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中國書法之鄉、中華詩詞之鄉......輝縣市文化旅遊資源得天獨厚。8月11日,「出彩河南·看扶貧」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走進輝縣,「邂逅」八百裡太行的「精華」之美,感受旅遊發展給輝縣帶來的蓬勃活力。
據介紹,近年來,輝縣圍繞「水墨太行、共城輝縣」的發展定位,打造「旅遊天堂、太行水鄉、文化聖地、活力新城」的目標,堅持把旅遊業作為承接鄭新融合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把旅遊產業打造成輝縣轉型升級、提質發展的首位主導產業。
山清水秀,鬱鬱蔥蔥,流泉飛瀑……位於輝縣西部的寶泉景區遊人如織。
「這兒附近有圪針莊、周莊、西溝、東寨等村落,在景區開發之前,山路難行、信息閉塞,村民脫貧能力低、致富門路少,生存生活環境差、教育衛生也極其落後,是河南『三山一灘』中太行山的精準扶貧重點。」寶泉旅遊度假區副總經理宋福麗說。
自2012年,通過開發太行山自然景觀+文化旅遊實現精準扶貧,寶泉景區成為年接待量突破200萬遊客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原來我們一家溫飽都解決不了,現在在景區的帶動下,房子車子有了、農家樂開起來了,一年收入能達到二三十多萬,非常滿足。每天睡覺我躺到那兒就睡著了,啥心也不操。」輝縣薄壁鎮圪針莊村民周玉平說。
隨著遊客量的逐年增長,景區周邊的西沈莊、東沈莊、周莊等300多個家庭開展旅遊服務,在家門口經營超市、飯莊、農家賓館、各類小吃攤位和生態果園,帶動村民直接就業千餘人,間接就業農民過千人。僅圪針莊村百分之九十的農戶從事旅遊服務業,經營收入佔全村總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與前兩年的沉寂貧困相比,如今在景區的帶動下,這片土地宛如鬧市。
同時,景區的發展吸引了周邊村莊的大學生、外出打工青年返鄉就業,安置大巴、觀光車司機及保安、片區管理人員等各類崗位農村青年100餘人,使他們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人,破解了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問題。
「通過景區帶村、能人帶戶,疏通了增收渠道,我們山腳下的貧困村民,直接開辦起農家樂、民宿等,包括旅遊產品、餐飲、農產品加工等。寶泉旅遊如今正從觀光遊向休閒度假遊轉移,日益完善的旅遊產業鏈正一步步將太行山的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寶泉旅遊度假區負責人張海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