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蟻族」居住地調查
編者按 一年前的暑假,上海大學曾組織並完成了「大學生蟻族調查報告」,探討大學生能力培養方向及「蟻族」聚居地的合理規劃問題。 在這份提供給《瞭望東方周刊》的報告中,「蟻族」被定義為「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報告調查記錄了他們的居住條件、工作狀況、收入分配、擇業觀念、未來計劃、心理狀況等,並以此反映「蟻族」的真實生存境況。報告對213名「蟻族」進行了詳細問卷調查,被調查者中,男性64%,女性36%,分別來自安徽、湖北、河南等19個省份。
-
上海蟻族月入3000不夠群租 居住空間不超3平米
原標題:上海蟻族月入3000不夠群租 居住空間不超3平米求職公寓:每人的私人空間不會超過3平方米近年來,到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們,往往落戶群租屋,在狹小的空間內拼搏生活,被稱之為「大學生蟻族」。
-
關注「蟻族」住房現狀 大學畢業生:悲慘的聚居
最近出版的《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裡有更多的「小趙」。新書來自於一項社會調查,是由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博士後廉思組織的。 「蟻族」是指接受了高等教育、從事臨時性工作甚至失業或半失業、平均月收入低於2000元、在大城市城鄉接合部聚居的大學畢業生群體,年齡集中在22—29歲,大部分大學畢業3年。
-
「蟻族」生活:270平方米擠60人——夜宿成都求職公寓訪民生
「蟻族」生活:270平方米擠60人——夜宿成都求職公寓訪民生 空間再小,年輕的租客們也要闢個電腦區。小郭一個房門一個房門地敲門提醒。要洗澡的人太多,「703」能住60人,當晚只剩下四五個空床位。「703」屬於群租房。小郭在網上打廣告時,稱之為「大學生求職公寓」,裡面入住的也多是大學畢業生。「我這裡是高配,標準略低於青年旅館。」今年3月「703」開張後,還有不少同行來參觀取經,「實木高低床、儲物櫃、空調房、還帶Wi-Fi,他們認為投入太大,學不了。」
-
對「蟻族」生存現狀的調查和思考
電視劇《蝸居》的熱播,使得「房奴」「蟻族」等成了熱門名詞。雖然「蟻族」很熱,但是社會對其關注、了解程度還很不夠,而且針對「蟻族」這一特殊群體的學術研究很少。浙江工業大學「蟻族」暑期調研團隊在全國典型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展開「蟻族」調研。
-
蟻族:期盼給夢想安個「家」
因為收入不高,陳子豪不得不「蝸居」在蘇州學士街的一家求職公寓裡。所謂公寓,其實是一間老式磚瓦民房改造而來,60多平米的房子擺放了16張床,地上雜亂放著掃帚、紙箱和洗漱用品,牆面已經斑駁脫落。 從人社部門的統計看,每年有50萬左右的大中專畢業生在江蘇就業。
-
蟻族 在無奈中奮鬥
隨著大學生就業難狀況的加劇,「蟻族」成為許多「80後」甚至「90後」們無奈面對的生活狀態。近來,還由此衍生出如「屌絲」這樣頗具自嘲意味的新詞。在廣州,「蟻族」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生存狀態?記者近日特別走訪了一些城中村,了解了聚居其中那些「蟻族」們的生存故事。
-
蟻族生存現狀調查:8成是窮二代有家難回(圖)
調查顯示,中國目前有百萬「蟻族」大軍 《蟻族》主編廉思認為,「80後」已經分化為「富二代」、「海歸」、名校精英和草根「蟻族」等多個層次,每個「80後」都應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作為國家級課題《潛在危機:中國「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與社會穩定問題研究》的項目主持人,廉思帶領著課題組和深訪團隊花費兩年時間進行實地調查,撰寫了有關這一群體的報告,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
蟻族:「誰的青春不是苦過來的」
政協委員們進屋後幾無立足之地,居住在唐家嶺的李立國、白萬龍坐在床上,演唱自己創作的《蟻族》,感動了前來看望他們的全國政協委員何永智、張禮慧、嚴琦。藍皮書指出,目前,僅北京地區保守估計「蟻族」就有10萬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漢、廣州、西安、重慶、太原、鄭州、南京等大城市也都大規模存在這一群體。據初步分析,全國「蟻族」人數將在百萬人以上。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在我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中,逐漸出現了一個以剛畢業大學生為主體的新群體——「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別稱「蟻族」)。該群體具有三個典型特徵:大學畢業,低收入,聚居。
-
聯合早報:困在城鄉之間的中國「蟻族」
他們聚居在中國最富裕的城市邊緣,人均居住面積不及十平米,每天擠一兩小時公車上班,工資明顯低於城鎮平均工資。儘管現實生活不盡如意,這些出身低微的青年咬緊牙關堅持著大城市的夢。去年,國內研究人員發表了關於他們的調查報告,並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蟻族」。2009年末,「蟻族」進入大眾的視野,成了社會熱門詞彙之一。
-
蟻族生存現狀調查:多為窮二代有家難回(組圖)
」、名校精英和草根「蟻族」等多個層次,每個「80後」都應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奮鬥路上——『80後』生存現狀大調查」系列報導之③作為國家級課題《潛在危機:中國「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與社會穩定問題研究》的項目主持人,廉思帶領著課題組和深訪團隊花費兩年時間進行實地調查,撰寫了有關這一群體的報告,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
武漢「蟻族」生存狀況調查 取暖僅靠電熱毯
「蟻族」說的不是螞蟻,而是被比喻成螞蟻的人群——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 之所以將該群體稱為「蟻族」,是因為他們和螞蟻有許多相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他們都來自所居住城市之外的地方,為了趁著年輕「闖一闖」,即使可能會擁有穩定的工作,他們也拒絕返回故鄉。
-
全國蟻族人數超百萬 年齡集中在22至29歲
藍皮書指出,目前,僅北京地區保守估計「蟻族」就有10萬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漢、廣州、西安、重慶、太原、鄭州、南京等大城市也都大規模存在這一群體。據初步分析,全國「蟻族」人數將在百萬人以上。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在我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中,逐漸出現了一個以剛畢業大學生為主體的新群體——「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別稱「蟻族」)。該群體具有三個典型特徵:大學畢業,低收入,聚居。
-
社科院報告稱百萬蟻族月均收入接近農民工
如按所處區域劃分,遍布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全國數量者眾。而以北京最大蟻族聚居地——唐家嶺為管窺樣本,其拆遷之後「蟻穴」繼續形成。有專家表示,「蟻族」洶湧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大學教育方向的偏差,以及產業發展結構的失衡所致。為此《報告》建議,要通過投資信貸政策,促進大學生合理分流,發展新型衛星城市,吸引人才就業,同時改革戶籍制度等。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本報記者 唐軼攝「蟻族」研究學者、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對畢業大學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調查經本報報導後,社會媒體爭相跟進報導,網絡上有關「蟻族」的標題鋪天蓋地,中央領導人關心、人大常委會討論、國務院部委開會研究……「蟻族」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走近蟻族:一群有旺盛生命力直面生活壓力的人
藍皮書指出,目前,僅北京地區保守估計「蟻族」就有10萬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漢、廣州、西安、重慶、太原、鄭州、南京等大城市也都大規模存在這一群體。據初步分析,全國「蟻族」人數將在百萬人以上。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在我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中,逐漸出現了一個以剛畢業大學生為主體的新群體——「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別稱「蟻族」)。該群體具有三個典型特徵:大學畢業,低收入,聚居。
-
廣州多地出現「籠屋」 主攻都市蟻族
一套房住幾十人 最平10元/天求職公寓、青年公寓、學生公寓……打著不同的招牌,實質上它們都是「籠屋」:二房東租下一套住宅,簡單間隔,擺下高低床,主攻都市「蟻族」。日前,本報記者調查發現,近一兩年來天河南、石牌、崗頂、棠下、車陂等中心區域悄然出現近百間「籠屋」,最便宜只要10元/晚,最貴也不過30元/晚。
-
2011年公務員面試熱點:「蟻族」就業問題
一、背景連結 「蟻族」是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被稱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後出現在中國的又一群體。之所以把這個群體形象地稱為「蟻族」,是因為該群體和螞蟻有諸多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
-
《蟻族》作者廉思:書熱了 「蟻族」卻對我恨之入骨
浙江在線04月02日訊去年9月,總結了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與螞蟻的三個共同點後,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新造了「蟻族」這個嶄新的漢語單詞。很快,《蟻族》一書出版,這個沉重、形象而飽含感情色彩的詞彙,一躍成為2009年度十大熱詞,一個龐大的、難以統計的城市沉默群體,由此浮出水面。
-
教授發布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蟻族研究生增加3倍多
名詞解釋 「蟻族」 指的是畢業後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結合部的大學生。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具有三個典型特徵:大學畢業、低收入、聚居。 近日,蟻族問題的提出者、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廉思關於蟻族問題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蟻族Ⅱ——誰的時代》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並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2010年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報告顯示,蟻族中研究生比例上升3倍多,從2009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