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大早,蔣雨軒和他的夥伴們早早起床,打整一番後,興衝衝地集體乘車從遵義市區趕往位於紅花崗區深溪鎮龍江村素有「中國盆景小鎮」美譽的苟園,準備當天下午的決賽。
苟園位於紅花崗區深溪鎮龍江村
苟園是遵義市紅花崗區第一屆美容美髮職業技能大賽的決賽場地,園內的數百件盆景沐著細雨,以各種優雅姿態迎接一場盆景藝術與容妝藝術牽手的文旅融合盛宴。當天的比賽,將在50名選手中決出個子醜寅卯。此前的7月6日和7日,所有報名參賽的選手參加了賽前培訓和初賽,來自遵義和貴陽的選手,將展示自己最炫的一面。蔣雨軒的創作模特是貴陽姑娘喬楠。7月10日早上,喬楠和她的模特夥伴們從貴陽趕到遵義,兩人才得以見面溝通。此次比賽的一大特點,就是每個選手根據苟園內的盆景進行創作,要求有新意,生態特色鮮明,文化符號強烈。7月6日那天,蔣雨軒才拿到大賽組委會提供的苟園盆景圖片。盆景名為「臨淵戲龍」,左側為雄渾遒勁的軀幹,右側為茂密蔥鬱的枝葉,恰似蒼龍探水,整個形象意象充盈,頗為神秘。根據圖片,蔣雨軒決定從「龍」和「臨」這兩個關鍵詞著手,開始構思作品。決賽前一天,組委會組織決賽選手到苟園一睹自己對應創作的現實盆景的芳容,蔣雨軒的設計才最後形成,創意呼之欲出:山有木,淵有龍。蓄勢而發,龍騰九淵。
盆景「臨淵戲龍」根據比賽規則,模特統一穿著有著花青瓷韻味的白底藍紋長裙,選手做頭飾和底妝的時間為40分鐘。中午蔣雨軒做頭飾時,按照既定思路展開創意。頭髮盤起來,如雲似淵,寓意現實盆景的蔥鬱枝丫。頭髮盤好,他將準備好的與裙子格調呼應的藍色「戲水之龍」戴在髮髻上,「龍」身串著藍珠。整條「龍」盤旋而下,「龍頭」正好在髮髻正中、額頭之上,給人以蓄力往前衝的感覺,而一對60長釐米的流梳分垂「龍」的兩邊,使得整個形象充滿了仙氣。頭飾做好後,蔣雨軒從容不迫地化好底妝。下午3點整,決賽在雨水的「親臨」下拉開帷幕。所有選手的操作分別在古香古色的苟園閣樓裡進行,節奏強烈的音樂催人奮進。45號選手蔣雨軒和模特喬楠被分配在左側的閣樓裡,1平方米的範圍就是他PK的場地。隨著主辦方的一聲「開始」,蔣雨軒隨即進入創作狀態。頭飾、底妝已做好,眼下要做的就是臉部的創意表現。蔣雨軒要在喬楠的臉部,表現「臨淵戲龍」的既定主題,而眼睛則是重點部位。蔣雨軒用軟筆輕塗眼影,然後小心翼翼地在喬楠的上眼瞼粘貼4顆「龍珠」,在眼角粘貼如龍似蝶的白色葉片,每粘一處,都顯示出平時積攢的功力,他甚至「聽得見自己的心跳」,靈巧的手指不斷舞動,所有幹擾置於身外。每完成幾個步驟,他都要到喬楠的前面看一下整體效果,覺得滿意了,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模特喬楠與對應創作的盆景
蔣雨軒作品「臨淵戲龍」對在職業學校擔任容妝老師的蔣雨軒來說,塗、抹、掃、粘、按、扮、盤、繞等手法已是輕車熟路。規定的60分鐘,他始終聚精會神,每個細節均圍繞「臨淵戲龍」來展開。雖說經常指導學員化妝,但「盆景藝術+容妝藝術」的命題創作,蔣雨軒多少還是有些壓力,不過他很坦然:「這也是鍛鍊的一次機會,長見識,開眼界,不管拿不拿到獎。」決賽結束評委現場審察打分,蔣雨軒的「臨淵戲龍」獲創作獎。拿著證書和獎盃,他對未來充滿憧憬:「希望今後多有這樣的創意比賽,對每個從事容妝藝術的人來說,生態文化這樣的命題無疑是很有誘惑力的。」
蔣雨軒獲獎留影按照現實盆景來進行容妝藝術創作,對每個選手來說無疑是一次挑戰腦洞的經歷。苟園的主人、遵義金梅休閒觀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苟開金說,盆景藝術+容妝藝術的結合,放眼全國乃是首次嘗試。根據盆景的形態和寓意來設計容妝藝術形象,這種創意需要對生態文明有清晰的認知,對旅遊文化有深刻的感悟,所以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苟開金闡釋盆景的寓意遵義市紅花崗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梅本麗告訴記者,此次美容美髮大賽是遵義市第12屆旅發大會的一次展示預演,紅花崗區嘗試通過這樣的創意活動,讓文旅結合更加緊密。苟園是此次旅發大會的一個項目點,在即將召開的旅發大會上,將展示盆景藝術嫁接容妝藝術的創意成果,通過大賽考察創意活動詮釋盆景藝術的能力。紅花崗區利用特色產業發展優勢,打造深溪鎮中國盆景小鎮,讓遊客在看盆景、看美景的同時,也感知紅花崗區的文旅資源和魅力。
盆景藝術與容妝藝術融合展示
文、圖/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陸青劍
文字編輯/李纓
視覺編輯/趙相康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