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此語,我只能說人心不古呀。憑藉主觀意識照本宣科地生搬硬套,機械地過分強調巧工之美的樹樁製作,忽略了盆景與人親密關係的文化本質,忽視了樹的「性格」美,為有礙盆景健康發展的美學,不宜推廣。
所言的樹相說法,可理解成為「唯巧工美」藝術傾向的盆中造型樹樁注入「魂魄",即以「清、奇、古、怪"的文化內涵設定富含人文精神的製作「標的「。為樹樁製作的依據與可操作性的保障,趨於更完美的標準,可以慢慢「咀嚼」品味,也就是體現了人的「感覺」或「悟。「形神兼備」是中國盆景的一貫追求,不可偏頗,這延續了兩千年的藝術傳承。
盆景是人心目中藝術的再現,為表現藝術。漢語語彙的"心字,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感等,"心目」系思想情感與視覺器官,因此產生「詩情畫意」的品鑑,油然而生的意境美令人賞心悅目。
盆景表現天地之美、樹木之大美,且以盆中樹樁意象為依託,其中的「象」指物,「意」為超越物的「覺悟",即人心與樹的融合。表現出「清、奇、古、怪"特徵的樹相,千百年來已成為盆中樹樁的經典意象,成為人心目中永恆的「樹木清供」藝術形式與文化內涵。它是一種象徵,樹木情結的傳遞,依人的經歷對盆中樹樁有了更多的聯想與想像出的樹木或樹林,於是人在盆中「神遊其間,進而「物我合一」地感悟著「清、奇、古、怪」樹相富含的人「性格之美」或"言情明志」的內涵。
盆中樹樁採取樹相分類模式,例如有"清」系列、"古系列「、「奇」系列、「慳」系列的設立,面對紛紜繁複的樹木盆景製作,如此分門別類可依各不同系列藝術特徵的審美取向而為,技藝風格明顯,便於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