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秦嶺:如果你有一個借山而居的夢想,可以去秦嶺南坡轉轉

2020-12-18 專業行走

滴水巖,在秦嶺商洛柞水縣S102省道牛背梁附近,是一條小山溝,當地人稱為南溝,距離西安的直線距離,其實也就50多公裡。

去年冬天,西安重度汙染、霧霾鎖城,重到什麼程度?遠望已經看不見高樓大廈,吸一口空氣入肺,估計有一百種味道。

為了躲避一天霧霾,我們決定翻過秦嶺,去探探滴水巖溝。

聞著柴香靜靜地聊了一上午

秦嶺北麓霧霾鎖城,秦嶺南坡空氣清新。一道秦嶺,隔絕出兩重天。

從西康高速營盤出口下來,往牛背梁附近走。夏天裡熙熙攘攘的遊客不見了,只剩下本地人。這個時節的農家樂基本都已歇業,恢復了原本的寧靜。

夏天裡熙熙攘攘的遊客不見了
聞著柴香靜靜地聊了一上午

山裡不燒煤,沒有天然氣,取暖生火基本靠柴。但並不是所有木頭都適合用來燒,只有那些燒起來沒有異味的木頭才好。

路過一戶農家,正在火盆裡生著火取暖。一陣寒暄,主人邀請我們落座烤火。柴火燒出來香味,輕輕地刺激著人的鼻孔。一行人圍坐在火盆前,溫暖得像童年。

火苗子騰地一下竄了起來,這樣的火光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了,城裡的霧霾如此嚴重,連烤肉攤都被禁止了。

把一罐魚罐頭依偎在火邊,慢慢地加熱它。再用一根枝條把饃串起來,放在火上面烤。白面饃漸漸被烤黃烤焦,食物的味道,美好得讓人滿口生津。

柴香、饃香、火苗、溫暖、魚罐頭,我們與老鄉圍坐在火盆前,東拉西扯聊一上午。

沒有霧霾、沒有喧囂。

五戶人家的滴水巖溝空無一人

吃飽喝足,問好了線路,決定探溝。

滴水巖溝,溝並不深,徒步約需1個小時。當地人介紹說,溝內原有不少人,以前住著過好多戶人家。

進溝後不久,就碰到了第一戶人家,老房子鐵將軍把門,屋內黑乎乎,起碼已經有兩三年無人居住了。

吃飽喝足,問好了線路,決定探溝
一塊大碾盤如今被改造成了桌子
滴水巖溝的最後一戶人家

隨後在路邊,看到了第二戶人家,房屋建在道路旁邊,只有一間可以住人。這房子的地基是石頭壘成的,牆體全部是泥巴拌上小碎石夯打而成,當初建造時,想必也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房屋旁是餵養牲口的棚子。

繼續向前,沒有雞鳴犬吠,沒有牛羊牲口,滴水巖溝安靜得讓人害怕,不知道前面會不會有人居住?

快到道路盡頭的時候,遠遠望去,發現好幾間大房子,屋頂甚至有太陽能熱水器,原本以為會有人居住。走近一看,同樣是人已離去,空留房屋。透過窗戶望進去,僅存的家具什物全無價值。

第三戶人家的大院裡,一塊大碾盤如今被改造成了桌子,四周放著幾個木墩子當凳子,空山之中,荒寂孤獨。對面的土地,曾經種植過莊稼,如今荒草萋萋,看樣子起碼三五年不曾種植過農作物了。

第四戶人家,曾經租給過工程隊,門口還擺放著一個桌球臺,但已經全部脫色的對聯,同樣告訴人這裡已經很久沒人住了。

第五戶人家,也就是滴水巖溝的最後一戶人家,此時已經不再抱著能夠見到人的希望,結果房屋內果然空無一人。

冬天的滴水巖溝,溪水流得很緩,小魚在透明的水裡遊來遊去,青苔覆蓋了整個石頭。站在溝內最高處,遙望遠處、白雲如帶,遠山巍峨、冬景蕭殺。

走完秦嶺滴水巖溝,沒有碰到一個人,這裡的五戶人家已經全部離去。

借山而居的夢想在這裡延續

從溝中退出來,繼續沿著S102省道徒步前行。

前幾年,在秦嶺終南山裡,某青年畫家只用了數千元錢,就換來一處廢棄老宅20年的使用權,被稱作現代版借山而居的傳奇故事。

滴水巖溝附近,距離西安約1個多小時車程,卻已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裡可以借山而居。

這裡可以借山而居
秦嶺南坡的冬天是冷清的
做夢、睡覺,觀星、賞月,烤肉、喝酒

有先知先覺者,已經實現了借山而居的夢想,租下原先村民留下的老房子,加以改造便成了宜居之所。房前房後幾棵大樹環繞,門口一條幾乎只有自駕遊客通行的道路。

這些已經被改造過的民居,大多面向遊客開放,只可惜這一家實在是太任性,從冬天歇業至來年4月,差不多5個月都不營業。

做夢、睡覺,觀星、賞月,烤肉、喝酒,品茶、聊天,這就是借山而居的人們,追逐的歡悅。

背後是山、前面是河,小河尚清清、河水慢悠悠,夏日炎炎赤腳可踩水。一輛房車,靜靜地停在河岸邊空蕩蕩的營地裡,借山而居是大多數人的一個夢想,房車是一種更為便捷的方式。

村中的兩個小孩,抬著一根木頭走過一棟房子,秦嶺南坡的冬天是冷清的,千山鳥飛絕、只有村民在。

「此房出租,租期可定十年,租金面議……」,如果你有一個借山而居的夢想,現在去秦嶺商洛柞水牛背梁附近的滴水巖轉轉,也許還能夠實現。

相關焦點

  • 行走秦嶺蓮花村:家具上這是燕子還是喜鵲?知道一個成語即可分辨
    秦嶺南坡,在山野中行走,最難碰到的就是人。蓮花村曾是一個大村莊,但如今只剩下十多戶人家還在堅守。我們從下蓮花村,走到上蓮花村,決定翻過山梁子,不走回頭路,繞一個圈返回早上出發的地方。時間已經是當天的16時51分,下方的山谷裡,遠遠看見一個人。
  • 秦嶺,關係中國南北氣候的山!
    秦嶺到底有多大?綿延1600多公裡雄踞40萬平方公裡。早在2500多年前《周易》就把秦嶺稱作「龍脈」。(廣義的秦嶺是指橫亙於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的巨大山脈,西起甘肅省以迭山與崑崙山脈分界,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狹義的秦嶺,是指位於陝西省境內的秦嶺中段山脈,也是秦嶺的主體,其東西長約400-500千米,南北寬100-200千米,海拔一般在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為中國中東部最高的山峰,山勢雄偉。)
  • 秦嶺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山?
    中國地大物博,名山大川眾多,其中影響範圍最廣的山脈,當屬秦嶺。它不僅僅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龐大狹長地帶。秦嶺中段的主峰太白山,高度為海拔3771.2米,這樣的高度在冬季可以抵擋來自北方的寒流南下,所以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大多保持在0℃以上。而冷空氣被阻滯在秦嶺以北地區,造成北方溫度降低,1月份的平均溫度降到0℃以下,河流凍結成冰。
  • 鄉村旅遊看秦嶺,秦嶺的鄉村旅遊中心還數是伏牛山中國地質公園
    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國度,同時作為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中國鄉村旅遊的魅力在中原,中原鄉村旅遊的魅力在秦嶺,秦嶺一代鄉村旅遊的核心在伏牛山,伏牛山鄉村旅遊的核心地帶是老界嶺,老界嶺的鄉村旅遊體現在南陽的西峽與洛陽的欒川。
  • 秦嶺南坡,嘉陵江畔,有個小縣城打造了不輸大雁塔的音樂噴泉
    在寶雞,有兩個和鳳相關的縣城,一個是市區北部的鳳翔縣,一個是秦嶺南坡的鳳縣,大家不要搞混了。一、鳳州古城我們的第一站來到鳳州古城。鳳縣是嘉陵江流過的第一個縣城,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今天距離鳳縣縣城15公裡的鳳州鎮,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鳳州。
  • 中國地理小區域——秦嶺
    陝西洋縣,地處秦嶺南坡腹地,人傑地靈,東漢蔡倫在洋縣首先使用樹皮製造出低廉優質紙張,受到漢和帝稱讚,造紙術得到推廣。陝西洋縣北部的華陽古鎮,地處秦嶺南坡腹地,境內的興隆嶺一帶氣候暖溼,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下圖示意洋縣及周邊地區。(1)讀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縣氣候和地形特徵。
  • 小城留壩:有一年夏天,借山而居
    (原標題:小城留壩:有一年夏天,借山而居) 杭州剛剛從雨季走出來,
  • 大美秦嶺: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在距今3.75億年的加裡東運動中,秦嶺南部隆起,露出海面。  中國有許多名川大山,但以秦嶺最為獨特。秦嶺山脈東西長約1600多公裡,南北寬數十公裡至二、三百公裡不等。  秦嶺南北自然景觀各異。北坡為暖溫帶針闊混交林與落葉闊葉林、山地棕壤與山地褐土地帶;南坡為北亞熱帶北部含常綠闊葉樹種的落葉闊葉混交林、黃棕壤與黃褐土地帶;河谷盆地中栽植有亞熱帶經濟林木,如柑橘、枇杷、油桐、油茶、棕櫚、茶、烏桕、杉木、馬尾松和柏木等。
  • 【王若冰】秦嶺為何叫秦嶺?
    ,集合起千山萬嶺,莽莽蒼蒼,逶迤東去,綿延1600多公裡,將中國內陸分為南北兩半。2004年,我在秦嶺山區行走期間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在湖北和河南西部的秦嶺山區方言,至今還帶有濃重的關中腔。河南內鄉一帶流行的南陽梆子——宛梆,就是從秦腔演變而來的地方戲種。翻開秦人歷史我們發現,秦人發展壯大的過程,一刻都沒有離開過秦嶺的懷抱。
  • 定義中國,憑什麼是秦嶺?
    ▲ 陝西省轄域內秦嶺位置示意圖。 製圖/F50BB如果以秦嶺為軸,周邊的地理環境仿佛存在某種「對稱性」——中華文明的兩大母親河,黃河與長江,一北一南浩蕩東去;它們各自最大的支流、同樣發源於秦嶺的渭河與漢江,一北一南奔湧而出;兩條河先後孕育出兩大「天府之國」,關中平原與四川盆地,一北一南遙遙對立。▲ 漢江安康段。
  • 秦嶺,不僅僅是一座山
    而陸地上,差不多又有七成都是山地。那時候生活在內陸的小縣城的小村莊,壓根就不知道什麼是海,目力所及的老遠才能看到山,所以,怎麼也想不明白,明明是這麼平展展的黃燦燦的地,怎麼會是山多海更多。| 自攝圖網只有從大洋的上空飛過或者在深海中航行過,也才終於能大概感覺到海洋有多闊,也只有走進大山,也才能知道山有多深。
  • 陝西有個森林公園位於秦嶺腹地太白山南坡,被譽為北方的香格裡拉
    陝西省位於中國地理的中心位置,是西北地區的龍頭老大,根據地形及氣候條件,劃分為關中、陝北和陝南三個部分,又被稱為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陝西建都,中華龍脈秦嶺是南北方的一條重要分界線,橫穿陝西而過
  • 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
    廣義上的秦嶺是指西起崑崙東至大別山那一塊狹長的山脈,在地理上有重要的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狹長一片。秦嶺被尊為華夏的龍脈,在秦朝之前也被稱為崑崙,有萬山之祖的美譽。
  • 打響「秦嶺保衛戰」 | 「草堂山居」項目開始第二次違建集中拆除行動
    >集中拆除草堂山居23套在建別墅近日,鄠邑區加速推進秦嶺北麓違建整治工作,特別是別墅項目,繼23日集中開展西安院子的第二輪拆除後,昨日上午,海航西安草堂科技產業配套園(草堂山居)項目第二期拆除工作按照整治工作進程如期開始。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專家:圖中有雲的一側是南方
    11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會上介紹,再小尺度的山脈對局地天氣氣候也是有影響的,在它的尺度範圍內,可以對氣流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超過尺度範圍的冷空氣可能不是它能攔得住的。近日,一段關於秦嶺的視頻廣為流傳,視頻顯示秦嶺一側出現了大團的雲霧,另一側晴空萬裡。視頻配文說「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南下的空氣」。
  • 打響「秦嶺保衛戰」丨 「草堂山居」別墅違建集中拆除 鄠邑區累計...
    9月13日上午9時許,位於秦嶺腳下的草堂鎮,一處別墅群正在進行集中拆除。「草堂山居」違建別墅拆除現場。該違建別墅「草堂山居」項目,由西安海航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在鄠邑區草堂鎮環山路以北建設,已建設別墅142棟281套,佔地面積461.34畝。
  • 秦嶺故事:識繁體字,能讀舊書,有退休金,這是一個有故事的老人
    這老宅,屋後有三五棵棕樹,房前有一大叢翠竹,臥在山窪窪裡,傍著條小河溝,地理位置那是極好。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屋頂最左側的兩列蓋瓦,你看見了沒?我仔細數過,每列竟有128塊!蓋得密不密?壓得緊不緊?完全密不透風呀!
  • 在這裡,看清中國南與北:秦嶺為什麼被稱為「中央水塔」?
    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於秦嶺-淮河重合秦嶺的形成秦嶺是古老而巨大的褶皺斷層山脈,總體呈東西走向,受地質構造運動影響又呈北仰南傾結構:南坡既長又和緩,溝長水遠;北坡陡且峻,斷層深谷密布。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在古代,秦嶺有「九州之險」之稱。
  • 行走秦嶺:「我就一個人!」臨走時,老人給我們突然說了一句話
    原先溝口那種沃野十裡的場景,逐漸被兩山夾一川的地貌替代。雖然已經是春天,陽光很暖,但道旁的樹木,大部分都尚未發芽轉綠。這個春季,秦嶺雨水還並不多。路過一小片油菜花地,金黃的花瓣燦爛得耀眼。種植油菜花需要肥沃的土地,但黑溝這種地方,土地並不肥沃,所以油菜花也長得很低矮。這油菜花雖然品相一般,但卻還是在認真綻放。一如留守秦嶺裡的人,雖然窮是窮一點,卻都很努力地在生活。
  • 走進大美秦嶺|植物專家黨高弟:秦嶺每種植物都有存在的意義
    他說,現有一些資料中記載秦嶺裡有近4000種植物,但以他常年在秦嶺裡工作的經驗和發現判斷,秦嶺裡應該有近5000種植物,這些植物都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資源。  長年勞累與潮溼的野外工作環境,黨高弟腰椎勞損嚴重。2012年病情加重,經多方醫治後只能跛行走路,但他仍半月不進山就想得慌,多次義務為遊客、孩子們當講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