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減中企投資熱情 馬來西亞擁抱RCEP紅利

2020-12-13 和訊

  除了盛產棕櫚油、燕窩和菠蘿蜜,馬來西亞的數字經濟、電子商務、5G、可再生能源領域具有較大潛力

  雙「11」前夕,阿里菜鳥又一個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數字樞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式運行。這將幫助馬來西亞成為高增長性的區域物流中心,帶來本地化的24小時配送和跨境72小時配送。

  即便在今年疫情期間,地理位置堪稱「東協中心」的馬來西亞仍收穫了來自中國的豐厚投資。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貿易額達926億美元,直接投資達7.5億美元,同比增長41%。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協第二大貿易夥伴。

  當11月15日曆時8年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後,東協第二大成員國馬來西亞率先積極響應。

  11月18日,也就是RCEP籤署僅僅3天後,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MITI)與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攜手中國機械電子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等中資機構,在上海舉辦了「新常態、新機遇」中國—馬來西亞經貿論壇。

  在現場,無論是中方還是馬方的與會者都感嘆:恰逢其時。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拿督林萬峰在線上論壇中表示,儘管疫情發生,在全球經濟不確定下,各項數據顯示,中馬經貿關係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加大了力度,探討在新常態下更多合作契機。

  林萬峰認為,RCEP的籤署為區域帶來了更好的經濟融合,促使區域投資環境更具優勢,在帶動貨物進出口的同時,為疫後經濟復甦奠定更強的動力。他希望,各方抓緊契機,全面提升馬來西亞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中國投資者熱情沒有因疫情退去

  中國企業在近些年有多熱衷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的數據顯示,2016~2019年來,中國成馬來西亞最大的製造業外來投資國。4年間,馬來西亞共接受了320項來自中國的製造業投資,投資總額達63億美元。同時,中國已連續11年成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國。

  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沒有阻礙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經貿的發展。今年上半年,馬來西亞在製造業、服務業和初級產業批准的總投資額仍達到648億林吉特(約合1050億元人民幣)。其中,製造業吸引的投資最多,共357億林吉特,其次是服務業286億林吉特。

  其中,來自中國製造業、服務業和初級產業的投資額達到了22億林吉特(約為35億元人民幣)。此外,2020年前9個月,中國參與的製造業項目共有58個獲批,投資總額達168億林吉特(約為272億人民幣)。

  就在今年4月,安徽唐興機械裝備有限公司就選擇逆勢投資馬來西亞。公司副總經理唐夕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已在馬來西亞的柔佛設立了唐興裝備(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目前廠房還在前期建設過程中。

  其實在正式投資馬來西亞前,唐夕明已花了2年多的時間考察東南亞的營商環境,他的足跡遍布了越南、泰國、印尼、柬埔寨等幾乎所有的東協國家。但最終促使公司決定在馬來西亞設廠,在唐夕明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馬來西亞穩定的政治環境與經濟活力;其次馬來西亞地理優勢顯著,與東協其他國家處於5小時飛行圈內;再者,馬來西亞當地民風淳樸、華人也相當勤勞,語言、飲食方面沒有隔閡,也是投資能最終落地的因素。

  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丘世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比於其他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的優勢在於擁有高質量的基建、便捷的地理位置、人力資源與豐富的自然資源等,「最重要的是,馬來西亞擁有非常開放的市場」。

  讓唐夕明印象最深的還是馬來西亞政府對待外資開放的態度。他告訴第一財經,儘管疫情影響仍沒有消散,但在馬來西亞政府以及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的幫助下,公司從4月拿地起,地契辦理僅花費了1個月,生產許可證也就3天拿到手了。

  當然,唐夕明也坦言,疫情對公司在馬來西亞業務最大的衝擊就是中方技術、管理人員目前尚無法親自趕赴馬來西亞工廠,合同籤署事宜等只能依靠每周的視頻會議進行,「這與見面溝通的方式有很大區別」。

  目前,公司在馬來西亞參與的工程集中於雨汙水分流項目。唐夕明表示,未來公司還計劃在馬來西亞投資建立大數據中心,以跟蹤在東南亞地區項目的後續以及處理設備的維保等事宜。

  高端製造業、數字經濟是熱點

  目前,在馬來西亞投資的中企不在少數。馬中欽州產業園、中馬關丹產業園、馬六甲皇京港臨海工業園、東海岸鐵路、南部鐵路、普騰汽車、阿里巴巴數字自貿區等旗艦合作項目均順利開展。

  通信巨頭華為已深耕馬來西亞市場19年,將區域運行總部設立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利用馬來西亞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深入接觸南太平洋(601099,股吧)國家的消費者和市場。全球最大的和最有價值的單晶矽光伏產品製造商西安隆基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子公司隆基(古晉)有限公司,就將馬來西亞的古晉定位為重要的海外生產基地。去年,公司投資了9.57億元人民幣在當地建設年產1.25GW單晶電池項目。

  近年來,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館投資領事詹盛福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走出去」,把生產基地、區域總部等重要機構設在馬來西亞,電子、機械設備、化工設備、化工製品是中國企業對馬來西亞投資的重要領域。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執行長拿督阿茲曼·瑪穆德也在線上論壇中表示,如今,馬來西亞尤其鼓勵資本密集型、高附加值及高科技企業擴展在馬業務,包括從事自動化機器和機器人技術、航空航天、生物製藥和醫療器械、先進信息技術、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和設備等產業的公司,幫助推動馬來西亞的經濟轉型與升級。

  至於火熱的服務業領域,詹盛福告訴第一財經,電商如今成為馬來西亞經濟的一個新熱點,未來也會是助力東南亞融合的關鍵要素。他鼓勵更多來自中國的電商企業在馬來西亞尋找發展機會。

  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也在線上論壇表示,未來將提升中馬貿易的合作水平,支持中企對馬來西亞的高科技、清潔能源領域投資,鼓勵電商試水馬來西亞市場,擴大馬來西亞的進口棕櫚油、燕窩等馬方傳統優勢產業,儘快推動馬來西亞的菠蘿蜜輸華,「數字經濟、電子商務、5G、可再生能源投資領域合作,都是未來雙邊貿易的重點領域。」

  馬政府多舉措力保經濟

  為了吸引中資赴馬,馬來西亞政府還在去年新設了「中資特別通道」,目標2020年吸引總額為45億林吉特(約合76.5億元人民幣),高價值、高科技和高影響力的中資企業落地。據了解,凡通過該渠道進入馬來西亞的中國投資項目,最快可在一個月內獲得批准。

  對於這一「特別通道」,丘世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通道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對馬來西亞各行業投資有興趣的各方,通過一站式服務,讓投資更為便利。

  在稅務方面,林萬峰此前介紹道,在馬來西亞高附加值領域或到馬來西亞設立區域總部、製造中心的外資都能享受到稅率方面的優待。比如,在馬來西亞投資3~5年且投資成本在3億~5億林吉特(4.8億~8億元人民幣)的製造業先進企業能享受10年免稅(所得稅);5年以上的,享受15年的免稅優待。唐夕明表示,他們公司在馬來西亞的子公司就享受到上述的稅收優待。

  此外,11月初馬來西亞政府公布了2021年預算。這項規模3225.4億林吉特(780億美元)的支出計劃比去年提出的規模高出8.5%,加大了在社會領域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以扭轉疫情下下滑的經濟。馬來西亞財政部預計,加上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730億美元刺激措施,這些預算將幫助推動該國經濟明年增長6.5%~7.5%。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數十億林吉特,東鐵項目重啟後,中企將在馬來西亞新建鋼廠!
    摘要:東海岸鐵路項目恢復後,中國與馬來西亞的合作愈加緊密,如今馬來西亞又面臨一個難題——或將丟失一個棕櫚油客戶,中國將伸出援手?另外,東海岸鐵路項目恢復提振了中企的信心,又有中企要在大馬開展項目了。如果在丟失了歐盟這一大市場之後,馬來西亞再丟失印度這一大客戶,不難想像,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將無處可去,甚至滯銷。|中國會再次伸出援手嗎?中國已經拉過馬來西亞一把,甚至還是在中資項目恢復之前,這回中國還會伸出援手嗎?分析來看,中國很大可能會。
  • 放眼長線立足轉型 成長主題投資熱情不減
    放眼長線立足轉型 成長主題投資熱情不減 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布時間:2013年10月14日 05:14 作者:王彭   ⊙本報記者 王彭
  • 鹽城供電:心系韓企「新市民」 服務復工送紅利
    中國江蘇網訊 「真的太感謝國網公司了,在疫情期間為我們公司送來了真金白銀,讓我們在復工復產中感受到了供電的溫暖!」江蘇瑞延理化汽車飾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起收(KIM KI SOO)感激的說道。據介紹,江蘇瑞延理化汽車飾件有限公司是韓國韓一理化株式會社創辦的外商投資企業,主要經營車內外飾品、注塑件、汽車配件及模具製造。在供電公司疫情政策的紅利下,預計可享受減免30萬元電費。鹽城與韓國一衣帶水、人緣相親,經貿往來頻繁、合作交流廣泛,是江蘇較早開展對韓經濟合作的城市之一。
  • 馬來西亞學者:中國在疫情下實現減貧目標給世界以信心和啟迪
    中新社吉隆坡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實現減貧目標是「人類歷史長期與貧困鬥爭中極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他說,減貧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個目標中排名第一的任務,消除一切形式和規模的貧困是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要求,是全球最大挑戰,是人類社會共同目標。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為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是對全球減貧事業貢獻最大的國家。
  • 疫情後,要不要投資馬來西亞房產?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近日後臺有讀者問:疫情會對大馬的房產市場產生長久影響嗎?後疫情時代,大馬的房產是否依然值得投資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依然值得投資。疫情帶來的影響只是暫時的,未來大馬房產市場依然向好。那麼問題來了,投資大馬應該如何選擇區域呢?我們的建議是:資產配置預算允許的話,馬來西亞投資只選擇吉隆坡,並且要選擇市中心區域,馬來西亞其他城市,除非是有生活、工作的需要,一律不建議投資。
  • 面對疫情泰國對中國遊客熱情不減 令人振奮和暖心
    歐聯社2月11日電,中國武漢於2020年底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疫情,許多國家開始限制往返中國的航班,一些國家甚至對中國關閉了邊境,而泰國卻依舊對中國遊客熱情不減,繼續敞開國門令人振奮和暖心。
  • 馬來西亞房產在2020年是否還值得投資?
    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市場和維多利亞,日本,加拿大,這些國家比率可能沒有那麼成熟,但是海外人士對他的喜愛卻只增不減。。2019年覬覦馬來西亞房地產的人都虎視眈眈,經過2020年初新冠狀病情的洗刷後,該國家的財產仍值得投資嗎?
  • 新冠疫情使馬來西亞遊客劇減75%,旅遊業截至6月虧損737億元
    聯合早報消息,馬來西亞旅遊部長南希蘇克裡表示,旅遊部估計新冠疫情將使2020年外國遊客的數量劇減75%。該國旅遊業截至今年6月預計虧損450億令吉(約合人民幣737億元)。南希蘇克裡周三(15日)在國會下議院答詢時表示,馬來西亞旅遊業及住宿、交通、購物、飲食和活動舉行等相關領域都深受疫情影響。她表示,今年的外國遊客已經同比減少75%,旅遊業等相關領域將損失約310億令吉。「根據旅遊部數據,外國遊客今年1月至3月在馬來西亞消費125億令吉,比去年同期的214億令吉,下降了41.5%。」
  • QUNCE GLOBAL群策環球:海上絲綢之路深入推進,馬來西亞迎投資利好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已連續八年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每年互派留學生約1.8萬人,中國也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旅遊遊客來源國。馬來西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也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建設,認為馬方將從中受益無窮。他說:「如果馬來西亞不擁抱『一帶一路』,就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 海淘「爆款」成中企海外併購新寵兒
    2015年,我國企業海外併購熱情不減,其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新趨勢——海外熱銷的知名消費品品牌成為熱門收購標的。中企頻拋橄欖枝成立於1969年的澳大利亞知名保健品品牌Swisse,在澳洲的商店常常會賣斷貨。如今,這一品牌的大部分股權已被中國企業收入麾下。
  • 中企在馬來西亞併購的主要風險和規避措施
    一、馬來西亞投資併購環境綜述為吸引外資進入馬來西亞,鼓勵外國投資者對其相關行業進行投資,馬來西亞政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完善投資法律、加強投資激勵。另外《2017年馬來西亞公司治理條例》中亦有部分規範內容。三、在馬來西亞進行跨國併購存在的主要風險1.
  • 安永:疫情「新常態」下中企如何走出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宛霏)10月29日,安永在北京發布了發布《中國走出去》第十期《疫情「新常態」下的中企走出去》報告。報告通過分析疫情過後經濟「新常態」的特點,海外國家外商投資政策的變化及其對中企海外投資的影響,展望未來中企「走出去」的趨勢,從而幫助中企更好地應對全球經濟新局面,把握契機,獲得新的增長點。報告顯示,疫情推升了以交通運輸為代表的傳統基建和以醫療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領域的建設需求。
  • 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其實近幾年,養殖端規模化、加工端集中化、乳企兼併重組等加速進行,乳企上遊規模化、集中化格局愈加明顯。2020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頭部乳企對奶源市場建設的熱情依舊未減,甚至更加明顯。據了解,伊利今年在奶源地建設上投入非常大,除中地外,伊利旗下悠然牧業與土左旗政府籤約萬頭奶牛養殖示範牧場項目,將建設起三座現代化奶牛養殖示範牧場;伊利旗下賽科星,擬在土默特左旗塔布賽鄉城留村建設一座存欄3500頭後備牛牧場;同時伊利還與邢臺市政府、內丘縣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內丘縣投資建設奶牛養殖及乳製品深加工項目,打造世界級高端牛奶加工基地;另外伊利還將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建立起
  • 馬來西亞——您的理想投資目的地
    此外,作為該地區工業化國家中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具備一切現代化要求,可確保投資者相關業務無縫運轉。今年,馬來西亞政府在與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 (MIDA) 攜手合作吸引新投資的同時,出臺了一系列簡化和增加外國投資的措施。同時還為外國公司制定了極具競爭性的激勵措施,以吸引其赴馬投資、遷址或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
  •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馬來西亞·旅遊業
    日前,馬來西亞政府推出了一項10年計劃,以期重振其受疫情重創的旅遊業,此次啟動的「十年計劃」側重於增強馬來西亞旅遊業的競爭力,推動「可持續和包容的旅遊」,致力於在自然環境和遺產的開發和保護間取得平衡。馬來西亞自然旅遊資源豐富,在國際旅遊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遊客數量自2007年以來長期位居東南亞第一。
  •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談APEC:疫情下辦會不容易,中國經驗值得學習
    作為APEC創始會員國以及2020年APEC峰會主辦國,馬來西亞為舉辦本屆APEC峰會做出了許多努力。魏家祥介紹說,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馬來西亞之前的籌備努力遇到了許多阻礙,為了顧及成員國代表的安全,會議日期和方式隨之改變。但是,馬來西亞並未因此氣餒,而是把對抗疫情的項目納入APEC議程中,讓成員國們能攜手對抗這一世紀難題。
  • 後疫情時代的酒店投資
    不管是愛國的熱情、國際客人的減少還是我們的自信,本土酒店品牌這幾年會加速發展,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第五個趨勢是從地產配套變成投資工具。過去高檔酒店是商業地產的附庸和配套,我覺得這個現象會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將酒店作為投資工具。投資酒店是因為可以賺錢,而且是輕鬆賺錢。中國會開始出現一批以投資酒店為職業,為自己謀生和創業的人,還會有「投二代」。
  • 惠山區製造業擁抱「智能」謀紅利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馬悅)繼中信戴卡輪轂一隻車輪的「指尖」生產後,惠山企業擁抱「智造」潮流的步伐漸趨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從智能製造中獲取滾滾紅利。記者昨天獲悉,近日我市首次認定的41個智能車間中有23家來自惠山,企業為此用於智能改造的總投資達到20.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全區智能化改造佔到技改技術裝備總投資的40%。
  • 上海黃浦區發文提振外商投資熱情,羅森再增資2億元投資中國
    落址黃浦區的外商,2020年投資上海的熱情不減。總部位於黃浦區的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020年將再增資2億元人民幣投資中國市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2020年截至目前,黃浦區新增項目數量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顯示外商投資上海的熱情不減。比如,黃浦區目前新增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天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上證紅利、深證紅利、中證紅利,紅利指數基金值不值得投?
    一家上市公司經營有利潤、能夠給股東分紅,說明這家上市公司的質地應該不錯,那麼投資者買它們的股票、持股享受股息收益,似乎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然而,我們今天的主題不是談股票,而是繼續談指數基金。假如有這麼一種股票指數,選擇股市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 定規模及流動性的股票作為為成份股,就是所謂的「紅利指數」。比如,分別選取和滬市和深市中的50隻或100隻高紅利股票,就有了上證紅利指數(000015)、深證紅利指數(399324)、中證紅利指數(0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