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而居,願你把每一個樸素的日子都過成良辰

2020-12-18 我的好故事

你能想到老去時最美好的模樣嗎?兒孫滿堂,盡享天倫之樂,還是執子之手,相看白髮蒼蒼。

有這樣一位92歲的獨居老人,她叫塔莎·杜朵,美國著名繪本作家、插畫家。她的生活被拍成紀錄片,在美國和日本受到了高度關注,被評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這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老奶奶究竟有什麼迷人之處呢?

塔莎奶奶出身於美國名家,出入塔莎家的客人都是像愛因斯坦、馬克吐溫等的著名人物,塔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或許是從小接受教育環境的特別薰陶,塔莎也比普通同齡人更有主見和想法。她嚮往大自然和鄉下的田園風光。比起參加各種各樣的舞會派對,她更希望擁有一頭屬於自己的牛。

15歲的塔莎從學校退學,並迷上了繪畫和農業,也開啟了她的藝術生涯。塔莎奶奶一生致力於兒童插畫,創作了80餘冊繪畫作品,獲得了美國最具權威的繪本獎凱迪克大獎和女王終身成就獎,也深深影響了許多孩子的成長。

23歲結婚的塔莎育有4個孩子,他的丈夫因為無法認同她的生活方式離開了她。塔莎只能靠繪畫和編織手工生活。

57歲,當孩子們獨立後,塔莎奶奶獨自搬到佛蒙特州,在一座山丘上建造了一棟18世紀風格的鄉間別墅,開始了真正的田園生活。

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沒有機械,一切都回歸最質樸最簡單的農業文明。

平常的生活簡單充實,餵雞養羊、種瓜果蔬菜、燒飯做菜,塔莎奶奶閒適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塔莎奶奶熱衷於各種編織縫紉,她常常穿著自己設計縫製的裙裝、帶著各種好看的花頭巾,即使一個人生活,也要打扮得得體漂亮。塔莎奶奶也喜歡自己手工製作,家裡的蠟燭、香皂、燈油都是她親手作的。

塔莎奶奶每天都在親近自然,享受生活。她喜歡園藝,建造了自己的秘密花園,種植了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在澆水施肥中也能體會到最簡單的快樂。

閒暇的時候有貓狗朋友作伴,乖巧的兒孫們也時常來看望她,她從未孤獨,她的生活從未缺少陪伴。

「放下是一種能力」。在被物質欲望浸透的現代社會,塔莎奶奶卻過起了最簡單樸素的農家生活,放下一切誘惑,過得自由自在,從容不迫,著實讓人欽羨。

即使年歲已高,塔莎奶奶依然腰背挺直、眼神清澈,笑容時常掛在嘴邊,每天都像個少女一般富有活力地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她說:「我一直都以度假的心情度過每天、每分、每秒。」她從未畏懼過老去,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要把足夠的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我們羨慕塔莎奶奶能做自己最喜歡的事,親手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也在抱怨著生活裡的各種煩惱。但其實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缺少選擇的勇氣和決心。

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最簡單的幸福來源,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像塔莎奶奶一樣,清晨在院子裡擺弄花草,午後在藤架下小憩一會兒,聽聽美妙的鳥叫……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位塔莎老奶奶,或許現實中的我們總是會屈服於各種無奈,但請千萬不要忘記學會滿足,學會享受生活,學會優雅地生活。

因為無關年齡,無關環境,只要心境敞開,幸福和優雅如清風自來!

相關焦點

  • 武功山桃園山居酒店籤約英國百年品牌薩維爾酒店集團
    武功山桃源山居 武功山桃源山居坐落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萍鄉武功山景區山下,毗鄰遊客服務中心,蘆萬武旅遊公路旁,項目規劃面積47.23畝,總建築面積約21398㎡,預計將於2020年12月開業。 桃源山居以鄉村古村落的再現為表現形式,不同於一般的度假酒店和民宿,倡導新生代「中國鄉村旅居生活方式」,打造特色綜合旅遊模式,給旅居者帶來生活與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讓居住者通過旅行的方式,來到現實中的桃花源,體驗質樸遠古的生活。 酒店由24棟仿古建築群組成,每棟別墅都有它獨特的命名及釋義。
  • 努力做個借山而居的人
    真想,拋下紛擾,尋座青山,借山而居。山居,多少人心中的夢,它猶如一個世外桃源,裝滿凡人的詩意和夢想。閒暇之餘過一過,宋人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勾勒出的山居生活:從容步山徑,撫松竹,與麛犢共偃息於長林豐草間。
  • 80後詩人張冬租終南山老宅過詩意生活:2014借山而居
    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的他,在終南山花4000元租下一處廢棄老宅,且使用權是20年,2014年春,冬子又花了幾千元將這處老宅改造成一院讓萬千城市人都豔羨的民居,就此過起了「借山而居」的生活。  這兩天,一篇名為《2014借山而居》的微信帖子被朋友圈不斷刷屏。這篇寫於1月2日的帖子如今已有了10萬以上的閱讀率,4000多人點讚。青年畫家、詩人冬子就這樣進入大眾的視野。
  • 冬子《借山而居》,詩意的存在著!
    在小區圖書館還書時看到這本名為《借山而居》的書,馬上借了回來看,封面的字大概是作者自己寫的吧,美術體吧,看著就是仙風道骨之感。關於山居,在我的想像中就是一種寧靜、安祥的田園生活,養花,種菜,餵雞,餵鴨,養貓,養狗,看書,發呆。這種美好生活目前還只存在於想像中,真要去實現又是另一回事。作者說:大部分人一有個理想就是,「我要攢多少錢,我就怎麼怎麼過」。而我不是,我是我先怎麼過,然後再考慮如何活得更好。
  • 新書推薦——《借山而居》
    【內容簡介】《借山而居》是80後詩人冬子的首部散文集,共收錄其在終南山上創作的精華作品80多篇。2014年,花4000元租下一處終南山的老宅,使用期20年,又花了幾千元將老宅改造成民居,一萬元實現「詩意棲居」。山居所需的水是自己擔的,食材自己下山買。自己蒸饅頭,種菜,養鵝,挖地基、鋪地……樂在其中。
  • 借山而居 悠然自得
    你是否厭倦了被鋼筋水泥包圍的生活,渴望過一段如畫般的生活,一抬眼就是青山碧水,一回眸就是綠野藍天,你是否對千篇一律的酒店感到無趣,想找一間安靜典雅的民宿,晴時細看花開花落,雨時靜聽水滴敲簷。  所以,這裡的山和水都是傳奇,這裡的山和水也都飽含靈氣。徑山是這一方土地的守護神,苕溪是這一片百姓的母親河,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受著他們的潤澤、養育和祝福。  西林雅居好選擇  西林雅居便佔盡徑山的人傑地靈,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大徑山景區內的依山郡·潛山別墅群,毗鄰長樂林場,獨享24萬畝的天然氧吧,山腳下青翠的茶園無邊無際,水庫溪澗星羅棋布。
  • 在雲彩裡「借山而居」
    「借山而居」的沐暄堂位於秦嶺北麓的峪口中,峪內有二嶺,西邊坐落著林木鬱蔥的古寺,東邊頂上是個只有七八戶人家的小聚落,其中的一個小院即與冬子結緣。他在那篇炙手可熱的微信裡說:「終南山的雲彩,不僅可以蓋宮殿,還可以嚼著吃。」
  • 行走秦嶺:如果你有一個借山而居的夢想,可以去秦嶺南坡轉轉
    借山而居的夢想在這裡延續從溝中退出來,繼續沿著S102省道徒步前行。前幾年,在秦嶺終南山裡,某青年畫家只用了數千元錢,就換來一處廢棄老宅20年的使用權,被稱作現代版借山而居的傳奇故事。這裡可以借山而居做夢、睡覺,觀星、賞月,烤肉、喝酒有先知先覺者,已經實現了借山而居的夢想,租下原先村民留下的老房子,加以改造便成了宜居之所。
  • 評論:「借山而居」走紅說明我們有點累
    評論:「借山而居」走紅說明我們有點累 2015-01-06 11:24:13來源:長沙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孫靜波   這兩天,一篇名為《2014借山而居
  • 小城留壩:有一年夏天,借山而居
    (原標題:小城留壩:有一年夏天,借山而居) 杭州剛剛從雨季走出來,
  • 國慶節朋友圈祝福語,願你開心快樂,日子美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慶節朋友圈祝福語,願你開心快樂,日子美美 一、國慶節一路高歌而來,我等豈能怠慢!穿上最豔麗的服裝,拿出最甘甜的美酒,跳起最絢麗的舞姿迎接國慶的到來!祝福的簡訊插上翅膀通知你,國慶來到,一起happy吧!
  • 願你在今後的每一個日子裡,即使單槍匹馬,也能勇敢無畏晚安!
    一、有些壓力總是得自己扛過去,說出來就成了充滿負能量的抱怨。尋求安慰也無濟於事,還徒增了別人的煩惱。而當你獨自走過艱難險阻,一定會感激當初一聲不吭咬牙堅持著的自己。二、願你在今後的每一個日子裡,即使單槍匹馬,也能勇敢無畏。晚安!
  • 讀《借山而居》:正是因為生命不堪一擊,活著才更應該理想主義
    給這個世界,給身邊所有認識你的人,宣布一次終結,一個葬禮。那么半年之後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你的一生。你會發現,除了你自己的父母、愛人經常想起你,認識你的人,那個你認為的「存在圈」,基本沒有你的痕跡了。再拉長一點,兩年、三年、五年,我們的父母、愛人都從你離去的陰影裡走出來了。你的存在,就像你沒有出生過一樣。
  • 山居七年 張二冬
    2014年因借山而居火爆網絡的青年詩人、畫家二冬,在終南山的小院兒裡詩意地棲居七年了。很多人以為他住個一年半載,就又逃離回都市了。他卻說,有機會想搬到更深的山裡去。為什麼借山而居的七年裡,二冬把隱居變成了長居?
  • 山居8年 河北一位「破老頭」成網紅
    原標題:山居8年 石家莊「破老頭」成網紅「山居這八年他可能過得很愉快,但是其中必然存在孤寂。有人說靈魂孤獨了就能創造一個世界。杜川驗證了這一點。河北這塊地兒挺怪,有韓羽、聞章等,現在是杜川。非常有必要把他們作為一個文化項目向外推出去,推出河北,推向世界。」本次展覽策展人、河北美術出版社總編輯潘海波說,今年4月3日跟一個朋友到西山第一次見到杜川和他的作品,「當天就拍板:辦展!出書!」
  • 平凡世界的真實隨性與清醒通透——讀張二冬《山居七年》-今日重慶...
    彼時,他的隨筆系列「借山而居」正被廣泛轉發。1987年出生的青年畫家、詩人冬子,在終南山花4000元租下一處廢棄老宅,使用權一籤20年。2014年春,冬子花了幾千元,將這處老宅改造成一個讓萬千城裡人豔羨的民居,從此過起了「借山而居」的生活。「借山而居」大概算得上2015年的「微信第一熱帖」,很多人看後感嘆: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 歸田園居,這就是人老去以後夢想過的日子吧
    「少無適俗韻 性本愛丘山誤入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園田」歸去來兮 雨灑廊軒拂袖信步 滴露沾衣未曾嫌五鬥貴權 難折我願尋跡初心浮雲邊山高且遠 溪水泫泫耕雲布雨 荷鋤早歸阡陌間半日得閒 折杏庭前倚馬揮毫待月圓煮茗引來堂前燕
  • 每一個節日都當作平常日子
    其實除了春節,什麼生日、紀念日、這個節那個節都不過。剛開始很不習慣,久了也就習以為常。習慣之後感覺很輕鬆。沒有節日狂歡,也就少了狂歡後的落寞和冷清。每一個平常日子都是節日,每一個節日也是平常日子。早晨走在長安街上,天安門廣場早已升旗。四面八方趕來的遊客還在意猶未盡地牌照。國旗在風裡呼啦啦地飄,路邊有執勤的武警戰士。
  • 大隱隱於世,小隱隱於野——《山居七年》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可以不用早九晚五,在高樓林立的格子間,穿著體面的上班服,去湊一份餬口的薪水。你是否想過,有一天可以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個人,種田養雞,耕地摘花,看春花秋月,賞夏蟲冬雪。想過嗎?至少我想過,還想過很多次。不管你們的答案是或者不是,有人確實在過著這種生活。從買二冬的第一本書開始,到第二本書,到第三本書,從他一個人開始決定在山裡生活,一直到他一個人在終南山住的第七年,借山而居的第七年。
  • 電子書下載|《學習高手》《爭霸西州》《山居七年》《琉璃棺》
    這些問題,《學習高手》裡都有答案。本書是一本寫給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培養高效學習能力的方法工具書。作者作為哈佛、耶魯高分畢業生,結合先進的理論知識、經典的學習經驗,系統分享了超實用的學習法。全書分為5大模塊、30節大課、100+方法,幫助你提高學習成績,打開人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