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1000多組家庭親子閱讀:如何高效閱讀,我從3個角度來回答你

2020-09-05 黃明明365

在教育行業的三年裡,我仍舊保持初心,和孩子們一起看世界。我見過1000多組家庭親子閱讀,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同樣是親子閱讀,效果卻大相逕庭。


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這些低效率的家庭,困惑是共通的,比如:我的孩子太小,有必要閱讀嗎?她看不懂字,只看圖!怎麼算閱讀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數不勝數,刨根究底,就是認為閱讀不是最重要的事。


剛入行的時候,我和你們一樣,認為孩子太小,沒必要過早閱讀!孩子該快樂地長大。畢竟,童年只有一次,讀書有的是時間。


我從懷疑,到現在雷打不動的推廣兒童閱讀,行為上的轉變,源於我親眼見證了1000多組孩子的閱讀成長史,從牙牙學語到天馬行空的描述,我看到了閱讀的力量。


閱讀這件事,是在向內探索,其中感受大多是私密的,但有件事,我想你一定懂。


——就是那些「被射擊中的」的瞬間


被孩子催著講故事的甜蜜負擔,好習慣使人奮進。有些孩子頑皮,一開始媽媽自導自演,講給孩子聽,孩子理都不想理你,靠著強大的信念媽媽逼自己講故事,養成習慣後,孩子反過來催促媽媽「今天還沒有講故事呢?」


看似漫不經心的言語輸出,都是蓄謀已久後的一吐為快。我們常聽到孩子在不經意間,逛超市、做飯時,迸發出驚人的詞彙,讓我們為之一振。


越分享越有力量。自家孩子受益後,家庭關係改善,全家氛圍和諧,愛的能量流動其間。而後無保留分享給其他家庭,希望閱讀幫助別人家孩子成長的熱切之心,令我無比感動。


我舉雙手雙腳,強烈建議在家庭中一定要做親子閱讀。



  1. 閱讀越早開始越好


美國研究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兩組5歲孩子間,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相似,唯一的變量是:一組孩子的父母在過去兩年內,每周有5次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時間,而另一組卻沒有。


研究者讓孩子講一個與自己有關的故事,講給洋娃娃聽。結果發現,有親子閱讀習慣的家庭,不但文法程度深,用句複雜,而且對書面語的表達恰到好處。


神經學家發現,大腦並不會直接演化閱讀。說話是本能行為,把孩子放在正常的語言環境中,自然而然他就會說;但是閱讀是一種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如果沒有家長引導,孩子並不會自己學會。


細心的你可以觀察下,市面上低幼的書,語言上都是成句表述,遣詞用句都不同於口語化的表達,會用到比喻、排比、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比如圖中,艾瑞·卡爾經典繪本:《從頭到腳》 ,採用了一問一答的表現手法,豐富孩子的認知。


我們通過語言的引導,結合圖畫,啟發孩子去思考,思維越清晰。久而久之,愛閱讀的孩子,在分析問題、表達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比不讀書或讀書少的人快得多。


網上有個段子是真實生活的寫照:「養孩子,老大是試驗品,老二才是精養。」我有個客戶,家裡三個孩子,老大老二行為上發生偏差,固執沒有安全感,喜歡黏著媽媽,非常內向,在幼兒園的生活並沒有一帆風順,煩心事多。


痛定思痛後,老三6個月開始,媽媽就做親子閱讀,起初孩子會撕書,日日堅持,最終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看圖畫書,分享繪本故事,就連上廁所也不忘帶本書看,非常愛看繪本。


看上去應該是歡喜,可別忘了先前兄妹倆,因為家人的過度保護,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低,即使進了好學校,在幼兒園只知道哭,老師都有點煩了,攪得人仰馬翻,那時候連繪本是什麼都不知道,老母親跟著著急了。


經過長年的閱讀引導,三孩子養成了熱愛閱讀的習慣,看了足夠多的書,又有家人的支持,孩子進步快,在新園區很快找到好朋友。我常在想,如果再早一點接觸親子閱讀,老大老二的成長就能少走一些彎路。


上班路上,我看到政協委員朱永新老師的微博,18年如一日,提倡全民閱讀,我深受感動,我們需要更多的人為閱讀代言。我們的物質化水平達到新的高度,人會越來越懶散,傾向於聽書學習,人會失去思考能力,我們需要智慧,因此精神文明建設刻不容緩。


閱讀是開啟內在精神財富的鑰匙,我迫切希望孩子們來閱讀。



為什麼要閱讀呢?我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一是物質層面。用功利化的角度看,我們的考試越來越需要閱讀了,尤其在新課改之後,從低年級就開始考察孩子的閱讀量。我常和學生家長說:「幼兒園三年裡做的親子閱讀,相比小學,都是賺來的。」


可能有人會反駁我,上小學識字後在閱讀不是更輕鬆嗎?你感覺沒有差別,實際中間隔了十萬八千裡。


愛閱讀的孩子,知識一點點在腦海中建立起來,積累多了,就像四通八達的公路,達到一定的量,就會成為高速公路,對老師的提問反應靈敏,好奇心旺盛,被老師注意到的次數會更多。


小凱從小班就開始接受早期閱讀教育啟蒙,媽媽是通訊公司高管,上班時間忙,她會想方設法讓家人帶孩子上課。小男孩調皮,但多年始終沒有放棄閱讀,拎得清,該撒嬌就撒嬌,公共場所會收斂,好好聽媽媽的話。剛升入小學,不愛上體育課,常被老師批評。


但他憑藉著閱讀,讓自己成為班級最受歡迎的故事小達人,越來越自信。老師上課提問,他回答得又快又準,知識面廣,一點就通。當別人孩子思考題目在說什麼時,他已經從多個角度回答問題了。


忽然想到了電影《教父》中的一句話: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愛閱讀的孩子,更有市場競爭力。


另一個角度是,我們的精神世界。閱讀是最低成本投資自己的方式,我們無法時刻保護在孩子身邊,生活是個大舞臺,一不小心就會人云亦云,迷失方向。


愛閱讀的孩子,可以借鑑古人的智慧,來啟迪自己解決問題。同時在探索的過程中,認清自己,找到想要成為的那個榜樣。


今天我們有足夠的能力給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什麼都想要,但是時間不夠用,學多了,孩子也會有逆反情緒,現實和理想無法平衡時,精神世界會受到衝擊。小時候父母還能指手畫腳,等到青春期,你說一句,孩子啥也聽不進去,親子關係惡化。難道你還會認為閱讀可有可無嗎?


我鼓勵你們做親子閱讀,更要提醒你們的是,親子共讀關鍵其實不是書,書是次要的,陪著才是關鍵。大人一定要讀給孩子聽。有些大人想偷懶,認為科技發展,沒有必要講,索性就用手機播放睡前故事。或者讓孩子獨自看。這些都是錯誤示範。


孩子喜歡聽故事,這是好事,但是一味的聽,如果沒有家長引導,孩子無法形成獨立閱讀,會依賴媽媽講故事,看不懂繪本,沒有耐性。拿著書一頁頁翻看,品味故事內容和純粹的聽故事,這是兩碼事。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一定要用愛大聲為孩子講故事。寸金難買寸光陰,以後想讓兒子安安靜靜聽你講故事,簡直是妄想。


2.如何高效親子閱讀


道理都懂,我們只是明白得太晚。理想和現實,難免會有磕磕絆絆。


誰不想孩子在溫情的故事下,上演母慈子孝的情景。事實是:父母白天上班,下班回家吃完飯,做完家務,給娃洗澡,跟打仗似的。如果磨磨蹭蹭講完故事很晚,第二天起不來,就糟糕了,出門前還要再折騰一個多小時。


我始終相信,最好的學區房在家裡。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更要想辦法提高親子閱讀質量。關於如何讀好繪本,我有4點建議參考:


01.心態決定一切:


父母想要引導孩子享受閱讀,大人就要先沉浸進去,才能感染到孩子。不少人奇怪,明明手頭上工作量大,我怎麼還會主動給孩子們講故事?其實,是因為在閱讀中受益才做的。


我們都很聰明,沒有益處的事,誰願意做呀!當我在為孩子大吼大叫而煩惱時,讀到《大喊大叫的一天》繪本中媽媽不予理會,讓孩子釋放情緒,反思自己被情緒影響,小朋友也在故事中找到熟悉的自己,坦誠的向我道歉時,我們都笑了。接納孩子的情緒,擁抱自己。


當我講到《米粒的帽子變變變》時,童年時沒有錢,想買東西買不起,有一位善良的先生看到孩子的純真,告訴你可以借用想像力,可以買到任何想要的東西,既保護了兒童的尊嚴,又尊重他們的天性,使得兒童免受嘲笑。



你看,繪本很好玩對吧,涉及的主題廣泛,下面我提供一些繪本,方便親子共讀:


  • 給小班的孩子:《蛋》《動物不應該穿衣服》《跑跑鎮》《莎娜的雪火車》《萊尼喜歡藍色》;


  • 給中班的孩子:《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媽媽肚子裡有座房子》《有個老婆婆吞了一隻蒼蠅》《肚子裡有個火車站》;


  • 給大班的孩子:《虎斑貓和黑貓》《藍騎士》《洗個不停的媽媽》《一園青菜成了精》;


我很享受和孩子一起閱讀的親密時光,陪讀恰恰是一種充電的過程,可以近距離觀察孩子對繪本哪裡感興趣,透過交流明了孩子的思考角度,研究兒童行為發展特點,這些事情同講故事一樣有趣。


快樂的過程,才有快樂的結果。換個角度想,學生時代早晨被逼晨讀時,我們也只是機械性地在讀字,跟個複讀機似的,沒有任何情感可言,讀書成了痛苦的代名詞。所以,親子閱讀一定是快樂的,你發自內心的每個微笑、柔和的聲音都充滿愛意,有功利心,孩子感受得到。


閱讀沒有捷徑,急不來,比起那些亂七八糟的土方法,更靠譜的是:保持平常心,家長首先要做個愛閱讀的人。


02.固定時間,堅持讀:


親子閱讀是場持久戰,拼的是耐性,只要你比昨天的自己多堅持一點點,閱讀的效果倍增。講真,在諮詢時,我看到不少孩子因為父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閱讀效果平平。


剛開始最難的是家長,閱讀本身並不是一件短期內可以看到效果的事。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但又各有自己的天性,男孩子大抵活潑好動,放蕩不羈,給他們講故事,要有很長的準備期。女孩子則相對安靜很多。


最好選擇睡前時間給孩子講故事,這時候他們的精力消耗了,更願意靜下來聽故事。對了,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商量,每天晚上講1-2本書,無規矩不成方圓,剛開始做好,後面就容易多了。


如果你堅持不下去,不妨給自己設置一個截止時間,就三個月每天堅持講故事,90天後也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03.提前預習,戲精上身,角色互換


很多人認為繪本很簡單,字數少,一天看100本都不成問題。實則,愈是簡單,愈能含藏萬物,需要花更多時間對待。


繪本主題涵蓋範圍廣,有宇宙運行規律、季節變化、情緒管理、認知啟蒙、生命教育、人文藝術等等。作者和插畫師,風格不一樣,同樣能給到我們新知。


由於我們的思考方式單一,很難像孩子一樣天馬行空的想像,為了不被孩子拆穿你不懂,追著你問「為什麼」,家長有必要自己先把繪本看一遍,熟悉主要講什麼事情。


比如《遲到的理由》一書,當我們遲到了會不好意思進教室,會害怕老師批評,心裡充滿了恐懼。而小豬編的每一個理由都既可愛又荒唐,令人忍俊不禁。


當你對內容了解後,可以把故事的角色找出來,思考他們的對話和性格特徵。講故事的時候,就放下大人的臭架子,講兔子就跟著蹦跳幾次;讀到青蛙叫,就大聲呱呱呱;看到書裡寶寶在閱讀,就表揚孩子,「你也喜歡閱讀耶。」


我的老師曾和我說,要和孩子們相處得好,必須風格和他們越來越接近。孩子喜歡驚喜、活潑的東西,那你就放開膽,演繹出來,反正又沒有什麼人看,沒什麼了不起!


講《猜猜我有多愛你》,小朋友可能會走來走去,你不妨說:「明明小兔子,你知道嗎?」聽到你呼喚自己的名字,孩子會盯著你看,注意力又被拉回來了。



3、閱讀的價值


閱讀增強親子關係,收穫真善美。親子閱讀可以直擊孩子的內心,讓他們深切體會到父母的溫暖,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和一名職業女性朋友聊天,家裡三個孩子,她經常出差。她認為一生中這3種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到孩子:第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第二,要堅強,打不死的小強精神,才有能力去應對生活的風風雨雨。第三,愛學習,自我學習是最快最經濟的提升方式。


能想得如此透徹的家長,不一般。關於價值觀,每天新聞裡各種孩子殺父母、或者孩子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令人憤怒。《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一生很長,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活好的前提。


親子閱讀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想像力,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熱愛閱讀的孩子,聽說讀寫能力方面都比不愛閱讀的孩子表現得敏銳,兒童在閱讀中,邊讀邊翻書,反覆推敲,預測、分析、總結故事情節,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開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閱讀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在,他還是意志堅定,會給自己安排事情做。


看過的書大部分會被忘記,繪本豐富了孩子的認知,給他們留下了正確的思考方式,專注力提高,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遇到困難,他們有能力去解決,能在書中與千年智者談話,這是讓自己快速成長的好辦法。


(小結):在做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喜憂參半,喜的是孩子因為閱讀,開始從內而外改變自己。憂的是,有些家長仍在以舊有的經驗來教孩子,閱讀不就是教語文嘛!我都會呀,何必花錢來學習,閉門造車一整年,孩子反而問題越來越多。


「教育是一門科學,不能僅憑經驗。」這句話是我從書上看到的,沒有進入教育培訓行業的話,我可能永遠體會不到其中真義。


對於父母而言,藉由閱讀和專業老師的幫助,了解孩子在某個年齡段的特點,可以減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盲目性。當代社會,溫飽問題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我們有了更多的條件去幫助孩子。


如果父母每一次都能做到,真誠認真老實地把故事講給孩子們聽,以一種愉悅的方式去閱讀,那麼你再也不用嘮嘮叨叨說教了,因為故事裡已經用最精煉的語言把該說的話都說了。

相關焦點

  • 父母學會這3個親子閱讀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親子閱讀,看上去很美好,實際上很鬧心。沒錯,親子閱讀的確是一種美好的親子活動,但是有非常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抓住以下三個方法,我們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要問親子閱讀的目的是什麼,我會回答:讓孩子從小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
  • 「繪本時代」論壇:如何用閱讀重塑未來家庭的親子關係?
    布穀老師如何用閱讀重塑未來家庭的親子關係?如何用兒童友好的方式重新塑造兒童的認知邊界?進行了主題為《新親子關係: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可愛》的圓桌派。一起探討關於繪本閱讀和兒童友好的認知盛宴,一起解讀親子陪伴閱讀與繪本的關係,共同探討繪本時代下的新親子生活方式。
  • 「繪本時代」論壇:如何用閱讀重塑未來家庭的親子關係?
    進行了主題為《新親子關係: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可愛》的圓桌派。一起探討關於繪本閱讀和兒童友好的認知盛宴,一起解讀親子陪伴閱讀與繪本的關係,共同探討繪本時代下的新親子生活方式。我覺得用繪本打開孩子的內心,打開孩子的視野,是最省力高效的方法。今天圓桌大咖來自教育界、出版界還有圖書發行界,第一個問題想讓大家聊聊,你們認為親子陪伴與繪本的關係是什麼?
  • 如何讓親子閱讀更高效
    我們在陪伴孩子時親子閱讀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能提高親子關係,更能讓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看世界那我們如何提高親子閱讀的質量呢?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她讀書,慢慢地養成以我讀為主的親子閱讀方式。隨著家裡的書越買越多,很多書只陪孩子看一次,這時我不禁開始思考,究竟是書買得越多越好呢?還是把家裡已有的再精讀幾遍?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看到一篇《如何把30元的繪本讀出3000元的價值》文章時,頓時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 招募30組雲龍親子家庭!很多有趣的閱讀活動正在等你~
    招募30組雲龍親子家庭!-活動背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童時期是人的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最強的黃金時期,通過「大聲、指讀、看字」來極大提升孩子的識字量和詩詞記憶量,家長若能堅持,孩子必將受益終生。-招募親子家庭-家中擁有3-8歲的孩童,特別強調必須有家長陪同,此次共招募30組親子家庭。
  • 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啟迪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成為智慧家長。但是,在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孩子不喜歡閱讀。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需要父母一起與孩子約定好閱讀時間,比如睡前閱讀;讓孩子自主選擇要讀的書,家長給予指導,不要強制;父母陪孩子讀,在閱讀中創造共同的語言密碼,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 各國家庭如何進行親子閱讀?
    每天早晨九點上課之後,一年級三個班的孩子就會全部打亂,根據不同的閱讀組,到不同的老師班上去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英文學習和讀書時間,選擇適合你水平的讀物閱讀。「比如果果每天早晨第一個小時都不是在自己教室跟老師上課,而是帶著學習用品去了隔壁班,10點半的時候再回來。這期間,每天都有家長義工在每個教室門口幫助孩子挨個進行「自然閱讀」的輔導和訓練。
  • 1年讀完1000+本英文繪本!英語親子閱讀這樣做最高效
    在以後的文章中,我會陸續跟大家分享家庭英語啟蒙的各環節如何操作,先來分享選媽家小選的英語啟蒙情況:小選目前剛4歲,3歲開始規律啟蒙,1年時間親子共讀了1000+英文繪本,目前小選的聽力詞彙量約2500+,可以裸聽一些簡單的原版小說,能用較完整英文跟外教溝通生活日常。
  • 親子育兒: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啟迪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成為智慧家長。但是,在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時機不好,你可能總是在孩子和小夥伴們玩得開心,或沉迷於他喜歡的事情時要孩子閱讀。
  • 親子育兒: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啟迪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成為智慧家長。   但是,在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時機不好,你可能總是在孩子和小夥伴們玩得開心,或沉迷於他喜歡的事情時要孩子閱讀。
  • 【親子閱讀】書香家庭,相伴共讀——家庭閱讀小故事來啦!(二)
    自4月22日,市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婦聯啟動全市「陪伴閱讀共成長 十萬家庭讀好書」親子閱讀活動,向全市廣大家庭發出作品徵集以來,收到了全市眾多家庭的海量投稿。這些家庭親子閱讀作品向我們傳遞了親子共讀風尚、優良家教家風。快來隨我的腳步,來欣賞第二波作品吧!
  • 你沒見過的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的首要目標是建立濃厚的親子感情。所以,如果有的家長把親子閱讀當成一種任務或閒來可有,忙時可無的事情時,你就失去了培養親子關係最好的時機。我的孩子很調皮,完全不符合老師眼中的乖孩子的標準。我也經常被老師接見。再淡定的媽媽,也有發脾氣的時候。其實發脾氣的時候,我並不擔心孩子不跟我親密了,因為我們的親子關係夠厚實。
  • 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個給我讀書的媽媽
    有了孩子以後,親子閱讀到底有多重要?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說:「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個給我讀書的媽媽。書並不是越多越好,不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書,讀再多也是「無效閱讀」。在親子閱讀的道路上,這些坑,家長們一定要避開。一、親子閱讀的關鍵,其實不是書閱讀的好處千千萬,書是次要的,陪著才是關鍵!
  • 《1000天閱讀效應》:0-3歲親子閱讀指導手冊(內附共讀書單)
    全文約3400字,閱讀用時約9分鐘。文章最後一部分附有0-3歲親子共讀書單。你好啊!我是戴叔。問一下各位寶爸寶媽:你平時是怎麼陪伴孩子的?最近,我閱讀了《1000天閱讀效應》,這本書可以說是新手爸爸媽媽的超級福音,也是0-3歲親子閱讀的最佳指導手冊,幫助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親子共讀這項高質量陪伴活動,並且給予我們一些書單參考。
  • 【親子閱讀】沙洋張方瑾家庭:《猜猜我有多愛你》
    【親子閱讀】沙洋張方瑾家庭:《猜猜我有多愛你》 2020-05-16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子閱讀比你想像的更重要,但能陪孩子閱讀的家長沒那麼多
    基於此,親子閱讀的質量高低具體可從七個方面評判:一是圖畫書資源,即家長購買圖畫書的數量、內容等;二是教育的效能感,即家長是否能在親子閱讀中承擔老師的角色,與孩子高質量互動;三是充分的表達,即家長是否讓孩子多表達,而非自己從頭讀到尾;四是學習的重點,高質量的親子閱讀應強調口頭語言的發展,而非識字;五是互動的時間,即是否能保證有充足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六是閱讀的目標,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
  • 1年讀完1000+本英文繪本!英語親子閱讀這樣做最高效
    在以後的文章中,我會陸續跟大家分享家庭英語啟蒙的各環節如何操作,先來分享選媽家小選的英語啟蒙情況:多本繪本,實現了聽力詞彙量從幾十個到2500+的飛躍。作為教育行業從業者,在小選2歲多的時候,選媽的第一反應也是帶他去線下機構體驗英語課。第一次體驗時教室裡4個孩子,外教拿著5張單詞卡,跟小朋友邊玩邊學習這5個單詞。看得我目瞪口呆,就這樣,一節課都要幾百塊。
  • 《如何高效閱讀》:跳出閱讀誤區,掌握技巧,才能高效閱讀
    彼得·孔普在《如何高效閱讀》中,講述了高效閱讀的技巧,通過刻意的練習,不僅能提高閱讀速度,還能更好地理解、記憶閱讀的內容。最好是讀完過後,再去查閱相關資料,或者做好標記,讀完後再次閱讀,會有新的理解。第3個錯誤的認識,從頭讀到尾讀一遍就能記憶很多人認為,仔細地閱讀一遍,就能記住閱讀的內容。
  • 「尋找親子閱讀領讀家庭」分享會在京舉辦 構建兒童早期閱讀氛圍
    來自北京市各區的10多組家庭分享了繪本故事,並交流了作為領讀家庭開展閱讀活動的經驗心得。 沈躍躍主席在活動現場與領讀家庭進行了親切交談, 詢問領讀家庭在閱讀活動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對領讀家庭在社區開展的活動表示了肯定。她說道:「遇到困難,可以向書本、學校教師和專業機構求助,也可以向婦聯組織提出來,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服務是婦聯的重要工作。」
  • 《1000天閱讀效應》:0-3歲親子閱讀指導手冊(內附共讀書單)
    文章最後一部分附有0-3歲親子共讀書單。你好啊!我是戴叔。問一下各位寶爸寶媽:你平時是怎麼陪伴孩子的?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熟悉的場景:孩子拿著手機或者平板玩得不亦樂乎,不吵不鬧,家長也樂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