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童書出版成「領漲力量」

2020-12-19 瀟湘晨報

今年「六一」兒童節之際,全民閱讀與融媒體智庫聯合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並結合行業智慧,推出《全民閱讀視角下的少兒閱讀觀察》研究報告。報告概要梳理了當前國內少兒出版與少兒閱讀領域的整體狀況,從少兒閱讀內容的供給與需求兩個角度展開分析,描述了正在建構完善的中國少兒閱讀服務體系,勾勒出當代中國少年兒童及其家庭的閱讀消費畫像與閱讀偏好。

我國童書出版年逾4萬種

2015年起,中宣部出版局組織實施「優秀兒童文學出版工程」,加大對原創新作和有潛力中青年作家的扶持力度,推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更加豐富、更加有營養的精神食糧。2019年,中宣部出版局又啟動實施了「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2016年,國家《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建立符合中國兒童特點的階梯閱讀體系,將「堅持少兒優先,保障重點」作為基本原則,將大力促進少年兒童閱讀列為重點任務,同時推出少年兒童閱讀工程。

風好正揚帆。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全民閱讀與融媒體智庫理事長李忠介紹,從趨勢看,我國童書出版市場從原來的專業出版逐步延伸演變為大眾出版,全國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56家出版童書;在童書出版品種上,年出版圖書(2018年)4.4萬多種,總量世界第一;在擁有2.5億少年兒童的巨大童書市場上,童書年總印數達8億多冊,在銷品種30多萬種,銷售總額200多億元人民幣;在童書出版年產值上,連續20年兩位數增長,成為出版業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發展最快、競爭最為激烈的板塊,成為拉動並提升中國出版業持續發展的一支「領漲力量」。

少年兒童閱讀率、閱讀量不斷增長

近些年來少年兒童的閱讀能力、閱讀深度和廣度前所未有,前景廣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介紹,今年世界讀書日前夕公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0~14周歲少年兒童閱讀率、閱讀量均比以前有所增長,閱讀需求明顯。2019年,0~8周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70.6%,2018年為68%;9~13周歲少年兒童圖書閱讀率為97.9%,2018年為96.3%。2019年,0~8周歲兒童人均圖書閱讀量為9.54本,較2018年增加2.44本,增長率為34.4%。

全民閱讀與融媒體智庫在調查中發現,國內少年兒童閱讀類文化內容產品和文化活動場所日益豐富,此結論正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相吻合。2018年,全國少兒讀物出版品種數為44196種,少兒讀物出版總印數為88858萬冊。2018年,圖書以外的少兒文化產品還包括:全國少兒電視節目播出時長為57.3萬小時,全國少兒廣播節目播出時長為26.6萬小時,全年動畫電視播出時長為374485小時,全國年產動畫電影51部,較上年增長59.3%。

李忠介紹,2016年至今,國家從政策層面出發,全方位促進兒童閱讀發展,多方配合,分階段助力,持續構建和完善中國少年兒童階梯閱讀服務體系和閱讀能力監測體系。四年多以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家庭閱讀、親子閱讀工程、少兒階梯閱讀推廣、「書香校園」建設、「少兒報刊閱讀季」等針對性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漸次展開。2016年,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發起的全國性親子閱讀活動「媽媽導讀師」,連續舉辦了4年16季,全國約有10萬家庭、數十萬人直接參與活動,金波、曹文軒、楊紅櫻、聶震寧、海飛、李學謙、白冰、潘翔鳴、小雨姐姐等兒童文學作家、兒童閱讀專家鼎力支持。2017年,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與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共同啟動了「微笑彩虹·書香溫暖童年」公益活動,三年多來,從最初的關愛殘障特殊兒童到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兒童,從建立「微笑彩虹」小書架、「微笑彩虹」進校園,到促進「城鄉少年手拉手」「用閱讀的陽光溫暖每一顆童心」,致力於保障城鄉少兒的基本閱讀需求。

少兒閱讀內容供給側進步明顯

在李忠看來,成績的取得與政策扶持、活動引領相呼應。他在調研中發現,2016年以來,中國童書零售同比增長28.84%,2017年增長24.64%,2018年增長13.74%。數據顯示,中國童書碼洋比重逐年遞增,2018年佔整個圖書市場的25.19%。對照分析,京東數據顯示,2014—2018年,童書總銷售量平均增速50%以上;噹噹數據顯示,2018年累計銷售童書6.2億冊,童書用戶佔圖書整體用戶的28.9%;進入「億元俱樂部」的童書供應商達15家;2020年一季度,疫情之下,全國中小學延遲開學,少兒、教輔類圖書銷量較2019年同期大幅上升。

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草房子》再版200多次,2019年銷售超過120萬冊;《青銅葵花》再版120多次,實現英國、德國、義大利等17個國家版權輸出;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笑貓日記》自2006年出版以來,發行量7420萬冊,銷售碼洋達11億元人民幣;2016年,曹文軒榮獲國際安徒生獎;2019年6月,黑鶴、劉先平榮獲比安基國際文學獎;2019年10月,插畫家朱成梁以圖畫書《別讓太陽掉下來》獲得第二十七屆布拉提斯拉瓦國際插圖雙年獎金蘋果獎。李忠對於近些年在我國少兒出版領域結出的累累碩果,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說:「一批優秀的中國作家和品牌作品的出現,彰顯了少兒閱讀事業在內容供給側的長足進步。」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近些年少兒閱讀的環境與場景在持續優化。隨著親子閱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書店、兒童樂園、劇院商場、文化便利店嘗試進行場景化閱讀活動,為少年兒童提供交互式的閱讀體驗服務。在調研中,李忠了解到農家書屋向下承載了鄉村文化教育功能,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圖書推薦目錄中,少兒類651種,佔比36.6%。

倡導全民閱讀民心所向,建設書香社會任重道遠。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長期關注少年兒童閱讀的朱永新、魏玉山等多個代表委員呼籲,大中小學,特別是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的大中小學,要積極開展親子共讀、師生共讀、團隊共讀活動,用書香校園帶動書香家庭、書香社區、書香機關建設。也有代表委員建議,制定兒童閱讀促進法律,保障兒童閱讀權益,在農村中小學開設閱讀課程,培育閱讀的種子。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劉海棲:立業童書出版33年
    ■2009年,劉海棲正式離開明天出版社,整整在童書出版的崗位上工作了33年,在我國童書出版界實屬罕見。2009年,劉海棲正式離開明天出版社,整整在童書出版的崗位上工作了33年,在我國童書出版界實屬罕見。     編刊物的經歷,為劉海棲後來的出版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結束辦刊後,劉海棲參與《歷史小故事》叢書的編輯工作,進入童書出版。
  • 李學謙:跨媒體時代更需要高質量的童書出版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是一部圖書,但同時也早就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還有數不清的各種戲劇;比利時的《丁丁歷險記》,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改編成了電影。這些不都是跨媒體傳播嗎?於是,問題又來了:既然跨媒體傳播不是什麼新鮮事,那以跨媒體時代作為背景來討論童書的創作與創新還有什麼意義嗎?當然有。
  • 資本引領童書出版「走出去」
    開卷8月22日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童書出版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4.47%,佔我國出版市場的26%。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及深入,我國出版企業海外布局呈現活躍景象。出版企業在不斷開創通過資本走入國際市場、與海外同行合作的新路徑,從最初的版權輸出、圖書實物出口,向併購海外書企、成立分社或國際編輯部等領域拓展。海外併購正成為中國書企以資本輸出的形式迅速切入市場、進行國際化布局的重要方式之一。
  • 童書出版競爭激烈 看業者如何破題?
    在剛剛結束的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一個極其顯著的現象就是童書的市場佔比在不斷擴大,童書出版也成為眾多出版社的集中發力點。那麼,各個出版機構在激烈競爭中如何破題?「細分」和「原創」成為兩個關鍵詞。根據《2019年中國圖書市場研究報告》,童書的市場佔比在不斷擴大,不僅得益於中國二孩政策的出臺,更主要得益於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以及家長注重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隨著全民閱讀的深入推進,以及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該市場佔比還將不斷擴大。以接力出版社為例,該社主打青少年圖書。
  • 每個出版社都在做童書,童書出版還有幾個黃金十年?
    在圖書市場上,童書是其中表現最好的板塊,年增長率達9%左右,童書佔整個圖書市場16%左右。而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童書市場有持續增長的潛力。與此同時,全國絕大多數出版社紛紛加入童書出版市場。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全國579家出版社中,有90%以上涉足童書出版。「我們看到了童書市場比較好的市場前景,童書每年以10%-15%的速度在增長,相比其他類產品增長快很多。」
  • 蘇斯最經典童書《戴高帽子的貓》出版
    戴高帽子的貓 作者:(美)蘇斯博士著,馨月譯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8-1 I S B N:20909953 定價:¥88.00  編輯推薦  古靈精怪的圖畫,天馬行空、極富創意的故事,幫助孩子開拓思維,擴張想像力  簡單而富有韻律的英文原文,朗朗上口,孩子學習地道美語的入門童書  譯文保持原文詩體風格,同樣講究韻律,有效促進親子互動  世界童書大師的經典之作,見證美國啟蒙教育的力作,陪伴幾代孩子成長的親密朋友  蘇斯博士作品,全球銷量逾300000000冊。
  • 童書逆襲成市場新寵
    原標題:童書逆襲成市場新寵   現在的圖書市場,童書異軍突起。電商年中大促剛過去,京東圖書、噹噹圖書等平臺陸續發布6·18圖書品類戰報,童書牢牢佔據京東圖書品類榜榜首位置,成交額同比增長53%。   實際上,從近兩年的各類圖書戰報中,我們都能讀出明顯的信號——童書銷量的增速格外迅猛。
  • 警惕童書「失格」現象
    暑假是兒童閱讀厚積薄發的黃金時間,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購買一大堆童書,作為暑期 彎道超車 的 食糧 。但近年來,童書 失格 現象卻逐漸增多,如《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中大段 如何自殺 的描寫;如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科普童書《動物小百科》中《果子狸》一文,稱果子狸的肉可以吃(目前該圖書已下架);如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常見動物識別圖鑑》一書中,存在多處錯誤,金絲猴的配圖中出現松鼠猴的圖片;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中,動物小朋友們前往參加小熊的生日會,但吃蛋糕時卻發現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多了只烤雞
  • 第五屆中國童書博覽會在京開幕 童書出版國際合作空間巨大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雯婷):童書領域的年度盛會——中國童書博覽會7月17日到23日在北京舉行,現場展銷圖書達35000餘冊,同時,國際化程度也大幅提升,知名國際童書出版品牌紛紛亮相。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童書出版的國際合作越來越頻繁,不僅豐富了中國兒童的閱讀體驗,也助推了中國原創作者的快速成長。在一群小朋友朗誦的《讀中國》的詩歌聲中,第五屆中國童書博覽會在北京拉開帷幕。
  • 全球童書創作出版新趨勢,專業人士怎麼看?
    白 冰(接力出版社總編輯):新媒體時代,全球童書的創作出版不斷出現新的趨勢,中外童書出版機構的合作模式也不斷創新,催生了很多新的合作模式。首先,從單純紙質書出版到多媒體融合出版的態勢明顯。近兩年,在中國童書市場,數字出版從簡單的文本內容的平移,演變為多種媒體相互融合的形態,以適應用戶的不同使用場景。
  • 童書為何變「毒書」
    記者了解到,有的兒童暢銷書作家一年可出版40多本書,平均不到10天就出版一本。為了提高出版效率,多數頭部暢銷童書作家與出版社合作成立個人工作室,以團隊力量快速批量產出童書。「速成容易導致童書質量問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兒童文學作家小山(筆名)告訴記者,快餐化、低俗化、同質化,乃至「有毒」內容正在侵蝕童書。
  • 如何做好高質量童書
    新媒體傳播時代的到來,為人們提供閱讀的多種方式和可能,同時也為童書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近10年來,我國童書零售市場每年增長率均保持在10%以上,2016年28.84%,2017年21.18%,今年上半年增速稍微有所放緩;2017年童書品種為4.24萬種,其中新書2.28萬種,重印書1.96萬種,總印刷數達到了8.2億冊。
  • 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童書出版將迎來什麼?
    論壇關於中國童書市場現狀、問題以及未來走向的討論,不僅是當下中國童書創造者和出版人所關注的焦點,也是吸引眾多國際兒童讀物出版機構到場參與的原因,特別是隨著新科學技術、新閱讀場景、新體驗方式的出現,童書發展的「語境」正在發生變化。   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童書出版的機遇和變革同時到來了。
  • 原創發力 童書市場添活力
    核心閱讀  過去10年,我國童書發展迅速,但少兒人均出版物擁有量不高,童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較為突出,具體表現在相同主題偏多,新作品偏少,原創力不足。此外,童書中的公版書版本也極其繁多。據開卷公司統計,目前在售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各有2000多種,諸如注音版、繪本版、雙語版等,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新書多,新作少。如果只看書號,我國童書品種確實很多,可是其中不少書是同一本書的不同版本,如果再去掉選題重複的書,那麼新作其實並不算多。」白冰說。
  • 「孤獨星球·童書系列」新品《世界地理地圖大百科》出版
    本網訊 近日接力出版社聯手全球知名的旅行內容提供者「孤獨星球」,面向3—14歲的兒童,共同打造了「孤獨星球·童書系列」品牌圖書。接力出版社是目前為止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品牌方在大陸地區授權的唯一一家出版「孤獨星球·童書系列」的出版社,《世界地理地圖大百科》將於2019年的暑期和小讀者見面。
  • 三百位志願者將中國童書翻譯成十餘種語言
    全球童書互譯共讀助心相通  「致中國出版人:如果您已經出版新冠肺炎童書,懇請您捐出國際版權;致譯者:如何您精通中外文翻譯,懇請您免費將獲捐的新冠肺炎童書譯成外文。」2月29日,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張明舟在他的個人公眾號裡發出一封「募請函」。
  • 丹·布朗也寫童書了,《動物狂想曲》中文版明年初出版
    大紅狗克裡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九久讀書人共同主辦的「進擊原創——『99童書』品牌推廣會」舉辦,梅子涵、徐德霞、孫建江、周銳、荊歌、鬱雨君、周益民等知名出版人、作家、閱讀推廣人應邀出席了活動。經過十年發展,「99童書」已經聚集了一批高質量的外國童書出版資源。
  • 首部良渚主題童書出版:聽學者給孩子講故事
    我國首部良渚主題童書《五千年良渚王國》當天也在杭州舉行了簡短的首發式。舟人持篙,三片木筏划過河面,兩岸是連綿的茅屋,掩映著綠樹紅花,一隊隊燕子從空中掠過,翻開《五千年良渚王國》,小讀者猶如回到了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古城,了解當時先民的居住方式。
  • 海量童書,如何去擇優閱讀?
    「六一」兒童節,第五屆「上海好童書」揭曉。95歲作家孫毅的《上海小囡的故事三部曲》摘得特別獎,30種圖書獲「上海好童書」獎項。(文匯報6月1日)  最新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少兒出版幾乎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是中國出版行業中活力最強、增長最快的門類。在童書日益領跑圖書市場的當下,海量讀物令小讀者和家長目不暇接,從中甄別篩選出好書,是眼下尤為迫切的事情。
  • 童書仿製怎麼破
    近年來,中國童書市場以每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成為出版產業最受青睞的板塊。但快速增長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如模仿、抄襲、跟風出版等,特別是低幼段的玩具書、科普趣味書成抄襲的重災區。這些問題如何破解呢?就此,《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請大家共話童書出版如何遏制仿製抄襲現象。