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2020年後中國或實現自主生育

2020-12-20 中華網新聞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

《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 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攝

當前,中國正面臨著因老齡化加速、勞動人口減少等人口結構帶來的諸多經濟與社會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對中國人口危機的擔憂。尤其是近期,關於21世紀末中國人口到底是萎縮到6億還是10億的討論更是甚囂塵上。

如果人口數量真如預測的那樣巨幅下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到本世紀末,中國將有多少人口?21世紀的中國到底有沒有人口危機?

  21世紀末我國人口是10億還是6億?

在近日召開的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社科院人口學者鄭真真的發言引發了這場討論。她說,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減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億人。

還有更悲觀的預測。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人口和統計學者黃文政日前表示,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很難維持到10億水平,即使立即大力鼓勵生育,中國人口到2100年也難以超過8億,更大可能是低至6億。

10億人、8億人、6億人,諸多數字一一呈現出來,哪一個比較準確?「10億人比較準確,正負兩三千萬。」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接受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預測人口有人口模型、生育率假設、年齡分布狀況等一系列指標,很專業,也很科學,「我認為聯合國的預測中方案比較準 確。」

2015年7月底,聯合國人口署發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預計中國人口到本世紀末將回落到10.04億。這是聯合國的中預測值,其低預測值是6.13億,高預測值則為15.55億。

根據聯合國中預測方案,中國2010—2015年的總和生育率被假設為1.55,2015—2020年為1.59,2020—2030年為1.66,2045—2050年為1.74,2095—2100年為1.81。

「這組數據與中國的實際生育率水平比較接近,預測基本上是靠譜的。」楊宜勇說。

合理的生育率水平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那麼,中國目前的實際生育率水平是多少呢?

  兩部委總和生育率數據打架,該信哪個?

生育率是指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婦女或育齡婦女的實際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數量,計算方式。目前普遍採用的是總和生育率。

總和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總和生育率是一個時期生育水平的度量指標,國際上通常將總和生育率低於1.3稱為「低生育率陷阱」或者「極低生育率」,認為這樣的人口在人口更替、再生產和人口未來發展上不利。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總和生育率高低的爭議不斷。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 這一數字下降為1.18;之後2011、2012、2013年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04、1.26、1.24。2015年,中國1%人口普查顯示,中國 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25。

然而,這些數據基本不被人口主管部門採用。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我國總人口繼續增長,2014年末達到13.68億人,受人口年齡結構以及生育政策調整的影響,出生人口保持增長態勢,總和生育率為1.5至1.65。

  這個數據跟人口普查時的1.25差距不算小。哪一個更能反映現實呢?

「人口普查的總和生育率是1.25,但人口普查有一個修正數,修正後的總和生育率是1.6。之所以修正,是因為2010年左右中國的黑戶很多,當時 人口誤差估計有3000萬。這3000萬『黑戶』沒上戶口。目前的人口黑戶還有1000多萬。」楊宜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之所以會有『黑戶』,是 因為有的人超生了不敢報,報了就要罰款。但是這些孩子在7年以後面臨上學。「那個時候補報的人數比較多。7歲以後再來反映7年以前的人口,總和生育率是通 過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修正的。」

專家:2020年以後,

中國可能很快實現自主生育

國務院曾經組織開展的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認為,中國人口總量峰值應控制在15億人左右,婦女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目前大概有人口危機論、陷阱論和萎縮論三種觀點。

持危機論觀點的人認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多年下降。2014年,中國16—60周歲以下的勞動年齡人口91583萬人,比2013年末減少371萬人,而2013年比2012年末也減少244萬人。

持陷阱論的,是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他稱中國已經掉入低生育率陷阱。「近10多年來全國總和生育率在1.4至1.5間,遠低於2.1 的更替水平,大大低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甚至比發達國家水平1.7還低。由於我國生育率長時間低於更替水平,人口負增長趨勢已不可逆轉,預計2026 年後就將出現負增長。」

持「人口萎縮」論的是黃文政,他稱中國的「人口萎縮」會一直持續下去,並且,人口萎縮不會到2100年就停止,在此之後將進一步快速萎縮,除非生育率恢復到更替水平(即2.2的生育率,統計顯示2015年生育率為1.25)。

楊宜勇對上述三種觀點均持否定意見。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21世紀中國沒有人口危機,不會掉入低生育率陷阱,人口也不可能無限制萎縮下去。 「人口有一個波動期,在高峰下來之後又會上去。2020年以後,中國可能很快實現自主生育(編者註:也叫家庭計劃,是指由夫婦自主地決定生育子女的數量和 生育間隔),因為宏觀政策變了,社會文化變了,人的認識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就可以多生了。尤其是大家有災害意識的時候,人類就會主動多生。幾千年的人類發 展歷史就有許多這樣的證明。」

楊宜勇預測下一個人口高峰可能在2030年左右出現,估計到2030年人口將達到14.5億的峰值。「目前中國人口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總量問題依然超過適度人口。」

其實,目前中國的人口結構扭曲已經比較嚴重。資料顯示,2014年0~14歲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只有16.5%,已經處於嚴重少子化,大大低於世界27%的平均水平。

除了低生育率,老齡化也在加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人2.12億人,佔總人口比例為15.5%;65歲以上人口數為 1.37億人,佔比10.1%,相當於每10個人裡就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到2050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4億,佔總人口比重 將超過30%。

此外,出生性別比失衡嚴重。數據顯示,2010年,0~19歲人口男孩比女孩多了2210萬,男女比例是114.6:100。

  我國「人口紅利」仍處於窗口期,應重視「人才紅利」

伴隨人口危機論爭議的,還有我國「人口紅利」是否消失了的判斷。

很多人將中國近幾十年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歸結為「人口紅利」。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研究認為,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間,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貢獻率高達27%。

但是,自2012年以來,中國15歲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連續4年下降。2015年勞動力規模由2012年的9.37億降至9.11億人。由此讓很多人得出「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年縮水甚至消失」的判斷。

中國的人口紅利消失了嗎?楊宜勇對此問題予以否定:「中國的人口紅利是有所降低,目前處於一個窗口期,人口紅利依然存在。」

那麼,留給中國的「人口紅利時間」還有多久?

當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人口紅利還能延續到2030年以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在2030年之前,這種優勢就將消失。

楊宜勇並不贊同「人口紅利」這種說法:「不要再留戀人口紅利的明日黃花。人口紅利不是特別好的東西,吃上癮了,反而會很被動。」

與之相伴的,是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導致的經濟增速下滑。蔡昉日前在2016「遠見杯」全球宏觀經濟預測春季年會上表示,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不可避免下滑。

坊間甚至有觀點認為,人口增長率過快下滑、人口結構過快少子化和老年化,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楊宜勇並不贊成上述觀點,在他看來,在低層次競爭上看人口紅利,但是中國經濟要上新臺階,從中低檔次的產業往中高檔次的產業功能邁進,就得放棄人口 紅利,創造人才紅利,即不在乎人口的數量多少,而在乎人能不能幹。中國要創造人才紅利的新優勢,向中央強調的人才強國戰略方向邁進。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十四五」期間應實現自主生育
    記者 | 趙孟編輯 | 劉海川1全面二孩政策出臺5年後,中國人口政策何去何從依然備受各界關注。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子女的政策」,宣告全面二孩政策出臺,終結了在中國持續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5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生育觀念和人口形勢也在發生變化,持續走低的總和生育率和不斷逼近的老齡化問題,再次將人們的目光引到人口政策上來。
  • 中國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口政策?實行家庭自主生育
    需要指出的是,未來30年的生育旺盛期(20年-29歲)群體今天已經都出生了,且生育水平在中短期內大幅銳減的可能性並不存在,儘管未來中國人口態勢在整體上趨於下降,但不會出現所謂的「斷崖式下跌」和「人口雪崩」。其次,中國育齡人群的持續縮減已成定局,當前對生育水平的誤判已嚴重幹擾對未來人口態勢的研判。中國目前的生育率和生育意願已經呈現「雙低」態勢。
  • 中國生育報告2020
    ,讓生育權重新回到家庭4.3 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大力鼓勵生育正文1 中國70年生育政策及情況演變:人口危機臨近1.1 生育政策演變:從家庭自主到政府計劃,從鼓勵到嚴控再到放鬆1949年以來,中國生育政策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1949-1953年鼓勵生育階段:限制節育及人工流產
  • 2020年新一輪生育高潮 濟南艾瑪專家助力科學備孕
    2020年是鼠年,很多夫妻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對此,有關專家指出,濟南2020年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生育高潮,而做好生育前的準備尤為重要,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備孕。艾瑪婦產醫院的專家告訴記者,諮詢備孕的人群之所以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夫婦想要二胎,另一方面是很多家庭都為生個健康的「鼠寶寶」提前做好了準備。但是,對於超過35歲的高齡孕婦來說,一定要做好生育前的各項準備,預防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婆婆說明年是鼠年,準備要個『鼠寶寶』,我來艾瑪問問醫生,怎麼備孕。」
  • 專家:建議十四五時期全面放開生育
    以上表述,與5年前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相比,最直觀的不同是「計劃生育」這四個字的消失,此外,《建議》並沒有直接提到是否全面放開生育政策,而是提出「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如何理解「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十四五時期有可能全面放開三孩甚或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實現自主生育?
  • 任澤平中國生育報告2020: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 讓更多的人想...
    中國未富先老問題突出,美日韓老年人口比重達12.6%時人均GDP均在2.4萬美元以上,而中國僅1萬美元。人口老齡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顯,養老金缺口將日益增加。從人口總量看,中國人口突破14億人,但即將陷入負增長。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期的2020年14.2億不可能實現。
  • 資訊|中國人口報告2020:專家建議放開三胎
    頭條中國人口報告2020: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人口問題既是家事、也是國事,是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中國人口報告2020顯示,中國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專家建議: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讓生育權回歸家庭自主,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
  • 中國生育報告2020發布:報告建議全面放開生育!
    中國生育報告2020發布:報告建議全面放開生育!報告說,80年後,中國的人口將降至不到8億,因此,建議全面放開生育!中國人口在2019年已突破14億,但2100年將降至不到8億,你信不信?10月13日,恆大研究院在公眾號澤平宏觀發布《中國生育報告2020》!
  • 2020年起駐馬店市生育保險
    日前,記者從駐馬店市醫療保障局獲悉,自2020年1月1日起,駐馬店市生育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兩險」)合併實施。  據了解,「兩險」合併實施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將實現參保同步登記、基金合併運行、徵繳管理一致、監督管理統一、經辦服務一體化。
  • 「十四五」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專家籲改革生育政策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迫在眉睫的舉措是改革我國生育政策,放開生育。」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城市百人論壇年會」上呼籲。年會由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承辦。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揭開職場女性生育...
    202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寶寶樹聯合智聯招聘共同發布《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呈現了女性職場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旨在發揮其在廣大家庭用戶尤其年輕媽媽群體的品牌號召力,呼籲關注與幫助中國女性自我成長、推動女性職業發展,進而推動社會逐步實現性別平等。
  • 專家建議根本性修改計劃生育法 2020年中國老齡化人口又幾億?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迫在眉睫的舉措是改革我國生育政策,放開生育。」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城市百人論壇年會」上呼籲。年會由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承辦。
  • 濟南市實現生育醫療費、生育津貼報銷全程「零跑腿」聯網即時辦
    濟南市實現生育醫療費、生育津貼報銷全程「零跑腿」聯網即時辦 2020-03-26 11:29:00來源:齊魯網
  • 30年後中國還剩下多少人?專家大膽預測,答案讓人意外!
    30年後中國還剩下多少人?專家大膽預測,答案讓人意外!現在如今二胎政策的開放也讓許多人擁有了實現二胎的夢想。大部分的家庭都會考慮要第二個孩子。也有的年輕人喜歡獨立自主首先實現事業成功。於是便推遲生育。那麼如果30年後,我國還能剩下多少人呢?這個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深思。這不許多專家就大膽地預測了, 據專家的研究;情況並不容樂觀。我國將迎來人口負增長的時代,等到2029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4.42億的峰值。30年將成為人口增長的拐點,然後正式迎來負增長時代。而在往後便會逐漸越來越縮小。
  • 我國國民生育能力下降 生育費用20年上漲100倍
    記者7日從在杭州召開的首屆「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協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合年會」上獲悉,我國國民生育能力呈下降趨勢,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比例呈上升趨勢,現狀令人擔憂。專家呼籲,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這一新趨勢,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國民生育能力和生育質量,保障我國的人口安全。
  • 2019年全面放開生育是真的嗎 專家表示消息很靠譜
    這幾年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變化趨勢不斷引起熱議,近日又有消息稱明年就有可能全面放開生育,你願意生嗎?   近日,據外媒消息稱,中國正在討論計劃生育替代方案。同時稱,中國最早可能在第四季度做出決定,但宣布時間可能會推遲到2019年。
  • 中國生育危機|黃文政、梁建章:促進生育絕不能靠強制
    就該提案主體內容來看,梅常委的分析符合中國人口現狀。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已超過20年,目前更是處於極低水平。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的年出生人口徘徊在1500萬到1700萬之間,比1983-1993年的年平均水平萎縮了30%。目前處於生育旺盛期的女性,出生於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生育高峰期,因而數量眾多。
  • 中國擬2019年前實行「獨立生育」!
    在討論政府的審議過程中,要求不具名的人士表示,中國已委託有關部門進行研究,研究結束中國大約40年的政策,並打算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改革。一位知情人士說,中國G層希望降低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該知情人士說,討論中的提議將取代人口控制政策,其中一個名為「獨立生育」,允許人們決定有多少孩子。
  • 中國「剩女」越拉越多,出生率斷崖式下降,是什麼壓抑了生育意願
    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自主獨立的能力增強,即使不依附男性,不組合家庭也能活得精彩截止2016年,27歲以上的剩女中國就擁有3800萬人。1、女性全方位實現獨立不想生育其實主要原因在於女性的無需求女性實現經濟獨立和人格獨立後,婚姻的雙方保持著平等地位,甚至有女性超過男性的趨向。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的壓力和教育成本所包含的花費和精力,都進一步加大了一個家庭生養孩子的壓力。
  • 廣西生育服務證實現網上辦理(附辦理流程圖)
    2018年11月19日 17:38 來源: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編輯:覃鴻圖 廣西生育服務證實現網上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