通教育也被無情剝奪,最後換來的是神童光環漸漸褪去,沉浸於茫茫人海中。13歲大學畢業換來的是什麼,換來的只是一個空名,人生不只有學習,有的更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有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自我選擇與想像的能力,如果人生只有學習與工作,那人生的價值便會大打折扣。
時至今日,張易文也只是14歲不到的年齡,以後會變成什麼樣,我們拭目以待,只是,她的遭遇實在讓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