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清林:在中國盆景藝術文化走向商品化時,我們堅持些什麼?

2020-12-16 騰訊網

【盆景大家談】

在中國盆景藝術文化走向商品化時,我們堅持些什麼?

原創作者|駱清林

全面發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必須要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無論如何繁榮了也都沒有意義。中國盆景藝術文化從其產生發展到今天以來,自始至終貫穿著中華民族藝術文化思想的中心思想這個軸線,這就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繁榮延續壯大道路。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發展道路是一個民族藝術文化思想的東西。具體講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成就,從初級開始,就注入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哲學思想,除了美學之外,更注重內涵。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歸納起來,除了表現的外在形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核心所創造的藝術文化價值意境的境界是一致的。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發展和沉澱積累,早已發展形成了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發展之路。

然而,在盆景藝術文化不斷商品化市場化和不斷改革開放的今天,作為引領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各種組織和藝術家們的指導思想,風向是非常關鍵的旗幟。道路問題不能含糊,必須勇於向社會釋放正確而又明確的信號。發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是每個盆景創作者在發展和創新上對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依樣畫別人的葫蘆。在堅持和拓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這個根本問題的道路上,不但要樹立自信,還要保持定力。走中國盆景藝術文化道路,有許多東西是需要深入研討探索和內外交流學習的。既要發揚和繼承優良的傳統,又要洋為中用。但無論怎麼樣,基本的東西必須要長期堅持。

無論如何發展,在盆景藝術文化不斷走向商品化的時候, 必須堅持中華民族藝術文化核心價值的宗旨。中華民族藝術文化核心價值的宗旨,是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特徵,是中國盆景藝術文化持續發展的根源。堅持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發展之路,最根本的是堅持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核心價值。如果連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核心價值思想都弄不清楚,沒有核心價值觀,哪來的底氣,做到藝術文化與時俱進的質的升華。不能以供著或崇拜表象的形式去混淆藝術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視聽,這樣易產生誤導人們的方向。

物質,是人的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在盆景藝術文化不斷大眾化和商品化的面前,大部分人因物質的需求而逐利是肯定的。包括我自己在內,必須解決物質需求的問題,也不否認這點,因為人要生活。矛盾這東西,是時時存在的,不過有主次之分而已,這是個人的人個體問題。然而,作為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問題去思考,主要矛盾是如何繼承和發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核心價值的問題,次要矛盾是如何在盆景藝術文化商品化的過程中,怎麼提高其核心價值觀的問題和其對外文化交流的同化問題。由於商品的價格是圍繞著商品的價值上下波動的,所以在商品化的過程中,價格自然會體現價值。特別是對外開放交流引進上,不能挾洋自重,否定自己的東西。民族藝術文化是民族藝術生存的基石,民族文化滅失了,民族藝術也就不存在了。既然,藝術文化是有民族性的,那麼藝術文化會無國界嗎?所謂的藝術文化無國界的觀點,其一,認為藝術文化是公開可以互相學習的。其二,是與技術無國界混淆概念,認為藝術等於技術。什麼叫文化侵略,目的就是一個民族文化去同化為另一個民族文化。因此,無論任何的作為代表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組織,必須有其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的綱領,有旗幟鮮明,而不是也相信不是某個人或一些組織者逐利的平臺。作為盆景藝術文化愛好者,從根本上是自由地創作,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就要不忘初心,才能引領和推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向前發展。

2020年11日20日

(以上盆景照片由荷香園主管潮鋒拍攝於第十屆全國盆景展)

精彩回放:

中國盆景歡迎您!

隨時欣的盆景展覽館

弘揚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藝!

欣賞盆景藝術,分享快樂生活!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梁悅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也是做了22年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CPAA)「名譽會長」。38年來,她頻繁走訪歐美、東南亞與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通過舉辦培訓班及盆景大展等各種方式對中國大陸的盆景和兩地的盆景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很多人更不知道她在半個世紀的漫漫長路中,如何穿越時光的隧道,頻繁參加各國盆栽藝術活動。
  • 從中國傳統藝術談盆景的線條造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盆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它和其他文化藝術一樣,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文化思想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逐步產生、完善,並隨著時代而發展的。
  • 臨近中秋,最適合給盆景扒舍利,那麼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好多盆景又可以給它添加新的工序,就是可以做神枝,也叫舍利幹。那麼我們給盆景做舍利幹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一聊做舍利幹的注意事項。小編建議大家,在給盆景做好舍利幹之後,我們應該立馬給它塗點石硫合劑,石硫合劑不僅可以防止那個傷口繼續腐爛,還有可以防蟲,塗的的時候大家注意點,千萬不要弄到自己手上和眼睛裡。由於剝的這個舍利還比較深,一個是線條上不是那麼流暢,自然。
  • 為什麼說揚派盆景是藝術與科學的結晶
    1972年,陝西發掘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章懷太子墓,人們在這座古墓的甬道壁畫上發現了一位侍女形象的人物,大家把視線停留在了侍女的手中,是您手中所捧的竟是一盆精美別致的盆景,這不禁令人驚嘆,盆景藝術在中國有著如此悠久的歷史。揚派盆景,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是以揚州為中心的盆景藝術流派。
  • 盆景大眾化遠不止普及文化那麼簡單
    中國園林網11月23日消息:盆景是中國的;盆景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盆景要發揚光大;要向社會普及盆景文化;中國盆景要走向世界……此類呼聲很大,說著說著,盆景仿佛成了一種使命。玩笑話,事實上,盆景產業確實夠大,有人估計僅江蘇省就有千億級市場。
  • 題名,中國盆景的精髓
    就題名一項,往往就是如今的海外盆景所忽視的,但這恰恰是中國盆景的精髓。   題名是什麼?是境界~!是人物俱化的化境,是莊子人鷗相得的道心。國人題名往往用成語,用詩句。這些是咱們中華文化所獨有,洋鬼子是全然不能領會的。有了一個好的題名就能「人與盆會」,「時與景會」,「心與意會」。盆景題名是盆景思想的最直觀體現。
  • 傳統竹文化,這種綠植做盆景,效果真意想不到!
    從古時候起,中國人就對竹子喜愛有加,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子的國家。除了詩詞、書畫、園林等藝術上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用竹子做成日用品、工藝品、樂器等等。傳統竹文化,這種綠植做盆景,效果真好!
  • 盆景的英文名
    關於盆景的名稱問題,曾是過去熱鬧的話題,現在,關於盆栽與盆景的看法已趨一致。前者一般是指用盆、皿栽植植物;而後者則是經過藝術處理和園藝技藝加工,創造成景的藝術品。然而,關於盆景名稱的英譯,由於事關中國盆景走向世界,卻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定論。
  • 盆景是人心目中藝術的再現,為表現藝術
    憑藉主觀意識照本宣科地生搬硬套,機械地過分強調巧工之美的樹樁製作,忽略了盆景與人親密關係的文化本質,忽視了樹的「性格」美,為有礙盆景健康發展的美學,不宜推廣。所言的樹相說法,可理解成為「唯巧工美」藝術傾向的盆中造型樹樁注入「魂魄",即以「清、奇、古、怪"的文化內涵設定富含人文精神的製作「標的「。
  • 盆景藝術+容妝藝術?為了這個創意,遵義市紅花崗區這位小夥子拼了!
    7月10日一大早,蔣雨軒和他的夥伴們早早起床,打整一番後,興衝衝地集體乘車從遵義市區趕往位於紅花崗區深溪鎮龍江村素有「中國盆景小鎮」美譽的苟園,準備當天下午的決賽。中午蔣雨軒做頭飾時,按照既定思路展開創意。頭髮盤起來,如雲似淵,寓意現實盆景的蔥鬱枝丫。頭髮盤好,他將準備好的與裙子格調呼應的藍色「戲水之龍」戴在髮髻上,「龍」身串著藍珠。整條「龍」盤旋而下,「龍頭」正好在髮髻正中、額頭之上,給人以蓄力往前衝的感覺,而一對60長釐米的流梳分垂「龍」的兩邊,使得整個形象充滿了仙氣。頭飾做好後,蔣雨軒從容不迫地化好底妝。
  • 盆景佳作與庸作的區別是什麼?
    各位盆景微雜誌的盆友們,你們好! 最近微信修改了公眾號的推送規則,請您給盆景微雜誌公眾號標個「星標」,或者在文末的點一下「在看」,我們將繼續推送最好的盆景相關文章給您,幫小編分享文章,說不定你朋友也喜歡,感謝您的大力支持。
  • 盆景教學進課堂,美育實踐提素質 ——初一(3)開展「盆景美育進課堂」 活動
    首先是理論講解部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志願者現場講解盆景藝術的基本概念和歷史,以及盆景製作的基本步驟。PPT圖片精美,講解具體生動,學生們興趣盎然,聽得十分認真。接著是實物操作展示。志願者充分利用攜帶的取自大自然的土石花草,現場演示微型盆景的製作環節,每一個步驟都清晰明確。
  • 2019全國小微盆景展暨中國如皋盆景交易大會在如皋舉辦
    由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主辦、如皋花木盆景產業聯合會承辦的「2019全國小微盆景展暨中國·如皋盆景交易大會」在如皋花木大世界·國際園藝城隆重舉行。如皋素有「江蘇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長壽養生福地」的美譽。
  • 全國小微盆景展在如皋舉行,國內首個小微盆景基地揭牌
    「一年沒來,想不到如皋長出了一個小微盆景基地……」28日,為期四天的全國小微盆景展暨盆景交易大會在如皋拉開大幕(右圖,許叢軍攝),來自山西省壽陽縣春藝園盆景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趙迎春與上千名來賓、遊客走進剛揭牌的中國小微盆景基地,爭先恐後地掏出手機掃碼安裝中國盆景APP,下單訂購只有巴掌大的
  • 奧特曼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一商品化形象權初探
    、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裡一切其他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其次 , 從保護目的上來看 , 著作權保護的目的是鼓勵創作 , 促進科學文化繁榮 , 著眼於平衡作者的創作和社會公眾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欣賞與利用。而商品化形象權保護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市場主體未經商品化權人許可 , 擅自將虛擬角色名稱進行商品化運用以牟利 , 導致虛擬角色名稱對顧客形成的吸引力被盜用 , 甚至濫用。
  • 四川:大邑蘭妹苑傾力打造川派盆景文化產業
    中國園林網7月23日消息:日前,記者來到成都大邑縣蘭妹苑(四川省花協盆景藝術交流中心),一進入公司園區,造型各異的盆景作品便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沿著幽靜的園路細細地欣賞,羅漢松、金彈子等四川本地特色盆景葉色清翠,造型奇特。
  • 多肉盆景搭配造型藝術,讓你的多肉植物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紅豆初開俗話說,美肉也要好的美盆映襯,不僅如此,多肉盆景布置搭配也是其畫龍點睛之筆。多肉盆景搭配造型藝術來源於園林景觀設計,展現了人們對多肉的熱愛,通將剪切下來的植物的枝幹、多肉、石子、飾品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和藝術構思、造型、搭配,重新配置打造成一件精製完美、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藝術作品,來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方式頗為雅致,令人把玩,愛不釋手。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遺 匠心堅守傳承優秀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而盆景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一,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盆景流派,而「海派盆景」作為中國傳統五大盆景流派中最年輕的一支在中國盆景發展中一直備受矚目,此次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既是對海派盆景文化的認可,也是對在背後默默付出工作人員的肯定和鼓勵。
  • 傳承人 | 請別叫我「大師」,我就是個「做盆景的」
    什麼國際盆景大師了,對我來講,不是什麼最重要的事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派盆景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慶泉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1994年,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趙慶泉「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01年,建設部城建司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授予他「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稱號;2009年,國際盆栽賞石協會認證他為「國際盆栽大師」。
  • 華為梁華:5G已從試點走向商品化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在今日舉辦的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表示,今年是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也是其與華為合作的第20個年頭。華為和中國移動一起見證了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